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百科

什么是《哲学·大学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阅读:117 评论:0

中国明代王守仁(1472~1529)着。王守仁,字伯安,号阳阴,浙江余姚人。青年时受朱熹理学的影响。28岁中进士,后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簿。因与当权太监刘谨有矛盾,被廷杖,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这时思想发生大变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外求,抛弃朱子之学。创建龙冈书院,被聘为贵阳文化书院主讲。刘谨伏诛后,他不断升迁,同时宣传知行合一理论。正德十一年(1516),升任南赣佥都御史,奉命镇压农民起义。而后强调思想统治,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隆庆初(1567),诏赠新建侯,谥文成。史称明朝“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主要着作有《大学问》和《传习录》。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对后代反正统理学的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被称为阳明学。《大学问》成书于嘉靖三年(1524)。是王守仁在浙江稽山书院讲学时写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指统治者。统治者应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为大人之学,就必须去其私欲之蔽,自明其明德。要明明德就要亲民,就要致良知,最后才能达到“家齐治国而天下平”。这实际上把《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按自己的哲学思想加以理解,纳入三纲五常之中。

此文收入《王文成公全书》,现存有隆庆六年(1572)浙江巡抚谢廷杰刻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ishibk/2023013463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