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米勒(Neal E.Miller,1909~)于1939年和多拉德(John Dollark,1905~ )等4人合着。在书中作者们分析了弗洛伊德关于挫折导致攻击的思想后,先以攻击始终是挫折的结果这一假设为出发点,研究了攻击与挫折的关系而发展了原有的假设。原来的假设是把挫折定义为“目的性反应遭受阻止时的反应状态”;将攻击定义为“行为的反应目标是伤害一个有机体或它的代替者”。但在多大程度上的挫折才引起攻击行为呢?作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1)当一个人想达到目的的动机越强烈,指向目的的活动受阻时,他受的挫折越大,就越具有攻击性。(2)目的反应部分受阻,产生很小的挫折时,攻击行为比目的行为整体受阻产生的攻击要小得多;(3)较小的挫折能累积成严重的挫折,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特点是攻击强度决定于受挫折的强度,因而得出攻击始终是挫折结果的结论。1941年米勒发现;攻击只是挫折的一种后果,其它可能的反应有退缩、冷漠、倒退和固结成刻板的行为。这就修正和发展了原来的假设和结论,目前,作者的这些研究对于刑法、儿童抚育和行为矫正等方面,已显示出它的应用价值。应该指出,作者是从人性论观点来研究人的动机、目的和挫折、攻击的关系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ishibk/2023013413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19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29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