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郑小瑛

郑小瑛事迹传记:走向世界舞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阅读:228 评论:0

上世纪八十年代,郑小瑛虽已年过半百,她的艺术事业却如日中天。在她的指挥才华和造诣享誉中国乐坛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向她张开了友好的双臂,欢迎这位杰出的中国女指挥的到来。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都有她执棒的身影,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1985年9月,郑小瑛作为中国和澳大利亚文化交流的使者,受邀来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办音乐会。她带去的曲目中,有中国作曲家黄安伦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敦煌梦》组曲。把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介绍给外国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音乐搭建起两国人民友好的桥梁,是郑小瑛此行的目的。
9月25日晚上,郑小瑛在堪培拉音乐学院勒朱林大厅,为澳大利亚观众成功地奉献了《敦煌梦》、澳大利亚作曲家理察·米尔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澳大利亚总督代表、时任我国驻澳大使聂功成夫妇也莅临观看。理察·米尔斯在郑小瑛指挥澳大利亚提琴家多梅特首演《小提琴协奏曲》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舞台,为完美演绎自己作品的中国女指挥家献上了花束,观众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了呈献这台美不胜收的音乐会,郑小瑛遇到的困难和感受到的温暖。
郑小瑛指挥的这支澳大利亚乐队,是一支“合同乐队”(即由学校里的教师、学生和音乐爱好者应聘组成)。虽然不是全职团体,但他们的演奏水平却不“业余”,排练勃拉姆斯的作品及理察·米尔斯的作品都非常顺利。然而,排练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敦煌梦》,对郑小瑛和这支“合同乐队”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首先遇到的困难来自乐器。芭蕾舞剧《敦煌梦》讲的是一对情侣苦苦探寻中国敦煌艺术瑰宝的故事。在音乐表现上,这部舞剧将现代音乐技巧与浓郁的西北民歌曲调有机地结合起来。演出这部作品时需要使用多种中国打击乐器,而堪培拉的乐团却没有这些乐器。这就像做一道中式大餐却没有中国食材,再好的厨师也会望洋兴叹。
郑小瑛把这一情况反映到我国驻澳使馆,使馆的工作人员联系了一位在澳做珠宝生意的华侨张裕忠先生。张先生是墨尔本中国国乐社的社长,他热情地邀请郑小瑛到他的乐器库房里挑选。虽然库房里的中国乐器相当齐全,但是,敲镗锣的锣片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难觅踪影。她甚至想,实在找不到就自己削一个。天无绝人之路,一天她到一位华侨家做客,在他家的厨房里看到一个拌土豆泥的小木片。急中生智,她拿来试了试,没想到歪打正着,声音很好,满足了演出的需要。
第二个困难是指导外国演奏员排练好《敦煌梦》。为了加深他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郑小瑛耐心地给他们介绍中国灿烂的敦煌文化瑰宝,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深入浅出地对作品进行分析,让他们虽然没有到过中国,却能在她栩栩如生的讲解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东方古老国度的人文气息,领悟用音乐语言所诠释出的如梦如幻般的中国西部神话世界的魅力。乐队人员对《敦煌梦》有了深入的理解,演奏这部交响乐也渐入佳境。
在堪培拉成功演出后,澳大利亚本国媒体和许多其他西方国家媒体不惜笔墨地对郑小瑛的指挥给予了好评。《堪培拉时报》称赞道:“她的指挥风格严谨协调,富有表现力,而且充满自信和权威性……,她堪称世界第一流的指挥家。”英国《泰晤士报》在报道中说:“米尔斯协奏曲一开始就配合默契,引人入胜,这得归功于郑女士对作品的深刻领会和完全掌握。这来源于她丰富的实践和自身的天赋及音乐才华。”
上世纪九十年代,郑小瑛两次出访美国,为中美的音乐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987年3月的一天,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春光明媚,风景怡人。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市校区音乐学院的礼堂中,一位来自中国的女指挥家正在以《中国现代歌剧及中国交响音乐》为题,为台下聚精会神倾听的师生作讲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郑小瑛。她应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市校区之邀,作为访问学者,来该校的音乐学院讲学和举办音乐会。
她向音乐系的师生介绍了黄安伦创作的《塞北组曲》。在谈及他创作的年代时,她说:“即使在‘文革’动乱时期,大家也可以从黄安伦的音乐里,感受到他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她坦诚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大家对她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些美国听众的掌声,不仅是送给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的,更是送给灾难深重却又坚强不屈、向往光明的中国人民的。之后,她指挥该校学生乐队演奏了黄安伦的《塞北组曲》和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
一次,音乐学院院长的夫人亲自开车带郑小瑛外出游览观光。她说:“尽管你们在动乱中遭受这么多苦难,但从你的表演和演奏的音乐中,我深深地感到,中国人对未来的生活仍充满信心和热情,这正是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的。”她的言语之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郑小瑛听她这么说,非常欣慰。用音乐作桥梁,拉近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风骨,正是郑小瑛要展示给美国人民的。
其后,她又受邀在美国中部的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音乐系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学音乐系,做《中国歌剧和交响乐艺术》讲座。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美国女指挥家玛利安娜·嘎比教授,两人一见如故,同是女指挥的她们有聊不完的话题。作为友好交流,郑小瑛也邀请她来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指挥了学生乐队音乐会,这是后话。
“郑女士,这都是中国人唱的吗?”郑小瑛为师生播放歌剧的录像带后,在场的师生惊讶地问。
“是。”郑小瑛回答。
“是外国老师教的吧?”他们又问。
“不,都是中国老师教的。”郑小瑛的话音刚落,听众席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和热烈的掌声。
中美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有时郑小瑛却又感到这个世界小得没有距离。那是她受邀到美国第一州德拉瓦尔访问时,促进人民之间友好交往的民间组织“人民协会”安排她住在志愿接待中国朋友的伯布和吉尔·莫耶尔家里。吉尔·莫耶尔的父亲,上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担任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在他留存的中国物品中,有一张写有“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同仁与家属欢送修少诚总干事回国合影(1932年9月6日)”字样的照片。让郑小瑛大喜过望的是,在这张照片上,她竟然看到了父亲、母亲和自己的影像。
“德州意外新发现,儿时情景又重见;万里重洋谁说远,深情厚谊一线牵。”主持中国驻美使馆政务的江参赞看到这一情景,感动之余赋诗一首。其实,这也正是郑小瑛的深切感念。
1994年9月,郑小瑛受邀再次来到大洋彼岸。她在威斯理安大学东亚文化中心,作了《中国的女音乐家》和《西方歌剧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的演讲。10月,她应邀在哈佛大学音乐系作了《西方歌剧在中国》和指挥法的演讲,为该校学生乐队排练了中外作品。由于她出色的讲学,哈佛大学为她颁发了该校校长签赠的荣誉证书。
1987年6月,郑小瑛作为文化使者,在意中友协成立5周年之际,来到了意大利这块她神往已久的土地。无论是在罗马,还是在米兰,她都受到了当地音乐同行与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它的歌剧发展史亦可称为意大利的音乐史。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之交,这并不是突然而来的偶发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代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产物。它是总结了艺术实践各方面的经验,在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新的音乐体裁。歌剧的创造不是单纯从音乐出发的,而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一种艺术理想,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音乐研究院院长谢契良尼,因病不接受任何来访者。当他得知访客是来自中国的女指挥家郑小瑛时,不顾身体虚弱,友好相待。
“欢迎郑女士来罗马访问,”谢契良尼院长说,“实在遗憾,我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和音乐界现状一点都不了解。”
郑小瑛简要地向他介绍了我国音乐文化教育的状况后,为了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音乐概况,她将中央歌剧院用中文译配的《卡门》录音带送给了他。老院长打开录音机认真地倾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您指挥的?”
“是的。”郑小瑛微笑着回答。
“都是中国演员演唱的?”老院长惊诧地问。
“是的,是我工作的中央歌剧院的演出实况录音。”
老院长连连点头:“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竟能上演西洋歌剧,而且唱得这么好,真是没想到。”
听到他给予这样的褒奖,郑小瑛心里也非常高兴。
意中友协主席朱凯地带领郑小瑛到一位亲戚家做客。在主人家里,她特意播放了中央歌剧院演出的录音带。有用中文演唱的《卡门》《蝴蝶夫人》和《费加罗的婚礼》等片段。每放一段,大家都热烈鼓掌,要求再放一段。朱凯地激动地称赞说:“真是东方奇迹!”
第二天晚上,郑小瑛在罗马举办了一场报告会。到场的有音乐家、歌剧爱好者和记者,会场气氛热烈而又友好。
郑小瑛从京剧和地方戏的历史谈起,讲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新歌剧从无到有,从启蒙到逐步形成的经历。她还播放了中国现代歌剧《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第一百个新娘》和《草原之歌》的录音片段。在播放中文演唱的《蝴蝶夫人》和《卡门》时,会场上的反应非常热烈。许多与会者问起了与之前谢契良尼院长相似的问题。
“唱词是中国话吗?”
郑小瑛点头称是。
“都是中国演员唱的吗?”
“是的。”
“他们是在哪里学的?”
“在中国!”郑小瑛自豪地说。
“您就是这些欧洲歌剧的指挥吧?”
“是的。”
“真了不起!”会场上立即响起赞叹声与掌声。
“我要高度评价你在处理中文与音乐结合方面做出的成绩。”会后,一位资深的意大利老指挥家对郑小瑛说:“虽然我不懂中文,但是我从每个音乐瞬间感受到了演员正确的吐音和感情的重音。有的地方甚至比原著还要贴切。我的经验告诉我,那是指挥家工作的成绩!”
听他作出如此评价,郑小瑛非常感动,她说:“您是第一个对我这方面的努力作出评价的人。”
意大利的多家媒体刊载文章,对郑小瑛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罗马《音乐世界》22期及23期杂志,以两个版面的篇幅连续登载了音乐评论家安杰利·图卡生撰写的文章。他在文中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介绍了郑小瑛的简历和她在艺术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同时还配发了她以乐队为背景的巨幅照片及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演出《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时的海报。
《罗马信使报》在《西方新事层出不穷——北京的歌剧来到意大利》一文中说:“……要知道,这个拥有万里长城的国度里取得的成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它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激情,甚至可以说它创建了中国声乐学派。而把歌剧这种文化渗透的信息带到意大利的,正是获得过法国文学艺术勋章的中国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
意大利主要音乐杂志《音乐时空》,发表了威尔第音乐学院一位教授以《穿裙子的卡拉扬》为题的文章:“郑女士的音乐所具有的激情,证实了她非常精通西方音乐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她的演奏来自于对音乐进行了充分研究后的处理。我们意大利人愿意在歌剧演出中,看到这样一位出色的‘穿裙子的卡拉扬’吗?”
自从1980年后,郑小瑛成功地多次出访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和澳门、芬兰、新加坡、德国、荷兰、法国、英国、比利时、俄罗斯、瑞典、爱沙尼亚、朝鲜、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举行音乐会,参加国际艺术节,指挥歌剧、交响乐演出近百场。她还多次进行访问交流与讲学,是我国第一位应邀在国外排演世界著名歌剧的中国指挥家,获得舆论广泛赞誉和好评。
在出访的众多国家中,有一个国家对郑小瑛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非同寻常的意义。那就是洒满她青春时光,凝聚着她珍贵成长日记的俄罗斯。
1996年10月,郑小瑛受俄罗斯文化部之邀,前往莫斯科。一路上,她心潮澎湃,浮想联翩。33年前的一切,像按了回放键,一幕一幕在她的脑海中展现,清晰的就像发生在昨天。只是,曾经教过她的导师和朋友有的已经谢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让郑小瑛意想不到的是,当她走下飞机舷梯那刻,她从迎接他们一行的人群中,一眼就望见了自己指挥事业上的伯乐、启蒙老师——恩师杜马舍夫。已是耄耋老人的他,拄着拐杖等候在风中。
郑小瑛此行的目的,除了与俄方进行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作关于中国音乐生活方面的报告、与音乐有关的机构商谈合作意向外,就是在阔别多年后能够与自己的这位老师相见。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眼圈一热,疾步上前,紧紧地握住了老师的双手。她从他满含笑容的饱经风霜的脸上,同样看到了对今朝能再次相见的期待与喜悦,同时也看到了他对她事业成功的赞许。
这天,郑小瑛敲开了杜马舍夫家的房门,来看望他与师母。她在苏联留学时来过这套住房,一晃33年,如今再来,老人已是儿孙满堂,而她也已是花甲之年。郑小瑛与杜马舍夫和他的夫人在一种酽浓诚挚的师生情谊中,说音乐,谈生活,相叙着光阴里的故事。
令郑小瑛感动的是,由于当时俄罗斯经济非常困难,俄罗斯教授的退休金只有50美元,但是,杜马舍夫一家还是为她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欢迎宴。师母的一番话,更是让她感动万分。
“啊,郑,你的到来,我们全家像过节一样高兴啊!”师母慈祥地看了一眼丈夫,又望着郑小瑛说:“你很难想象中国的学生们对他有多重要。如今,对在中国生活那段日子的美好回忆,已成了他生活的重要支柱了。”


郑小瑛与恩师杜马舍夫阔别33年后的重逢


从杜马舍夫家出来,天上飘着大雪,可郑小瑛心里却暖流涌动,杜马舍夫一家给予她的感动就像歌剧中一曲荡气回肠的咏叹调,久久挥之不去。
郑小瑛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此次行程虽然日程安排得很满,但她想方设法抽出时间,去看望已经谢世的帮助过自己和中国留学生的老师和恩人。
拜访杜马舍夫老师的第二天,郑小瑛按杜马舍夫老师多方打听到的安诺索夫坟墓所在的位置,前去向在苏联留学时的这位指导老师拜谒祭奠,她手里捧着的是在国内就准备好的一束红色的绢花。
郑小瑛站在这位敬爱的导师墓前,一幕幕往事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她怀着敬意,拂去导师墓碑上的残雪和落叶,默默地向导师三鞠躬,并把那束鲜红的绢花放到碑前。
指导她排演歌剧《托斯卡》的指挥大师伊·巴因已经去世,她无法到埋葬他的莫达维亚家乡为他扫墓,便按杜马舍夫提供的巴因孙辈的住址,前去探望,以表达对巴因一家的敬意。
还有那位茹法阿姨,在俄罗斯留学时,郑小瑛曾亲眼见她帮助过许多中国留学生,郑小瑛能与巴因结缘,也是她的功劳。为了去看望这位几年前去世的阿姨,她在拄着拐杖的杜马舍夫老师的陪伴下,坐地铁到郊区终点站,再转长途车,在泥泞的雪地里走了好久,最后在没膝的雪地里找到了她的墓。郑小瑛代表所有曾经得到过她帮助的中国留学生,向她的遗像深深鞠躬,前额都能碰到冰凉厚重的雪。这些,郑小瑛都没有在意,因为她那颗火热的心,一直被感恩之情温润着。
杜马舍夫老师及其夫人分别于2006年及2007年谢世。2012年10月,郑小瑛率乐团访俄,在他的家人陪同下来到他们的安息地,为了寄托感谢与思念之情,她把当年指挥班结业时,自己代表全班给他献花的照片和30年后在莫斯科与他重逢时的照片系在了墓碑上,让他的学生们对他的怀念永远陪伴着他。她代表所有他的中国学生,后来都是中国合唱事业的“教师爷”们,向他深深三鞠躬,感谢他为中国合唱事业做出的贡献,请他安息。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engxiaoying/202212195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