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郑小瑛

郑小瑛事迹传记:面向全国——在祖国的大地上大放异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阅读:252 评论:0

立足厦门的郑小瑛没有让交响乐仅限于厦门,八闽大地处处都留下了她普及交响乐的足迹。还有山城重庆、古都西安、首都北京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祖国的大江南北处处回响着厦门爱乐乐团悠扬的乐声。她留下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在过去的16年中不胜枚举。
2002年11月5日至6日,厦门爱乐乐团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了“钟鸣盛世音乐会”演出。这场音乐会是为庆祝党的十六大召开,由全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邀请,福建和厦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
厦门爱乐乐团作为唯一被选调进京演出的地方乐团,带去的主要曲目是由郑小瑛策划、刘ó创作,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唯一金奖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另外,他们还准备了多首富有闽南特色、表现厦门及台湾题材的管弦小品,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六大代表和北京观众奉献一台富有浓郁八闽风情的交响音乐会。
在郑小瑛充满激情的指挥下,厦门爱乐乐团完美地演绎了《土楼回响》。那朴实美妙的音乐,在听众胸中掀起了阵阵狂澜。在第五乐章的结尾,当合唱团用饱满的激情唱起客家山歌的时候,听众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指挥的节奏击掌互动,把演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演出结束了,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为回应观众的热情,乐团与合唱团又加唱了《歌唱祖国》,台下观众同声歌唱,歌声回响在音乐堂上空。
一位老奶奶由女儿搀扶着走向台前,对记者说:“我们母女俩都是含着眼泪听完的,真是太感动人了!”北京大学的一位女学生兴奋地对记者说:“听了这场音乐会,我才真正体会到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就越是世界性的。中国的交响乐要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方向。”
这首史诗性的交响诗篇,第一次在首都舞台亮相,就获得极大的成功。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日报》(英文版)、《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大公报》和北京、福建、厦门的报纸都刊发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中央及厦门电台、电视台也做了详尽的报道。
《土楼回响》获得了广大听众和专家的赞扬。时任中国音协主席的傅庚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土楼回响》是一部很有民族特色的交响乐作品,它将交响性、民族性、可听性和群众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厦门爱乐乐团出了这样的好作品,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令人高兴,希望这个年轻的乐团今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位乐评家在《为“厦门爱乐”喝彩》一文中说:“立足于厦门的厦门爱乐乐团从一开始就把提倡、支持福建风格的交响音乐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几年来在这方面抓出了特色,抓出了成绩。”他称赞道,“这个年轻的‘创造型乐团’给北京的乐坛带来了一阵清爽的风。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激动人心的交响音乐了。”
乐团总监郑小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中国民族交响乐的路还很长很长。今后,我们仍会不遗余力,为中国的交响乐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龙之春”是山城重庆的一项重要文艺活动。2002年岁末,郑小瑛受邀率乐团来到母亲的故乡、她儿时生活过的重庆举办音乐会。说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2002年秋季,九龙坡区政府领导到厦门参加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时,在集美观看了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的演出后颇受感动,当即向她发出了盛情邀请。
音乐会开始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郑小瑛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儿时在这里生活和从上海来此避难时的场景。她说,六十多年过去了,自己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眷恋之情。在介绍“厦门爱乐”时,她幽默地说:“乐团从孕育、诞生到成长,都是自己一路带过来的。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如今女儿长大了,也要回来认亲了。”话音未落,热情的“娘家人”就用亲切而又热烈的掌声拥抱了这位归来的游子。
郑小瑛和乐团在重庆共演出了两场,能容纳3000人的市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音乐会延续了“郑小瑛模式”,她的讲解让大家耳目一新,演出获得热烈反响。
重庆电视台、重庆广播电台对“厦门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做了现场转播。《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新女报》等多家媒体在音乐会演出前和演出后都做了大量报道。《厦门日报》以《厦门爱乐乐团令渝惊喜》为题撰文说:“重庆观众首次通过现场音乐会,欣赏到国内最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土楼回响》。观众们都被这部富有震撼力的作品和厦门爱乐乐团在指挥家有力的带动下,发挥出的精湛演奏技艺深深地吸引了。”
2003年10月,郑小瑛应香港厦门联谊总会之邀,赴香港为该会成立10周年举行庆典演出。郑小瑛和钢琴大师殷承宗强强联合,让参加盛会的3000多名宾客领略了《黄河》的大气磅礴和《土楼回响》的别样风情。大家都为家乡有这么优秀的音乐家和高水平的乐团感到无比自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骄傲。香港各大媒体及时报道了演出盛况。
祖籍福建、旅居香港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邓诗锦先生对记者说:“郑小瑛的指挥洒脱过人,刚柔并济,既彰显了惊涛骇浪,又表现了和风细雨,她多变的指挥和表情引领乐队,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乐团的协奏也十分默契和谐,表现了他们训练有素的功底。”
离港前,在厦门政要和在港乡贤参加的招待酒会上,联谊总会创会会长陈金烈激动地说:“国内第一个民办公助的交响乐团诞生在我们家乡,艺术总监郑小瑛教授为了‘厦门爱乐’的成长与发展呕心沥血,使乐团在国内外享有了很高的声誉。作为闽籍同胞有义务贡献绵薄之力,我们联络了16位会员临时动议发起成立厦门爱乐乐团捐助基金,以支持家乡文化事业发展。”
理事长陈仲升说:“成立基金会是为了让乐团得到长期的支持,我们将拟定章程和组织班子,以便吸纳更多的乡贤参加。”第二年,乐团就得到每年160万元的捐助。
郑小瑛对香港乡贤的倾情支持非常感谢,她激动地说:“香港联谊总会的朋友们,在厦门有了爱乐乐团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将在你们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郑小瑛和厦门爱乐乐团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他们刚从香港回来,又踏上了赶赴上海参加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旅程。
这次他们带来的是中国题材原创交响乐。演出前,郑小瑛应邀为上海观众举办《土楼回响》讲座。她声情并茂地对观众们说:“三年来,我们把这部作品带到了日本、美国、北京及国内的很多城市,受到了热烈欢迎。今天,我们带着这部作品怀着忐忑的心情,率领年轻的厦门爱乐乐团来到这个孕育了中国交响乐的城市,来到了作曲家刘ó的母校,来到了众多同行、专家和前辈面前,我们的心情紧张而又惶恐,我们希望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指正。”
郑小瑛在杜马舍夫指挥班的学友、为上海合唱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音乐界前辈司徒汉虽然重病在身,仍然坚持听完了全场,还步履蹒跚地走到后台,为郑小瑛送上衷心的祝贺。两位久违的老同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司徒汉在郑小瑛的耳边大声说:“真是炉火纯青啊!”这也成了他留给郑小瑛最后的赞语。
2004年12月,“厦门爱乐乐团”应陕西电视台之邀,赴古都西安举办了两场新年音乐会。邀请方的指定曲目是:郑小瑛指挥的《土楼回响》及李传韵、殷承宗的协奏曲。
在陕西电视台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陕西电视台副台长王渭林的一席话,多年后仍让郑小瑛记忆深刻。
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读书时,第一次看到郑小瑛指挥的歌剧《茶花女》,也听到了她开演前20分钟的音乐讲座,从中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后来他专业实习时,还采访过郑老师。1986年,他作为陕西电视台的记者,又采访了来西安指挥9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郑老师。因为郑老师和她的交响乐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才有了今天邀请郑老师率团前来的西安之行。郑小瑛觉得,这是对“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最好诠释。
如果人的记忆是一部书,那么宝岛台湾在郑小瑛记忆的大书中,永远带有独具风情的美丽标签。每一次在台湾的经历,在她的内心中都产生动人心弦的奏鸣。
1995年9月,郑小瑛与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坤等著名指挥家一起,携同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一行200余人组成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演出团赴台访问演出。无论是在台北、台中还是高雄,乐团的每场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音乐会上,郑小瑛指挥了叶小钢的交响曲《地平线》,并和青年小提琴家吕思清合作演奏了小提琴曲《梁祝》。
在抵达台北当天的欢迎宴会上,工作人员推出了一个6层的大蛋糕,为她献上鲜花,全场数百人的目光向郑小瑛投来,大家齐声欢唱《祝你生日快乐》。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郑小瑛对台湾同胞的一片真挚之情感动不已。原来,负责接待的人员从护照上得知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东道主便盛情地给了她这犹如家人般的温暖。
2002年4月30日,郑小瑛第二次应邀来到台湾。她首次与有近60年历史的台湾交响乐团合作,分别在台湾中部地区的3个县、市举行交响音乐会。除了演出作曲家徐振民取材于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交响诗《边寨音画》外,她还与“21世纪寰宇华裔协奏曲大赛”单簧管演奏获奖者刘凯妮合作了德国作曲家韦伯的《降E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与长笛演奏获奖者林逸芳演奏了丹麦作曲家尼尔森的《长笛协奏曲》等曲目。
台湾的交响乐团中有许多女性管乐手和低音提琴手,令郑小瑛记忆深刻。更让她不能忘怀的是,她每到一处演出,鲜花和掌声就会像潮水一样向她围拢而来,热情友好的气氛让她的整个行程温暖而又生动。
她还多次率厦门爱乐乐团和金门的一些音乐团体及青少年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岸人民的友谊……2006年10月,乐团应第2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邀请,将《土楼回响》带到了台北,桃源中坜和高雄。这首表现客家人奋斗史诗的交响乐作品,深深牵动了台湾600万客家人的心。79岁的客家老人谢永安的曾祖父是从福建南靖移居中坜的第四代客家人,他也放开苍劲的嗓音跟大家一起高唱最后的客家之歌:“你有心来俺有情喏,唔怕山高水又深哟,山高自有人开路哦,水深还有造桥人哟!”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听过交响乐,没有想到活到80岁了,我们的‘客家女’把那么大的一支乐队带到了我们家门口,让我们听到了老一辈教过我们的锣鼓和山歌调,原来这就是交响乐啊,听得我的眼泪止不住一直往外流啊!”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engxiaoying/2022121956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