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郑小瑛

郑小瑛事迹传记:“低谷中的鲜花”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阅读:220 评论:0

郑小瑛与“爱乐女”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了解,除了邓丽君,还有优秀的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

五年中,通常保持20多人编制的“爱乐女”室内乐团,先后有一百多位来自首都二十多个单位的音乐家参与其中,在国际比赛、全国比赛中获过奖的和有高级职称的演奏员超过全团半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家周广仁,单簧管教授陶承孝,曾担任过乐团首席的小提琴家黄晓芝,钢琴副教授郭宜舫,中国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赵婵,中央乐团的小提琴家李茹意、罗瑶,战友文工团的小提琴家尹凤柏,中国歌剧舞剧院大提琴家方沛,长笛演奏家陈凝芳,在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的青年琵琶演奏家章红艳,二胡演奏家宋飞,三弦演奏家黄桂芳及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周小曼等纷纷前来加盟。原中央乐团舞台监督冯鸿娜,也义务担任了乐团的舞台监督。

乐团开办时白手起家,没有一分钱经费,她们就自掏腰包。司徒志文捐出500元,郑小瑛捐出变卖女儿大提琴的钱款。一位开办小企业的朋友得知郑小瑛她们所做的事业,大为感动,热情相助,捐出了1000元。她们把这些钱,用于购买谱架、印乐谱、登广告及租用剧场举行成立音乐会的费用。

1990年3月1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爱乐女”室内乐团成立的首场音乐会于北京海淀剧院隆重举行。作为乐团音乐指导,郑小瑛走向台前,用洪亮、亲和而又富有感染力的音色,向来到现场的老音乐家和观众宣告中国第一个女子室内乐团成立。

台下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致力于中国严肃音乐的可爱的女性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接下来的5分钟开场白,被5次此起彼伏的掌声打断。郑小瑛和“爱乐女”们从大家激昂高涨的情绪中,感受到了大家的期待与渴望,也更深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每一首优美的曲子演奏终了,现场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整场演出结束了,掌声与喝彩声响彻了整个剧场。“爱乐女”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乐团开办的所有艰辛,一时间都被观众们的热情吹散。郑小瑛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爱乐女”的事业任重而道远,但是她愿意在这条志愿之路上,和大家一起砥砺前行。

全国及港、澳、台各大媒体竞相播报“爱乐女”演出的消息,盛赞“爱乐女”将优美动人的旋律化成阳春白雪,漂白和涤荡着听众的神思与灵魂。尤其是著名作曲家翟希贤的《低谷中的鲜花》一文,把当时在场观众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没有狂热的呼喊和口哨,听众只有在忘我之中,神往之后,为表示感激而真诚地鼓掌。‘爱乐女’饱含对艺术事业的热爱和渴求走到一起来了,通过她们,使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感。”

一时间,许多读者通过观看电视和阅读报纸,知道了中国有了一个新生事物,那就是由志愿者组成的乐团“爱乐女”。成立第一年,“爱乐女”就演出了近五十场,在当时的北京是演出最多的音乐团体。

“爱乐女”亦如当时办团的初衷一样,下学校,到基层,每到一处,她们就把高雅音乐的美妙感受带到那里;每到一地,她们就把对音乐艺术热爱的暖阳普照到那里。

“爱乐女”从不计较报酬,更不在意演出场地的好坏。冬天,遇上演出场所没有暖气,冻得浑身瑟瑟发抖,喝冷水吃冷盒饭是常有的事,但是,她们没有一个人叫过苦。夏天,演出场所热的一身透汗,衣服贴在身上又湿又粘,汗水滴在手里的乐器上,但是,她们没有一个喊过难。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最好的演出,献给观众;把对美好音乐的热爱与追求,通过现场观众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有一次,乐团来到天津大学演出,还没到演出时间,学校礼堂里早已被同学们挤得水泄不通。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乐队一再加演。看到天色已晚,主持人对大家说:“‘爱乐女’还要连夜赶回北京。”同学们一听,懂事地赶紧让出一条过道,让“爱乐女”们通过。“爱乐女”走出礼堂门口,发现没办法挤进礼堂看演出的同学们就等在门口,手里举着一个个本子,用热烈和期待的眼神等待签名。有许多同学争相拿过“爱乐女”手中的乐器送进车里。汽车启动了,同学们就跟在车后面跑。车子开出校园时,“爱乐女”们发现,有许多同学仍追着车子,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望着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听着那一声声年轻的声音,郑小瑛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幸福。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阳春白雪”终会“和者日众”。

就为了将来会有这么一天,“爱乐女”们用忘我的奉献和不计得失的付出,努力着,奋斗着,追求着。凝结在一台台演出、一曲曲音乐背后的困难、艰辛与感人肺腑的故事,只有郑小瑛和“爱乐女”们知道。

团里没有经济来源,大家的演出都是义务的。后来,由于“爱乐女”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一些热衷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人士被她们普及高雅艺术的执着打动,团里才渐渐收到一些热心赞助。而直到这时,这些在国内知名的一流演奏家,最多时才拿到了每人一次20元的交通费和误餐补助。但是,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来到‘爱乐女’,绝不是冲着钱来的,给与不给都无所谓,我们照样干!”

“爱乐女”收到了不计其数热情洋溢的观众反馈。北京理工大学学生陈莹在给郑小瑛的信中写道:“您和所有‘爱乐女’成员自始至终都让我感动,为你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特别是为振兴中国严肃音乐而默默奉献的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收获将对我今后所走的路起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位大学校长感慨道:“‘爱乐女’的台风与品德,对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比学校上多少堂德育课都有效得多。作为把高雅音乐引进校园的先行者,‘爱乐女’确立的口碑,总能吸引同学们提前半小时到剧场礼堂占座,演出时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连过道、大门外都挤满了年轻的听众。”

此后的7年里,“爱乐女”们一直坚持“播撒爱乐种子,普及严肃音乐”的建团宗旨,利用业余时间,到过70多所大、中学校演出,厂矿、乡村也留下了这些中国一流女性艺术家的身影,听众多达23万人次。

在“爱乐女”每次音乐普及和演出开始前,不管多忙多累,郑小瑛总是先花一些时间,向观众介绍作曲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作品式样、风格特点等等。“郑小瑛模式”贯穿在“爱乐女”演出的始终,广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1995年5月10日“爱乐女”室内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五载耕播”音乐会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engxiaoying/2022121954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