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
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某一段时间内取得过所谓的“经济奇迹”,但这种“奇迹”往往是昙花一现,难以持续,短暂繁荣之后便陷入长期衰退。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致力追求的目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讨论认为,由于印度经济主要是依靠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推动的,而不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的,所以印度经济增长更具持续性,是一种更值得推广的模式。事情是不是这样呢?仔细分析,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
前文我们已经指出,按照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福拉斯蒂埃模型,国民经济的增长一般是工业领域逐渐排挤农业领域,在工业继续发展期间,服务领域所占比例持续增长,并使工业产业的比例保持稳定或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部门中,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之后,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产业,不管是老牌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莫不如此。目前,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并不是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可以看出,和第一、二产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品质,又能为社会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能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已达70%以上,即使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平均也达43%以上,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个别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
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的确发达,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很大,但这些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实现工业化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之上的,是将现代服务业用来提高本国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也就是说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先由传统农业国家变为工业国家之后,再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前,这些国家一般都既有发达的制造业,也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是先有发达的制造业,后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因此才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比如目前的美国和德国,所建立的实际上就是这种经济结构。而反观一些单纯追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而舍弃制造业的国家,比如英国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因过分依赖虚拟经济,而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打击反而更大,而不得不重新提出“新经济转型问题”,重新重视发展现代制造业。
2. 印度经济模式能否持续
为什么经济发展要先有制造业,再有现代服务业?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物质生产才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纵观世界历史,除了凭借优越的、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个别国家外,工业化是绝大部分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经道路,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跨过工业化阶段而实现现代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为了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而不是、也不能取代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离开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所谓的现代服务业也就成为无源之水。物质财富主要靠第一、第二产业生产出来。
而目前印度的现代服务业并不是依托于本国经济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大多并不是为本国的第一、第二产业而服务的。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不足以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事实上,目前印度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服务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是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服务,从本质上说是在“为别人打工”,提高的是别人的生产效率,而不是自己的生产效率,更谈不上是为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当然,如果“为别人打工”带来的经济增长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也未尝不可。但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早已表明,任何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都难以持续,不论这种出口是技术密集型的软件出口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品出口,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依靠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我们以印度最引以为豪的软件业来看这个问题。印度的软件业其实是依靠来自于美国的外包业务发展起来的,印度软件外销的65%以上出口到美国,软件外包市场过度集中于美国,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如果没有北美的强大需求,印度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不可能的。[1]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大大促进了印度软件外包及软件业的发展,但是一旦美国市场出现风险,就会给印度软件外包业造成严重打击。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2004年前后国际经济网络泡沫破灭,就曾使印度软件业大受影响,出口增速减缓,直到国际软件业重新启动后,印度软件业才获得稳定发展。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印度经济并未因出口产品主要是软件等高科技产品而独善其身,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这主要也是因为印度的软件出口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事实上,不单是印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面临着因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而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的问题。如何使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拉动的外向型转向由消费拉动的内向型是包括印度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表面上看起来红红火火的印度软件业同样面临着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缺乏自主品牌,创新水平不足。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印度的软件并非不可替代产品,双方的合作关系并非牢不可破,印度的产品并非不可替代,一旦有其他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替代产品出现,这些企业便舍弃印度而转向他方。近几年来,这种倾向已经出现,印度软件业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削弱,竞争力也就不再如同以前那样强劲,很多跨国企业已经将软件外包业转向中国以及东南亚、东欧以及拉美等地区的一些国家,虽然这种转移还没有对印度软件业形成很大冲击,但足以意味着这种情形并非不可能出现。
[1] [德]德卡尔·皮尔尼:《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陈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第42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yindu/202212180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