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印度

印度的现代化模式·关于印度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220 评论:0

关于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也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有些观点认为民主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比如,有的人认为,经济增长有赖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对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政府权力,民主制度是遏制政府权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只要有效实行民主就能扩大公民权利,进而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再比如,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有赖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有赖于产权保护,产权保护有赖于民主制度。因此,只有民主制度,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但也有很多观点认为民主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比如,在西方式民主还没有如同今天这般时髦时期,很多人就曾担心如果实行民主,让占人口多数的穷人有了投票选择政府的权利,政府就可能采取一些取悦穷人的政策,比如重视财富的再分配等政策,而这些政策很可能威胁到富人的权利,富人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变成威胁经济增长的因素。还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民主,因为教育的普及和中产阶级的产生都能促进民主的质量。但这种观点只是解释了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民主,并没有解释民主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民主究竟是能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会阻碍经济发展,或者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目前并无一致性结论。因此,关于民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无法用简单的逻辑模型来解释,因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民主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变量,这个变量到底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并无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就印度的情况来说,独立60多年来,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在政治上一直实行议会民主制,经济上却实行计划经济,但经济表现一直不佳,甚至还常常被拿来作为批判民主的一个靶子,很多分析都把民主列为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民主”导致印度政府缺乏效率,进而阻碍了经济发展。90年代以前的产业政策僵化,官僚主义盛行,加之政治上的不稳定性,使印度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不适宜投资的地区。[1]可以说,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印度民主既没有使印度享受到集权所带来的效率,也没有享受到民主所标榜的正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经济开始市场化改革并取得初步成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民主”会成为印度崛起的“后发优势”越来越成为一种颇为时髦的说法。但我们认为这种论断是存在一定疑问的。如果根据近20年来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就能得出民主是促进印度崛起的后发优势的结论;那么是否也可以根据前40多年印度经济上的“不成功”,得出民主是阻碍印度崛起的后发劣势的结论呢?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印度独立60多年以来,在政治上一直是议会民主制,但经济上直到实行市场化改革后才取得成功。这说明,印度经济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实行了市场化的改革政策。可以推断,如果印度至今仍然延续前40多年的计划经济,即使政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也难以实现经济上的成功。即使印度实行市场化改革,也是出于形势所迫,并不是因为印度政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而选择了市场化改革。这两者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很多观点之所以提出民主会成为印度崛起的后发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观点认为,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决策透明,政策有一定稳定性,不会发生大起大落,因而民众对社会有较为稳定预期,能够进行长期投资,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事实上,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大多时候出现在经济上已经十分发达的西方国家,而不是出现在经济上仍然十分落后而政治上却实行了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恰恰相反,很多实行民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反而成为“起火的世界”。对此,我们同意耶鲁大学学者蔡爱眉的精辟分析: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实行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聚敛起令人咋舌的巨额财富,而民主则赋予穷困的大多数以政治权利。随着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就可能会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乱,甚至是暴力屠杀。少数“富有”阶层就会成为发泄仇恨的对象。这一矛盾以及这一矛盾引起的冲突正在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上演,从印尼到塞拉利昂,从津巴布韦到委内瑞拉,从俄罗斯到中东。[2]近些年来频频发生动乱的泰国再一次显示,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国家,民主既不能带来现实的稳定,更没有未来的稳定预期。

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符合本国国情(主要是比较优势)的经济政策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以及能否将这种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坚持下去。显然,一国政府是否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与其是否是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并没有直接关系,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也可能找不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能坚持下去,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屡见不鲜。这也是二战以后大量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政治上选择了民主,但经济上表现却一直不佳的根本原因,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日趋扩大之势。就印度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是除社会主义国家之外,世界上计划性最强的国家。计划经济使印度经济陷入困局,这说明,民主选举产生的印度政府也并未找到适合印度的经济政策。事实上,二战以后,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反而是政治上并没有立即选择实行民主的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当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这些国家都要朝着符合民主要求的方向进行改革,否则社会也将遭遇麻烦,但这已经属于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在此不做过多讨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十分复杂,不能因为印度经济过去表现不佳就否定印度民主制度,也不能因为印度经济今天表现优秀就将将其完全归功于印度民主制度,更不能轻易得出“民主”是印度崛起的后发优势的结论。

当然,印度并未因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两者发生冲突而“起火”,相对于其他“起火”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印度民主是成功的,也是适合于印度国情的制度选择。但并不能因此而得出民主政治会促进印度经济发展的结论。印度在发展经济中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能否在民主框架下得到解决,仍需实践来证明。事实上,印度在民主框架下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化进程所面临的基础建设落后、行政效率低下、公共权力腐败、社会分化严重、种姓制度、宗教冲突等问题,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并不会因实行民主而比其他国家更容易。这些问题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十分复杂。有的时候,民主本身就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行政效率低下问题,本身就是议会民主制的副产品。

很多人之所以将民主列为印度的最大制度优势,最重要的依据来自在民主西方发达国家获得的成功。但事实上,如果仔细梳理西方式民主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西方式民主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的逐步健全而不断完善,通过各方力量博弈和多次曲折反复而逐渐成熟,经过数百年坎坷才形成今日的西方式民主。回顾西方发达国家民主制度发展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之前就实行了完全的普选制。一言以蔽之,西方的民主是以渐进式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一夜之间就突然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在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历史的事实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并不是因实行民主而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这些国家的民主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健全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换言之,某种程度上,民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王绍光教授指出的,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头2300多年里,它一直是个“坏东西”,直到最近100多年,它才时来运转,被当作“好东西”,但民主要变成“好东西”,必须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3]而发展中国家的脉络则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在经济水平不高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实行了民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经济上是否还能发展起来,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理论上还难以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但至少目前现实中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对于印度,我们同样也不能简单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1] [德]德卡尔· 皮尔尼:《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陈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第18页。
[2] 《读书》,2004年7月,第18—28页。
[3] 参见王绍光教授著《民主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8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yindu/202212180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