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截止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本来在建国初期各方面都处于落后局面的中国已经在很多经济指标上都领先于印度。这说明,两国发展出现了差距。但是,这里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关键点,这就是印度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要比中国晚十多年。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而印度自90年代初期才启动市场化改革,此时中国已经进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此时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印度在很多指标上落后于已经启动改革开放的中国并不奇怪。
因此,在中印两国经济模式的对比中,人们最感兴趣、也最有意义的是目前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而且,我们认为,在当前中印两国经济情况的比较中,两国经济方面的有关数字比较固然十分重要,因为量化的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两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一定成效,但除了量化的指标外,其他方面的比较更为重要。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简单等于GDP等几个数字的增长,还要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发展效率的高低、发展动力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等其他方面的指标要素。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对中印两国经济做如下几个方面比较。
第一,从发展绩效来看。迄今为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中印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前面我们已经对印度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简要概括。对中国而言,1978年以来的30年间,经济取得了年均9.67%的奇迹式增长,是这段时间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GDP总量目前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对外贸易从世界排名第32位跃居为世界第三位(截止到2008年),制造的173种商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类似的数字我们还可以列举更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最值得指出的是,中印两国都在解决贫穷问题上做出了不菲的成就,大幅度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大量地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为世界消除贫穷做出了卓越贡献。当然,在衡量经济发展成效的很多重要数量指标方面,目前的中国仍然领先于印度。
第二,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在产业结构上,印度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并没有按照传统国家的“农业一工业一服务业”的次序逐渐升级递进的产业结构演进模式,而是呈现了错位式或跳跃式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一直非常发达,第二产业则一直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中国则遵循了传统的发展轨迹,第二产业也就是制造业非常发达,两国也因此一个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在产业结构上的区别可能是目前中印两国经济之间最大的区别。1980—2003年中印两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1980—2003年中印两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7—2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国产业结构均呈现出一、二、三产业梯次转移的趋势。1980—2003年,两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幅度都在15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三产业上升幅度也基本相同。但中国第二产业比重始终高出印度24个百分点左右,印度第三产业比重始终高出中国16个百分点左右。可见,第二产业始终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印度的主导产业一直是第三产业。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来自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40.6%上升至2003年的50.8%,占印度GDP累计增长的62%。[1]而且,在印度的服务业中,以金融、软件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其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一般情况下,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才会出现这种情景。反观中国,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仅为40.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33.2%,而且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印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一目了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由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逐步进化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世界分工调整以后,中国充分发挥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而印度走的是由农业生产国直接转向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因此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三,从发展动力上来看。出口、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按照国民经济支出法的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者共同构成的,三者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称之为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贡献率。2005年,印度个人消费总额达到17万亿印度卢比(372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60%。[2]在目前印度国民经济构成中,消费是GDP的主体力量,已经占到了6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因为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欧洲,这一比例也只有58%,日本是55%。相比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而国内消费却相对不足。统计显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4%,不仅远远低于印度,即使与中国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也下降了近17个百分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但与低消费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2007年,中国投资率年均42.4%,达到历史最高时期,可以说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但多年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主要原因就是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出口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额已经占中国GDP的40%,按附加值计算出口也占GDP的25%,2003年以来,以美元计价,出口每年逾20%的幅度增长,排除价格上涨因素,出口每年直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4个百分点。[3]反观印度,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目前印度经济的对外开放力度已经很大,不论是吸引外资方面,还是对外投资方面,以及对外贸易,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和中国的对外开放相比,印度的对外开放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印度对国内经济的保护力度远远大于中国,到2005年印度对进口制造业产品所征关税的税率仍比中国高一倍,[4]出口对印度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小于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国内,更确切的说是依靠国内消费,而不是政府投资。对此,闻潜等人的研究指出,印度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相当高,达到0.95左右。[5]印度消费占GDP的比例相对较高,2003年达到77.7%。[6]与消费所发挥的作用相比,印度出口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明显较弱。迄今为止,印度的出口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远远低于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
第四,从发展主体来看。前文已经指出,私营经济在推动印度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印度就一直允许私营经济存在,但由于政府管制较多,总体发展较为缓慢。自从启动经济改革政策以来,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就成为印度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印度逐渐放弃微观层次的经济管理,逐步放松对经济的管制,逐步放弃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垄断,逐步缩小公营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私人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私营经济、自由企业和自由市场发展的政策。目前,印度除了少数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绝大部分经济领域均已向私营企业开放,政府很少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而是让市场机制更多发挥作用,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中,政府的管制更为宽松,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管制,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而且印度国有企业已经逐步退出该领域,从而进一步调动了该领域的市场积极性,推动第三产业迅速成长发展,成为印度在国际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印度政府在政策上一系列调整为私营经济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的发展条件和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印度私营经济因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横跨于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之中,[8]成为印度经济奇迹的核心。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经高达85%,[9]成为印度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更为突出的成绩是,目前印度的很多私营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知名企业。在这方面,中国经济与印度经济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应当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私营经济也获得了很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私营经济解决了中国三分之二的就业人口,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国有经济仍然十分强大。按理说,企业强大并非坏事,但问题是,中国很多国有企业的强大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无关,而是凭借政府政策给予的垄断地位而强大起来的。和印度有很多私营企业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不同,中国能够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大多是凭借垄断地位而强大起来的国有企业。而且,目前中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还比较严格,很多重要领域,比如金融、电信、能源等事实上都还没有对私营经济完全放开,仍旧以国有经济为主,而这些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比较弱。下一步,如何处理好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关系问题,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从发展环境上来看。这里指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并不包括国际环境。我们以通常所说“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在“硬环境”方面,中国取得的成就无疑超出印度很多,特别是在公路、铁路、港口、电力、电信等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制造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可谓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基础设施之完善已经超越很多发达国家,这为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而印度在“硬环境”方面则相形见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严重不足,在电力、电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方面,设备老旧,设施匮乏,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但是,在“软环境”方面,印度则比中国拥有更多优势,印度的法律制度、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产权保护等要比中国更为成熟和完善,而且更与国际体系接轨。以资本市场为例,印度的资本市场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全国有24个股票交易所和债券市场,而且全部实现联网,上市公司数量已有1万多家,市场监管制度比较完善,运作比较规范,透明度比较高,上市公司管理和信息披露比较严格,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权益受到严格保护,资本市场结构也比较合理。相比之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只有20多年历史,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结构失衡、投机性强、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够等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发展环境方面,中印各有优劣,两国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同中国的经济模式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印度经济模式是一种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主要依赖消费而非投资,主要依赖服务业而非工业,主要依赖高技术产业而非低技能制造业的模式。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进行的中印两国的经济模式若干方面比较并不涉及对两者发展模式优劣的评价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中印两国的经济模式到底孰优孰劣,目前还不能轻易地给出结论。两种模式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而逐渐形成的,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同时也都有不容忽视的缺陷。中国的经济模式当然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我们的研究重点不是中国模式,在此不做过多阐述;但印度的经济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同样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两国的未来,我们认为必然是谁能更好地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谁就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的更平稳一些。目前,我们不能因印度的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比中国发达,就得出印度的经济模式比中国的经济模式更为先进的结论;同样,更不能因目前中国经济很多数量化指标都比印度高出很多,就得出中国的经济模式比印度的经济模式更为优秀的结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认为,比较可行的做法是,认真分析对方经济模式的优缺点,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经济模式,为实现本国现代化目标而服务。本着这种思路,下面我们分别对印度的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和基本分析。
[1] 刘建辉:《印度:在另一条跑道上特立独行的大象》,《经济》,2005年第3期。
[2] Eric D.Beinhocker, Diana Farrell, and Adil S·Zainulbhai,“Tracking the Growth of India's Middle Class”,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August 2007.
[3] 谢国忠:《30年经济最大调整在即》,《财经》,2008年第18期。
[4] [美]鲍泰利:《中国经验对照下的印度繁荣之路》,《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0月13日。
[5] 闻潜等:《消费启动与收入增长分解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6] 权衡:《中印经济增长模式之比较》,《东方早报》,2006年9月11日。
[7] [德]德卡尔·皮尔尼:《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陈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第24页。
[8] 王学人:《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之比较》,《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9] 《崛起的印度》,《国际市场》,2007年第10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yindu/2022121801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