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来说,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批数量可观的中产阶级,但目前的社会结构还不是西方发达国家所已经形成的、被认为是合理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而仍然是一个等级分明、分化严重的社会分层结构。更确切地说,印度社会是一个少数位居社会高层、有能力的群体已经比较富有,而多数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仍然十分贫穷的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严重分裂的社会分层结构。
如果对当前的印度做一个全方位扫描,就会看到一个被分裂成两个世界的印度:一个世界是已经十分发达的印度,另一个世界是仍然极为落后的印度;一边是中世纪的穷困,一边则拥有21世纪的高科技。[1]一方面,目前印度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有号称占世界五分之三的软件工程师,有世界最顶尖的超六星级酒店,有亚洲最多的亿万富翁。但另一方面,印度同时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最大城市孟买1400万人口中有770万人住在贫民窟里;全国只有38%的家庭能用上自来水,有500多万个家庭仍然只能依靠河流和池塘取水;只有56%的家庭通电,50%以上的农村家庭仍然用煤油照明,有50%的儿童营养不良;虽然每年有200多万大学生毕业,但全国妇女人数中有一半是文盲,而且印度文盲以是否认识自己的名字为标准,如果以更为严格的标准认定,印度文盲的数量将更为惊人;城市富有阶层享受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医疗费用;中产阶级队伍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贫富差距在加大,6%的富人拥有全国60%的资产,80%的人口仅仅占有20%的资产。[2]据世界银行评估,按每天1.25美元生活费的贫困线标准,200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为14亿,其中印度有4.56亿,约占印度总人口的42%。印度有8.28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占其人口总数的75.6%,这一比例甚至超过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3]据印度官方2010年4月统计,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印度人口仍有4亿,比2004年又增加1亿,贫困线以下人口由2004年的27.5%增至2010年4月的37.2%,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在印度。[4]
如何认识印度当前的社会分层结构?不同的研究统计和分类标准得出了不同结论。这里,我们主要看印度有关部门的统计和分类情况。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92—1993)印度有关部门将印度人分为富裕、中上、中等、中下和贫穷阶层,其中,年收入在7.8万卢比以上的属富裕阶层,约占总人口的2.3%;收入在1.8万卢比以下的是贫困阶层,占人口总数的58.5%,收入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属中产阶层,占39.2%,而在贫困阶层中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数达2.7亿,约占总人口的35%。1994年,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开展题为“消费者阶级”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印度非常有钱的人有600万或100万个家庭,构成印度的上等社会,其下是组成中产阶级的三部分,上中产有3000万个家庭或1.5亿人,中中产有5000万个家庭或2.75亿人,下中产有2.75亿人。2005年,印度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又一项报告中将年收入少于9万卢比的家庭定义为底层穷人,9万到20万之间为正在往上流动的中下层,在20万到100万卢比之间为中产阶级,100万以上为富人,其中,中产阶级家庭大约为1070万个。[5]
综合很多统计和研究,目前的印度社会大体上形成了由低、中、高三个阶层构成的社会分层结构,只是由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每个阶层所包含的群体不同。我们认为,前述几种划分没有涵盖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这就是印度的大资产阶级。这个群体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处于印度社会分层结构的最高层,对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分析印度社会分层结构中绝不能忽视的一个阶层。据此,我们把当前的印度社会分层结构分为三个阶层,位于最上层的是数量极少、拥有巨额财富的大资产阶级,处于中间阶层的是数量模糊、标准不一、正在崛起的所谓中产阶级,处于最下层的是数量庞大、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底层贫民。当然,如果进一步细分,三个阶层内部还可以分出更多的阶层。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个阶层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 [英]爱德华·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中信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2] 维里普·乔贝:《加重的贫困加重的不均》,《国民柱石报》,2001年2月17日。
[3] 新华网,2008年8月28日。
[4] 根据世界银行计算,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47(2011年已达0.55),而印度基尼系数只有0.325,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和不平等程度严重超过了印度的不平等。国内外相当多学者认为,这是误判。理由是对中国计算的是收入的基尼系数,而对印度计算的是消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收入与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收入可能很高,但是一般说来,消费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则以储蓄形式存在。用全部收入计算的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无疑高于根据消费支出计算的反映消费差距的基尼系数;包括运用经济学上五等分或者十等分方法进行比较时,也需要注意,因为在中国用的是10%的人口拥有的收入,而在印度用的则是10%的人口的消费支出。实际上,在印度相当多的研究机构里面,多数学者授都反对简单套用世界银行的数据,他们认为这样的数据及其比较有时毫无意义。尼赫鲁大学经济系教授认为,如果用收入指标计算基尼系数,印度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有可能是0.6—0.7,是公布数字的一倍,比中国高得多。(《基尼系数比印度还高就表明中国比印度更不平等吗?》,《第一财经日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5] 转引自陈金英:《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现状》,《南亚研究》,2010年第3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yindu/202212180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3-01-06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