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独立时的选择:议会民主制的确立
政治制度是否适合于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一国现代化最终能否成功。一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纵观各国历史,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属于内源型现代化,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不是短时间内仓促选择的,基本上都是伴随着现代化历史进程逐渐形成的,期间多种力量反复博弈,多方利益相互妥协,现代化目标实现之时也是这些国家政治体制成熟之时。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属于外源型现代化,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形成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它们大都是在现代化刚刚起步的时候就选择确定了本国的政治体制。至于这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为什么会选择某种政治体制的原因则各不相同。
就印度而言,独立之时同样面临着政治制度的选择问题。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印度获得独立。随后成立制宪会议,与会代表在对印度独立后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行讨论时,并没有多大分歧,基本一致同意印度实行民主政治。1949年11月,制宪会议通过《印度宪法》,1950年1月26日宪法生效,印度正式建立民主制度。应当说,当时的印度之所以毫无争议的就决定实行民主制度并不奇怪,印度已经具备实行民主制度的基础和条件。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进行阐释。
确定实行民主政治后,印度还面临采取美国式总统制还是英国式议会制的问题。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不同,而政府首脑在政府运行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和普遍原则上同意实行民主政治不同,制宪会议代表之间有一定分歧。但总的来说,由于英国殖民者已经在印度建立起议会制雏形,而且领导印度独立的国大党成员大都在英国生活或学习过,特别是国大党已经在中央和地方按议会制掌权,议会制运转情况良好,国大党各级领导不愿放弃议会制,所以大部分人都主张实行英国式议会制。
至此,独立后的印度正式选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议会民主制正式在印度确立并开始运行。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出,印度选择实行议会民主制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密切关系。正如一位印度学者所说,印度宪法的作者几乎原封不动地接受了英国的议会制度,而独立运动期间提出的种种选择均已被放弃。
2. 尼赫鲁时期:国大党一党独大及其原因
按照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构想,议会民主制这种政治制度的核心在于多党竞争,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议会这个平台进行博弈,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但在印度独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却没有形成多党竞争的政治格局,而是国大党一党独大,长期控制印度政坛,国大党领袖尼赫鲁连续连任总理。因此,在尼赫鲁总理执政时期印度被普遍认为是非西方世界中少数几个政治稳定的民主国家之一。[1]这种稳定的主要原因就来自于国大党的一党独大,其他政党无力对其构成挑战。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1952、1957和1962年三届人民院大选中,国大党分别获得议席总数的74.5%、74.5%和72.9%,均是绝对多数;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在各邦的立法会议选举中,除印度共产党在1957年的喀拉拉邦选举中获胜之外,其他时期全部是国大党获胜,分别获得议席总数的68.2%、65.7%和58.37%,也全是绝对多数。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印度,在某种意义上与一党执政没有本质区别,而一党执政的政府表面上看在都是相对稳定的政府。
其实,这一时期,国大党在印度政府占据绝对控制地位,形成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并不奇怪。这种现象并非印度所独有,而是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这种政治格局本质上是独立斗争时期的政治格局在国家独立后的一种惯性延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惯性延续,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从政治资源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在发展中国家,长期占据控制地位的政党都是领导本国获得民族独立的政党。由于成功领导了长期而艰巨的独立斗争,为本国获得国家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政党因此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获得了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因而具有雄厚的社会基础。此外,在领导独立斗争的过程中,这个政党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组织结构,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这也是其他政党短时期内所难以拥有的政治资源。因此,不论是多党竞争还是一党执政,这个政党所拥有的政治资源在刚刚独立的一段时间内是其他政党所无法抗衡的,其他政党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具备向其挑战的政治资源。
第二,从政党发展角度来看。政党如同一个生命体,必然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阶段,如果一个政党不能随着时代发展对本党进行改革创新,任何政党最终都必然走向衰亡。由于刚刚成功领导国家获得独立,政党正处于上升成长阶段。一般情况下,处于上升成长阶段的政党及其成员由于刚刚获得执政地位,执政时间尚短,还保持着政党成立之时以及领导独立斗争之时所具有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官员还没有官僚化,党内也没有沉重的官僚气息,自然会赢得民众的拥护。处于成长阶段的政党领导也大都能保持独立斗争时的良好作风,重大决策能够听取各方面意见,平衡各方利益,从而能够使政党不至于在重大问题上犯下重大错误,防止政党受到致命打击。
第三,从政党衰败原因来看。权力腐败和经济衰退是最容易击垮政党的两个问题。但在一个政党刚刚取得执政地位的时期,这两个问题一般都还不严重。在权力腐败方面,由于刚刚获得政权,一般情况下都还能对权力的使用保持高度警惕,因此很少发生严重的腐败问题。在发展经济方面,政党刚刚执政时也基本都能提出符合本国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加之一般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前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在独立后短时间内常常都能获得比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社会状况一般会发生较大改观,特别是在经济平等、社会公正等方面,在执政之初更是被摆在首要位置,因此能够吸引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底层民众的支持。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国大党就是这样,尽管当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脱党现象,但总的来看,其下层社会基础不断扩大。[2]
第四,从权威的理性化过程来看。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正当的权威不外乎三种历史形态,即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型权威经魅力型权威向法理型权威转变的过程,魅力型权威是必然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由于魅力领袖的存在,权威往往比较稳定。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魅力型权威阶段,领导民族独立的政党领袖成为个人魅力型权威,在很长时间内掌握国家权力,居于统治地位是必然的历史现象。在印度,自从甘地遇害后,尼赫鲁的名字就成为印度的代表,在印度具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属于典型的魅力领袖,由其领导的国大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是自然的事情。
总的来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独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大党都在印度政坛占据了绝对控制地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尼赫鲁逝世。这一段时期,印度政坛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也使印度平稳地度过了国家独立后短时间可能出现的动荡局面,并解决了当时面临的很多棘手问题,为印度现代化进程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3. 后尼赫鲁时期:国大党开始衰落及其原因
国大党在印度政坛的主导地位在尼赫鲁去世之后开始改变。1964年5月27日,为印度奋斗一生的尼赫鲁病逝。尼赫鲁的去世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印度政治现代化进程魅力领袖阶段的结束。印度政坛由此进入后尼赫鲁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就是国大党开始衰落,其他政治势力开始崛起并逐渐发挥影响。1967年的第四次大选成为这一进程的转折点。在这次大选中,虽然国大党仍然在中央政府保住了执政地位,但也是勉强获胜,仅仅获得54.6%选票,已经失去往日动辄获得绝对多数的优势地位。如果说,国大党在中央层面的选举结果还算勉强可以接受的话,在各邦的选举则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这一年,全国17个邦中,国大党仅获得席位总数的48.6%,在8个邦失去执政地位。此后,一直到1988年,国大党只能在中央执政,地方上基本上有半数邦由其他政党轮流执政。即使是中央政府,也出现了1977—1979年由人民党短期执政的局面。很明显,国大党在印度政坛一党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国大党走向衰落的同时,其他政治力量开始崛起,地区性政党开始发挥作用,全国性政党也正在形成并逐步壮大。值得注意的是,国大党的这种衰落一直持续到90年代后期,印度政坛正式形成多党竞争格局。当然,这里所说的国大党衰落并不是指国大党已经是一个濒临灭亡的政党,而是说它在印度政坛的地位再也没有刚刚独立时的那种绝对控制局面。今天印度政坛已经出现了足以和国大党抗衡的政党。从国大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在独立后的前三次大选中,国大党的平均得票率为46%,第四次到第八次大选的得票率平均为42%,第九次为39.5%,第十次为36.5%,第十一次为29.7%。第十二次为25.8%,第十三次为28.4%。
曾经在印度政坛长期独领风骚的国大党为什么走向会衰落?这个问题和国大党为什么会长期一党独大一样,也并不是国大党一党的遭遇,而是很多国家的很多政党的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国家都是一党长期执政,即使有定期的民主选举,也基本上是走走形式,最终都是该党获得大选胜利,该党领袖轮流做庄成为本国政府首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冷战结束前后,很多国家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先后失去执地位。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新政治力量的挑战。经济和政治相互促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也不断发展,必然会有新的政治力量和政党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对原有政治力量和政党形成挑战。不论是印度还是其他一些国家,基本上都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新的政治力量产生出来改变原有政治格局。
第二,党内斗争的消耗。在民族独立斗争期间,由于奋斗目标的统一和残酷斗争的需要,肩负领导责任的政党一般情况下都能保持党内的高度统一,从而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随着民族独立目标的实现,统一的目标消失之后,党内不同派别的斗争往往就会浮出水面,这种斗争最终往往都是以政党的分裂而结束,这种情况势必使政党元气大伤,战斗力减弱。其实,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如此,发达国家的政党也不可避免,比如日本的自民党,二战后就历经多次分裂,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终于使自民党在执政30多年后失去执政地位。
第三,魅力领袖的消失。一般情况下,这些长期执政的政党大都有一个或若干个对本国和本党做出卓越贡献的领袖,这些魅力领袖不仅对本党党员和本国人民都有巨大的号召力,而且常常能凭借个人威望化解一些矛盾和危机,所以魅力领袖的存在就等于政党的存在,领袖本人常常就是政党的化身,很多时候人民选择某一个政党实际上是在选择某个魅力领袖,随着这些政党领袖的去世,人民自然会把选票投给新的政治力量。而且,由于魅力领袖的存在而轻易地获得执政地位,这种情况往往使这些政党居安而不思危,不注意加强政党本身的组织建设,但魅力领袖消失以后,在接下来的选举中,面对其他政党的凌厉攻势,往往会不堪一击,遭遇失败。
第四,经济发展的疲软。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对一个政党来说,经济发展和腐败问题是最致命的杀手。大多数政党的垮台都与这两个问题有关。也正因为如此,振兴经济和打击腐败也是很多在野党竞选时的常用口号。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不管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还是自身经济政策的失误,长期来看,一国经济总会有低潮与高潮,总会经历疲软期,当经济遭遇疲软期,再加之政策存在重大失误的时候,选民自然会抛弃现执政党。就印度而言,虽然在国大党治理之下,印度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但其在土地政策、消除贫困等方面出现的致命缺陷,使印度选民终于将其抛弃,走向衰落已是必然。
第五,腐败问题的恶化。前面我们指出,当一个政党刚刚获得执政地位的时候,对权力使用往往比较谨慎,对腐败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即使出现一些腐败问题,也属于个别党员的个人之举,腐败并未形成制度化、规模化。从各国历史发展来看,很多时候,一个清廉的政党即使经济上偶有失误,也不会遭到选民抛弃。但这种权力使用的谨慎和对腐败问题的警惕往往会随着执政时间的增加而减弱,加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制度建设都不完善,在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等各方面都存有漏洞,给一些政府官员可乘之机,最终导致贪污腐败之风盛行,遭到选民抛弃成为必然的结果。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党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如果说后尼赫鲁时代国大党只是在地方失去执政地位,但在中央还能持续执政,那么以1989年的第9次大选为标志,印度政坛正式进入多党竞争格局。这种多党竞争的格局主要有两个方面表现。
(1) 中央政府出现多党联合执政。1989年大选之后,没有一个政党再能如同当年的国大党一样在选举中获得单独组阁的多数席位,印度由此进入或是少数派执政,或是多党联合执政时期。多党竞争格局的出现,一方面符合了议会民主制的权力制衡的原则,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政局动荡不定,政府更迭频繁。从1989年12月到1999年4月,短短十年间,印度先后出现了八届中央政府,其中六届只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最短的只有13天。1989年大选上台的新人民党政府只执政11个月;继任的钱得拉·谢卡尔政府只执政7个月。1991年上台的国大党政府也是少数派政府,只能依靠几个小党的支持才得以勉强执政,1993年在人民院的信任案表决中仅以14席的微弱多数而涉险过关。1996年大选上台的人民党政府只执政13天,执政时间之短令人震惊。随后,高达的联合阵线政府也仅执政10个多月;继任的古吉拉尔政府执政不到一年。1998年大选,印度人民党通过拉拢十几个小党组织联合政府,但由于全印德拉维达进步联盟退出联合政府,也只能在执政仅13个月后便倒台。1999年第十三次大选,印度人民党再次与13个小党组成全国民主联盟联合竞选才得以获得多数议席。通过上述回顾可以看出,由于近些年来产生的政府大都是一个政党联合其他小党共同组阁,只要一个或几个小党退出,政府就可能垮台,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政府组成形式,因而也被称为“悬浮内阁”。这些联合组阁的党派之间有时候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纷争,所以政府频繁垮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目前,印度政坛的两个主导政党是国大党和人民党,但这两个政党都很难在大选中获得绝对多数,所以大多时候印度政治都是联合政府,不仅很难再出现一党专政的局面,而且短期内也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这种政治格局究竟会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尚需观察。
(2) 地区性政党影响开始增强。印度的地区性政治力量主要产生自独立之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在进行行政区划时,为缓解种族之间的矛盾,印度政府按照种族—语言的原则划分了各邦。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族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助长了地区政治力量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地区政治力量以地区性政党为代表。地区政党一般都是代表某一邦的地区利益或者是某一特殊的种族、语言、宗教或种姓集团的利益,因此在地方上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本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目前,除了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和奥里萨三个邦之外,其余所有的邦都存在着很多地区性政党。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政党的影响不断增强。这种增强不仅体现在地区性上,而且在中央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比如,地区政党在人民院的席位从1991年的55席增加到1996年的110席、1998年的168席和1999年的222席,得票率也从1991年的15.1%增加到1999年的23.6%。[3]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日益加重的政治地区化趋势已经开始对印度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随着地区性政党在人民院席位的增多,所谓全国性政党已经很难获得绝对多数,因此必须联合地区性政党才能获得执政地位,这种情况在90年代以来已经多次出现,成为印度政坛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性政党为保住执政地位,就不得不向地区性政党让渡一部分利益,在很多问题上就不得不采纳地区性政党的意见。由此,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权不断遭到削弱,各邦政府的自治权力则必定会不断扩大,中央政府的很多政策要想在全国范围统一推行,就可能遭遇各种不同形式的抵制,势必影响中央政府的执政效率。
[1] 孙士海:《印度政治五十年》,《当代亚太》,2000年第11期。
[2] 孙世海:《印度政治五十年》,《当代亚太》,2000年第11期。
[3] Nagindas Sanghavi & Usha Thakkar,Regionalization of Indian Politics,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February 12-18,2000.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yindu/202212180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