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建德《周姓》研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1日 阅读:284 评论:0

周姓源于姬姓,系出汝南郡,始于周末,以国名为氏。奉黄帝玄孙名弃的后稷为先祖。至九世亶父,为避西北游牧部落侵略,南迁岐山周原,建都立国自称周人,周姓由此始。正式使用周姓,是在周朝灭亡之后。

建德周姓始于南朝,属周文育一族。周文育,字景德,原姓项,名猛奴,今新安江街道罗桐埠一带人。南朝梁天监十八年 (519) 宜兴人周荟任寿昌浦口戍主,驻扎罗桐埠、梅坪一带。闻见猛奴力大勇猛,善游泳,能蹦高。收猛奴为义子,改姓周。周荟任期届满,带回建康,为其取名文育,字景德。梁太清三年 (549) ,周文育任南野府司马 (同知) 。梁天城元年 (555) ,周文育发兵南徐州 (今江苏丹徒县治) ,讨伐叛将王僧辩,功勋卓著,升迁南豫州刺史。梁太平二年 (557) 十月,陈霸先灭梁,建立陈国,号武帝。周文育加封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寿昌县公,并赐鼓吹一部,以示优遇。陈永定二年(558) ,湘州 (今湖北黄安县) 刺史王琳反叛,陈武帝诏周文育为南道都督。武帝又遣周文育及周迪等讨余公飏、余孝劢。豫章内史熊昙郎失利,恐受惩处,借议事杀害周文育。武帝闻之,举哀祭奠,赠侍中、司空,谥忠愍。陈文帝天嘉二年 (561) ,诏令配享武帝庙庭。子宝安起为猛烈将军,重拜吴兴军太守,袭封寿昌县公。其儿孙便以周为姓,散居寿昌城乡。

◎周姓始祖——后稷◎

宋建炎年间,山东青州周元旭任寿昌县令,任满遂居寿昌。至元代,裔孙周景春慕兰溪山水,卜居兰溪诸葛周村。寿昌镇辖区内诸周姓,与周元旭一族有源流关系。民国间,兰溪诸葛周村周姓,其裔孙商游寿昌,卜居更楼。

杨村桥镇梓源松源坞村周姓,于明代从安徽迁入。

三都镇三都樟周村、乌祥郑家坞村周姓,于清乾隆年间从江西迁入。

大同镇潘村村,杨村桥镇杨村桥马步埂村、大山上村,航头镇石木岭村周姓,于清代中叶至清末,先后从江西南丰、安徽歙县迁入。

新安江街道十八户村周姓,清末从江西横峰迁入 (该村已搬迁城郊) 。

更楼街道黄岙村周姓,祖居常州武进,始祖廷芝公,始迁祖周振玉。《周氏宗谱》载: “北宋末,安华公三世孙椊,随祖从余杭迁江西南丰商坂,清咸丰年间逃避战乱,振玉公从南丰卜居寿邑东之黄岙村。”

大洋镇辖区有周姓人口近千人,主要集聚地麻车向阳村、青源金宅村,其他周姓人口皆为散居。溯其源流,不少周姓迁自兰溪,为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之裔孙。周三畏讳廷尉,字正仲,三畏为其号。时秦桧以 “莫须有” 罪名陷害岳飞,官居大理寺少卿的周三畏,心怀不平,挂冠出走,隐居兰溪西乡白露山洪岩后 (即忠隐庵) ,子孙遂迁居老鹰岩下,是为坦源村 (今黄店镇岘坦村) 。明末清初,坦源周氏遂外迁发展,建德南乡时亦沃土育人,此时便有许多周氏子孙相继迁入,卜居大洋、麻车、三河等地。故建德南乡之周姓,多为周三畏之裔。今居新安江城区者,亦有周三畏之嫡裔,迁自兰溪岘坦村。

周姓人口13324人,占总人口的2.68%,为建德第十一大姓。主要集聚地有大同镇潘村村、航头镇石木岭村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xingshiwenhua/202212151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