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源于姬姓,系出延陵郡,始于商末,以吴国国名为氏。周文王伯父太伯,叔父仲雍兄弟之后裔。太伯与仲雍率姬族从陕西西吴南迁荆蛮 (今无锡梅里) ,《史记 · 周本纪》 载: “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梅里村。” 由曾孙周章建立吴国,亦称句吴。春秋后期,吴国一度破楚灭越,北上与晋争霸。吴国末代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被越国所灭,夫差被俘,吴国子孙游离失散,遂以吴国国名为氏。商末,太伯、仲雍率族人从陕西南奔荆蛮,历经四代到达荆蛮。四世孙周章封吴称吴国,仲雍被吴氏奉为一世祖。十八世孙寿梦,正式称吴王。十九世孙季札,立吴氏以延陵郡。寿昌吴山 《吴氏宗谱》 载: “吴氏之先泰伯、克让、仲雍,逃隐荆蛮。四世周章封吴。十八世寿梦,至十九世季札邑延陵。”春秋末,越国灭吴,吴氏第二十一世孙吴王夫差,于元王三年 (前478) 迫迁甬东,是年亡于德清县浴山固。夫差生有三子,鸿、和、庆忌,被越王勾践流迁 (即流放) ,远离吴地。吴氏夫差一脉,三子各流一方,遂分吴氏三大支系,自号支系之始祖。谱载: “三十五世,元王三年,夫差迁甬东,是年亡。勾践流其长子鸿于徽之婺源 (今属江西) 吴山里。”建德吴氏多源此宗。
◎吴姓始祖—一泰伯◎
夫差三子流迁,自成三大吴氏支系: 婺源支系、歙县支系、艾城支系。
婺源支系,始祖夫差长子吴鸿。流迁安徽婺源县,县城之北七十里地,因吴氏始居故名吴山里。今江西婺源县吴山里,尚有吴太子 (吴鸿) 墓地。建德吴氏多出此系,唐武后年间已有裔孙寓居。
歙县支系,始祖夫差次子吴和。流迁歙县城东百二十里堦坑。徽州府志有坑山之地名,今吴和流迁地堦坑旧迹可现。
艾城支系,始祖夫差三子吴庆忌。流迁艾城豫章,宁县百里之龙冈坪。艾城,汉代为艾城县,隋代称建昌,今江西新建县一带。
吴氏自越王灭吴,夫差三子流迁,遂衍吴氏子孙,南方之吴氏多源于夫差一脉。吴山《吴氏宗谱》 载: “吴氏之脉,至于今蔓延于海隅者,孰非延陵与吴山里、堦坑、艾城之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仇灭吴,夫差迫迁甬东,三子被驱吴地,流寓边远僻壤,实属发配充军。所幸勾践仁慈,未将夫差一门斩尽杀绝,方留吴氏在世。
说建德吴氏,远可追溯至东汉顺帝时,始迁祖吴箕,乃吴鸿第二十五世孙。汉末,在今建德梅城一带,居住吴景一族,其妹嫁配孙坚,世称吴国太。至今,建德还流传吴国太教子的故事,梅城还留有当年吴国太教子的教子井。吴景一族与吴箕时差百年。其血脉是否为吴箕之宗源,尚却无史可征,俟考。
吴氏迁徙建德,远自东汉近为清末,其间有多支吴氏徙居,亦有多处吴氏集聚地。最先迁入时为东汉顺帝年间,为吴鸿第二十五世孙吴箕。汉初,王莽乱世,吴鸿第十八世孙吴恙,为避王莽之乱,由婺源吴山里避隐吴兴,德清东南,因吴恙避隐故名吴恙山。至吴鸿第二十五世孙,吴恙第八孙吴箕,于东汉顺帝年间,由吴兴商游今建德一带,卜居城南水滨之地 (今梅城镇姜山外吴村) 。其二世孙 (吴鸿第二十七世孙) 吴泰宁复迁城西北四十里处,卜居碧水塘边,其地名以姓号以吴村 (今洋溪街道友谊村洪秋塘) ,吴泰宁是为吴村始迁祖。至唐开元年间,奉勅改吴村为吴氏山。吴氏山以吴姓得名,因村旁有碧水池塘,故又称吴秋塘。而民国 《建德县志》 又作吴塘说。后因吴氏外迁而绝嗣,洪姓随之迁入吴氏山,村名又以姓而动改称洪秋塘。
◎吴姓居住地航头镇吴潭村◎
梁天监中,吴泰宁第十七世孙吴均,宦仕吴兴县主簿,遂升朝奉大夫,由建德吴氏山,宦迁吴兴县 (今长兴) 吴山南四十三里外而卜居。唐初武德年间,吴泰宁第二十四世孙吴筠,因祖吴均寓居吴兴,遂由建德吴氏山复迁吴兴,号其地名为吴山。寻迁吴兴的另有吴泰宁第十五世孙,吴珙、吴顼兄弟,因避汪华 (建德汪氏祖) 在歙州称王,战火殃及睦州,遂率八友由建德吴氏山,避迁祖吴均所居地,即吴兴。因八友而居,故名八座山。
吴氏第二次由吴兴迁入建德,时为唐天祐年间,迁入祖吴融二世孙,吴泰宁第二十九世孙吴彬。吴融,唐昭宗龙纪元年 (889) 进士,官拜起居郎,吴泰宁第二十七世孙。唐天祐年间,黄巢发动农民起义,自立国号 “金统” 。吴融二世孙吴彬,为避黄巢兵燹,由吴兴吴山回迁新安县 (今建德寿昌) 。筑寨于邑南十五里处,大顺岭山麓,以姓号名称前吴山 (今大慈岩镇吴山边村) 。吴彬为吴氏二度从吴兴迁入建德的始迁祖,亦是吴山边村吴氏始迁祖。
夫差之裔,吴氏之源,二度由吴兴迁徙建德,其源流世系较为清晰。吴山 《吴氏宗谱》 载: “至泰宁迁睦州吴村,后均为梁天监朝奉大夫。唐武德,筠、珙、顼者,避汪华之乱,复隐湖州。至竞公,为天宝中著作郎,奉勅封吴村山为吴氏山。至融登龙纪进士,孙钦携子仲举,游学寿邑,与翁洮 (建德翁姓始迁祖) 讲学,筑书舍于金台山南,大顺岭里,建方塘书院。” 前吴山世系图诸公行传中说,第一世彬 (吴融二世孙吴鸿第二十九世孙) ,字文质,公生八子,次钦,笃好书史,有择师教子之殷。避黄巢乱遂卜新安。筑舍于寿昌之南,十五里大顺岭南里,建书院名曰方塘书院,训子若孙俱登第。又说,第二世钦 (吴融三世孙) ,好学重友,与翁洮友讲学,绍父方塘书院,教子若孙,俱成名登第。吴仲举为吴彬三世孙,吴融第五世孙。宋庆历二年 (1043) ,杨置榜进士。
自吴彬避黄巢兵乱,由吴兴迁徙寿昌南地金台山麓,并以原祖居地吴氏山,引名前吴山。至此,吴氏族人勤耕以食,攻读以仕,为寿昌南地之望族。儿孙不负祖辈期望,荣登进士者代有族人。吴彬四世孙几复、嗣复,宋景祐元年(1034) 同登进士及第;中复,宋庆历年间知江宁政 (江宁知府) 。宣和六年 (1124),吴彬六世孙吴并,荣登进士。淳熙二年 (1175),吴彬七世孙椿年,荣登进士,筑书院于乌石下 (今乌石村)。绍熙元年 (1190),吴彬八世孙吴初,复榜进士。
时至元末,匪患猖獗,衢州盗匪华明,累犯寿昌县境。前吴山与衢州龙游毗邻,又是通衢官道,华明盗匪常出没前吴山一带抢掳。前吴山吴氏因此生计难安,吴彬九世孙吴童,为避盗匪劫难,迁居前吴山之东,开垦以耕,传沿吴氏族人。吴山 《吴氏宗谱》 载:“童公,行义三,元末居金台山,复名吴山。” 又载: “元末,因遭衢贼华明等兵火,童祖迁居金台山麓,继名吴山,逸曰前吴山。” 元至正十二年(1352) 四月,衢贼华明、叶采,屡犯寿昌县界。六月二十五日,贼以三万人从龙游入境,经前吴山直逼寿昌县城。前吴山禾苗被毁,房屋被焚,财物被抢,吴氏族人四处逃跑,时寿昌县治亦为贼焚。吴氏童公,因避劫难而迁,为吴氏吴山始迁祖。
前吴山也好,吴山也罢,其实皆在金台山麓,只是隔溪而居,东西而分。当时,吴童长子未随父同行,独迁下屋塘而居,后称西吴塘。吴童五世孙吴能,又复迁新塘,吴宗祚复迁东塘。时至明末,吴氏才以吴山吴童为祖,以金台山麓为中心,集聚溪流两岸,山麓周边,吴氏族人归源一宗,统称吴氏为吴山吴氏。因吴氏聚集了金台山麓周边之吴,吴山故名吴山边,吴山边村由此始出。
建德吴氏以吴箕为始迁祖,是建德吴氏的主要支系。除此以外,又有吴氏迁入建德。唐代,无锡梅里吴姓分支湖州。传数代,至后周显德二年 (955) ,裔孙吴党由湖州归安谢村,迁徙淳安白云村居住。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战火遍野,其一支吴姓避战乱,从淳安白云村迁居建德新岭村(今更楼街道邓家村) 。宋德祐元年 (1275) ,名吴宁的从新岭村迁入兰溪。
航头镇吴潭村吴姓,祖居江苏平江,始祖吴超,始迁祖吴幼诒 (字子玉,号琬)。唐兴元年间,吴超从江苏平江府迁居浙江海宁。宋宁宗庆元五年 (1199) ,吴幼诒由海宁迁居寿昌吴墈(今航头镇吴潭村) 。遂分迁本乡千家村,大店口及近邻吴姓村庄。吴幼诒四世孙吴彦松,南宋末客游兰溪,见太平乡南山风景秀丽而卜居。
大洋镇高垣村吴姓,祖居婺州乌伤 (今义乌) 艮溪村(吴店村) ,始迁祖吴錄观,为吴氏一百零五世孙。宋代,义乌吴店大园村吴氏生三子,长子铭观居于祖地,次子镂观,迁金华,三子錄观,迁居建邑南地麻车吴巡坞 (今高垣村) 。錄观生五子,进一、进二、进三、进四、桢五,繁衍高垣及周边吴氏族人。清乾隆年间,高垣村吴氏,分迁高楼下村 (今梅城镇利群村) 。
◎吴氏宗谱◎
钦堂乡蒲田宦塘村,原居住宦姓,为东阳郡,祖居金华。宋真宗年间,安徽屯溪吴氏迁入宦塘。宦姓绝嗣,今宦塘村以吴氏为主姓。
李家镇三溪村吴姓,始迁于明洪武初年,从遂安县栖梧村 (今属淳安县) 迁入。之后,分迁本乡近邻管村桥村(今属建德大同镇) 、松源里村 (今属建德大同镇) ,另一支分迁衢州庙前村。
元初,西安 (今衢州) 桐山源村吴氏,客游濲西而徙居东塘 (今兰溪诸葛辖区) ,至明代分支本乡长乐外桥头,寿昌南地三都回回塘村、桥头村(今大慈岩镇里叶村) 。回回塘村吴姓,村人擅长中医中药,清末有名医吴时森,号荫堂,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春投师兰溪派堰头村叶渭荣门下习医。学成之后,即回乡挂牌行医。晚年应邀去兰溪行医,誉驰远近,人称 “回回塘先生” 。荫堂业医三十余年不辞劳累,将生平医术传于后世,先后教授叶永清、吴士元、叶建寅、朱元春、计划铣等人。著有 《医学初津》,合药性、病症、治法三者于一册,言简意赅,堪为初学津梁。
寿昌镇乌石源村吴姓,先后有二支吴氏迁入。一支明末清初由上吴方村迁入,另一支于清同治年间由兰溪永昌上山下村迁入,时乌石源村称三都竹塘岭后村。
下涯镇马目村吴姓,清咸丰年间,从江西南丰逃难至此,先居马目,后分支下湖村。下涯镇下涯茅山村吴姓,于清代中叶从安徽歙县迁入。下涯镇江湾西岸村吴姓,清末从处州青田迁入。
三都镇洪岭村吴氏,祖居江苏常州,宋末迁居桐庐芝厦村,明末其一支分迁建德东乡四都洪岭村 (今凤凰村) 。
吴姓人口19828人,占总人口的3.98%,为建德第四大姓。主要集聚地有大洋镇高垣村、李家镇三溪村、航头镇吴潭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