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建德《刘姓》研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1日 阅读:237 评论:0

刘姓源于祁姓,系出彭城郡,始于春秋,以地名为氏。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手掌有纹,曰刘累,食采于刘,子孙以刘邑为姓。至汉高祖刘邦,以衣布三尺剑而定天下,复兴汉业,刘姓奉以为宗。

建德刘姓始于宋代。主要迁入建德刘姓有四支:

宋真宗天禧年间,婺州判司迪公昌吉后裔琦、良迁居寿昌,琦徙居大慈岩镇下金刘村(今三元村) 。大慈岩镇辖区刘姓,多数系出此宗脉。

◎刘姓始祖——刘累◎

大同镇劳村村,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必举办庙会祭拜祖宗刘珏。刘珏,劳村刘姓祖先,祖居龙游县灵山。始祖刘珏,宋皇祐年间仕寿昌县令,卒于寿昌,葬于城南门,为寿昌刘氏之始祖。劳村刘氏始迁祖,刘珏第九世孙刘寿三。其父刘太初,娶劳村童氏女为妻。劳村原居童、劳二氏,时童、劳二氏濒嗣,刘寿三以童姓外孙继承外婆家产业。元仁宗延祐七年 (1320) ,刘寿三从寿昌县城迁徙劳村樟树下定居。劳村《刘氏宗谱》 载: “刘氏世居龙游之灵山,始祖曰存,唐招讨使 (负责镇压、招降的官员) ,赠少师。至九世孙珏,于宋皇祐间,以中书舍人为寿昌令。多惠政,遂卜居邑之西湖桥,为寿昌城刘氏之一世祖。迄元季年间,十世祖寿三公娶劳村童氏 (谱恐有误,娶童氏者应为寿三之父太初) ,后偕子孙胜一,而徙劳村居焉。”

刘珏之子刘光尧生三子,长子刘炜,其后裔分迁寿昌城东刘家村 (今山峰村) ,石屏赤源村,上马杨家村 (今江头村); 次子刘五迁徙淳安茶园; 幼子刘九迁徙杭州。另有光尧第九世孙刘斯馨,服役于金陵,娶金陵后街周氏为妻,生三子颧、颗、频,遂定居于金陵 (今江苏南京) 。

劳村村始居劳姓,绝嗣后继居童姓。劳村刘姓始迁祖刘寿山,就是以童姓外孙迁居劳村的,劳村的宗祠足可佐证。此宗祠与众不同,三进祠堂分三姓而建。第一进为刘姓所建,第二进为童姓所建,第三进为劳姓所建,建造为先。一幢宗祠分别由三姓分时段建造,最后连结为一体,这在宗祠建筑史上实属罕见。

李家镇白马长林源村刘姓,奉汉中山靖王胜公为宗,与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同宗。始祖宋福州太守乔公,祖居福建建宁客坊龙门墨田。至七世孙刘冀,字伯广,宋徽宗大观三年 (1109) 进士,官仕开封府尹,时值“靖康之变” ,刘冀辅徽宗第九子康王即帝位,是为宋高宗。因高宗恐被金囚禁的徽钦二帝回朝,危及自己的皇位,而以妥协求和为国策。绍兴八年 (1138),宋高宗遣使跪接金人诏书屈膝称臣。刘冀力拒和议,直谏拒颜,化名讳公弃官遁迹,归隐福建客坊龙门墨田故里。后由建宁徙虔州 (今江西赣州) 之福村。时刘冀在文翰杂录,有《有感时事》 诗云: “赤燧风飞照汉枢,官臣梦寤简元戎,旌旄未及东西塞,姓字先归弹射中。鼓角吹牙选将才,之言何事又徘徊,平夷必用英风振,和议谁将锐气培。万方瞻望两衙门,枢密平似章蚁屯,丰采只堪频上疏,如何事事究根源。登坛大将不妨专,戒索田来倏变迁,阃外如今多颇牧,谁教和议定强边。大江昏黑一扁舟,风浪掀天可奈愁,捩拕峭帆缘底事,临朝还自卷弋矛。” 刘冀的 《有感时事》 叙述了当时南宋王朝屈膝求和的丑态,忠臣良将誓死抗金的雄心。但终因大势所趋,含恨隐居故里。刘冀生三子,孟一、孟二、孟三,孟一留居故土,孟二徙居江西广昌龙济后塘,孟三迁江西南丰龙荫古竹。有冀公祠联云:

◎大同镇劳村刘公堂◎

溯一脉源流,自陶唐、出西汉,大自宋室南渡,来宗祖龙,与风云万里;

分三支鼎立,籍墨田、伯后塘,仲籍筠溪古竹,季子孙虎,变文物千秋。

墨田刘氏传至世华、世完二公,迁徙浙江衢县、寿昌,其孙俞洋公为长林源刘氏之始迁祖。咸秀公为长林口刘氏之祖。世华公之后移居曙光村大塘里 (今李家村),时为明季。原长林乡刘氏诸村同源,皆属福建建宁客坊龙门墨田刘冀后裔。

另一支刘姓,祖先刘琮,宋宣和年间婺州同知。刘琮三世孙刘大雅,仕福建建安府尹,卸任居于婺州浦阳刘源村,(今兰溪梅江镇刘源) 。宋末刘大雅七世孙万五公,客游睦州,因爱三都板堰山水幽遒,而卜居三都东板堰 (今前源村刘家) 。明嘉靖年间,万五公七世孙原十公,迁居本乡梓里。

刘姓人口11314人,占总人口的2.27%,为建德第十二大姓。主要集聚地有大同镇劳村村、大慈岩镇三元下金刘村、三都镇梓里村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xingshiwenhua/2022121511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