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萧衍

萧衍生平事迹《北人南迁与南北人民的融合》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53 评论:0

梁武帝萧衍生活的南朝,是直接继承东晋而来,东晋与南朝总共只有270多年。它们是紧密相衔接的,东晋的一些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人文演变等等,无不为南朝所传承、延续和发展,其中影响尤为深远的,就是西晋末年北方永嘉之乱后由东晋开其端,一直延续至南朝的北人南迁与南北人民的融合。

西晋末年,八王争夺政权的战争不仅大大的削弱了封建统治力量,更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激起了西晋末年的各族人民起义。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首先起兵离石(今属山西),建国为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子聪继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俘杀太尉王衍等,同年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纷纷入主中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这一过程,从东晋一直延续到南朝前期。南迁的北方人民,在寓居地域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的扬、荆、梁、益诸州。据谭其骧教授的研究,今江苏长江南部的南京、镇江、常州一带,长江北部的扬州及淮安等地,当时所接受的移民,以今之山东地区及苏北移民为主体,河北、皖北副之。迁徙的大势是:中国北方的东部人民,迁徙到中国南方的东部;中国北方的西部人民,迁徙到中国南方的西部。谭其骧教授把《宋书·州郡志》中所记载的侨州郡县的户口数作为南渡人口(政府领民)之约数,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至长江流域的侨人总数约在七十万人以上。此外,还有大约二十万南迁人口没有到达长江流域,聚居在今山东境内;南迁人口中也有一部分越过长江以后,继续南迁,深入到皖南山区,甚至闽、广一带。总数为九十万的南迁人口,占当时政府领有人口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又据《晋书·地理志》记载:西晋太康之初,北方诸州及徐州之淮北共有户约一百四十万,以一户五口计,共有七百余万。南渡人口九十万,占其八分之一强。这说明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平均六人中,就有一人为北方迁来之侨民。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沦为南北士族地主部曲、田客而不在政府户籍上登记的人数,他们的数量,大概也是相当可观的。史载“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名籍不立。”《南齐书·州郡志》南兖州序也云:“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可见南北世家豪族荫庇,挟藏户口,乃是当时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北方南下的侨寓人口中,从地域来说,以侨寓在地处长江下游的徐、扬二州,也即今江苏地域内的为最多,人数约二十六万余人。其中南徐州(州治京口,今镇江市)一州领有的侨寓人口即达二十二万,几占侨寓徐、扬二州今江苏境内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九。南徐州侨、旧人口合计约为四十二万余,侨寓人口超过旧居人口二万余人。

对于如此巨大数量的北方侨寓人口,如果东晋政府没有一个妥善的措施和方法来加以抚集和安置,那就不但会失去作为侨寓政权的一个重要支柱——北方南下世族的支持;而且也将失去很大一部分剥削对象,而西晋末年那种可怕的流民暴动又会再次重演。因此东晋政府对待北来侨民的政策除了拉拢一部分侨民首领,如祖逖、苏峻、郗鉴等参加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外,就是在大江南北,梁、益通途设置侨州郡县来进行安置和控制。所谓侨州郡县,就是在南北侨置的与侨人原籍同名的州、郡、县。当时侨州、郡、县内各级流亡政府的文武官职,仍由北方南下的流亡士族担任,他们在侨居地,凭藉势力依然统治着从北方流亡而来的民众。

在侨州、郡、县内著籍的一般侨人,著之为白籍,起先都可以获得免于征调赋税和徭役的优复权。但是由于设置的侨州郡县有的有实土,有的无实土,时分时合,境界不太确定,如江南的常州一地,就集中设有十五个郡级流亡政府和六十多个县级流亡政府,行政系统就显得十分混乱,同时侨民登记的户籍白籍和土著户登记的户籍黄籍对立而自成系统,也造成户籍制度上的混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来侨民在南方已经逐步安居下来,所谓“存者长子老孙,亡者丘陇成行”。他们同南方土著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东晋统治者认为过去对侨民实施的优复办法,已经没有必要,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财阜国丰”,为了扩大封建国家对租赋、力役、兵役的征发,需要把北方侨民也纳入征发范围之中,于是便对侨民实施土断。所谓“土断”或“土断人户”,一是以土地定户籍,实际上就是把侨民户籍断定在侨居地上,或把散居侨人断入所在籍贯,由政府加以控制;二是併省没有实土或民户太少的侨郡县,以进一步整顿版籍,改变因侨置而带来的政区制度与政区设置的混乱局面,使之与原有的行政区划体系相合为一。由于当时的侨寓户很多隐庇于豪族地主门下,因此,实行土断,也包含有封建国家向豪族地主争夺控制对象的意图。东晋王朝一共进行了四次土断,南朝在宋、齐时期也进行了三次土断。南朝宋、齐时三次土断分别是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宋后废帝刘昱元徽元年(473年),齐高帝萧道成建元三年(481年)进行的。

通过东晋、南朝进行的历次土断,南迁的中原人民在江南的大地上已经深深地扎根,获得了与南方土著一样的户籍,“后来童稚,班荆辍音,积习成俗,遂绝望于本邦,宴安于所托”,他们长期以来,梦牵魂绕的殄域观念,已经淡泊,他们已把南方的安居地视作自己的故乡,他们已经真正地变成了南方人。他们在南朝时建立的政权,也不再是侨寓政权了。由于他们长期与南方土著杂居和联姻,因而其风习、观念、语言、饮食与文化等方面不免相互浸濡、影响与同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语言的混同,进而导致方言区的变化。今南京、镇江等地,由于北来侨民在此定居甚多,因而在东晋、南朝时期告别了吴语,逐渐转变为北方语言。而一些零星定居于太湖流域或浙东地区的北方侨民,则接受了当地的吴、越口音。又如饮食,北人习惯面食,为了解决这一需求,南迁的北人惟有就地种麦。《晋书·食货志》载: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18年)诏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旱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予以周济,所益甚大。”这道诏书,既是史籍有关江南麦作的最早记载,同时也说明北方麦作因北人南移导致在江南的推广、种植。后南朝政府继续以政府诏令形式命南徐、兖、豫及扬州浙江西属郡“悉督种麦,以助阙乏”。从而最终催生了我国长江以南的稻麦二熟制,对南方地区种植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如对南方文化的发展而言,由于永嘉乱后“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中州移民中众多的宗室贵族、官僚地主、文人学士,他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水平,他们的迁入,并与当地人民的融合,势必对南方原有的文化产生融合、推进,进而提升南方文化的层次而产生深刻的影响。唐朝杜佑《通典·州郡典》述扬州(包括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南方诸省)云:“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今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盖颜、谢、徐、庾(均为北人南迁的文化大族)之风扇焉。”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此时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六朝文化”。

凡此种种,都说明,经过东晋、南朝时期封建政府实施的历次土断,南北人民逐步走向了融合。

以上所述四点,均是打上历史印记的时代特点,萧衍就生活在这一时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xiaoyanzhuan/202212175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