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吴祖强

吴祖强生平事迹《紧张愉快的留学时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205 评论:0

在莫斯科留学的日子虽然紧张又劳累,却让努力读书的吴祖强始终感到留学生活充满了奋发和欢乐。特别是第一年和李德伦、郭淑珍3个人共同度过的留学时光,更让他觉得留恋。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关系最好的“蜜月”时期,因此,能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选派到当代社会主义阵营“圣地”的留学生,他们既感到自豪,又有一种幸福感。

3个中国学生住在一幢宿舍楼,又是一个党小组。早上起床后,他们一同出门去课堂,晚上放学回到宿舍,也要凑在一起吃饭、喝茶。那时的公派留学生都由国家统一“置装”,男生每人一件皮夹克,吴祖强和李德伦走在一起,虽然一个矮一个高,一个瘦一个胖,但是他们一样的着装和同出同进的亲密无间,不仅引人注目,而且常常被人当做亲兄弟询问。大哥李德伦被选为党小组长,虽然走在街上说俄文最大胆,可是屋子里的内务却最差,结果是小妹郭淑珍常常替大哥整理。

3个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平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一样。虽然说起来有点像“相依为命”,但是在异国他乡一起上俄文课、一起听音乐的日子,让他们感到既亲切又十分留恋。

由于勤奋努力,他们在学业上也进步很快,在每学期一次的院长会见各国留学生的会上,3名中国留学生总是被特别提出表扬。后来去莫斯科留学的中国学生逐渐增多了,但中国留学生的好名声一直保持,这让他们3个“开头人”感到十分欣慰。

中国留学生在莫斯科合影(前排左一为郭淑珍,后排左一为吴祖强,右一为李德伦)

这一段愉快的留学时光,吴祖强曾撰文《我们在莫斯科学习》刊登在1954年9月号《人民画报》上。阅读一下,或许可以让我们更深一步看到他们紧张而愉快的留学生活。文章是这样写的:

“我们现在是在世界闻名的苏联最高音乐学府,荣获列宁勋章的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里学习,我们以成为这个著名学校的学生而感到非常高兴和光荣。

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麦斯涅尔教授的音乐课上

李德伦、郭淑珍和我都是我们国家1953年第一批派遣到苏联来学习音乐的研究生和大学生。李德伦是管弦乐队指挥,郭淑珍学声乐,我学作曲。我们和苏联以及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同学们一起上课。

我们的校长,著名的合唱指挥斯维什尼柯夫教授很关怀我们的学习;学校为我们开了特别的小课来补习一些基础课程,帮助我们解决语言的困难;上主科等个别课时,教授们总是仔细、耐心地用各种方法反复讲解,惟恐我们没有听懂;苏联同学不仅在语言上生活上,也在功课上帮助我们:声乐系一年级同学卡里金在课后详细地把俄罗斯民间音乐课上的东西再讲一遍给郭淑珍听;钢琴系四年级同学卡罗格鲁耶夫花了很多时间来练习我写的钢琴曲,为了在主科考试时替我弹给考试委员会。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亲爱的苏联的老师和同学、朋友们!

在课余,我们积极参加了莫斯科的社会音乐活动。李德伦在‘大厅’指挥莫斯科市管弦乐队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一交响乐’和贺绿汀的‘晚会’等作品;郭淑珍经常参加一些晚会和音乐会的表演,并通过无线电广播演唱中国的歌曲,得到苏联听众深深的喜爱;我的习作曾在学生作品演奏会上公开演出,参加了一些晚会的表演,听众以像对待他们自己作曲家一样热烈的态度来对待我,这对我们都是难以形容的鼓励,而从这里面,我们更深刻感到苏联人民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挚的兄弟的情感。

我们在这里听到许多著名音乐大师的演出和各种形式的丰富多样的具有高度水平的音乐会。

我们向亲爱的在国内直接参加祖国第一个5年计划建设的亲人们祝贺问好,祝贺你们的成就,并且想告诉你们:在莫斯科,我们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在从周围不断涌现的壮丽的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光辉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的远景。而我们,留学生就是为着这个崇高的理想在这里学习的。”

1954年在莫斯科红场参加五一游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wuzuqiang/2022121727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