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文化

旅游与宗教的活性化——以印度尼西亚巴厘为中心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阅读:188 评论:0

在宗教很容易被人们与恐怖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以愉悦为目的的旅游几乎被看做是宗教的对立面。然而,旅游与宗教原本却有着很深的渊源。本章将在上一章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游的历史与现状,思考宗教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一、未开化主义,或是反现代的朝圣


巴厘岛开始成为旅游胜地,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荷兰殖民统治时期。由于周围的岛屿都伊斯兰教化了,只剩下这座岛屿上还残存印度文化,于是殖民政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这座岛屿与殖民地的中心巴塔维亚(现在的雅加达)之间开通了蒸汽船,并建起了酒店。这样,巴厘岛的旅游一开始就意味着到不同于现代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去探访和朝圣。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巴厘岛旅游,从最初就是现代的、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的朝圣。
当时来这座岛上旅游的游客主要是欧美各国的富裕阶层。巴厘旅游是乘坐豪华游轮、历时数月的世界巡游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参加的只限于既有钱又有时间的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世纪20年代,正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时代精神的急剧变化,位于文明顶端的西方各国互相杀戮和破坏,战争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破坏,也带来了对精神状态的拷问,这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世界。人们疾呼“西方的没落”,陷入了对西方价值观的怀疑之中。
关于“西方的没落”,最有代表性的精神之一就是被称为“未开化主义”的思想。早在19世纪就有了这种思想的萌芽。工业革命以来,劳动与生活被割离,对于人类丧失整体性的危机感日益加深。现代化也许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但是,这种丰富反而使人类变得片面化,被迫过着带有目的的、讲求功利的生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事实上,19世纪的西方确实在炫耀自己的地位。它们身居文明的顶端,掌握着关于世界的知识与权力,将西方以外的地区置于殖民统治的支配之下,更因为从中获得的资源而谋得自身的增值。另一方面,随着西方的发展进程,对于现代的怀疑也在加深,这种精神被称为“浪漫主义”,由此产生了对于基督教以外的宗教的深切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真实地将西方的局限性暴露无遗,未开化主义作为一种具体的思想被提出来。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些地方生活着一些人,他们的生存应该是维持了全人类的丰富性。对此深信不疑的人们就像逃离西方世界一样开始到各地旅游。相对于西方文明世界,其他地区在当时都被称为未开化的地方。探寻在未开化的地方尚存的、西方所失去的东西,这种精神就是未开化主义。
未开化地区都处于西方诸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这一现实更增加了未开化主义的使命感。在还保留着西方人已经失去的世界的未开化世界里,西方国家强行推进现代化,也就是说,这个具有丰富性的世界正在被污染着,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从被污染的生活中拯救出来。这样的使命感实际上与生活在未开化地区的人们的认识有很大偏差。对于所谓未开化的人们来说,现代是一种憧憬,他们一边吸纳西方的现代,一边形成自己的现代。在他们看来,西方的未开化主义一边推进现代化,一边又对其进行否定,虽说是一种对自己的质疑,但也只是不理解他者的现实的傲慢表现。
到未开化地区旅游,追求对人类的整体性的回归,正是高举反现代的旗帜,追求精神上的救赎的一种朝圣。在这种朝圣的视角之中,巴厘岛被发现了,但当时的巴厘社会没能逃出负有拯救使命感的西方人的自相矛盾。特别是巴厘的知识分子,在同这种矛盾的斗争中创造了巴厘的新的宗教意识。

二、接触领域,或是现代的朝圣


巴厘之所以被选为未开化主义的对象,主要原因是殖民地政府的旅游政策,但是巴厘人生活中每天都举行的仪式展现了人类与神和自然的共生,正是这一点被西方当做自己已经失去了的东西。在岛上到处都有寺院,按照历法和教规恭迎神明、举行仪式,这种自然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相互呼应的生活,十分切合西方人对自己的质疑。在20世纪20年代,甚至到了战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对巴厘的再发现,都是因为西方世界的人们在政治运动高涨时自省地对战后世界感到绝望,并在绝望中重新发现了与自然共生的人类之美。
“绝望”这一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巴厘社会确实满足了旅游者对于逃离日常世界的期待。巴厘的寺院都融入村落社会之中,在寺院举行仪式的不是特别的专职人员,而是在寺庙周围居住的普通人。重返巴厘的回头客,通常都会与当地的“普通人”成为朋友。虽然那些模仿外国建造的高级度假区禁止当地人进入,成为孤立的世界,但在一般的海滨或以乌布为代表的内陆旅游景点,有很多人与旅游者搭讪。的确,其中也有以诈骗有钱的日本人为目的的无赖,但抱有好奇心、想交朋友的人也很多。有幸能跟他们结识的游客,会获得在其他地方旅游很难得到的珍贵体验,并在将来成为回头客。
在以交友为目的的巴厘人当中,有很多会充当自己所住的村子的向导。在村子里,他们的亲属和邻居会出来迎接。语言是否相通并不是太重要。他们会端出点心和甜咖啡、红茶款待客人,并询问客人从哪里来,来做什么,然后带领客人参观自己的房子。这样游客就进入了巴厘人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最后,在当地人带领下参观该村的寺院,游客至此已经完全被巴厘岛的魅力所折服了。以寺院为中心的宗教生活带来了对社会的宽容心,带给来访者一种被接受的喜悦,为巴厘旅游增加了作为异文化接触领域的快乐。这种跨越了自身文化的体验,也可以说是朝圣的现代形式之一吧。正如纳尔逊·格雷本所说,旅游是“朝圣”的延续,可以认为它是一种现代的仪式。(Graburn,1989)

三、旅游使宗教活性化


20世纪60年代末,苏哈托取代了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上台执政,推出了5年发展计划,把旅游定位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积极进行开发。在战前就以世界级旅游胜地而知名的巴厘岛,成为旅游发展计划的重点,其中心地区登巴萨附近的机场被指定为国际机场。同时,外国资本进入巴厘岛南部的努沙杜瓦地区,从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使这一带从一无所有变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度假地。另外,由于大型客机投入使用带来了海外旅游的低价化,能够直达世界各大城市的巴厘岛已经不再是被富裕阶层独占的旅游地了。
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起到了为巴厘的宗教注入活力的作用。巴厘政府接受了通过旅游获取外汇的政治任务,打出“文化旅游”这一标语,致力于让巴厘岛的文化成为一种旅游资源。由于成为国家旅游开发的对象,巴厘政府便作出了现实的政治判断:尽量保护巴厘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保障对巴厘人的雇佣,将旅游产业所产生的利润返还巴厘社会。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寺院是祭祀的场所,同时州政府也承认它们有作为旅游对象的资格。
比较而言,与宗教有关的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确具有更深更广的价值。悠久的历史性,作为祭祀场所的精神性,作为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体验的场所的意义,这些价值即使不与宗教内容相通,也能够满足来访游客的好奇心,或者成为唤醒游客心中潜在的精神欲求的契机。由于人们认为众神会幻化成风造访寺院,巴厘的寺院都没有屋顶。巴厘的寺院和周围的景物融合在一起,与自然紧密相连,许多游客便发现这里是自我参悟的地方。巴厘的寺院除礼拜的日子以外不举行任何活动。礼拜的日子里,人们在装饰精美的寺院里祈祷、聚集、一同进食,这与平时空旷的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许多人看到了“活生生的宗教”的场景。
而且,旅游者带来的收入,也丰富了宗教活性化的具体内容。由于有了旅游业,巴厘社会比起印度尼西亚其他地区确实要富裕,只要看看满地跑着的摩托车的数量就清楚了。旅游收入作为捐赠被用于寺院的修缮或各种仪式,酒店和旅游商品店也在大的寺院举行仪式的时候提供带有宣传性的捐赠。而且,旅游地的村庄会向来此工作的人征收一定金额的费用,将这笔钱用于旅游地的维持和运营以及村庄的仪式活动。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巴厘的寺院得到了修缮,规模也不断扩大。而且,仪式活动自身的规模也在扩大,前来集会的人们身穿价格昂贵的服装,他们带来的供品更增添了豪华程度。显然,由于旅游所带来的财富,巴厘的宗教逐渐有了活力。

四、活性化带来的矛盾


巴厘社会承认寺院是旅游景点,这一看法与日本人将神社和寺庙看做旅游地是相通的。不仅从宗教的视点,还从美术、历史等世俗的价值来对寺院进行评判,这种立场也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不涉足宗教的实质,而只是将寺院作为旅游的对象。然而,近年来将寺院作为旅游对象的立场引起了矛盾,并受到严厉的批判。
最显着的矛盾之一,就是旅游给寺院带来的“污染”。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被公认为巴厘的中央寺院的布撒基寺。在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徒占据了多数,是世界上伊斯兰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布撒基寺不仅是巴厘人而且是印度尼西亚印度教徒的总寺,地位非同一般,定期举行大规模的仪式活动。同时,布撒基寺位于巴厘岛东部的阿贡山麓,从殖民地时期就确立了作为该地区旅游中心的地位。然而,今天这座寺院受到污染的现状的确令人担忧。
寺院前的广场上挤满了向游客兜售商品的小贩,游客一下车就被他们包围。寺院的向导与带游客来这里的导游处于对立关系,拒绝导游随行进入寺院,以便独自充当向导的角色。从这些现象中很明显地表现出,寺院周边的村民以向游客开放寺院为条件,努力地想要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但对于带游客来过这里的导游来说,则会因为寺院方面的向导纠缠不休而将布撒基寺排除在旅游线路之外。不管怎么说,被小贩包围、被要求向寺院捐钱,布撒基寺这种被低俗而杂乱的气氛所包围的现状,使它失去了游客所期待的作为神圣的宗教设施的品位。许多巴厘人也已经觉察到这一事实,他们不得不重新总结将寺院指定为旅游景点所带来的后果。
另外,寺院的这种状况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徒对于全体印度教徒的批判。把寺院作为旅游景点,这种立场与始终将寺院看做礼拜场所的伊斯兰教徒在本质上是抵触的。将寺院作为旅游的对象,简直是贬低礼拜活动的不洁行为。而且,巴厘的印度教在实质上有很多大量宰杀动物的仪式,有种姓制度,不断有人攻击它是还在维持旧时代的身份制度的落后宗教。如果将宗教作为道德和伦理层面的问题来考虑,可以说巴厘的宗教和旅游的关系连应有的最低水准都未达到。

五、结 语


在巴厘有名的旅游胜地库塔,自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先后发生了两次恐怖爆炸事件。制造恐怖事件的原因,有对因为旅游而富裕起来的巴厘社会的嫉妒,也有对于宗教被亵渎的愤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爆炸事件凸显了巴厘社会对于大规模仪式的要求,与宗教的活性化联系在一起。巴厘人都相信,如果不将众多死难者的魂灵引导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就是任由社会被玷污,不吉利的事情就会发生。于是,他们把发生恐怖事件的现场作为战场,为了净化战场,在爆炸事件发生一个月后,举行了大规模的宗教仪式。
在旅游产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的巴厘社会,除了发展旅游业别无选择。除了超越冲突、改变旅游与宗教的关系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追溯到未开化主义时代的种种纠纷至今仍在继续,这也许能为我们思考巴厘旅游发展中宗教与旅游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wenlv/202301332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