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这一概念不仅对游乐园,而且对购物中心、博物馆、动物园、餐馆等旅游文化全体都有影响。在本章中,将对作为主题公园鼻祖的迪斯尼乐园的朝圣旅游进行探讨。
一、旅游的主题化和信息化
在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大获成功的迪斯尼主题公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也在东京、巴黎、香港落户,成为具有全球规模的旅游景点。其大受欢迎的秘密,除了精巧的设施、动画人物的魅力之外,也包括作为主题空间的独特设计。将整个公园作为“魔法王国”安排大量的演出,实现了与现有的其他娱乐场所的差别化,园内分为不同的特定主题空间,可以说这些也是它的最大特色。
为了建造迪斯尼乐园,其创立者沃特·迪斯尼就选址和盈亏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查。由于看到在此之前好莱坞没有这样的旅游胜地,沃特·迪斯尼利用旅游之际考察了各地的游乐园、动物园、马戏团、博物馆等人们聚集的地方,一边调查访客的反应和行动方式,一边勾画着自己建造娱乐设施的梦想,弄清了要引进蒸汽机车和明轮船等大量的设施,需要相当大的占地面积。在各个候选地址中,考虑到地价和人口流动因素,最后选择了阿纳海姆作为理想的地址。这片土地位于洛杉矶东南40公里,建设中的圣安娜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而且办完手续之后就能够到手。其中最适合的地点在高速公路与主干道的交汇处,这块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橙子园的土地有160公顷,投入1 700万美元的巨资之后,仅仅两年就变成了被称为“迪斯尼乐园”的“魔法王国”。(托马斯,1983)
要在能让人忘记日常生活的娱乐空间中演出,汽车和高速公路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迪斯尼乐园建成为止,汽车已经取代火车成为人们进行娱乐的主要交通工具,八成以上的旅游都使用汽车;用于游玩的大型车辆的制造也已达到一定规模;高速公路网更加完备,为了方便旅行者,公路沿线都战略性地配置了加油站、修理厂、快餐店、汽车旅馆等。
同汽车一样,电视也成为将人们吸引到迪斯尼乐园的重要设备。不用说,迪斯尼是通过动漫而取得成功的电影制片人,但他很早就开始关注电视这一新的媒体的可能性。作为计划中向迪斯尼乐园融资的条件,与ABC广播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缔结了合约,名为“迪斯尼乐园”的节目从1954年秋开始每周播出一次。这个节目在《米老鼠》动画片和《戴比历险记》等中间插播迪斯尼乐园建设现场的报道,使迪斯尼乐园的形象很早就渗入美国家庭。节目的构成与迪斯尼乐园的设计相互联动,采用了每周一个主题的方式,如“冒险乐园”、“开拓乐园”、“幻想乐园”、“明日乐园”等,使迪斯尼的形象传播到美国的千家万户。在电影和电视中呈现三维立体画面的新概念,使迪斯尼乐园占据了充裕的媒体空间,同时该概念又被反馈并运用到电视机的显像管中。
二、作为朝圣的迪斯尼乐园之旅
“迪斯尼乐园是以诞生于美国的理想、梦想与残酷现实为出发点,并且为了它们而作出奉献的地方。”关于这一新的事业,迪斯尼说过这样的话。看看乐园内表象化的美国的过去与未来,比起那些历史事件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人们更能深切感受到一种憧憬中的乌托邦似的意象。在开园后的10年间,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游览了迪斯尼乐园,“强大、正义而美丽的美国”与“充满惊奇和冒险的世界”成为美国人共同的国民体验。这样,迪斯尼就从新奇的旅游地转变为所谓的“圣地”,成为作为美国人一生中一定要去的“朝圣的地方”。旅游是现代的仪式,是“神圣之旅”,这种论点正在被逐渐推广,已经有很多人把迪斯尼旅游作为“朝圣”来进行分析和研究。(Moore,1980;Kottak,1982;能登路,1990;Fjellman,1992)
令人激动的迪斯尼乐园每天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入口处有好几道大门和栅栏,精心设置了从日常生活到非日常生活的转换仪式。游客几乎都是自己开车来这里游览,下了高速公路就进入宽敞的停车场。这是进入乐园的第一道大门。走出汽车这一日常的事物,开始乘坐路面电车。离进园的入口还很远,但迪斯尼的魔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好不容易到了第二道大门即售票处,游客在这里买票。手持一张“护照”可以无数次地乘坐所有娱乐设施,将游客与使用现金的日常生活分离开,只要兑换专用的货币“迪斯尼币”,就可以完全与现实分离。
迪斯尼在布局设计上与以往的游乐园的最大区别在于只有一个入口。被“魔法王国”所吸引的朝圣者,对圣地的体验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开始的。迪斯尼还在迪斯尼乐园里安排了和电影故事里一样的演出。巨大的米老鼠头像的迎宾花坛,就和在米高梅电影片头出现的狮子或是派拉蒙电影中出现的埃佛勒斯峰的影像一样,是迪斯尼乐园最初的符号(见下页图)。但是直到这里都还看不见园内是什么样。整个游乐园都被高高的土堤包围着,就如同黑暗的电影院一样,将现实隔离在梦幻世界之外。
迪斯尼乐园草图(中央的4个箭头,表示人流动向)(转载自能登路雅子,1990,第36页)
“以此为界,你将离开现在,进入过去和未来的梦想世界。”在穿过土堤的隧道的入口,挂着一块带有咒语意味的告示牌。穿过隧道,游客仿佛跨越了100年的时间,来到了19世纪末的美国市镇广场。这个“市镇广场”是迪斯尼乐园这个乌托邦世界的第三道大门。这样,人们就来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另一个世界。老式的火车站、消防署、银行和剧场所包围的广场,挤满了幸福的人群,乐队演奏着喧闹的音乐。在市政府的入口处,告示上写的不是“迷路的孩子”,而是“迷路的大人往这边走”。
根据维克多·特纳的分析,由于位于通过仪式中间的过渡期的“阈限性”,人们会超越地位、身份等世俗的意识,体验平等的伙伴意识,有时甚至会遇到暂时的身份转换现象。(特纳,1976)来迪斯尼的游客也被置于这样的境界和状况之中。人们都穿着相似的休闲装,在迪斯尼的所谓“所有客人都是VIP”这一规则之下,不管是董事长还是失业者都同样要排长队。这样的结果是,人们都逐渐失去了各自的身份,投身于非日常的虚构空间之中。在这里最有权威的是一只叫做米奇的老鼠。一方面动物和植物都被拟人化,会说话和唱歌,人类却化身为精巧的机器人。成年游客都返老还童,甚至因为闹得过分而遭到孩子的抢白。到处都能听到互不相识的人彼此打招呼。
三、群体管理的技术
很多人同时聚集到一个地方,即使聚集的时间很短暂也能体验到强烈的连带感,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这种情况就很危险。因为团体的兴奋会招来混乱,超越礼仪的界限,这种情况在朝圣或祭祀场所经常发生。然而,作为旅游地,迪斯尼乐园在举行庆典演出的同时,有一套对人们的流向进行监督、管理的完备体系。例如,入口处的广场一直都很嘈杂,但游客都不会在那里滞留,而是沿着面前的主干道被带到园区的中央。可以说,人们受到正前方的“睡美人城堡”的吸引往前走,几乎无暇顾及道路两旁排列的各色商店和电影院。连接广场和城堡的主干道就像参拜神社和寺庙的道路一样,无法从两侧通过。也就是说,其构造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朝着中央的标志性城堡移动。这样,无需强制就能使人们采取一定的行动,迪斯尼公司把这种手法称为“威尼”(Weenie)。就像让动物在舞台上表演杂技时,晃动着观众看不见的香肠一样,这样比喻也许有点让人扫兴,但迪斯尼乐园为了使游客的移动不发生混乱,的确会在一定的地方配置作为“威尼”的醒目标志或活动的东西,以便管理人们的动向。
人们被城堡这种巨大的“威尼”所吸引,来到中央广场,眼前是呈放射状排列的四个主要主题乐园的入口。在这里也不让人们停留,各个乐园都有“威尼”在召唤。从冒险乐园传来野生动物的叫声和鼓声,开拓乐园那边隐约可以看见白色的蒸汽船正在开动,在梦幻乐园的门口就能看见旋转木马,明日乐园那边有火箭和未来车在飞快运转。这种巧妙地控制人们的视线和动向的手法,也运用在各个乐园内的游乐设施中,如果有的游乐项目排队的人太多,一定有其他的项目跃入你的视野,或是在附近马上就可以找到休憩的餐厅和快餐摊点。
四、疑似体验的现实
朝圣者们受到新奇的娱乐设施的吸引而在园内环游,他们所体验到的是“置身于别的某个地方、别的某个时代”的错觉。主题公园的本质,就在于这种“疑似体验”。以前的旅游地往往以某种历史因缘或是自然地理状况为素材,与此相对应,迪斯尼乐园所有的旅游吸引物都是人工凭空制造出来的。这正是丹尼尔·布尔斯廷(1964)所谓的“虚拟事件”的最终形态。看到这些乐此不疲地体验着“赝品”的游客,学者们有的批判,有的喟叹。然而,来迪斯尼的游客十分清楚自己所看到的都是“赝品”,并且很乐于享受这种“真品之上的动人力量”。迪斯尼公司则主张他们有自己的真实性,认为这是“想象的真实”。
试想一下,人们不正是为了追求这种“想象的真实”而来到迪斯尼这片圣地的吗?在迪斯尼乐园这个空间里,集中了人们从孩提时代起就很熟悉的迪斯尼人物和影像片断。由于来访者在脑海中已经进行过充分的整理,投身于迪斯尼的童话世界,能够很愉快地变身为其中的主人公。
特纳指出,作为仪式的“境界性”的特征,不同的事物会被游戏性地排列在一起。在人们同时体验分散在迪斯尼乐园里的白雪公主和皮诺曹、汤姆、墓地的幽灵、海盗、宇宙飞船上的机器人等要素的时候,通常世界里的过去或未来、生或死、现实或非现实之间的屏障就已经土崩瓦解了。人们遭遇了“永远”的形象,并为此陶醉。迪斯尼乐园作为朝圣地的再生力和治愈力就在于此。
顺利完成朝圣的信徒们,接受着米老鼠的祝福,手持明信片和小礼品等“护身符”,意气风发地踏上返回日常生活之路。以往的宗教朝圣基本上一生只有一次,但迪斯尼乐园的旅游朝圣却有很强的反复性。每当听到迪斯尼的音乐,或者只是看到小礼品的包装纸,很多人就会产生再去一次的想法。
迪斯尼在商业上的成功和品牌的强化,消费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样,主题化的空间也和来访者的消费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以展览现场为主题的博物馆商店和餐馆也有很旺的人气。购物中心的店铺和旅游景区的商店,也具有向主题化和简练化发展的倾向。为使消费场所更令人愉快,从业人员和店员不仅殷勤接待顾客,而且身着与该主题相符合的服装,用微笑和礼貌用语愉快地提供服务,这些表演要素都是场所被主题化的特征,是迪斯尼乐园创立的服务类型之一。本章以迪斯尼乐园为例,探讨了主题设计、非日常性的表演、接待顾客的表演化、游客动向和行动的管理等几个要素,希望能为人们了解现代旅游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