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特种部队

美国“海豹”突击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81 评论:0

第一节

美国“海豹”突击队

人们常常把骁勇善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称作“陆上猛虎、水中蛟龙”。然而,在美国海军中还有这样一支部队,它可以利用三栖方式深入敌后作战,并在敌人察觉之前就顺利地完成任务。它就是隶属于美国海军的“三栖劲旅”——“海豹”突击队。

1994年8月某日午夜时分,巴拿马一个偏僻的村镇沉浸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中,白天喧闹的街巷此时显得格外寂静。突然,从街角的一堆垃圾后面闪出了几个黑影,借助微弱的星光可依稀看出那是5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头戴凯芙拉头盔,身穿橄榄褐色防火飞行服和战术防弹背心,其中1人手提雷鸣顿870散弹抢,另外4人则拿着M-4A1短突击步枪。士兵们敏捷的穿行在小镇的街道上,几分钟后,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这正是今天的目标——一个巴拿马毒枭的藏身之地。士兵们迅速分成两队,悄无声息的摸向了小楼,几个干净利落的动作将警卫人员脖子拧断。5分钟后,C-2型塑性炸药将大门炸开一个口子。士兵们迅速从炸开的大门冲了进去,按照计划迅速奔向了毒枭的卧室。一个士兵用破门器打开屋门,他的同伴随即投进一枚眩晕弹。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毒枭的几个保镖被弄的头晕眼花,刚想开枪就被一阵密集的弹雨吞噬了。毒枭本人也身中数弹、肝脑涂地,趴在血泊中无力的抽搐了几下,稀里糊涂的断了气。激战过后,一个手持微型摄影机的士兵借助战术手电的强光拍下了毒枭横死的镜头。10分钟后,当大批当地警察来到一片狼藉的现场时,完成任务的士兵们已经悄然无声地离开了这里。

美国海军陆战队驰援阿富汗

看看他们的身手,你不难判断出他们是特种兵。但是他们隶属于哪支特种部队呢?他们不属于喜欢打头阵的“游骑兵”部队,也不属于秘密的“三角洲”部队,更不是巴拿马扫毒部队的成员,他们只隶属于“海豹”突击队。“海豹”突击队是美国用来称霸世界的一根“狼牙棒”,其全称是美国海军海陆空三栖作战部队,英文缩写为SEAL(Sea Air Land),意译为海豹。“海豹”突击队是一支战术娴熟并且屡建奇功的三栖作战部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海港、搜索可疑的障碍物、进行三栖渗透及水下爆破,并在适当时候进行限度内的游击战或者为友好国家培训特种部队。

发展历史

“海豹”突击队的雏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产生。1942年5月,侦察突击部队在佛罗里达正式成立。这支突击队利用小型船舶对敌占区进行渗透侦察,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战后,这支部队被解散,但是它的作战方法和取得的战绩为今天的“海豹”突击队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43年6月6日,海军战斗爆破队成立。其成员来自建设大队、水雷处理队、海军侦察队及海军爆炸物处理学校。人员斟选及训练计划的制订均由“水中爆破队之父”——考夫曼负责,今日“海豹”突击队的训练课程即由当年的课程发展而来。二战期间,海军战斗爆破队的战士们作战勇猛,但因指挥系统使用不当和缺乏掩护而损失惨重。他们的足迹遍布欧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大陆,其队员米尔顿甚至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名为“快乐谷”的抗日游击队训练基地。1947年,美国海军以海军战斗爆破队为基础组建了水中爆破队,并将每队7人的编制扩充为每队128人,其作战任务也有所增加。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麦克阿瑟将军对这支部队十分信任,将他们部署在仁川登陆的战役中,队员们也没有辜负首长的重托,侦察海岸防御部署、火力设置,爆破登陆障碍,为整个登陆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肯尼迪总统认为需要一支专业部队以执行渗透、破坏、侦察及搜索等任务。于是,海陆空三栖作战部队(即“海豹”突击队)应运而生。当时的“海豹”突击队共有两支分队,“海豹”1队及“海豹”2队,分属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其成员均来自水中爆破队。

1966年,“海豹”突击队受领了自组建以来的第一次任务,齐装满员地开赴越南战场,对越南的爱国军民进行渗入及暗杀活动,其活动范围则囊括了从湄公河三角洲到南海的大片地区。被越共称为“秘密蓝眼杀手小队”的“海豹”1队及2队经常使用越共的战术及装备,身穿越南百姓的黑色便衣,光脚或穿凉鞋在越共活动频繁地区进行各种秘密的破坏活动。“海豹”队员的行动使越南的抵抗力量损失惨重,被逼无奈的越共甚至贴出布告,悬赏缉拿“海豹”突击队的军官。越战期间,共有46名“海豹”队员阵亡,但“海豹”突击队给越共及北越人民军造成的损失竟达9000多人!在这一数字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海豹”突击队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大。

人员编制

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惨败,人们对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和存在价值提出了种种质疑,许多特种部队在这样的质疑中宣告解散。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海豹”突击队得以保留,实力也在不断的提升。此后若干年内,“海豹”3至6队相继成立。1983年,“海豹”突击队将原水中爆破队全部兼并。1988年,海豹8队正式组建。

目前,“海豹”特种部队有现役作战人员2000多人、预备役兵员1500余人,其作战部队被编为2个特种作战群和1个海军特战发展群。第1特种作战群隶属于太平洋舰队水面舰艇司令部,位于加州圣迭哥附近的科罗拉多海军两栖基地,下辖“海豹”1、3、5分队(又称“西岸海豹”)、特战指挥中心、队总部、第1“海豹”载具部队及第1特别舟艇中队。其负责区域为东南亚、中东及朝鲜半岛;第2特种作战群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水面舰艇司令部,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小溪海军基地,下辖“海豹”2、4、8队(即“东岸海豹”)、第2“海豹”载具部队及第2特别舟艇中队。其主要负责区域为非洲、北欧及南美地区;海军特战发展群隶属于海军特战司令部(战时则与其他特种部队一样由联合特战司令部统一指挥),驻扎在弗吉尼亚州的戴姆奈克,下辖“红”、“蓝”、“金”、“灰”、“绿”5个小队(“金”队为主力攻击部队),作战人员大约300人左右。特战发展群是“海豹”突击队中最有威力的作战力量,主要进行海上反恐怖活动。海军当局十分信任这支特战单位,年度军事训练预算就高达数亿美元。

武器装备

作为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美国海军特战司令部及海上装备司令部自然对“海豹”部队给予了特殊待遇,为它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使美军中的这头“海豹”更加凶狠、灵活。

由于“海豹”突击队各分队承担着不同的作战任务,装备保障部门为这些承担特殊任务的分队精心设计制造了功能各异、种类繁多的武器装备。它们的共性就是先进、实用。目前,“海豹”特种部队的通用杀伤性自动武器包括M-16A2突击步枪、M-4A1短突击步枪、M-60轻机枪等精锐枪支,具有火力猛、易维护、通用性强等特点。除了这些制式轻型武器,“海豹”特种部队也自行设计开发适合任务需要的武器装备,并委托军用或民用公司代为生产。“海豹”各分队所装备的单兵陆战装具及服装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如负责中东及非洲地区的“海豹”3队及8队就采用了三色迷彩沙漠迷彩的作战服及圆边作战帽,并装备了战斗风镜、MX-300R步话机、特制战术防弹背心(内有整体式水囊及一根吸管,便于在沙漠地区饮水)、0.5加仑水壶、GPS系统等适合沙漠地区作战需要的装具。而负责东南亚、南美、朝鲜半岛的“海豹”1、4、5队则身穿防刮布缝制的四色丛林迷彩服,头戴同样材质的圆边战斗帽或系绿色及迷彩色头巾,个人防护装具为战术背心。至于通讯设备,他们选用了PRC112/114电台和LST-5C便携式卫星通话器。

当执行水中任务时,“海豹”部队除了可搭乘美国海军的舰艇外,还自行配备了若干用于特种作战的载具,主要有以下3种:河道巡逻艇——这是一种靠喷水推进的巡逻艇,越战中被大量使用,配备有4挺轻重机枪及雷达,主要应用于内河防卫。“海豹”运输载具——外形类似水上摩托,但也能在水下使用。它可从空中或水下施放并搭载两名队员执行任务。迷你武装载具——由铝合金制成,常用于攻击河面、海岸及港口的目标。

经典战例

20世纪末、本世纪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地区冲突不断,敏感事物增加。“海豹”突击队成为美国插手各国事务的武装工具。

1980年,美国为解决伊朗使馆危机而策划了“鹰爪”行动。“海豹”3队乔装打扮后潜入到德黑兰市内,为行动部队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虽然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鹰爪”惨遭折断,但是“海豹”队员的表现却无可厚非,博得了海军上层的赞赏。此后,“海豹”部队屡建奇功,一发而不可收拾。

1983年,在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紧急暴怒”行动中,“海豹”2队和6队以寡击众,携手救出了被困的英国总督保罗斯·库恩。海湾战争爆发后,“海豹”部队以其上佳的表现再次令人刮目相看。

1991年2月24日凌晨,6名“海豹”队员搭载突击橡皮艇秘密渗透到科威特东海岸,装设了大量的C-4型炸药,然后将它们引爆。同时,队员们用机枪向岸上射击,以引起伊军注意。在“海豹”的努力下,狡诈的萨达姆终于认定多国部队将从此地发起进攻,于是抽调出驻科沙边境的2个精锐师火速向科威特东海岸增援,这使科沙边境的正面防御大大减弱。在3个小时后,代号“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行动正式开始。

此外,“海豹”部队也活跃在巴拿马、海地、波黑等战乱地区执行所谓的“维和”任务。除了执行这类特殊的作战任务外,“海豹”部队还经常与其他特种部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英国的“特别舟艇中队”、美国空军的“红色贝雷帽”、法国战斗蛙人等特种部队都与“海豹”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tezhongbudui/202212187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海军突击队
下一篇:日本特种部队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