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孙津川传

孙津川人物事迹: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30日 阅读:176 评论:0

南京郊区党的工作和农民运动,一直是市委的薄弱环节。在重建南京党组织时,孙津川无意中与宋震寰接上组织关系。宋震寰,原东南大学学生,1927年1月在武汉入党,不久被组织派遣到湖北大冶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来又率暴动农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胜利后,他所在部队在战斗中被国民党部队打散,为接上组织关系而返回南京。在1927年12月召开的党代会上,宋震寰当选为市委农运委员。

党代会后,根据江苏省委发出的各县暴动计划和市委的安排,宋震寰脱下青衣长袍,换上短衣短衫,扎根郊区农村,积极组织和发展农民运动。

在浦口码头,宋震寰带着两名共青团员与地下党员李鸿雁接上了头。李鸿雁又领着他们找到地下党员胥光亮。胥光亮是浦口支部地下党员,因参加工人运动被工厂裁员,正失业在家。他家住在九袱州,在浦口郊区有不少农村关系和工作基础。在胥光亮引见下,宋震寰很快结交了多名农民朋友,经过串连,很快在九袱州的贫雇农中站稳脚跟,打开了局面。经南京市委批准,南京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九袱洲秘密支部也同时成立。在发动农民运动过程中,孙津川、宋震寰等都先后深入贫雇农的家中,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用算账对比等方法,传播革命知识,宣传革命道理,进一步启发农民们的阶级觉悟,号召他们组织起来抗租抗税,打土豪、分田地。党支部经常组织农民扫盲识字和唱歌等活动,并与地主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农民兄弟亲切地称呼他们是“城里来的先生”。根据孙津川要在贫雇农中大力发展党员的要求,九袱洲党支部成立不久,就在当地农民中发展了四十多名党员。其中,宋震寰与胥光亮各发展了十多名新党员。

农民协会的建立,引起了当地土豪劣绅的恐慌。反动地主黄二勾结帮会组织“黄枪会”,妄图打压农民协会。“黄枪会”在九袱洲设了堂子,对外散布“黄枪会”是保护农民利益、农民财产的,要求当地农民必须都要入会,欺骗说入会的人可以刀枪不入,能赶走附身的鬼魈。凡有耕牛的农民都要出大洋一元或两元作为入会费,收获达10担粮食的农民要出大洋两元,其他农户至少要交一元入会费。

“黄枪会”的欺骗、勒索行为,受到觉悟了的农民的坚决反对。

农会骨干、地下党员孟庆江、陈风鸣带领村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在黄枪会上门催缴会费时,让黄二表演“刀枪不入”“捉拿附身鬼魈”,当面拆穿了黄二的“西洋景”。黄二恼羞成怒,勾结反动当局,找个借口将带头反抗的孟庆江、陈风鸣逮捕入狱。

得知这一消息,孙津川立即来到九袱洲,与支部成员策划和发动农民与“黄枪会”斗争,派出专人警告黄二,并要求黄二去县政府保释被捕的同志。黄二自恃有功夫,还有当局的保护,根本看不起穷苦的泥腿子。在多次警告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农民协会被迫采取“红色恐怖”手段,在一个偏僻的小道上,将黄二处死。

树倒猢狲散。“黄枪会”不久被迫从九袱洲撤走了堂口。

共青团南京市委旧址(今鼓楼附近)

南京市委委员、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史砚芬根据孙津川的安排,也深入到安徽滁县,以共青团滁县特支为基础,开展农民运动,组织起滁县店员工会、篾行工会,发展会员100多人。

1928年2月,城南区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工作,在四面临江的江心洲发展了两名党员。江心洲原为一片芦苇滩地,清代时,曾为南京城内一些达官贵人的避暑之地。后随滩地的开发,许多安徽无为一带因生活所迫的农民,也来到洲上砍芦开田。每季收获按三七分成,三分归己,七分交纳地主。不仅如此,富人家又以各种诡计盘剥农民,麦收时,以三石麦换一石稻,而秋季稻收时,富人家又以一石稻换一石麦,这样富人家越来越富,而穷苦农民则是雪上加霜,生活艰难。江心洲滩地凹陷,遇长江水位上升,一片汪洋,洲上流传一首令人辛酸的民谣:“江心洲,江心洲,十年九不收。”遇到灾年,农民更是颗粒无收,只得流落他乡,乞讨要饭。但是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民都以为是自己的命不好,才世代受苦挨饿的。地下党员王定宇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宣传革命道理,使这些农民逐步明白了世代受苦挨饿,绝不是什么命里注定,而是封建地主老财剥削造成的,只有依靠自己团结起来与地主斗,才能有饭吃有衣穿。

这年入夏时节,江心洲的农民群众在中共党员王定宇的领导下,爆发了一场抗租斗争。

几十名租地农民冒着大雨一道来到一名姓张的大地主家,要求修改往年签订的租约。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租地农民涌入,这个地主慌了神,说:“都是乡亲,有话好说,好说。”

一位农民说:“东家,我们一家五六口人都指望年成能好一点,你也看到今年雨水特别大,如果按照三七缴租,可能一口粮也留不住了。”

王定宇没待地主言语,接着说:“今天就是来要求减租的,如果不答应四六减租,地就由你来自己种,大家都退租!”

“好说,好说! 四六就四六吧,四分归你,六分归我,按你们的要求办。”

“好。你好说,大家也都好说。”

减租斗争取得胜利的消息很快在江心洲传开,其他农民也纷纷找到王定安,与地主、富民交涉,最终大多获得租约的修改,减轻了农民负担。

江心洲农民第一次开展了与当地地主的斗争,并获得斗争的胜利,在江心洲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unjinchuang/20221137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