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苏联

苏联向邻国芬兰发动侵略战争(1939年11月30日)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205 评论:0

1938年4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苏联政府派特使博里斯·亚尔策夫同芬兰政府谈判。苏联政府认为德国正策划对苏联发动进攻,其中包括利用芬兰领土采取行动。如果芬兰政府允许德国将芬兰领土当作进攻苏联的跳板,苏联将向芬兰国土进军;如果芬兰对德国进行武装抵抗,苏联政府将向芬兰提拱军事、经济援助。战后,苏联从芬兰撤军,使芬兰继续保持中立。

芬兰政府则表明,如果发生战争,将严守中立,因为芬兰奉行独立和中立政策,接着苏方又以保卫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向芬兰提出租用或以土地交换芬兰湾的芬兰岛屿。对此,芬兰政府表示,芬兰湾内的岛屿对芬兰国防具有重要意义,不能让外国占领,同时,这也违反芬兰的中立国策。

1939年10月至11月,在苏联政府的要求下,苏联和芬兰就两国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在会谈中,苏联要求租借汉科岛30年,以建立海空军基地,将列宁格勒以北卡累利阿地峡的一部分割让给苏联,使苏芬边界离列宁格勒的距离从32公里延至80公里,使列宁格勒免遭敌炮火威胁;拆除卡累利阿两侧的军事设施,将芬兰湾的岛屿和北部渔人半岛的芬兰部分割让给苏联,苏联以东卡累利阿林区作补偿。芬兰政府认为这破坏了芬兰领土完整,损害了芬兰的独立和主权。同时也破坏了芬兰的防务,因而拒绝了苏联的要求,最后谈判破裂。由于苏芬谈判失败,两国关系处于紧张状态。11月26日晚,苏联政府召见芬兰驻苏使节,指责芬兰炮兵射击驻扎在卡累利阿地峡梅尼拉村的苏联部队,致使苏军伤亡13人。对此,苏联向芬兰提出抗议;并要求芬兰部队从边界后撤20—25公里。芬兰政府拒绝苏联的抗议,指出梅尼拉的炮弹是从苏联方面发射的。并建议双边讨论从边界撤军问题。

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宣布废除1932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召回外交人员。29日,苏宣布与芬兰断交。

11月30日,苏联陆、海、空三军向芬兰发动全面进攻。苏芬战争爆发。

开战时,苏芬双方的战略企图和军事态势如下。

苏军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军事委员日丹诺夫)将所辖4个集团军沿巴伦支海到芬兰湾一线展开:第14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摩尔曼斯克方向展开,北方舰队担任支援任务;第9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坎达拉克沙和雷博勒方向展开;第8集团军(4个步兵师)在彼得罗扎沃茨克方向展开;第7集团军(9个步师、1个坦克军和3个坦克旅,)在卡累利阿地峡展开。另外,还派出航空兵及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部分兵力支援第7集团军。苏军的战略企图是:在芬兰北部和中部以部分兵力牵制芬军,主力则从卡累利阿地峡向维堡方向实施突击,歼灭芬军主力,迫使芬兰接受苏联关于交换领土的条件。

芬兰方面的兵力部署和战略是:芬兰武装力量总兵力为60万人,900百门大炮、60量辆坦克、270架飞机、29艘舰艇。陆军卡累利阿集团军下辖7个步兵师、4个独立步兵旅、1个骑兵旅和数个独立步兵营,驻在卡累利阿地峡。芬兰还有一部分兵力在拉多加湖展开。10万人的人民自卫军随时可编入游击队。芬军统帅部计划在南部依托托曼纳林防线,以阵地战为主,游击战为辅,进行坚守防御;在中部凭借湖沼林泽,以游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进行机动防御;在北部利用气候及地形的有利条件,进行游击战,疲惫和消耗苏军。

在苏芬战争爆发后的第2天,在卡累利阿地峡的一个被苏军占领的帖里约基村,出现一个“芬兰民主政府”。政府首脑是1918年逃亡到苏联的芬兰共产党人库西宁。库西宁政府出现后便立即宣称苏军是在“芬兰民主政府”的“请求”下越过边界的,是来“帮助”芬兰人民的,次日,就同苏联签订为期25年的《芬苏互助条约》。条约满足了苏联的领土要求。条约还规定了在缔约一方受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各种援助”。条约公布后,激起了芬兰人民的无比愤慨,在国际上也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得不抛弃库西宁政府。然后大量增兵,加紧军事进攻。但是,由于苏军对芬兰军队抵抗力量估计不足,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较差,因而在初战时进展并不顺利。向卡累利阿地峡进攻的军队,很快便在芬军的曼纳林防线前停顿了下来。在拉多加湖以北的进攻也没有多大进展,只有在劳兰北端攻占了佩特萨莫海港,封锁了芬兰通向巴伦支海的出海口。在芬兰中部两翼发起进攻也受挫;北翼部队在夺取萨拉后向波的尼亚湾推进途中,被芬军从南部调来的1个师所击退;南翼部队在越过索木斯萨耳米后,也为芬军所阻,以后又被芬军歼灭了2个师。苏军在受挫后加强了作战准备。1940年1月7日组建了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指挥。2月1日,苏军以强大的兵力向卡累利阿地辖发起强大攻势,同时对芬军防线后方进行猛烈轰炸。2月11日,苏军集中第7集团军和新编的第13集团军向维堡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经3天激战,苏军突破芬军曼纳林防线的主要防御地带,但到第二防御地带时进攻受阻。苏军调整兵力部暑后,于2月底再次发起进攻。3月2日抵芬军后方防御地带,从东北向维堡推进。苏军另一支部队在冰上通过维堡湾后,从西北迂回维堡,切断了维堡一赫尔辛基公路。至3月12日,曼纳林防线被摧毁。苏军歼灭了芬军的基本兵力,攻占了维堡的大部分地区。到此,芬兰败局已定,被迫求和,接受苏联提出的条件。

1940年3月12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维·米·莫洛托夫和芬兰部长会议主席尔·赖提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苏芬和平条约”上签了字。根据和约规定的新国界线,苏联获得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和维堡城、维堡湾及其岛屿、拉多加湖西北岸、芬兰湾中的一些岛屿以及其他一些领土。尔后,苏联便将这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入苏联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此外,芬兰还以30年为期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

苏芬战争的结果,使芬兰失去了南部最富饶的农业区和部分工业基地。位于地峡的塞玛河河口掌握在苏联手里,使芬兰湖泊运输失掉出海口。汉科半岛的丢失,使芬兰国防失去了天然屏障。根据停战协定,芬兰割让给苏联的土地41880平方公里,约占芬兰领土的百分之十;居民约45万,约占芬兰全国人口的十二分之一。苏联还提出,不愿留在原地居住的居民,限期12天迁出。结果是45万人几乎全部按期离开了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移居芬兰各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ulian/202212548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