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苏联

《前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引进先进设备》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285 评论:0

从1973年底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战后一场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这次危机的特点已不单纯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同时还伴有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危机波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过去同美国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日本和英国的经济情况在某些方面比美国更糟。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寡头再也不愿意、也难以在资本主义世界内找到出路,而是纷纷到非资本主义世界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1974年美国总统、1975年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国家或政府首脑纷纷出访前苏联都有此目的。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严重经济危机、苦于寻找出路——扩大资本输出和开拓国际市场之际,苏联看准了时机,利用西方各国大力“奖出限入”之机,采取措施,大量引进苏联急需的、或与西方相比相对落后行业的机器设备。

苏联首先借助1975年8月“欧安会”“最后文件”中所表示的进一步发展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努力寻求在贸易、工业、科学技术、环境以及经济活动的其他方面发展合作的精神,不惜减低它同“经互会”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关系的发展速度,大胆巧妙地加快发展了它同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一方面,苏联在舆论上作了必要的准备,宣传工具除大量报道西方危机情况外,还强调苏联地大物博,完全可以成为西方国家可靠的贸易伙伴。另一方面,苏联为了抓住机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达到大量引进设备的目的,在内外政策上作了相应的调整:

在国际上,表示愿意解决影响苏美贸易的老大难问题——战时“租借法案”问题,准备向美国偿还所拖欠的债务;并从1973年后期起放弃其不承认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方针,提出“全欧经济合作”和“缓和物质化”等口号;同时还邀请大批西方实业界人士访苏洽谈贸易事宜。

在国内,苏联政府宣布,允许各工业部门及其所属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直接参与同西方国家的贸易洽谈,加强外贸与科研和生产的联系,借助科研生产联合公司,以科研为中心,把一些工厂企业联合在一起,以便迅速把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于生产。

在引进先进机器设备的作法上,苏联首先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确立引进重点,一是化学工业设备。苏联在这方面历来比较落后,用塑料和合成纤维代替钢和棉花的速度比西方国家迟慢得多,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苏联决定借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化工机器设备。二是机器制造工业,苏联在这方面的工艺水平比较落后,由金属切削转到冲压、轧制和精确制造速度缓慢,质量差,设备笨重,而且在制造过程中浪费大,成品率低,尤其汽车等制造业的机器设备比较落后。另外,苏联政府确立为引进重点的还有冶金工业、电子与精密仪器工业、石油、天然气等。

为了确保引进的是“先进”的机器设备,苏联政府根据所确立的引进重点,向西方国家派出了各种“专业”设备采购委员会,从事大批采购技术和设备工作。例如,为了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设第九、第十这两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工程——卡马汽车厂,苏联在法国、美国等汽车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专门成立了名目繁多的设备采购委员会,从事大批采购汽车工业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其采购工作十分有效,使该汽车厂6个直属分厂中,5个依靠西方100多家公司进行设计并提供设备。其所采购到的美国苏温德尔——德雷斯勒公司提供的技术甚至在美国都还没有使用过。

另外,苏联政府还根据西方各国不同的特点,确立其在各国的不同引进重点。如从联邦德国引进钢管、机床、光学仪器,以及化工、冶金、汽车和重型建筑等设备;从法国引进钢管、船舶、黑色和有色金属轧材,以及化工、汽车、自动控制设备等;从美国引进计算机、精密机床,以及化工、油井、汽车等设备。除从大国引进外,还从西欧小国引进船舶、木材加工和造纸等工业设备。

总之,苏联政府巧妙地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引进了大量当时苏联国内还不能生产的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从而降低了国内化学等工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力推动了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还填补了苏联工业的某些空白。70年代,苏联化肥产量的75%、高压聚乙烯的80%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的设备生产的。工业设备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显著发展,使苏联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1976年的工业产值和美国相比,已从1965年的62%上升到80%强。另外,在这场危机之中,通过大量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苏联巧妙地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战后对苏实施的“战略禁运”。从50年代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到60年代,北约理事会鉴于柏林和古巴危机而通过的对苏禁运,实际已也不复存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ulian/2022121066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