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司马懿

司马懿传记:《四、司马懿受遗辅政》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8 评论:0

四、司马懿受遗辅政

曹丕临终时,命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四人共同辅佐嗣主曹睿。征东大将军曹休在前线没有赶回,面受遗诏的只有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

曹丕专门为太子曹睿下诏说:

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此诏有如“丹书铁券”,为这几位托孤大臣加上了一道“物莫能陷”的保险。

托孤四人,曹真、曹休是宗亲,陈群、司马懿是亲信。体现宗亲和亲信并重,希望他们协力拱卫皇室,以保大魏江山。

总体来看,曹真、曹休是武将,陈群、司马懿是文臣。这样的安排,宗室、亲信兼顾,文臣、武将兼备,应该是比较理想的。

王夫之觉得曹睿已经长大成人,没有必要安排辅政大臣。他有感于曹丕打压嫡亲宗室曹植、曹彰的情形,断言:“其命群与懿者,以防真而相禁制也……合真与懿、群而防者,曹植兄弟也。”

王夫之是从总结曹魏灭亡教训的角度而提出上述观点的,自有他的道理。

司马懿能够成为托孤大臣,是一个值得分析和研究的话题。

笔者认为,这是曹丕眷顾、提携的结果。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只是一个属官,没有封侯,更没有领一方重任。这倒不是曹操刻意压制司马懿,主要是,曹操在世时,资历、能力远在司马懿之上的大有人在,还轮不到司马懿充任栋梁。

曹丕在位六年多时间,这期间,没有看见司马懿有什么特殊功劳,只看到他节节高升,由一个高级幕僚,迅速上升为帝国栋梁、辅政大臣。

《晋书·宣帝纪》为了彰显司马懿的功绩,倒是记载了一件事:

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招仁还宛。帝(司马懿)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要冲,御敌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文帝悔之。

意思是说曹丕没有听进司马懿的建议,结果因为一场虚惊,导致襄阳、樊城被焚毁。

可从现有史料分析,这一记载未必真实。

其一,前面已经讲到,襄樊是曹魏西南军事重镇。当年关羽率大军前来进攻时,曹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前去增援。当时的情况那样危急,曹操及文武百官没有一个轻言放弃,现在局势稳定了,怎么会因为粮食短缺,就把弃守襄樊作为议题拿去朝议?缺少粮食,组织运粮就是了,这有什么难的?纵然朝议,那么多朝官都不明事理、一言不发,只有司马懿一人出来反对,甚可怪也。

其二,曹丕对司马懿极其信任,司马懿的建议已经讲得非常明白透彻,曹丕岂能不听?曹丕的确没有其父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也应该不至于这么无能、这么弱智。

其三,拿曹仁来说,当年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都坚守了樊城,现在要他放弃,他怎会甘心?作为曹丕的叔辈,想必他会据理力争的。可是他一句表示反对的话都没有,还将自己先前苦苦坚守的城池付之一炬?如果是敌方城池,焚之可也,自家城池,为什么要焚毁?难道要永远丢弃吗?怎么可能?《晋书》如此记载,让人费解。

曹仁焚弃襄、樊这件事只在《晋书·宣帝纪》有记载。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三国志·曹仁传》和《三国志·文帝纪》却均无明确记录,说明只是一个孤证,所以不足为信。

按照《三国志·曹仁传》记载,曹仁在曹操在世时被任命为征南将军,假节,屯驻樊城,负责镇守荆州。因坚守樊城、抗击关羽有功,在曹操死后,被继位魏王的曹丕拜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晋封陈侯。

此前,曹仁为征南将军,只负责镇守荆州,所以其将军府衙设在樊城。后来为车骑将军,负责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实际上全面主持曹魏帝国对吴、对蜀的军事,其将军府就应曹丕的要求设在了襄阳以北约300里的宛城。

这是很正常的事,将军府迁往宛城,并不意味着弃守襄、樊,更不存在“焚毁襄樊”。因为,襄、樊是曹魏帝国南面的战略支点,地位十分重要,是断不可丢弃的。襄、樊当时有些残破,那是关羽发起的襄、樊战役造成的。或许正因为襄、樊几乎被战争所毁,所以,曹丕才让曹仁将府邸迁往宛城。

当然,曹仁的将军府撤往宛城,襄阳就变得空虚了。东吴将领陈邵因此一度占据过襄阳。随后,曹仁在徐晃的配合下,赶走陈邵复夺襄阳。曹仁还因复夺襄阳有功,在夏侯惇死后被曹丕拜为大将军。

《晋书》在讲司马懿之功时无词以述,就讲了这件似是而非的事。

那么,曹丕为什么那么信任和重用司马懿呢?

笔者认为,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司马懿此前经历过多部门历练,加之为人极为聪慧,并且是一个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在托孤四人中,曹真、曹休只有军事才能而无行政才能;陈群是一个行政良才,但缺乏军事才能。而在三国时代,外面常有战事,内部偶有民变,柱国重臣需要军政全优、出将入相的复合型人才,而司马懿正是这样的人才,这可能是曹丕最为看重的。

另一方面,司马懿工于心计,善于揣度上意,极尽逢迎之能事,给了曹丕以忠诚的错觉。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懿在杨俊、鲍勋问题上的反应。

杨俊善于品评人物。当初遇到只有十六七岁的司马懿,就断言“此非常人也”。

曹操知道杨俊是个人才,就将隐居的杨俊请出来,任他为曲梁长。随后入为丞相掾属、出为安陵令,不久又升为南阳太守。杨俊在郡县任上,颇有政绩,后来被曹操任命为征南将军曹仁的军师。魏国建立后,被任命为中尉,负责王都邺城的治安。

建安二十四年(219),魏凤阴谋勾结长乐卫尉陈祎,企图趁关羽猛攻襄樊之际在魏国国都邺城发动政变,陈祎因担心而告密,计划胎死腹中。魏凤被诛杀,牵连而死的有数十人。

杨俊主动到曹操的行营请罪。曹操因为其为人正直,免于治罪。杨俊于是给曹丕写了一封信,准备辞职离去。曹丕很不高兴,将杨俊贬为平原太守。

曹丕即位以后,又将杨俊调任南阳太守。

不久,曹丕到杨俊治下的宛城视察,以宛城不够繁荣为由,大发脾气,将杨俊抓了起来,随即将其逼杀。

曹丕为什么整治杨俊呢?原来,在曹丕、曹植争太子时,因为杨俊善于品鉴人物,曹操特地征询过杨俊的意见。杨俊说曹丕、曹植都很优秀,难分伯仲,但客观上称许曹植更多一些。曹丕对此耿耿于怀。整治杨俊,是曹丕施加的报复。

在整治前,曹丕特地下诏问:汉文帝诛杀了几个二千石官员?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曾经受到杨俊恩惠的散骑常侍王象明知道杨俊很难幸免,他还是“当帝前叩头,流血竟面,请俊减死一等”。但曹丕不听。

杨俊死后,王象深恨自己不能施救,“遂发病死”。

司马懿为杨俊之事出面向曹丕求过情。司马懿要顾及自己的社会声誉和影响,不能不施以援手。但是,当他看到曹丕执意要置杨俊于死地后,也就没有像王象那样去犯颜直谏,而是以明哲保身的姿态放弃了营救。以司马懿身份地位以及与曹丕的亲近关系,如果像王象那样全力营救,效果或许大不一样。

司马懿没有那样做,是在揣度曹丕的心思,担心冒犯。

在专制时代,作为皇帝,言出法随,司马懿有这样的顾虑原本很正常,所以,尽管他没有像王象那样尽心尽力援救杨俊,人们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做法虽令人遗憾,却无可指责。

再来看看司马懿是如何对待鲍勋的。

黄初四年(223),陈群和司马懿联名推荐鲍勋为宫正。

这次推举,由陈群领衔,司马懿被动参与。《三国志·鲍勋传》记述这件事时,陈群的名字就放在司马懿的前面。

陈群能够联络司马懿,除了司马懿在曹丕心中有分量,能够促成其事之外,还信得过司马懿的人品。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确会为人,在陈群面前都表现得中规中矩,不露破绽。

司马懿能够联署,大概是拗不过陈群的敦请。

司马懿此时正倾力结交颍川士人,所以,司马懿此举与其说是卖人情与鲍勋,毋宁说卖人情与陈群——从日后的情形可以看出,陈群故去后,司马懿对颍川士人多有提携与照顾,颍川士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麇集在司马懿周围,双方深深勾连在一起。此后,司马氏攫取曹魏政权以致亡魏成晋,颍川士人出力良多,似能说明问题。

当然,能够推举鲍勋,哪怕只是附议,客观上为司马懿带来了为国惜才、为国举贤的好名声。

黄初七年(226),曹丕以包庇孙邕的罪名决定处死鲍勋。那么多大臣出面为鲍勋求情,可是,在朝廷重臣中,说话有分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曹丕的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却置身事外,见死不救,显得格外冷漠。

当然,有人可能觉得,在鲍勋的问题上责备司马懿有些苛刻。毕竟伴君如伴虎,以曹丕的任性和狭隘,司马懿纵然出手相救,也未必有什么作用,弄不好还会惹火烧身。从情理上去推断,的确是这么回事。

可问题是,这样的考虑还是出于一己之私,缺少悲悯心、大情怀、大担当。相较上述诸大臣,司马懿的人格到底低了些。

还要看到,救不救得了是一回事,救不救是另外一回事。笔者虽不敢断定司马懿在鲍勋遭遇大祸的过程中暗地里使过坏没有,但无论怎么说,一个生性耿直的大臣在没有大过的情况下被诛杀,作为同僚,即使没有私谊,出于公义,也是应该出面帮一把的,这是做人的基本觉悟。可是,司马懿基于个人利害,冷面以对,袖手旁观,让人怅然。

曹丕刻意提携重用司马懿是其任性的表现,也是其缺乏知人之明的表现。客观上为曹魏帝国埋下了重大政治隐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imayi/202212309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