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司马懿

司马懿传记:《三、在权力重构中获益》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87 评论:0

三、在权力重构中获益

正应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曹丕当政之后,对权力进行了重构,安抚了部分老臣,重用了一些宗亲、姻亲和亲信,但对直系宗亲进行了打压。

曹丕当政后,曹魏部分老臣渐渐凋零。

武将方面,诸夏侯是曹魏皇室姻亲,诸曹是曹魏皇室宗亲。总体看,曹丕对他们比较尊敬和倚重。

曹丕即王位不久,也就是黄初元年(220)二月,即拜夏侯惇为大将军。可是,夏侯惇于两个月后死去。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谥号为忠侯,其家属受到优待。曹睿主政期间,夏侯惇、曹仁、程昱等因功配享太庙,给予了特殊荣宠。

曹丕对曹仁也比较仁厚,即位以后,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晋封陈侯,增食邑二千,并以前三千五百户。不久拜为大将军。黄初四年(223)五月去世,谥曰忠侯。

曹丕对待曹洪就差多了。曹洪生性吝啬,曹丕为太子时曾向他求取过财物,但曹洪没有答应。曹丕一直怀恨在心,即位后,任曹洪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增加食邑千户,并以前二千一百户。后来,曹丕就以曹洪宾客犯罪,将曹洪逮捕下狱,准备将其处死。经过曹真尤其是卞太后说项,曹丕才作罢,但被削职为民。直到魏明帝曹睿继位,才再度起用,拜后将军,后转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去世。

曹丕惩治曹洪,有挟私报复的嫌疑。更重要的是,欲借此立威,震慑群臣。

在诸夏侯曹中,曹丕对曹休及后起之秀曹真、夏侯尚最为厚待。

曹休,字文烈,是曹操的堂侄。初平元年(190),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休不远千里从吴地前来投奔。曹操让他与曹丕一同吃住,视若己出。后随曹操南征北战,曾在有“天下骁锐”之称的虎豹骑中担任宿卫。

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曹休由中领军升任领军将军,追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大将军夏侯惇薨后,曹丕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接替夏侯惇,负责抵御孙权。不久,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后来,曹丕三路大军伐吴,曹休负责东路,以征东大将军身份,假黄钺,督张辽、臧霸等及诸州郡20余军。

曹真字子丹,是曹操的族子。曹操起兵时,曹真父亲曹邵为曹操招募人马时在魏郡被杀。曹操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欣赏曹真的勇猛,让他率领虎豹骑,封灵寿亭侯。后从曹操征汉中,升中坚将军、中领军。夏侯渊战死后,曹真以征蜀护军的身份都督徐晃等打败刘备部将高详。

曹丕继王位后,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将军费曜征讨,获胜,斩杀张进等。曹真回到洛阳,被任命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后来,曹真和夏侯尚等征讨孙权,攻击牛渚屯,获胜,转拜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渊之侄,少时与曹丕亲近友好,曹操时期历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曾参曹彰军事,随曹彰平定代郡乌桓的反叛,立有战功。曹操死后,夏侯尚持节,和司马懿一起将曹操灵柩运往邺城。

曹丕继位后,升夏侯尚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曹丕对夏侯尚给予了特殊荣宠,曾下诏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慧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

夏侯尚也确实很有能耐,上任不久,督率诸军攻取蜀汉上庸等地,一举拿下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

以上诸人为曹魏姻亲或旁支宗亲,总体看受到信任和重用。

曹操在世时,手下汇集了大批能征惯战之将。除诸夏侯、曹外,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张郃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被称为“五子良将”。乐进早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去世。

于禁在襄樊战役时被关羽俘获,关羽败亡后被东吴接收。黄初二年(221)于禁被送还曹魏。曹丕曾专门接见过于禁,见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流涕顿首”的情形,便以春秋时晋国将领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相开导,还任其为安远将军。

但是不久,曹丕安排于禁出使吴国,要于禁去吴国之前去一趟高陵,拜谒曹操墓。曹丕事先安排画工在曹操的陵屋内画上了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图画。于禁看后忧愤而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六十九卷中点评道:

于禁将数万众,败不能死,生降于敌,既而复归。文帝废之可也,杀之可也,乃画陵屋以辱之,斯为不君矣!

“五子良将”只剩下张辽、徐晃和张郃。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本是西汉马邑富商聂壹的后代。聂壹曾通过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献计,在马邑设伏,引诱匈奴来攻,然后聚歼。后消息走漏,未果。聂壹不知去向,其后代担心遭到匈奴报复,遂改姓张。

张辽少时为郡吏,被并州刺史丁原招为从事。丁原被董卓诛杀后,以兵随董卓,卓亡;以兵随吕布,布升其为骑都尉。吕布为李傕、郭汜所败,辽随吕布奔徐州,为鲁相。曹操攻克下邳,张辽投降曹操。曹操拜张辽为中郎将,赐关内侯。数战有功,迁裨将军。

曹操平定河北期间,另遣张辽平定鲁国各县。张辽曾只身入地方豪强昌豨兵营,劝降昌豨。后随曹操肃清河北袁氏残部。在远征乌桓的柳城遭遇战中,张辽奋其神武,冲锋陷阵,大破乌桓,斩单于蹋顿,立下首功。

建安十四年(209)下半年,张辽等在天柱山一带彻底平定陈兰、梅成叛乱。曹操很是高兴,在评定诸将之功时,动情地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对张辽给予了特别旌奖。

当年年底,孙权率10万大军攻合肥。

张辽根据曹操先前留下的密教,连夜招募800人敢死队,重挫孙权锐气。张辽一战成名,东吴闻之胆寒。

关羽围樊城时,张辽奉命救援,还没有到,关羽已经败亡。张辽赶到后,曹操乘辇出迎。曹丕即王位后,任张辽为前将军,封其兄张汎及一个儿子为列侯。曹丕称帝后,晋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两千六百户。赐张辽“帛千匹,谷万斛”。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后转投曹操,参与官渡、赤壁、关中、汉中、襄樊等几次重大战役,屡立战功。在汉中征战中,刘备派遣陈式率10余营人马断绝马鸣阁马鸣阁:地名,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地势险要,是汉中通往巴蜀的要道。栈道,徐晃率奇兵大败陈式。

曹操闻讯大喜,假徐晃符节,还专门下令:

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断绝内外,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受命援救,击败关羽,因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即王位后,以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曹丕称帝后,进封徐晃为杨侯,与夏侯尚一起攻拔上庸。徙封阳平侯。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中平年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初平二年(191),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

曹操对张郃投归非常高兴,喻之为韩信归汉。

此后,张郃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

建安二十年(215),张郃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

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被推为汉中主帅,稳定了局势。后率部安全撤退,屯于陈仓。曹丕即位后,任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

张辽、徐晃、张郃作为曹魏宿将,屡立战功,也得到了相应封赏,但因为不是曹魏宗亲,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只是把他们当作能征惯战的将军机动使用,而没有授予方面之任。

文臣方面,程昱、贾诩、钟繇、华歆、王朗、董昭、辛毗等人属元老,曹丕对他们优礼有加,崇其位、厚其爵,并相应增加了他们的事权。

程昱在曹操在世时就上表归兵,阖门不出。曹丕践祚后,任其为卫尉,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封其少子程延和孙子程晓为列侯。曹丕打算任其为三公之职,不料,程昱故去。曹丕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贾诩因不是曹操旧臣,又机深谋远,担心受到猜忌,于是“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婚嫁,不结高门”。曹丕对贾诩在立太子之事上的帮助感念在心,即位后,以贾诩为太尉,晋爵寿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又分邑两百,封张绣小儿子张仿为列侯,以其长子张穆为驸马都尉。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曾以司隶校尉的身份镇守关中,解除了曹操西顾之忧。在官渡决战关键时刻,钟繇特地从关中送来2000匹战马。

曹操为此致书钟繇:

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曹操对钟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魏国建立后,为大理,迁相国,后受到魏凤谋反牵累,被免去官职。曹丕即王位后,复为大理。

曹丕称帝后,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贾诩死后,以钟繇为太尉。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素有名望,曾任豫章太守。孙策略江东,华歆绢束发出迎。曹操在官渡决战前,以献帝名义征召华歆,华歆巧言说服孙权,来到朝廷。拜议郎,参丞相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荀彧死后,华歆代理尚书令。魏国组建后,为魏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其为相国,封安乐亭侯。曹丕称帝后,华歆改任司徒。

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曾师事太尉杨赐,杨赐死,王朗为其服丧。后为陶谦治中、会稽太守。孙策略江东,王朗战败,不得已投孙策。

曹操上表征召,王朗辗转年余来到许都,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建立后,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曹丕即王位后,迁御史大夫。曹丕称帝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安亭侯。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年轻时当过县长、县令,曾一度在袁绍手下任过参谋。后来在拜谒献帝途中为杨奉留置,被杨奉任为骑都尉。其间,为曹操通好朝廷立有大功,还代曹操致书杨奉,使曹操得以顺利迎奉献帝。曹操迎献帝建都许县,源于董昭建言。建安三年(198),被曹操表奏为河南尹,徙徐州牧。

魏国初建,承袭东汉旧制,朝廷三公位尊而无权,基本不参与朝政。

曹丕后来接受了高柔的建议,朝中元老方才够参与朝议。

曹丕在对朝中权力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中,照顾了各方的利益,但对直系宗亲曹彰、曹植等有所偏颇,不仅没有重用,还进行了刻意打压。

曹彰是曹丕的胞弟,曹植的兄长。曹丕、曹植尚文,并且文采灿然。可是,曹彰却偏偏尚武,“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曹操曾让诸子各言其志,曹彰说:“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大笑。

建安二十一年(217),曹彰被封为鄢陵侯。

曹彰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建安二十三年(218),代郡乌桓反叛,曹彰被任命为北中郎将,代理骁骑将军,带兵征讨。行前,曹操特地交代:“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行事,尔其戒之!”

乌桓,又称乌丸,与鲜卑均为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西接匈奴,南结燕国,古称东胡。秦汉之季,乌桓、鲜卑与秦汉帝国关系复杂。总体来看,它们在王朝兴盛时就臣服,在王朝衰败时就背叛。汉末,袁绍一度加以利用。曹操为彻底平定北方,曾远征三郡乌桓。打败乌桓后,将当地汉人及投降的乌桓20万人内迁。此后多年,中原陷入战乱,乌桓及鲜卑每欲蠢动。

这一次,曹彰奋其神勇,亲冒镝锋,大破乌桓铁骑。一路穷追猛打,越过代郡,经一天一夜激战,大破叛军,斩首和生俘数千人。为稳定边疆建立了不朽功勋。倘若曹彰战败,悲剧可能会提前上演。

战事结束后,身在长安的曹操召见曹彰。

曹彰依曹丕的交代低调应对,曹操听后非常高兴,捋着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曹彰的胡须呈黄色,故称“黄须儿”。随后,曹操东归,任曹彰为越骑将军,镇守长安。

曹操死前征召过曹彰,本意可能是要曹彰尽臣节,辅佐曹丕。但曹彰有自己的考虑,表现得有些出格。

曹丕对曹彰的举动可能有所耳闻,担心手握重兵的曹彰帮助曹植颠覆政权,所以,即王位后就解除了曹彰兵权,强令他回到自己的封地。

曹彰此前立有大功,本以为会受到重用,没想到随例就国,很不高兴,还没有等到发遣命令,就回到自己的封邑鄢陵。

曹丕称帝后,迁曹彰为中牟王。黄初四年(223),曹彰进京陛见,曹丕没有见他,曹彰性子刚烈,暴怒身亡,年仅35岁。

曹植,武帝曹操的爱子。因为此前是太子竞争的对手,所以,曹丕一直对曹植猜防甚深,即王位不久,即诛杀了曹植先前的亲信丁仪、丁廙兄弟。曹植怀着抑郁的心情与其他诸侯一起回到封地。

曹操在世时,对诸子要求非常严苛,为的是防止诸子骄纵。曹丕称帝后,对宗室严苛,则纯粹是出于猜防而实施的打压。

曹植作为昔日竞争对手,曹丕对他猜防更深、打压更甚。

曹植、曹彰,一文一武,珠联璧合,倘若曹丕更够善待,他们当不至于寿夭;倘若能够善用,则魏国昌隆可期,何至于数十载而斩?

在曹丕的权力布局中,重用亲信,最为抢眼。

曹丕在当太子之前就喜爱文学,身旁聚集了一大批文学之士。除“建安七子”之外,还有吴质、朱铄、陈群、司马懿等人。当然,这四人的文学成就远不能和“建安七子”相比,他们以谋略见长。其中,吴质、司马懿更是出类拔萃。

曹丕即位后,号称“太子四友”的吴质、朱铄、陈群、司马懿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人。出身寒微,曾任过朝歌令、元城长,因文才得到曹丕、曹植兄弟赏识。

曹丕与曹植争太子的矛盾出现后,吴质倒向曹丕,为曹丕夺得太子位筹谋划策,立下大功。

吴质颇具谋略,深得曹丕器重和信任。曹丕登基以后,吴质被任为振武将军并假节督幽、并诸军事,成为方面大员,显赫一时。

曹操在崛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由诸夏侯曹充方面之任,曹丕对吴质的任命,打破了这种不言自明的惯例。吴质因此越来越骄矜,典型的小人得志。

陈群,字文长,颍川许昌人,出身名门。颍川陈氏与荀氏一样颇负盛名。陈群的祖父陈寔是汉末最具声望的士人之一。陈寔去世时,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并致缌麻,执子孙礼。四方至者车数千乘,自太原郭太等无不造门,会葬者3万人,制缞麻者数百,共刊石立碑,谥曰文范先生。

陈群的父亲陈纪和叔父陈谌也很有名望。

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孔融的年龄介于陈纪与陈群之间,起初与陈纪友善,后又与陈群交好,转而把陈纪视为长辈。可见陈群卓尔不群,不同凡响。

建安三年(198),经荀彧推荐,曹操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

陈群后来娶了荀彧的女儿。荀彧死后,陈群成为颍川士人的当然领袖。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封魏公,陈群即为魏国的御史中丞,后任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

曹丕称帝后,升陈群为尚书仆射,加侍中,不久又升其为尚书令,晋爵颖乡侯。因主管人事,陈群向曹丕建言,实施九品官人法,被曹丕采纳。九品官人法成为曹魏时期重要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影响很大。陈群还为曹魏律法《魏律》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丕对陈群深为敬重,曾借孔子赞颜回“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的话,对陈群给予了赞扬。

陈群为人比较正派,对群臣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处事甚为得体,赢得了和很好的口碑,被时人称为长者。

朱铄,字彦才,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与曹丕是老乡,为曹丕属员。曹丕称帝之后,受到重用。黄初二年(221)被任命为中领军将军,接替曹休,执掌曹魏禁军。黄初七年薨。

如果说“太子四友”都受到重用的话,司马懿受到的重用尤为引人注目。

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司马懿为丞相长史,实际上是相府大管家,封河津亭侯。称帝后,任其为尚书,不久转任他为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督军御史中丞是曹丕为司马懿特设官职,品阶虽未至三公,但已是朝中大员,又可监督诸军,权力实不可小觑。

司马懿一年之内,封亭侯,转封乡侯,实属罕见。曹魏元老级重臣,曾在迎献帝都许、解樊城之围等重要节点立有大功的董昭,建安十二年(207)就封为千秋亭侯,那时,司马懿刚刚出仕,而现在,司马懿居然与他同时封乡侯。

吴质升得够快了,但没有封侯的记载。虽官居振武将军,假节都督幽并诸军事,算得上方面大员,但振武将军毕竟是杂牌将军,幽、并在曹魏也非重要军事区域,所以对其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留在身边参与决策、协调八方的司马懿。

与蒋济、刘晔相比,司马懿简直坐上了火箭。蒋济、刘晔在文臣中相对年轻,他们以谋略见长,其才能实不在司马懿之下,在曹操时代多有功绩,亦颇受重用。曹丕即位以后对他们也算重视,但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够。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继任魏王、丞相时,蒋济任相国长史(华歆为相国)。同年曹丕称帝,任蒋济为东中郎将。蒋济却不怎么热衷领兵,上表《万机论》,请求留于朝中。曹丕满足了蒋济留朝的要求,改任蒋济为散骑常侍。

其实,按照蒋济的资历、能力,原本应该给予更重要的职位,可能是因为曹丕没有把他当作心腹,加之其为人过于刚直,不讨曹丕的欢喜,所以不获重用。

曹丕曾专门颁发诏书,授予夏侯尚以生杀予夺之权。夏侯尚十分得意,就把诏书拿给蒋济看。

后来蒋济入宫觐见,曹丕问蒋济:“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曹丕此前立官学、制五经考试之法,崇儒学,修孔庙,做了大量工作,颇感得意,原本指望蒋济热情颂扬一番的,没有想到蒋济当头给曹丕浇了一瓢冷水:“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曹丕听后非常生气,质问蒋济,并要他说明原因。蒋济回答说:“‘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

曹丕这才消了怒气,派人到夏侯尚那里取回了先前的诏书。

曹丕的胸襟远不如他的父亲曹操宽广,他虽然暂时消了气,但心结始终没能解开。终曹丕之世,蒋济都没能封侯,连没有封户的关内侯都没能封上。

刘晔于建安四年(199)即投奔曹操,为曹操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后被任为行军长史,兼领军,深得曹操信任和倚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可是,曹丕当政以后,刘晔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黄初元年(220),升侍中,赐爵关内侯,让他参与决策。刘晔智谋出众,为曹丕提出了很多富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可惜曹丕基本上都没有采纳。

这期间,司马懿具体做了什么不得而知。依据情理推测,司马懿行政能力出众,在任相府长史期间,把相府料理得井井有条。

但如果仅仅如此,也只是分内的工作,只不过做得出色一些而已。极大的可能是,司马懿为曹丕代汉称帝出谋划策,在私下做了大量工作,这才是曹丕最为感念和珍视的。此外,他还以督军御史中丞的身份监控诸军,让曹丕深感放心和满意,所以获得重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imayi/2022123096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