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司马懿

司马懿传记:《三、司马懿的性格及其为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65 评论:0

三、司马懿的性格及其为人

司马懿的性格和为人,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人们多从功利的角度对他持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要看到,司马懿在性格和为人方面,有很多是阴暗的、可憎的,上不了台面,见不得阳光。盲目地欣赏和效仿,容易害人害己。下面,笔者尝试对司马懿的性格和为人进行分析和解剖。

(一)外宽内忌

先说“宽”。司马懿的“宽”,表现在平常,显示在外表,所以说他“外宽”。具体说就是和颜悦色,随方就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与谁也不得罪,与谁都合得来,正所谓“和光同尘”。

司马懿的办法是,对上,谦恭和顺,从不逆着来。曹睿大兴土木,众臣纷纷上书反对,司马懿从不诤谏,因为,担心忤逆龙鳞而禄位不保。

对长者,他谦恭有礼。常林早前与司马防友善,在年龄上属长辈,又是司马懿温县老乡。司马懿每次见到常林,必行跪拜之礼。按说,司马懿是托孤大臣,地位比常林高,完全不需要这样做,但司马懿却坚持这样做。常林呢,他从不拒绝。常林为人“节操清峻”,对他来说,有耍名士派头的意味,也有成就司马懿礼贤下士的用意。司马懿刻意这样做,自然是为了邀取名誉。

对一般人,司马懿也是和蔼可亲,从不以权势骄人。并且在交往的过程中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嘘寒问暖,关心有加。

正因为如此,人们视司马懿为和蔼可亲的长者,争相比附,麇集在他的周围。

司马懿曾师从过胡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胡昭的影响。《傅子》说:“胡征君怡怡无不爱也,虽仆隶,必加礼焉。外同乎俗,内秉纯洁。”胡昭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他这样去做,是道德修为高尚的表现。从“虽仆隶,必加礼焉”可以看出,胡昭心中有大爱,这种博爱,出于本真,让人敬仰。

司马懿则不同,他私心过重,权欲太强,他虽照着胡昭的样子去做,但没有学到精髓。胡昭出于自然,出于天性,司马懿分明是刻意而为之,目的在于邀买人心。让人慨叹的是,司马懿做得精细、做得巧妙,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察觉到,就是智如蒋济,也不免上当受骗,以致怄死!

再说司马懿的“忌”。“忌”,是妒忌、嫉恨、忌刻的意思。这种情感在常人发之于心,形之于外,但在司马懿却深藏心底,毫不外露,外人很难觉察到,所以说他“内忌”。

具体表现是平常和颜悦色,嘻嘻哈哈,在关键时刻,面露狰狞。不出招时,温文尔雅,一出招就利剑封喉,让人防不胜防。其对待曹植、刘晔、杜恕、张郃都是这样。

(二)低调隐忍

司马懿早年跟着胡昭过了一段隐士生活。他的身上便有了浓厚的隐逸色彩。他从来都是低调为人,踏实做事。入仕后连轧草、喂马的事都亲力亲为。后来即使做了顾命大臣,他也从不趾高气扬,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气韵和风度。

司马懿除了低调之外,特别能够隐忍。

实在地讲,隐忍是不好受的,“忍”字心上一把刀,可见其对心灵的折磨和摧残是很深重的,能够担得起“隐忍”二字,就要有相当的功夫。可以说,隐忍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一般的人,要么不能忍,所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最终可能付出血的代价;要么因能力不足或者怯懦,面对侮辱和难堪,采取退让的态度,忍了。其目的自然是息事宁人,避免更大的屈辱和难堪,所谓“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这里的“忍了”,实际上是“认了”“服了”的别称。

司马懿则不同,他的忍,不是自己不可以反击,也不是自己的力量不够,而是在他看来时机和条件不够成熟,而暂时将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用以麻痹对手,使对手更加骄纵,更加掉以轻心,以便寻找适当时机,再果断出手。所以,司马懿的隐忍,是一种权术,是韬光养晦的精明应用。

一般人“忍了”,事情便过去了。司马懿可没有这么简单,他的“忍”,刻骨铭心,须臾不忘,颇有些勾践卧薪尝胆的味道,只不过缺少“薪”和“胆”这两个道具而已。司马懿“忍”的过程,是反击之前缜密筹划的过程,是蓄积力量的过程,也是磨刀砺剑的过程。一旦时机成熟,便出其不意,果断出击,刀刀见骨!这时,对手猝不及防,绝无反抗的余地。

在关陇地区与诸葛亮对阵时,司马懿宁可接受屈辱,穿上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也拒不出战,最终将诸葛亮耗死。

面对张郃的不服和冒犯,司马懿忍了。但诸葛亮退兵时,司马懿觉得惩治张郃的时机成熟,即强令张郃追击,最终借诸葛之手射杀张郃,铲除了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刺头”。

晚年,受到曹爽挤兑,司马懿的策略就是忍,实在不行,干脆称病,不再上朝,放手让曹爽去折腾,自己则冷眼旁观,让曹爽得意忘形,恶行充分暴露(也就是“稔其恶”),将朝中老臣得罪干净,然后再趁曹爽陪侍曹芳祭拜高平陵而疏于戒备之际,突然举兵发难。

杜恕曾公开上书,指斥司隶校尉孔羡辟用司马懿的五弟司马通为司隶从事,司马懿也隐忍了。18年之后,借程喜对杜恕检举之机,对杜恕施加了报复。

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司马懿的隐忍是极其成功的。分析起来,能够确保其隐忍成功,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是以顽强的意志力为支撑。隐忍是对心灵的极度摧残,没有非凡的毅力,是做不到隐忍的。勾践之所以卧薪尝胆,就是因为担心自己隐忍不下去,半途而废!所以,能够隐忍的人,大都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自制力,处事淡定,临危不惧,堪称大智大勇。

司马懿就是这样的人,他特别能忍,忍常人所不可忍,不是吗?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力,诸葛亮送给他女人衣服时,他就会勃然大怒,发兵攻击,那结果自然是另一种情形。

同样,如果在与曹爽的矛盾与斗争中缺乏自制力,过早出手,曹爽的“恶”还没有充分暴露,还没有将一批老臣得罪干净,纵然出手,必然得不到一些老臣的支持,也就不能干脆利落地将曹爽及其党羽一举清除。

其二,善于伪装。隐忍,顾名思义,首先要“隐”,就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下来,说到底是为了麻痹对方,以便自己蓄积力量。

从司马懿成功可以看出,善于伪装自己,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这么说,隐忍或者韬光养晦,是密之又密、慎之又慎的,丝毫不能泄露。泄露即意味着失败。不会隐藏自己,过早暴露企图,让对手有了警惕、有了准备,先前饱受煎熬的“忍”,也就没有意义。

其三,找准时机。找准时机就是要在审时度势的前提下,捕捉绝佳战机。

这一点非常重要。早了不行,早了,对手没有漏洞可钻,自己的各项准备尚不充分,可能导致失败;太晚也不行,晚了,可能失去战机,增加后续工作的难度,甚至会遭到对方的反噬。高明的办法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盯住对手的一举一动,敏感发现并紧紧抓住对手出现的漏洞,如麻痹大意、精力涣散、丧失人心、出现内讧等情形,然后奋力出击,一击致命。

(三)谲诈暴戾

从司马懿攫取曹魏政权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谲诈暴戾是他性格和为人方面又一鲜明特点。

司马懿的谲诈由来已久。早年以患风痹为由拒绝出仕,就现出了端倪。后来,类似的事例层出不穷。

为了麻痹孟达,给孟达写信,通过警示、安慰扰乱孟达的心智,为调集军马赢得时间。

为了解决申仪尾大不掉的问题,司马懿派人提醒申仪,让申仪前去道贺,司马懿趁机将其拿下,兵不血刃解决了问题。

诈病骗李胜,堪称谲诈的绝版经典。

在高平陵政变中,其谲诈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郑重其事地在奏书中写上“以侯就第”,接着让人传话“事止免官”,还“指洛水为誓”,利用曹爽侥幸求生的心理,成功地解除了曹爽的精神武装。其间,让高柔行大将军事,并说“君为周勃矣”。自己本是举兵谋反,却要装扮成正义行动。拉高柔下水不说,还要给高柔戴高帽,让高柔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征讨王淩也莫不是这样。他先让朝廷下达赦书,接着挟持王淩之子王广随行东进,并让王广给其父写信劝谏。王淩主动出降后,司马懿还假惺惺地派主簿“解其缚”,见面以后,还“慰劳之,还印绶、节钺”,让王淩惶惑、惭愧、感激,并不知所措。

司马懿确实是一个极其老到的政治权谋家,他把权谋之术用到了极致。真正做到了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有如闲庭信步。他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却能驾轻就熟,如臂使指,且大有深意,处处显露出谲诈色彩。其“指洛水为誓”,尤为典型。

一般来说,古人是重视承诺的,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人尤重视誓言,甚至对誓言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司马懿既然发誓,可见他是相信誓言的。可问题是,司马懿为什么不对天发誓,或者指洛阳南面的龙门山、香山或其他什么山发誓,偏要指洛水发誓呢?

这里面大有玄机!司马懿压根儿就没有准备兑现誓言,他自然不会对天发誓。因为在古人看来,对天发誓,一旦违背誓言,就会遭到天谴;司马懿也不会指着龙门山或其他什么山发誓,因为,青山常在,不会轻易变动,一旦违背誓言,就意味着永久的精神折磨。而水就不一样了,所谓绿水长流,转瞬即逝,誓言就会随着水的流逝而流逝,根本无需兑现!

司马懿发誓,是做给尹大目看的,目的是通过尹大目转述给曹爽,只要曹爽信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司马懿心计之深,真是深不可测!

司马懿的暴戾,在前面的章节中多有交代,在此不赘。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imayi/202212309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