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汉中
曹操任司马懿为丞相府主簿,并随军参赞军务,就是在刻意培养他,让他经受历练,增长才干。
从征汉中是司马懿第一次从军。他建议曹操乘胜进兵蜀中,此举表明,司马懿视野极为开阔,身在汉中,却能放眼全局。寥寥数语,机深谋远。
司马懿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府东曹属和丞相府主簿这段时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也就是司马懿入仕不久,曹操南征,以旋风般的气势席卷荆州。刘表本来疾病缠身,一听曹操南征,便一命呜呼。两个月之后,荆州的继任者、刘表次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
刘备此前投身刘表,被刘表安排在新野,负责守护荆州北大门。曹操轻取荆州,让刘备失去安身之所,他只得安排部分水军在关羽的带领下,由汉水南下与驻守在江夏的刘表长子刘琦会合,自己带领部分步骑兵向南郡治所江陵进发。
曹操知道刘备的行踪后,率领5000精锐骑兵,轻装急进,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刘备仓促应战,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刘备的糜夫人死于战乱,两个女儿被曹军俘获。儿子刘禅及甘夫人幸赖赵云保护方才躲过一劫。要不是张飞拆桥断后,恐怕连刘备、诸葛亮都难以幸免。
曹操轻取荆州,让益州牧刘璋非常震恐。刘璋先派阴溥向曹操表达敬意,曹操加刘璋为振武将军,刘璋的哥哥刘瑁为平寇将军。随即刘璋接受别驾张松的建议,安排张肃向曹操贡献军用物资,并为献降打前站。张肃被曹操任为广汉太守。不久,刘璋又派张松前往做进一步沟通,但骄矜已甚的曹操见张松其貌不扬,又傲岸无礼,便冷淡了张松。结果张松便铁了心地帮刘备谋取西川。
当阳战败后,诸葛亮请求到东吴与孙权联合,得到刘备批准。诸葛亮在东吴鲁肃的导引下来到柴桑,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兵抗曹。结果,孙刘联军在赤壁将曹操打败。
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进入政治蜜月期。为了联合对抗曹操,刘备上表举荐孙权为徐州伯,其用意就是鼓励孙权向长江以北中原腹地发展。孙权将荆州的南郡借给刘备(这便是借荆州的由来)落脚,并上表举荐刘备为荆州牧。当时的天子在许昌,处在曹操的严密控制之下,刘备、孙权根本无从上表,分明是相互取悦的儿戏。但不管怎么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使原本无处立身的刘备有了稳定的地盘。
刘备还乘机向荆州南部发展,先后占据醴陵、长沙、桂阳等郡。两年后,在张松、法正的策应下,进兵西川,经过一年多时间,至建安十九年(214)五月,迫使刘璋举州投降,刘备进占益州,三分天下初现雏形。
曹操经过赤壁重大失败,出现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一些人指斥他有不逊之志;外部,孙权在合肥一带兴兵犯境。雷绪、陈兰、梅成等地方武装还在庐江、六安等地发动叛乱。
曹操综合施策。派张辽等率部平乱并抵御东吴的进攻;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安排刘馥任扬州刺史,稳定东南;着力安抚群臣,下达《存恤吏士家室令》,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争取理解和同情。经过多方努力,才将局势稳定下来。
鉴于孙刘联合力量过于强大,曹操便向关中发展。此时,关中、陇右诸将表面臣服朝廷,但实际上处于游离状态。为彻底解决关中及陇右问题,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以讨伐张鲁为名,进兵关中。结果,关中诸将起兵反抗。
曹操经数月征战,将马超、韩遂主力打败。正准备继续向西追击时,河间田银、苏伯等鼓动民众暴动,曹操就将关中军事交由夏侯渊主持,自己带兵东归。
建安十七年(212)正月,曹操回到邺城。
此时,曹操已经感觉到有生之年统一全国希望不大,于是进取之心大减,开始巩固和加强自己在朝中的权势。
回到邺城的当月,曹操迫献帝下诏,给予曹操“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三项特权。
当年九月,孙权听取吕蒙建议,在濡须口筑坞,建立营寨。十月,曹操发动40万大军征伐孙权。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操攻克孙权北大营。接着双方进行了拉锯战。曹操取胜无望,领兵退还。
当年五月,献帝刘协根据曹操的旨意合并十四州为九州,曹操所领冀州版图大增。
接着,献帝晋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并将冀州10郡作为其领地。
曹操在自己领地设置尚书、侍中、六卿,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接着,在邺城建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社稷坛和曹氏祖先的宗庙。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把三个女儿献给献帝做妃子,均被封为“贵人”。
建安十九年(214)七月,曹操再次东征孙权。此时正值雨季,战事不利,引军退还。
十一月,曹操处死伏皇后及皇后所生二皇子。
不久,曹操的第二女曹节被汉献帝立为皇后。
在西部前线,夏侯渊花了近三年时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十月,才将关中直至陇右平定。
陇右的平定增强了曹操彻底解决西部事务的信心。他从战事处于胶着状态的合肥前线抽身回许都,处理了朝中事务后,于建安二十年(215)三月,引兵进攻汉中的张鲁。
司马懿长期置身内廷,没有参与外部的纷争。但他不同于常人,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心胸去扩张。这段时间,他只是一个幕僚,虽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却在默默无闻中积淀、丰富着自己,待时而动。
时过7年之后,也就是建安二十年(215),司马懿终于由幕后走到了前台。此时,司马懿为丞相府主簿,被曹操带往汉中前线。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从军,并且初步显示了出色的谋略水平。
占据汉中的张鲁是沛国丰人,其祖父张陵在鹤鸣山创办五斗米道。
张陵死后,父亲张衡继承其业。张衡死后,张鲁继续传道,被益州牧刘焉招为督义司马。后受刘焉之命与张修一同讨伐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得以占据汉中。
此后,张鲁袭杀张修,断绝了通往关中的道路。刘焉死后,张鲁独树一帜,摆脱与刘焉、刘璋父子的依附关系,在汉中、巴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东汉朝廷羸弱,无力征讨,便任张鲁为镇民中郎将。
汉中、巴郡在当时属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介乎关中和蜀中之间,为群山所环抱,中间是汉中盆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董卓及李傕、郭汜扰乱关中时,关中居民从子午谷搬往汉中的达数万户。张鲁依恃险要的地理环境,盘踞汉中达30年之久。
建安二十年(215)三月底,曹操从武都西上,击败氐族部落的抵抗。
四月,经陈仓、出大散关,进抵河池。七月,大军进抵阳平关。
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北白马河入汉水处,地势极为险要,为汉中西北门户。
当时,张鲁的弟弟张卫正率兵扼守阳平关隘口。曹操挥兵攻打,但效果不好。
曹操不禁有些灰心丧气,他说:我带兵30多年,如果一旦葬送敌手,将是一个什么结局呢?这是一个信奉妖术的地方,能有什么作为呢?现在粮食又少,还不如尽快退去。
于是,曹操下令切断山间通道,以防张鲁追击。令夏侯惇、许褚传唤已经攀登上山的部队撤退。
正在这时,情况发生逆转,曹操的先头部队在夜间迷失方向,误闯张鲁弟弟张卫的营寨,张卫部队以为遭到曹军攻击,营中霎时大乱。
侍中辛毗、主簿刘晔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报告给夏侯惇、许褚。夏侯惇亲自前去查看后又向曹操报告。曹操当机立断,迅速组织部队向张卫发起进攻。
张卫抵敌不住,弃关逃往汉中治所南郑。
曹操拿下阳平关后,汉中无险可守。张鲁封存仓库,逃往巴中。曹操顺利进入汉中治所南郑,接管仓库。接着派人前往巴中抚慰,以期张鲁早日来降。
九月,巴族部落首领杜濩、朴胡、任约等相继投降曹操。
曹操将巴中分为巴东、巴西和巴三郡,分别任用杜濩、朴胡、任约为郡守。
十一月,张鲁举家来到南郑,向曹操投降。曹操出城相迎,予以重赏。任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五个儿子都被封为列侯。阎圃曾劝阻张鲁称王,被曹操封为列侯。对地方实力派人物刘雄鸣和原马超部将程银、侯选等既往不咎,仍让他们担任原职。这期间曹操还收降了庞德。
庞德,字令明,是马腾、马超的亲信爱将。马超兵败后南投刘备,庞德因病不能相随,便留在汉中,这时也来投降曹操。曹操任他为立义将军,封关内侯。
曹操占据汉中后,刘晔建议曹操乘机进兵蜀地,他说:
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许劭称他有“佐世之才”。此人比司马懿年龄略长,但出道比司马懿早得多,此前已屡出奇策,被曹操视作心腹智囊。
从这一建议可以看出,刘晔不愧是曹操手下年轻一代谋士中的佼佼者,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他对情报的搜集和判断极为全面、缜密和准确。从汉中对蜀作战这一局部战场来看,是很有见地的。
曹操接着问司马懿,想听听司马懿的想法,借机查考一下司马懿的能力。
司马懿此前一直没有参与决策,因为他的职分不够。此时,曹操任他为丞相府主簿,并随军参赞军务,就是在刻意培养他,让他经受历练,增长才干。不过,司马懿在家时就养成了谨慎持重的性格,并不轻易发表意见。这一次,估计也不会主动发表意见。现在,既然曹操问他,他才从容说道:
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
从司马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基本认同刘晔的看法。此外,他还提到了刘备正在与孙权争夺荆州的事实,更增添了南下蜀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司马懿视野极为开阔,身在汉中,却能放眼全局。寥寥数语,机深谋远。
不过,“圣人不能违时”之类的话,似乎不符合司马懿的口吻,这应该是史书作者润饰的结果。司马懿心思缜密,处事圆融,他不会说出这些不受听并且可能引起反感的话。
但是,曹操否定了刘晔和司马懿的建议。他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光武帝刘秀曾致书岑彭,希望他占领陇地之后继续挥师南进,夺占蜀地。曹操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进占汉中后,不再有进占蜀地的欲望。
曹操进占汉中,的确给蜀中造成了不小的震荡。
7天后,蜀地传来消息,说蜀中一日之中发生数十次惊扰,刘备后方留守虽采取武力镇压手段,也不能使局势平定下来。
这时曹操似乎有些心动,又问刘晔:可不可以进伐蜀中?刘晔揣度曹操内心不愿进伐蜀中,就说:已经过了七天,蜀中渐趋稳定,不可以进攻了。
曹操进占汉中时,刘备正在与孙权为争夺荆州而剑拔弩张,蜀中较为空虚,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进兵蜀中似乎有利可图。曹操拒绝刘晔和司马懿的建议,让不少史家为之惋惜。
裴松之在注《三国志·贾诩传》时说道:
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禁,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
值得注意的是,裴松之在这里没有提到司马懿,很显然,在裴松之看来,乘机伐蜀的建议出自刘晔。
《晋书》说司马懿也提出了上述建议,我们姑妄听之,也姑妄信之。
曹操为什么没有采纳刘晔、司马懿的建议呢?从主观上讲,曹操心境已老,对战争饱含厌倦之情。特别是自赤壁大败之后,曹操事业坎坷困顿,因而暮气渐长。当初攻打阳平关不顺的时候他就说过丧气话,担心一朝失利前功尽弃。
从客观上讲,曹操的后顾之忧较多。内部要应对拥汉派的攻讦甚至政变,尤其不放心的是东线要应对孙权的进攻。
曹操的顾虑不是多余的。刘备听到曹操进攻汉中的消息,就主动与孙权求和,双方平分荆州后迅速从荆州脱身,率主力回守蜀中。
孙权在淮南给曹军的压力一点也没有松动。
当年八月,也就是在曹操占据南郑一个月后,亲率10万大军进攻合肥。驻守合肥的曹军按照曹操留下的密教,趁孙权立足未稳之际,主动出击,取得了合肥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当时,合肥守军只有7000人,力量过于悬殊,纵然一时取胜,也很难长保无虞。曹操虽身在汉中,心却记挂着淮南,这是他不愿乘胜进攻蜀地的真正原因。
从感性上讲,曹操不乘胜进攻蜀中是令人惋惜的,但从理性上讲,此举又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决策。
当时蜀中的确空虚,进攻蜀地短期可能占到些许便宜,但是,蜀中道路崎岖,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特别是刘备回守蜀中后,处于上升期的刘备集团断不会投降,曹操纵然拿下蜀中,也会食之而不得下咽,必陷旷日持久的争斗之中。这种局面是曹操不愿看到的。
曹操的战线过长,如果主力陷于蜀中,倘若荆州的关羽捣其腹,江东孙权击其尾,则曹操必陷被动。
当时曹操的力量与刘备、孙权任何一方比都占据优势,但是,与孙刘联盟比,则明显不足。曹操是否进占蜀地,表面看是与刘备争高低,实际上是与孙刘联盟较胜负。
曹操能从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从顺境中看到潜在危机,不因一时胜利而冲昏头脑,说明曹操从赤壁战败中吸取了教训,变得谨慎持重了(当然也有保守的成分)。相比司马懿、刘晔,曹的战略目光还是要深邃一些。
曹操随后就带着主力从汉中东归,汉中交由夏侯渊等防守。
不久,刘备亲率大军来争三巴和汉中。先攻取了三巴地区,接着双方在汉中进行过多次战斗,双方互有胜负。
刘备志在必得,又令诸葛亮加速征兵征粮,输送前线。
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见正面强攻阳平关不行,于是改变策略,南渡沔水,沿定军山北麓向前逐次推进。
刘备最终寻得战机,蜀将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
曹军主将被杀,顿时陷于混乱。这时,驸马都尉、督汉中军事的杜袭和夏侯渊的司马郭淮赶紧收拢部众。
经协商后,郭淮通令汉中曹军各部:“张郃是国家名将,最为刘备所忌惮,今天事情紧急,非张将军不能领导。”
张郃临危受托,很快稳定了局势。
汉中主将战死,曹操不得安坐长安,只得亲率大军来到汉中前线。
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抵达阳平关。这时,刘备转攻为守,催促诸葛亮从后方源源不断调来粮秣和军士,倾力与曹操争夺汉中。
双方缠斗了好一阵子,战争呈胶着状态。
刘备因为汉中是益州的天然屏障,志在必得,倾其全力与曹操缠斗。
随着时间推移,曹军渐渐显示出疲沓的态势。
在汉中山地作战,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加之部众来自中原,长时间的争斗让将士颇为厌倦,此外,曹军后勤补给发生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本人丧失先前的锐气,甚至把汉中比作“鸡肋”。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曹操决定放弃汉中。
五月,撤军至长安。下令将武都郡5万居民迁往京兆、扶风、天水一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imayi/2022123092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