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中专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和“还我青岛”等口号,主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迅速向全国各地扩展。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五四运动的浪潮很快就影响到无锡、苏州、常州等城市,就是宜兴这样的小城也行动起来。全县学生、青年群起响应。此时,史砚芬还在官林跟着史仲道读古文呢,但他经常听到外面的爱国学生罢课的消息,被外面火热的斗争形势感染,开始关心形势的发展,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得到宜兴、常州方面的消息。宜兴城的宜兴中学、彭城中学等具有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学生、青年组成了宜兴学生会,不久,即发展到100多人。他们赴全县各地宣传五四运动爱国进步的新思想,宣传抵制日货,以雪国耻。演讲者慷慨陈词、声泪俱下,使“两旁听众无不感动,并有当众将日布马褂撕毁者”。学生们还组织国货调查会,到各商店检查日货,敦促店主不卖日货。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影响了商店,“各商店已一律宣布,以后不再进日货,风声所播,全县一致。”①
北京学生六三运动的消息传到宜兴后,宜兴学生会闻讯而动。他们与商界的爱国之士联合,于6月10日举行罢课罢市,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并发表通电:“国贼不办、和约不废、亡国在即,学生等激于义愤于本日一律罢课。”②一时影响很大。同日,宜兴县教育会、商会、农会致电北京国务院,表示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爱国斗争,强烈要求政府“优礼学生,并惩国贼以谢天下”。③
7月,暑假期间,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无锡、常州等地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大中学校学生200余人,纷纷回到家乡宜兴。他们经常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一致认为要在沉闷的宜兴搞些活动,把五四新思想传遍古老的陶都。在激进青年学生的酝酿下,宜兴旅外学生会成立。他们办起了暑期学校,青年学生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指点政弊,抨击旧政。旅外学生会还组织了爱国演讲团,深入农村城镇,在全县城乡巡回演讲。上海《时事新报》载:宜兴旅外女生约五六十人,利用暑假组织女生爱国演讲团,以尽女子对于国家之义务。她们采取巡回演讲的办法,将全县分作24个区,每区有10人担任演讲,每期5天。④他们在街头巷尾、田舍村头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还检查日货,揭发奸商。五四运动的新思想给古老的宜兴吹入了一股新风气。
史砚芬所在的义庄村虽偏居宜兴的西北部,但宜兴旅外学生会的宣传深入全县城乡,新思想、新文化得到了传播,宜兴的进步青年和社团也在积极努力地与封建思想和邪恶势力作斗争。本村在外求学的青年学生们暑假回到家乡后,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传播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这些学生和史砚芬年纪相仿,但他们在外面上“洋学堂”,思想开放,言论激进,常常抨击时弊,议论社会。每次放假,史砚芬最大的乐趣便是跟他们在一起,听他们高谈阔论,常常是天南海北,上下古今,无所不谈,听来津津有味。和他们在一起,既增长了知识,也了解了时政。这个暑假,史砚芬通过他们的精彩描述,知道了北京发生的五四运动,也知道了在上海、无锡、常州的青年学生是如何声援北京学生的。宜兴本县青年的爱国活动,他也通过各种渠道知晓。民主、科学,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这些新鲜的名词他第一次接触到。青年学生带回的刊载着新思想、新文化的书报杂志等,也深深吸引着他,他借来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新的事物像浪潮一样冲击着他,推动他不断学习,不断吸收,不断思考。他比以前更关心民族国家命运,也在积极思考拯救国家命运自己应如何做的问题。他感到了外面世界之大,小小的官林私塾和义庄村已囿不住他了。五四运动的大潮唤醒了他深藏三年的求学梦。在外求学的同村青年也积极鼓励他继续升学,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江苏省立第五中学(简称“省立五中”)因办学成绩优秀,在江苏省中等教育界名列前茅,享有盛誉。同时,省立五中也因具有爱国主义传统而受到考生的青睐,能够考入省立五中是苏南优秀学子引以为荣的事。报考省立五中的学生以武进、无锡和宜兴等地的学生为多,史砚芬也有报考这个学校的愿望。因此,他刻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并于1919年9月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省立五中。虽然家境依然没有好转,但他的求学愿望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再苦再难,也要让他去学习。
省立五中开办于1907年,是由府属武进、无锡、宜兴等八县集资,加上其他来源创办起来的,校址设在常州东门内玉梅桥护国寺旧址,初名为“常州府中学堂”。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烈火迅速在苏南大地燃烧,常州府中学堂则成为常(州)武(进)地区辛亥革命的大本营。常州府中学堂监督屠元博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期间,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他主持常州府中学堂校务期间,一些教师受其影响,积极参与常武地区辛亥革命活动。校内师生思想活跃,革命气氛浓厚。屠元博常常向学生热情宣传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人的民主、爱国思想,讲述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秋瑾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斗争事迹。学生受其影响,追求民主,思想活跃。瞿秋白、张太雷在此求学期间,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十分关心国事,经常阅读进步书报,经常在一起议论时政,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13年7月,常州府学堂改归省办,易名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
革命党人的重要据点——常州府中学堂(今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在1915年5月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二十一条要求的斗争中,省立五中师生纷纷著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在此期间,师生们开展了抵制日货、捐献救国储金等活动。1915年 7月,省立五中师生由学监史国干发起,捐资在学校西园中构筑了一座亭子,取名“对日”,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之意,教育师生牢记国耻。此后每年的5月9日,省立五中都举行国耻纪念日活动。
常州五四爱国运动中,首先行动起来的是省立五中的学生。5月 6日晚,省立五中和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县立男子师范学校为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在武进县文庙明伦堂举行联席会议,成立三校学生联合会以领导运动。省立五中学生会主席蒋瑞霖(宜兴籍)任会长,通电声援北京学生。在三校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下,常州学生开展了爱国宣传、抵制日货、罢课、示威游行等活动。5月 9日,常州城乡广泛开展反日救国纪念活动。省立五中学生罢课,参加示威游行。宜兴籍学生万益
①任义勇队副队长兼宣传队队长,组织话剧团上街演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军阀的卖国嘴脸,号召同胞们抵制日货。学生坚持带头抵制日货,不穿皮鞋,不撑洋伞,不穿日本布料衣服。6月3日,五四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6月4日,省立五中学生冲破阻力,率先罢课。6月6日,省立五中等常、锡两地八校联名向全国学校发布罢课通电。6月8日,省立五中学生罢课,发表宣言,通电北京政府。罢课、罢市期间,五中学生组织纠察队,身着制服,背着长枪、木棍,沿途分段站岗,按时轮班,维持社会秩序。
直到史砚芬入学,这场运动的余波还在省立五中回荡。
后来在当地军阀政府和封建保守势力的迫害下,领导学生运动的蒋瑞霖被迫退学。省立五中全体学生为他举行离别会,表示对他的支持。1920年12月1日晚8时,全校学生聚集大会堂,推举学生会会长万益为临时主席。蒋瑞霖慨然说:“鄙人决不以此次之挫折而消灭吾素志。望诸君亦勿以此次之失败而从此不敢发言,学校非个人之私窟,学生乃一国之国魂……”作为同乡和学弟的史砚芬也参加了这次离别会,对于两位学长的所作所为,他打心眼里佩服,决心像他们那样,为追求民族解放而奋斗。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省立五中一直走在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前列,从校领导到师生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省立五中对史砚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端,除了能更全面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他的眼界变得更开阔,思想境界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开学之初,童伯章校长亲自为新生们讲解校训。省立五中校训为“存诚、能贱”,由童伯章校长制定,制成匾额,悬挂于礼堂之上,其意在勉励学生为人真诚,做事踏实。“能贱,并非即贱,即人以为‘贱’者,我也能为之而已。”这是对整个省立五中学生的肺腑之言。新生们还学唱童校长创作的校歌:“泱泱民国,礼乐靖戈矛。多少英才硕彦,热心作育废绸缪。我延陵旧治,十字碑,二泉水,长桥剑,文物炳千秋。中有峨峨讲舍,中校髦士咏薪梗。更农林工化,步趋欧美,膏晷可勤修。庶他日珍奇辉媚,铜峰笠泽导源流,勉兹学子,毋贻祖国羞。”
①省立五中校歌,描绘了常州(包括清朝时常州府所属无锡、宜兴诸县)的自然风光,歌颂了常州的辉煌历史,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校歌充满了对莘莘学子的无限希冀,特别勉励学生在步趋欧美的历史条件下,“毋贻祖国羞”。这些都对初入学校的史砚芬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时省立五中学制为四年(1923年改为六年制),课程设置第一学年有修身、国文(讲解、作文、习字楷书)、外国语(读本、作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数学(算术、代数)、博物(植物)、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第二学年有修身、国文(讲解、作文、习字楷书)、外国语(读本、文法、作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数学(代数、平面几何)、博物(动物、生理、矿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第三学年有修身、国文(讲解、作文、习字行书)、外国语(读本、文法、作文)、外国历史、外国地理、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第四学年有修身、国文(讲解、作文)、外国语(读本、文法、作文)、外国历史、外国地理、数学(几何)、物理、法制、经济、图画、体操等课程。这些丰富而全面的课程设置为从乡村走出、求知强烈的史砚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省立五中办学成绩优秀,时有“苏南五中,苏北八中”(八中即扬州中学)之说。校长童伯章平时管理学校庄严持重,一丝不苟,但讲课则判若两人,课堂上诙谐幽默,多滑稽,如演文明戏,又如说双簧一样。童校长的讲课给史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史砚芬的校友钱穆在《师友杂忆》中记述了一段童校长上课的情景。“当年童斐(即童伯章,笔者注)讲授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情形,先挟一大地图上讲台,讲至图穷而匕首见一语,师在讲台上翻开地图,逐页而下,图穷,赫然果有一小刀,师取掷之,达课堂对面一端之墙上,刀锋直入,不落地。师遂绕讲台速走,效追秦王状。”
①如此这般,使听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童伯章严谨的治学态度、生动的授课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史砚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史砚芬在校期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外国语等学科他以前接触少,底子薄,学起来难度很大。他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困了或累了就喝几口水继续学习,直至油灯燃尽才休息;平时走在路上也是手不释卷,以至于有一次因走路专注看书,摔了一跤把门牙跌掉了,为日后从事地下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
五四运动一年后的宜兴,进步青年传播新思想的热情方兴未艾。他们组织各种社团、创办刊物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抨击旧文化、旧道德。宜兴评论社、荆西社、锐进社等宣传五四思想的社团在宜兴蜂拥而起。其中,最进步、最有作为的是宜兴评论社及其创办的《宜兴评论》。1920年9月,朱天石等进步青年发起建立了宜兴评论社。随后史寒冰、李旸谷等人相继参加。他们出身于本地大族家庭或在本地任教,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都是受五四思想影响的热情刚直而又爱好文艺的青年。经过认真酝酿和组织,《宜兴评论》于1920年12月5日创刊,八开四版,10日出刊,为非卖品,每期发行500至1000份,全部赠阅。发行对象主要为宜兴的文教界人士、知识青年及旅外学生,经费均由宜兴评论社成员自己筹措。《宜兴评论》力主改革、宣扬革命,宗旨是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思想、新文化;伸张正义、发扬民主;对社会上的封建思想及邪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宜兴评论》首版即标明办报方针:“直言公论,本报之职;威胁利诱,本报之敌。”故成为民众喉舌,深受广大民众,特别是知识青年的欢迎和支持。《宜兴评论》第一版主要刊载社论,发表对国内外和当地重大事件的观点及评论;第二版主要刊载时评,对宜兴社会问题进行剖析评价;第三版主要刊登小说等文艺作品;第四版为余刊,主要刊载随笔、游记等。稿件大都由宜兴评论社成员撰写,间或有旅外学生和少数外来的稿件。
《宜兴评论》
李旸谷
宜兴评论社中的杰出者,首推李旸谷。李旸谷,学名李光曦,又名李苍江, 1899年出生于宜兴湖,自幼父母双亡,由伯母抚养成人,幼年就学于蜀山东坡小学。1916年高小毕业后,李旸谷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他爱好文学,国文成绩优异,作文常列优等。当五四运动的狂飙席卷神州大地时,在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激励下,李旸谷特别激动。他和同学们一起冲向街头,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21年,李旸谷从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宜兴,在阳羡女子小学任教,参加了宜兴评论社。1921年9月至11月,他以犀利的文笔在《宜兴评论》上发表《革命与宜兴》五章,回顾民国成立十年以来,广大劳苦大众依旧挣扎在封建压迫、军阀横行、帝国主义侵略的“大灾烈祸之中”的惨状,得出“宜兴社会不得不革命,不容不革命”“革命是人群进化必由之轨辙”的结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这是一篇向宜兴社会宣战的檄文,在沉闷而黑暗的宜兴上空第一次响起革命的呼号,为宜兴早期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从《宜兴评论》创刊后,往返于常州、宜兴两地的史砚芬也深深感受到了家乡的新变化。他从小就经历了家道衰落。祖辈的受歧视,父辈的无奈,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小小年纪的他备尝人间的辛酸和社会的黑暗不公。这在当时虽然不是自觉的认识,却是一种直观的感受。他品行正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面对种种黑暗与邪恶,渐渐萌发了奋斗与抗争的意识。五四运动无疑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他常常思考,身处这样的时代,自己能做些什么,应做些什么。义庄村是一个有四五百户人家的大村,但这么大一个村子却没有一所学校,儿童上学要走几里路,天气好时还无妨,每逢雨雪天,满是泥泞,路滑难行。大人尚且行走艰难,何况孩子们呢!村上群众早就怨声载道。为了普及乡村教育,让村上的孩子能方便就学,史砚芬提出建议,村上祠堂多,分布在义庄等村的史氏宗祠有22座,资金也丰厚,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开办学校。但村上的那些豪绅不答应,史砚芬的提议落空了。史砚芬心中不平,奋笔写下“他日得遂凌云志,定将宵小一齐扫”。虽然他的愿望一开始没有实现,但他没有放弃,始终认为办学是有益于全村人的事,他没有做错。既然没有错,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于是,他在父老乡亲中发动办学,积极奔走以寻求支持。
义庄的史氏宗祠在官林地区颇有影响,主宰着地方宗法族规,每年清明、冬至会集合全族子孙到祠堂祭祖,族中男子满16岁的可以吃祠堂酒。在一年的春季祭祖吃祠堂酒时,年少的史砚芬不畏强权,再次提出办学要求。由于之前的努力,他的要求得到了村上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封建豪绅也只得同意。这场斗争,是史砚芬向封建恶势力斗争的开端,初试锋芒便显示了他出色的领导才能和为正义之事不断努力的决心,为日后参加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