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史学研究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作者的生平和着述》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4日 阅读:257 评论:0

《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宋代着名学者尹师鲁对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有过一些帮助。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 (今江西永丰)人。《宋史·欧阳修传》称修为庐陵人,据《欧阳文忠公文集》附录一,吴充《赠太子太师欧阳公行状》云: “本贯吉州永明德乡”,卷71《欧阳氏谱图序》:“修之皇祖始居沙溪,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分属永丰。今谱着庐陵,而实为吉州永丰人。”按庐陵东汉始置郡,唐改称吉州,宋因之,领八县,州治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写文章往往称郡望,《宋史》沿用,遂以欧阳修为庐陵人。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欧阳修诞生在绵州(今四川绵阳县)一个官僚家庭。其父欧阳观,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及第。欧阳修4岁时,其父死于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军事判官任上,享年59岁。这一年,其母郑氏仅29岁,贫寒无依,遂携欧阳修投靠他的叔父、任随州推官的欧阳晔。欧阳修虽然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教养下,学习非常刻苦,他经常用荻草作笔,在沙土上练习写字。自幼敏悟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十几岁时,借书抄诵,于李氏书簏中得韩愈文卷,非常喜爱,自此致力于古文。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欧阳修17岁,于随州应举,因所撰赋失官韵,黜落。21岁时,试于礼部,又不中。27岁时,于汉阳谒知汉阳军胥偃,受到赏识。次年,试国子监,为第一,补广文馆生。秋天,赴国学解试,又为第一。自此以后,春风得意。天圣八年 (1030)正月,赴礼部试,得第一名。三月,殿试,以甲科第14名进士及第。后在西京洛阳留守钱惟演手下做推官,从此步入仕途。时尹洙(师鲁)、梅尧臣均在幕府,相互间诗歌唱和,并提倡古文,这是欧阳修文学生涯的开始。

景佑元年 (1034) 闰六月,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七月,参预编辑三馆秘阁藏书总目 (即《崇文总目》),开始了目录学、史学的学术活动。景佑三年 (1036),因为支持范仲淹指陈时弊,并投书斥责高若讷而获罪,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 令,不久又后转为乾德 (今湖北光化)令。先后共4年,至康定元年(1040),才官复原职,重回汴梁,仍修《崇文总目》。

四年的贬谪生活,并没使欧阳修退缩,回京不久,又投入了新的政治斗争。庆历三年(1043),上疏建议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受到宋仁宗的重视。同年底,以左正言除知制诰,知谏院事,积极参加了范仲淹领导的、被后世称为“庆历新政”的改革运动。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宋夏战争失利和国内动乱的危急情况下开始的。其中提出了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改革主张,这些主张触犯了大官僚阶层的利益,“新政”不足三年,便归于失败。范仲淹、杜衍、韩琦、富弼等人相继罢官。欧阳修在改革期间提出过“按察官吏法”等建议,招来一些人的忌恨,后又替范仲淹“新政”辩护,遂于庆历五年(1045),被罗织罪名,二度谪贬。这次谪贬时间较长,前后几近十年。庆历五年(1045),以知制诰出知滁州 (今安徽滁县)。庆历八年(1048),徙知扬州。庆历九年 (1049),移知颍州 (今安徽阜阳)。皇佑二年(1050),改知应天府,兼南京(今河南商丘) 留守。在此期间,政治上的压抑,慈母的病故,对他打击很大,正可谓 “十年困风波,九死出槛阱”。而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田家》、《食糟民》等,皆为传世名篇。在史学上,着名的《新五代史》也基本完成。

至和元年(1054),宰相刘沆推荐欧阳修预撰《新唐书》,才得重留京师,官拜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兼史馆修撰,重新受到重用,时年已四十五岁。他在修史期间,对国家大事敢于进谏,直陈利弊,有《论修河第一状》、《论修河第二状》、《论修河第三状》、《论水灾疏》、《再论水灾状》等。同时,他善于举荐良才,荐包拯、张瓌、吕公着、王安石等,云4人并可大用;又上疏言狄青宜外任;又荐梅尧臣充国学直讲,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北宋朝廷重臣。

嘉佑二年(1057),权知礼部贡举。他第一次主持科举考试,将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等擢选前列,排斥了大批四六名家,为北宋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培养了人才,准备了力量。嘉佑五年(1060)七月,与宋祁撰成《新唐书》250卷。转礼部尚书,拜枢密副使,次年升任参知政事,进封开国公。英宗时,又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加上柱国。这一时期欧阳修地位显赫,在北宋王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达到了他宦途的顶峰。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61岁的欧阳修被诬罢相,离京外任,先后做毫州(今安徽毫县)、青州(今山东益都)、蔡州(今河南汝南)知州。在青州时,适值王安石变法,他对“青苗法”进行抵制,擅自禁止在青州散“青苗钱”。有《言青苗钱第一札子》、《言青苗钱第二札子》等,表达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多次上表要求退休,获得批准,回颍州安度晚年。他作诗考史,并悉心修订自己的文集。以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伴一位老翁,而自号“六一居士”。熙宁五年(1072),这位集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于一身的老翁,长逝于颍州,享年66岁。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勇于改革,大胆揭露时弊,敢于与守旧势力斗争。他不计个人恩怨,任贤使能,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等都经过他的举荐。他清正廉明,节用爱农,任地方官期间力图减轻人民的负担。他直谏敢言,不谋私利,面对挫折,勇于斗争。正如王安石所言:欧阳修“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有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祭欧阳文忠公文》)。在北宋中期,欧阳修是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艺术造诣,皆独步当时,使唐末五代以来死气沉沉的文坛,出现了新气象。王安石称赞欧阳修的文章“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祭欧阳文忠公文》)王安石的话固然有些玄,但表现了当时文坛名流对欧阳修的景仰。唐代古文运动自韩愈、柳宗元之后,渐趋衰落,而骈文势力又有抬头。欧阳修倡导宋代古文运动,彻底打垮了骈文的势力,确立了古文的领导地位。他不仅以自己的具体创作倡导古文运动,而且大力提拔文坛新秀,为古文运动培养人才。他与尹洙、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等师友弟子大力鼓吹,并以他们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示范于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欧阳修则是宋代古文运动公认的领袖。欧阳修不仅散文、诗词成就卓着,而且文学批评也有一定影响,其《六一诗话》 为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着作。

作为一个史学家,他的史学成就和他的文学成就是交相辉映的。但由于欧阳修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很大,往往掩盖了他在其它方面的成就。他与宋祁合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一部二十四史他占其二,且都具特色,体现了他卓越的史学才能,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曾说欧阳修为文:“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 《宋史》本传)。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金石学方面,欧阳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所着《集古录》1000卷,汇辑了从三代至宋初的钟鼎敦甬碑碣法帖款识。他说:“始欲集录前世之遗文而藏之,殆今盖十八年而得千卷,可谓富哉”(《集古录跋尾》卷5《唐孔子庙堂碑》)。可知欧阳修编撰此书前后整整经历了18年。书中所收文物拓片大多是他自己搜辑来的,如 《集古录》卷3《后汉樊常诗碑》,云他“天圣四年举进士,赴尚书礼部,道出湖阳,见此碑立道左,下马读之,徘徊碑下者久之。后三十年始得而入《集录》”。除他自己亲自搜讨外,还常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当时的着名学者刘敞,也是一位“博学好古,多藏古奇器物,能读古文铭识,考知其人事迹” 的考古家 ( 《集古录》卷1 《古敦铭跋》),他在长安时,将搜集到的古文物摹拓考证之后,赠给欧阳修。故此,欧阳修说: “敞以余方集录古文,乃摹其铭刻以为遗。故余家 《集古录》,自周武王以来皆有者,多得于原父。” (《集古录》卷1《敦医铭》)。其他人如苏轼、施昌言等,亦多给他提供资料。因此他说:“余所集录,自非众君子共成之,不能若此之多也。” ( 《集古录》卷6《唐卢舍那珉像碑》)。欧阳修不仅广采博搜,而且长于考订,一直到晚年仍终日考索,为之忘倦。总之,《集古录》是欧阳修一生心血的结晶,为金石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欧阳修在经学、目录学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除《新唐书》、《新五代史》、《毛诗本义》、《崇文总目》外,欧阳修已编定成集的着作计有《居士集》50卷、《外集》25卷、《易童子问》3卷、《外制集》3卷、《内制集》8卷、《表奏书启四六集》7卷、《奏议集》18卷、《杂着述》19卷、《集古录跋尾》10卷、《书简》10卷,总数有153卷。后人编辑刊刻欧阳修着述的文集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宋史》卷318有传。

尹洙 (1001——1047)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 人,北宋着名文学家。天圣进士,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曾参与西北边防事。其性外刚内和,博学有识度。与欧阳修在政治上、学术上观点很接近,是好朋友。其文风格简古,与欧阳修一起致力于古文,对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他对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有过一定帮助。其着述主要有《河南集》、《五代春秋》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xue/202301575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