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不仅3次修撰,而且系二书相合所成,故其作者亦多,前前后后有十数人,这还不包括那些未留名而参与其事的史馆学者。现将这些作者简介如下:
1. 魏征
魏征 (580—643),字玄成,巨鹿 (今河北省巨鹿)人。其父长贤,北齐时任屯留令。魏征幼年,父亲去世,家中贫困,以至他不得不出家为道士。他胸怀大志,爱好读书,有广博的学识。当时他见天下将乱,更留意于谋略与治国安邦之道。
隋炀帝大业 (605—618) 年间,农民大起义爆发,响应李密的武阳(今河北省大名东北)郡丞元宝藏,召他为典书记,元宝藏给李密的文函、书札,均系魏征起草,甚受李密称赞,后被调至李密处。魏征向李密进献了十项策略,李密虽很看重,却并不采用。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同降唐。当时, 徐世拥有李密旧境, 魏征写信劝其以兵、 以地归唐, 不久,徐世便投唐。魏征受命安辑山东,窦建德攻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魏征被俘,署为起居舍人。窦建德败亡后,魏征西行入长安。太子李建成早闻魏征之名,引为洗马,受到礼遇。这时,秦王李世民功业隆大,为太子李建成考虑,魏征多次劝太子早为之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他不计前嫌而予录用。
李世民即位后,魏征被擢为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并命安辑河北,处置前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党十分妥当,受到唐太宗的称道。
唐太宗李世民重贤尊能,对魏征十分信任、看重。在商议治国安民大计时,太宗让魏征也参与其事。当时,天下大乱之后,百废待举,对如何治国,众说纷纭。宰相封德彝认为,不可能很快致治,主张严以治国,重以法律。魏征主张教化,他说:“凡人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化。思化,则易教。然则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太宗对此有疑虑,问道:“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大乱之后,将求致化,宁可造次而望乎?”魏征回答说: “此据常人,不在圣哲。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难,三年成功,犹谓其晚。”他还驳斥了封德彝的诘难。(见《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在魏征和房玄龄等人的辅佐下,身体力行,几年之间,天下安宁。唐太宗认为,这是魏征劝导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归功于魏征。魏征还帮助唐太宗制定了“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旧唐书·魏征传》)的方针,贞观君臣共同执行,使唐王朝在短期内取得了国泰民安的小康局面。
在贞观 (627—649)年间,魏征对唐朝廷的各种设施、大政方针、用人赏罚,以及唐太宗的个人修养、道德生活,无不直言相谏,使唐初在政治上和其他方面尽可能少出差错,使唐太宗不犯或少犯错误,对于唐王朝的安定和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魏征为人抗直,不为权势所屈,一心为国,深受唐太宗的器重,也屡屡得到唐太宗的褒赏。他是贞观年间,甚至可以说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着名的诤臣和谏臣,为 “贞观之治”这个封建社会治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魏征是唐初最有成就的政治家、政论家之一。他去世后,唐太宗十分难受,亲临恸哭,追赠司空,亲自为之制碑文,并自书于石。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贞观政要·任贤》)
魏征不仅是唐初着名的政治家,他在史学上、史学的见识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只是由于在他身上,政治家的成就常常为人称道、为史书所记载,而盖过了他的史学成就。魏征的史学见识,在唐初可以说是最高的,其史学成就也十分突出。
贞观二年,魏征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从三品)参预朝政。秘书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着作局。”魏征认为,经过隋末丧乱,国家图书丢失甚多,又很杂乱,于是在奏报唐太宗之后,引进一批学者校定了 “经史子集”等四部书籍。几年之间,使国家藏书基本齐备,粲然可观。这为修撰前代史书准备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唐初之所以能修成八史,魏征主持秘书省组织校定图书,是有一定贡献的。
贞观三年,第二次修撰五代史,魏征作为参预朝政的宰相之一,被委任为 《隋书》的主编。魏征在担任侍中、知门下省事等重要官职、从事国家政务处理的同时,仍勤于着作。他作为政治家、政论家,有 《十渐不克终疏》等200篇左右的政治文献;作为史学家,他又有大量的学术和史学着作问世。据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记载,魏征个人的着作或他参与修撰的着作有:
《次礼记》 (即 《类礼》) 20卷
监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
《自古诸侯王善恶录》2卷
《祥瑞录》 10卷
《列女传略》7卷
《谏事》5卷
《群书治要》50卷
《魏征集》20卷
《大唐仪礼》100卷 (与房玄龄等撰)
《文思博要》 1200卷、目12卷 (与高士廉等撰)
《时务策》5卷
《二王、张芝、张旭等书》1510卷 (奉太宗命与虞世南等定真伪)
上述着作中,影响最大、流传广泛的是由他监修的五代史。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是魏征“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而且“隋史序、论,皆征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 (《旧唐书·魏征传》) 书成上于太宗,他被 “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赐物二千段。”(《旧唐书·魏征传》)五代史尤其是《隋书》贯穿了魏征的史学观点,《隋书》的序、论则更直接反映了魏征的史学思想。其中,他重人事的进步思想十分突出,尽管他并未完全摆脱 “天命” 的影响。鉴戒史学的思想在《隋书》中比比皆是,体现了《隋书》的修撰意图。他不仅修撰了前朝的历史,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旧王朝兴亡的总结给新王朝以借鉴和警戒,历史为现实政治服务十分明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隋书》中的《经籍志》,最初由李延寿、敬播汇编,后由魏征删订,开创了中国古代文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魏征在目录学上的创造之功,也是不可抹煞的。
魏征被封为郑国公,所以也被称作“魏郑公”,简称“郑公”,死后,谥“文贞”,故也称“魏文贞公”,或“文贞”。魏征是图形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2.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远祖在西汉末王莽擅政时避地河右,到令狐德棻祖父令狐整时,令狐家族已为“西土冠冕”。其父令狐熙为隋之鸿胪少卿。
令狐德棻博览文史,早年闻名。隋炀帝大业(605—618)末年,为药城 (今安徽省毫县东南)长,见时世将乱,不去就任。当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之后,李神通在鄠县 (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以令狐德棻为记室参军。李渊进长安后,引为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元年 (618)为起居舍人,五年为秘书丞,唐太宗贞观六年 (632)任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十五年为太子右庶子,十八年为雅州 (今四川省雅安)刺史,唐高宗永徽元年 (650)再任礼部侍郎、监修国史及 《五代史志》,不久迁太常卿,永徽四年为国子祭酒,进爵为公,龙朔二年 (662)请求致仕,获准,加金紫光禄大夫,乾封元年 (666) 卒于家,享年八十四。
令狐德棻历隋及唐之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在政治上都起过作用,他在高宗朝任礼部侍郎与国子祭酒时,兼任过弘文馆学士和崇贤馆学士,参与整理图籍、教授生徒,在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而令狐德棻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史学。
唐王朝建立不久,令狐德棻见国家在丧乱之后,图书经籍亡逸,便向唐高祖李渊奏请购募遗书,并增置楷书手,让五品以上官员子女工书者为书手,缮写图书。几年之间,图书毕备,对于保存文化典籍,其功不小。这对后来魏征引学者校定四部书、颜师古专典刊正图籍,作了准备,更为唐初修史和其他修撰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使唐初的文化事业得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展。令狐德棻开创之功不可没。后人赞道:“夫典章图史,有国者尤急,所以考存亡成败,陈诸前而为之戒。方天下初定,德棻首发其议,而后唐之文物粲然,诚知治之本欤!”(《新唐书》卷102后赞)可见,令狐德棻的见识和贡献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武德四年(621)十一月,令狐德棻为起居舍人时,向唐高祖提出修撰前朝各史的建议,受到唐高祖的肯定,并在次年即组织了魏、梁、陈、齐、周、隋六朝史的修撰人员进行工作,令狐德棻与陈叔达、庾俭修“周史”。各史历经数年未成。唐太宗贞观三年第二次修五代史,令狐德棻仍负责修“周史”,同修的有岑文本、崔仁师,而且他还“总知类会”梁、陈、齐、隋各史,协调五代史的内容、体例。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修五代史志,初亦由令狐德棻监修,因受太子承乾牵累而被除名。贞观二十年修《晋书》,经过宰相房玄龄的推荐,令狐德棻参加了修撰工作,当时参加修《晋书》的18人中,“并推德棻为首,其体制多取决焉。”(《旧唐书·令狐德棻传》)在唐初的史臣中,令狐德棻不仅有修撰之功,而且,对于史书体制的创建,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修史,开创于令狐德棻,《旧唐书》本传说:“武德以来创修撰之源,自德棻始也。”《新唐书》本传也说:“修撰之原,自德棻发之。”他创导之功,应受到重视。
令狐德棻不仅早年勤奋着书,而且“暮年尤勤于着述,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旧唐书·令狐德棻传》)他对唐代史学的贡献是巨大的。除五代史、五代史志、《晋书》外,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中载他个人或与他人合撰的着述有:
《高宗后修实录》30卷 (至乾封时)
《凌烟阁功臣故事》4卷
《皇帝封禅仪》6卷
《令狐家传》 1卷
《大唐仪礼》 100卷 (与房玄龄等共修)
《大唐氏族志》 100卷 (与高士廉等合修)
《艺文类聚》 100卷 (与欧阳询等修)
《令狐德棻集》 30卷
他还参加长孙无忌为首编撰的《永徽律》12卷、《式》14卷、《成式》4卷、《令》30卷、《散颁天下格》7卷、《留本司行格》18卷。此外,参加修贞观十五年后的 《实录》,据 《唐会要》卷63《修国史》记: 显庆元年与长孙无忌等修国史81卷,自太原起兵至贞观末年。
令狐德棻不仅自己勤奋着史,而且对后进极力奖掖。李延寿着 《南史》、《北史》,令狐德棻从头至尾读过书稿,改正其乖失,李延寿对此志于书而不忘。令狐德棻修《周书》时,选用岑文本、崔仁师两人,均系一时之选,可见令狐德棻留意史学人才,并予以引用。
令狐德棻极富组织修史才能,“总知类会”五代史,对《晋书》体制的裁定,都说明了这一点。令狐德棻史学思想也颇值留意,他修史目的是“贻鉴今古”,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历史为现实政治服务,这是唐初鉴戒史学的表述方式之一,同贞观君臣的史学观点、主张是一致的。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方法治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无论是倡购募遗书,还是首建修史之议,或者是为五代史、《晋书》定下修撰体例,以及对《南史》、《北史》的详正乖失,都可以证明,令狐德棻是唐初史书修撰的发起人和大功臣,唐初八史,都留有他的印记。在二十四史中,能于三分之一的史书上留有自己笔触的,只有令狐德棻一人。
3. 孔颖达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县西)人。祖、父在北魏、北齐任官。颖达八岁入学,日诵千余言。成年后对《左传》、《尚书》、《易》、《诗》、《礼记》颇有造诣,并通历算、善于为文。隋文帝时期,他以教授学生为业,炀帝大业初年,以明经高等及第,任河内郡博士。一次,炀帝招各郡儒官到洛阳,同国子监、秘书监的学士进行论难,孔颖达对经学造诣高,论难中最为突出。
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避难于附近的孔颖达,入秦王府,成为着名的秦王府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后为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为给事中。他对唐朝廷的得失十分关切,不时向唐太宗提出建议和忠告,受到唐太宗的看重和亲近。贞观六年为国子司业,一年后为太子右庶子,兼国子司业。当时,儒生议论历法、明堂,均以孔颖达所说为准。他同魏征等修成《隋书》,加位散骑常侍。贞观十一年,与魏征等修《五礼》,凡有疑虑不明之处,都向孔颖达请教,由他决定。在为太子右庶子时,受命撰《孝经义疏》,孔颖达见太子承乾不循法度,便在义疏中,以文见意,进行规谏,使规讽方法,更为广泛,受到当时学者的称道。十二年任国子祭酒,成为唐王朝国家学校的最高长官,并为太子讲课。十七年,孔颖达70岁,以年老致仕,明年,他与贞观十七年所图形的二十四功臣一样,也受到被图形于凌烟阁的奖赏,5年后卒,陪葬太宗昭陵。
孔颖达是唐代大儒,在整理和解释儒家经典方面的贡献巨大,以他为主撰修的《五经正义》,一直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唐太宗赞美而下诏曰:“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旧唐书·孔颖达传》)孔颖达被赐物300段。他在儒学上的成就,历来受到人们的承认和褒扬。其实,他在史学上也颇有成就,在《隋书》的修撰中,出力甚多。
孔颖达的主要着述是:
《周易正义》16卷
《尚书正义》20卷
《毛诗正义》40卷
《礼记正义》70卷
《春秋正义》36卷
以上合为《五经正义》。此外,还有:
《孝经义疏》
《隋书》
《大唐仪礼》100卷
《孔颖达集》5卷
这些着述有与其他人合撰的,也有他个人的。
4. 颜师古
颜师古(581—645),名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西北)人。其先本居琅邪(今山东省胶南南),至祖颜之推,在北周、北齐为官,齐灭迁关中。父思鲁,唐初为李世民秦王府记室参军。颜氏家学渊源,师古从小博览群书、精于训诂,善于为文,有较深的经学功底。
在隋代,师古为地方官,因善于治理受到好评。后被免官,在长安因家贫,便以教授生徒为业。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后,颜师古归唐,先在李世民府中为文学,后转起居舍人,再迁中书舍人,掌国家机密。唐朝初建,军政事务极多,皇帝制诰,大部由师古起草。太宗时为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爵为琅邪县男,后进为子爵。贞观十九年随唐太宗征高丽,在路上病故。
颜师古同孔颖达一样,是唐初儒家经学大师。唐太宗见数百年相传之经籍,由于时代久远,文字上讹谬不少,便命颜师古在秘书省考定 《五经》,经他多年工作,厘正乖谬甚多。刊定之后,唐太宗又让儒生详议,传习旧文的儒生对颜师古厘正的《五经》,群起非难。师古引用晋、宋以来的古本、今本,对答如流,论点明确,根据详凿,出人意表,使众儒生无不叹服。于是刊定的 《五经》颁行天下。
颜师古在秘书监,专掌刊正书籍,奇书难字,人所不懂、不解的,师古详为分析解疑,寻根求源,予以圆满的回答。颜师古还与众博士撰定《五礼》,受太子承乾之命,注班固 《汉书》,解释详细明白,受到当时学者的推重。
颜师古为中书舍人时,同中书令封德彝一起,是最早修撰《隋书》的。以后,在魏征主持下,颜师古参加第二次修撰 《隋书》的工作。颜师古“撰成 《隋书·地理志》三卷”收入 《五代史志》,可知颜师古大约是唯一3次参加 《隋书》修撰的人。
颜师古任秘书少监时,“抑素流,先贵势,虽富商大贾亦引进之,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旧唐书·颜师古传》)值得注意的是他学识渊博,尤其对经籍与礼仪精通,他在经学史上的贡献应予肯定。他注的 《汉书》、《急就章》流行于世。据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个人及与别人合撰的着述有:
《周易正义》 16卷
《匡谬正俗》 8卷
《急就章注》 1卷
《汉书注》 120卷
《隋书》 85卷
《安兴贵家传》
《王会图》
《大唐仪礼》 100卷
《颜师古集》60卷(《旧唐书》作40卷);他还参与制定《武德律》12卷、《式》 14卷、《令》31卷。
5. 封德彝
封德彝(568—627),名伦,以字显,观州蓨(今河北省景县)人。其祖封隆之,任北齐太子太保,父封子绣,在隋为通州刺史。封德彝少年时智识过人,受到他那位着名的舅舅卢思道的称赞。后在隋朝宰相杨素处任职,以其揣摩之才而受到杨素的赏识,被推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内史舍人。隋炀帝大业年间,他依附于炀帝幸臣虞世基,为之策划,对隋末政事败坏有一定的责任。农民起义的烈火使隋朝统治阶层内部发生激变,宇文化及扬州兵变,弑隋炀帝,封德彝被宇文化及署为内史令。在宇文化及衰败时,他投奔李渊,被委为内史舍人,后为内史侍郎。武德四年,他随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由于时久未下,唐高祖意欲收兵,李世民派封德彝向高祖陈述进退利弊,很是切中要害,受到高祖夸奖。在处置突厥问题上,封德彝分析精当,主张合宜,被高祖采纳。后,他担任主管全国官吏的吏部尚书之职,由于他习晓习职,“甚获当时之誉”。(《旧唐书·封伦传》)后,进封道国公,不久改为密国公,担任中书令,为宰相之职。唐太宗即位后,又迁尚书右仆射。贞观元年卒。
封德彝多次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受到秦王的礼遇和信任,在秦王同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发生矛盾时,封德彝屡次在秦王面前表示忠诚。而实际上,又在背后依附李建成。一次,高祖要废李建成,立李世民,正犹豫不决之时,封德彝向高祖谏阻此事。封德彝死后多年,事被发现,以至黜其赠官,削其食实封。
封德彝在武德五年,受命与颜师古修隋史,大约由于事务繁忙,并未修成。所以封德彝对《隋书》的修撰无实际功效。
6. 敬播
敬播,蒲州河东(今山西省永济西之蒲州)人。太宗贞观初年进士及第,不久,受诏佐颜师古、孔颖达修隋史,书成迁着作郎、兼修国史。贞观十七年,同给事中许敬宗修撰《高祖实录》、《太宗实录》 (至贞观十四年)各20卷,奏上之后,被赐物500段。颜师古注《汉书》,文繁难理解,房玄龄让敬播“撮其机要,撰成四十卷,传于代”。(《旧唐书·敬播传》)因修撰实录有功,迁太子司议郎。贞观二十年,太宗诏修《晋书》,“又令前雅州刺史令狐德棻、太子司仪郎敬播、主客员外郎李安期、屯田员外郎李怀俨,详其条例,量加考正。……凡起例皆播独创焉。”(《唐会要》卷63)《新唐书》本传也说修《晋书》时“大抵凡例皆播所发也。”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 (1974年版) 出版说明也认为“修史体例,是敬播拟订的”。而在《旧唐书·令狐德棻传》中,关于修《晋书》是这样说的,“当时同修一十八人,并推德棻为首,其体制多取决焉。”《新唐书·令狐德棻传》也说:“预柬凡十有八人,德棻为先进,故类例多所诹定。”这样,《晋书》的修史体例系何人所创,成了问题。其实,敬播先提出修史的体例是可能的。因为,此前他一直参与修国史,又处在太子司仪郎这个新设的清望官位置上,而掌管修《晋书》的宰相房玄龄又十分看重敬播,认为他有良史之才,说他是“陈寿之流也。”(《旧唐书·敬播传》)让敬播先拟修史体例是合乎情理的。同样,作为修撰前代历史最先发起人、曾 “总知类会”五代史的史学界老前辈令狐德棻对敬播所拟的体例作最后的敲定,也就是“取决”、“诹定”,是完全符合当时情况的。可以这样说,修《晋书》的体例,是由敬播提出、令狐德棻敲定的,在《晋书》的修撰上,敬播有仅次于或者说不亚于令狐德棻的贡献。
敬播十分熟悉史,他曾撰《隋略》20卷,他两次参加《隋书》修撰,关于后一次修五代史志,据治学严谨的姚振宗考证,《经籍志》,“大抵志初修于李延寿、敬播有网罗汇聚之功,删订魏郑公、有披荆斩棘之实。撰人可考者凡三人。”可证敬播是参加后二次修《隋书》的史臣。
在唐高宗时期,他先后担任着作郎、谏议大夫、给事中、兼修国史、越州都督府长史等官。龙朔三年 (663) 卒。
敬播在史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如有创见的修史体例,又如勤奋着作,写了不少史着,都反映了他卓越的才能。不仅如此,敬播颇有史德,“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 ( 《册府元龟》卷562《国史部·不实》)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本传载,他个人及与人合撰的着作有:
《晋书》 130卷
《隋书》 85卷
《隋略》 20卷
《注汉书》 40卷
《汉书音义》 12卷
《高祖实录》 20卷
《太宗实录》 20卷 (从创业至贞观十四年)
又 《太宗实录》 20卷 (贞观十五年至二十三年)
《文贞公传事》 4卷
他还曾同许敬宗等撰《西域图》。
7. 赵弘智
赵弘智(572—653),洛州新安(今河南省新安)人。其祖赵肃为北魏车骑大将军,父赵玄轨在隋朝任陕州刺史。赵弘智早年丧母,以孝顺父亲而闻名。他“学通《三礼》、《史记》、《汉书》。”(《旧唐书·赵弘智传》)隋炀帝大业年间,为司隶从事,唐初为詹事府主簿,武德年间参加隋史的修撰。他曾同令狐德棻、袁朗等10余人共修《艺文类聚》,后为太子舍人。太宗贞观年间,任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莱州刺史、太子右庶子、光州刺史。高宗时,为陈王师,后为国子祭酒,崇贤馆学士。永徽四年卒,享年八十二。
赵弘智个人及与他人合撰着述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中记有:
《隋书》85卷
《晋书》 130卷
《礼记正义》70卷 (参与复审)
《毛诗正义》40卷 (参与复正)
《尚书正义》20卷 (参与复审)
《周易正义》16卷 (参与复审)
《艺文类聚》100卷
《赵弘智集》20卷
8. 李淳风
李淳风(602—670),岐州雍(今陕西省凤翔)人。其父李播,隋时为高唐县尉,以官卑不得志,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黄冠子好文学,注《老子》,撰《方志图》,有文集10卷,并行于当代。李淳风从小聪慧,博览群书,在天文、历算、阴阳之学方面造诣尤深。唐太宗贞观初年,在议历过程中,年轻的李淳风所主见解受到多数人的赞同,被授将仕郎、直太史局。李淳风针对阙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向太宗上书,得到太宗首肯,制造了新的浑天仪,贞观七年,造成铜制浑天仪。浑天仪巧妙精当,受到时人称赞。同时,他对前代浑天仪的得失进行评论,着成《法象志》7卷,进给太宗。为此加李淳风为承务郎。贞观十五年为太常博士,不久任太史丞。李淳风参加了《五代史志》和《晋书》的修撰,两书的《天文》、《律历》、《五行》等志,都由李淳风撰写。贞观二十二年为太史令。
李淳风不仅制造天文仪器、写史志,而且数学造诣颇高,他刊定注解《五曹》、《孙子》等10部算经,成为国家学校的算学教科书。龙朔二年(662)“戊寅历法”的差错显露,李淳风增损刘焯《皇极历》,撰成《麟德历》以替代之。当时的天文历算家,一致认为其所撰《麟德历》最为精密。
李淳风一生着述十分丰富,涉及历史、天文、数学、历法、历书、占算等。《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载其个人及与人合撰着作极多,现摘要列几部:
《晋书》 130卷
《隋书》 85卷
《高宗实录》 20卷 (由贞观二十三年至显庆三年)
《麟德历》
《注阴符经》 1卷
《演齐要术》
《释周髀》 2卷
《乙巳占》 12卷
《天文占》 1卷
《法象志》 7卷
《注周髀算经》 2卷
《注九章算术》 9卷
《注五经算术》 2卷
《注五曹孙子等算经》 20卷
《释祖冲之缀术》 5卷
《文思博要》 1200卷、《目》 12卷
《图经》 7卷 (药典)
由这样一位天文历算大家来承担《隋书》的天文、历法、五行等志书的撰述,其精当是可想而知的。
9. 李延寿
李延寿,本陇西大姓,世代居住相州 (今河南省安阳)。其父李大师,隋末为窦建德礼部侍郎,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围洛阳,应王世充求援,窦建德命李大师等使唐,请求解洛阳之围,被唐留下。后,李大师在唐任渤海郡主簿。他对前代史事了解甚多。南北分立以来,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南北各朝相隔,互相敌视,行诸文字,北指南为“岛夷”,南称北为“索虏”。修史,总是详美于己,对他国则疏略失实。李大师认为这样写史,不止褒贬任意失当,而且有乖史实之处甚多,他准备拟《吴越春秋》编年,以综合研究南、北史。可惜没有完成便去世了。
李延寿有深厚的家学底子,以后又多次参加修史工作。唐太宗时,他为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同敬播一起协助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修撰隋史,在修五代史志时,他又奉命参与其事;后又参加《晋书》的修撰,并参加国史的修纂。他个人还撰成《太宗政典》30卷。这些修史活动对于李延寿来说,可以受到史界前辈的指导,增强修史能力、提高史学见识,也得以披览大量资料,为继承父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实现父亲宏愿,李延寿在参加修五代史时,利用闲余时间,对自己过去没有见过、父亲留下旧本所无的齐、梁、陈等五代史事,不分昼夜抄录;参加修五代史志时,他起草了《经籍志》,后由魏征删订,他利用这个机会,尽情披览和搜寻自己修史所需之资料。在参加《晋书》修撰时,他乘机研究宋、齐、魏三代自己所没有掌握的史事。为修史,他亲自从魏、齐、周、隋和宋、齐、梁、陈这些正史中抄录材料;又从八史以外1000多卷杂史中选出正史所无资料。经过16年的修撰,写成《北史》100卷,起于魏道武帝登国元年 (386),迄于隋恭帝义宁二年 (618),凡本纪12卷、列传88卷; 《南史》 80卷,起于宋武帝永初元年 (420),迄于陈后主叔宝祯明三年 (589),凡本纪10卷、列传70卷。书成之后,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披阅、改正乖失。显庆四年进于高宗皇帝。这两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甚远。”(《新唐书·李延寿传》)但是,由于李延寿年少位卑,当时人“不甚称其书”。宋人司马光则认为“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 (《文献通考·经籍考》)
李延寿死后,调露二年(680)唐高宗见其所修《太宗政典》,认为有良中直笔之美德,甚为赞赏,赐其家帛50段,其书藏秘阁,别录一本赐皇太子。
李延寿个人及与人合修的着述有:
《晋书》 130卷
《隋书》 85卷
《南史》 80卷
《北史》 100卷
《太宗政典》 30卷
《国史》 81卷 (太原起兵至贞观末)
10. 许敬宗
许敬宗 (592—672),字延族,杭州新城 (今浙江省富阳西)人。其父许善心,隋朝礼部侍郎。许敬宗从小善写文章,隋炀帝大业年间秀才中第,曾任奏通事舍人事。宇文化及扬州兵变,弑隋炀帝、许善心同时遇害,许敬宗哀求乞活,得免于死。后降瓦岗军为李密元帅府记室,与魏征共掌文翰。瓦岗军失败,投奔唐朝。
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开设文学馆,召集文人学士,着名的有十八学士,许敬宗为其一。李世民对学士十分重视,“诸学士并给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每军国务静,参谒归休,即便引见,讨论坟籍、商略前载。预入馆者,时所倾慕,谓之 ‘登瀛洲’。”(《旧唐书·褚亮传》) 自此,许敬宗成为秦王集团的重要成员。
贞观三年,许敬宗参加五代史的隋史修撰,八年,任着作郎,兼修国史,后迁中书舍人。十七年,以修成高祖、太宗实录(至贞观十四年),被封为高阳县男,赐物800段,权检校黄门侍郎。不久为太子右庶子。十九年,唐太宗征高丽,召其为中书侍郎随征。唐兵破高丽于驻跸山,太唐下诏旨,许敬宗立于马前草诏,“词彩甚丽”,(《旧唐书·许敬宗传》)受到太宗的赞赏。高宗即位后,为礼部尚书,因嫁女蛮酋,多纳金宝,而受弹劾,左授郑州刺史。永徽三年(652)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为礼部尚书。在唐高宗废王后立武则天的过程中,他力赞其事,并诬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于死地。自此官运亨通,显庆元年(656)加太子宾客,拜侍中、监修国史,三年进封郡公,为中书令,“任遇之重,当朝莫比。”(《旧唐书·许敬宗传》) 龙朔二年 (662)改官制,为右相,加光禄大夫。三年,册为太子太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咸亨元年(670),许敬宗79岁,请求致仕,被加特进,俸禄如旧。三年卒,陪葬太宗昭陵。
许敬宗人品甚差,死后定谥为“恭”,便发生争论,《新唐书》把许敬宗放于《奸臣传》之首,就是从封建政治上着眼,认定他是个看风使舵、善于投机钻营的奸佞之徒。
许敬宗一生,着述甚丰,这与他熟悉史事有关。不过,其史德与政治道德一样十分低下。为了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歪曲历史、窜改历史。唐高祖、太宗实录“敬播所撰,信而详。及 (许)敬宗身为国史,窜改不平,专出己私。”(《新唐书·许敬宗传》)为此,唐高宗“恨 (许) 敬宗所记失实。” (《新唐书·郝处俊传》) 又如,封德彝透露过许敬宗在宇文化及兵变时求生丑态,他怀恨在心,修国史为封德彝立传,许敬宗“盛加其罪恶。”(《旧唐书·许敬宗传》)原隋皇家隶人钱九陇,因功封巢国公,许敬宗贪图财礼,嫁女与九陇。修国史时,又耻于与皇家隶人为姻亲,“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旧唐书·许敬宗传》)再如,许敬宗为儿子娶尉迟宝琳孙女,得到许多赂遗,修国史为宝琳父尉迟敬德立传,“悉为隐诸过咎。”(《旧唐书·许敬宗传》)唐太宗作《威凤赋》赐长孙无忌,许敬宗改为赐尉迟敬德。还有,白州人庞孝泰从征高丽,战败。许敬宗受其宝贷贿赂,修史时为之隐恶虚美,“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出其下。”(《旧唐书·许敬宗传》)
这些都是许敬宗“记事阿曲”、“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虚美隐恶”,而为“论者尤之”。(《旧唐书·许敬宗传》) 可见其史德卑劣,完全违背了“直笔”、“不隐恶”、“不虚美”等史家基本要求,说他“才优而行薄”,(《旧唐书·许敬宗传》) 一点也不错。
不过,“自贞观以来,朝廷所修《五代史》、及《晋书》……皆总知其事”。(《旧唐书·许敬宗传》)而许敬宗也一直以着作自许,认为“仕官不为着作,无以成门户。”(《新唐书·许敬宗传》)其个人及与人合撰的着作,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其本传载,有:
《晋书》 130卷
《隋书》 85卷
《高祖实录》 20卷 (敬播撰、许敬宗删改)
《太宗实录》 20卷
《高宗实录》 20卷
《文馆词林文人传》 100卷
《永徽五礼》 130卷
《姓氏录》 200卷
《西域图志》 60卷
《文思博要》 1200卷 《目》 12卷
《摇山玉彩》 500卷
《累璧》 400卷 《目录》 4卷
《东殿新书》 200卷
《图经》 7卷 (药典)
《文馆词林》 1000卷
《芳林要览》 300卷
《丽正文苑》 20卷
《许敬宗文集》 80卷
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此缺乏史德的人参与修《隋书》,是否会影响《隋书》的真实性呢?我们认为,不会。一则,许敬宗史德败坏有个发展过程,参加修《隋书》,是他早期修史活动,还不像后来那样“以己爱憎曲事删改。”二则,《隋书》成于众手,且由正派、正直有德行的房玄龄、魏征监修,前辈史家孔颖达、颜师古,以及有良史之称的敬播等执笔,使之真实可靠有了一定的保证。更何况,书成之后,英主唐太宗要披阅,不同一般,许敬宗想为曲笔也不行。
其实许敬宗的史学观点,还有可取之处。隋代骁将来护儿之子来济,在唐高宗时为相,唐代有“五绝”之誉、博学善文能书的虞世南,其子虞旭,却并无学术,只能为将作少匠。许敬宗据此得出结论: “文武岂有种邪!”(《新唐书·来济传》) 反映出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观点。
11. 于志宁
于志宁(588—665),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省高陵)人。其曾祖于谨,在北周因功封燕国公,为太师;祖于义仕于北周和隋; 父于宣道在隋任内史舍人。隋末,于志宁为冠氏县长,时世已乱,他便弃官回乡。李渊起兵入关,于志宁参加欢迎。李渊对于志宁颇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李世民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召于志宁为记室,参赞军谋。李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于志宁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常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开秦府文学馆时,于志宁入选为着名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封黎阳郡公。对功臣世袭刺史之事,他从古今变化的认识出发,指出 “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旧唐书·于志宁传》)作为东宫辅官,对太子承乾的缺错,他经常谏劝,并着 《谏苑》20卷讽之。太宗见而大悦,赐黄金10斤,绢300匹。十四年,兼太子詹事,对承乾营造曲室、亲近小人、多为不法,他屡次上书劝谏,承乾不仅不改,竟派刺客去杀他。刺客到于家,见他为母守丧,草荐为席、土块为枕,不忍加害。承乾败露后,东宫属官受责,太宗始知此事,对之深加勉劳,命其为新立太子的左庶子,不久迁侍中。
高宗即位,进封燕国公,加光禄大夫。永徽二年,监修国史,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三年兼太子少师。显庆元年迁太子太傅。四年,以71岁高龄请求致仕,高宗只同意解除尚书左仆射,而拜为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对高宗废王后立武则天之事,于志宁不言,但仍被许敬宗诬构党附长孙无忌而免职,后又降授荣州刺史。麟德元年(664)转华州刺史,再请致仕,明年卒于家,终年七十八。
于志宁参加了修五代史志的工作。他前后参预修撰的史书、经书、礼书甚多,屡受赏赐。其个人及与人合撰的着作,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载有:
《周易正义》 16卷
《尚书正义》 20卷
《隋书》 85卷
《大唐仪礼》 100卷
《谏苑》 20卷
《国史》 81卷
《于志宁集》 40卷
他还参预修《永徽律》 12卷、《式》 14卷、《成式》 4卷、《令》 30卷、《散颁天下格》7卷、 《留本司行格》 18卷、 《律疏》30卷; 与李修定 《本草》 54篇。
12.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 (今河南省洛阳东)人。长孙氏出自北魏献文帝之兄,原为拓拔氏,在魏功最多,世袭大人之号,更为跋氏,因系宗室之长,改姓长孙氏。其七世祖至高祖在北魏、西魏封王,曾祖、祖父在西魏、北周为公。其父长孙晟是隋朝着名的军事家,任右骁将军。长孙无忌好学,博通文史,为人聪颖、有谋略。
无忌从小与唐太宗友善,其妹为太宗皇后。李渊、李世民入关时,无忌便去进见,以后常随太宗征讨,被封为上党郡公。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立下大功,授太子左庶子,唐太宗即位后,迁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元年为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实封千三百户,尤受太宗礼遇。当年拜尚书右仆射,无忌屡恳辞右仆射,长孙皇后亦为之陈请,太宗才解除其右仆射职。七年,拜司空。唐太宗念其有佐命之功,作 《威凤赋》赐之。十一年改封赵国公,十六年拜司徒。十七年,图形二十四功臣于凌烟阁,无忌为之首。太子承乾被废后,无忌力保晋王李治为太子,加无忌太子太师。太宗病笃时,无忌与中书令褚遂良受遗诏辅佐李治。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兼扬州都督,知尚书及门下二省事。无忌坚辞知尚书省事,仍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监修国史。无忌 “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六年,高宗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为武则天所忌恨。显庆四年 (659),中书令许敬宗诬构长孙无忌谋反,削去官职,流放黔州 (今四川省彭水),不久,又派人逼其自缢而死。天下之人认为无忌有大功、死非其罪,而为之哀怜。上元元年 (674) 才追复其官爵。
长孙无忌本人并没有直接参加撰修,但是,他作为宰相监修国史,许多着作,都是以他的名义上于皇帝的,如五代史志撰成时,无忌为宰相监修,所以题名长孙无忌撰。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载,他与人合修的着述计有:
《尚书正义》 20卷
《太宗实录》 40卷
《国史》 81卷
《隋书》 85卷
《大唐仪礼》 100卷
《永徽五礼》 130卷
《图经》 7卷 (药典)
还有 《永徽律》 12卷、《式》 14卷、《成式》 4卷、《令》 30卷、《散颁天下格》 7卷、《留本司行格》 18卷、《律疏》 30卷。
13. 褚遂良
褚遂良 (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 (今浙江省杭州)人。其父褚亮曾仕陈、隋,又为薛举之黄门侍郎,李世民灭薛举,闻其名。深加礼接,授秦王文学,李世民每有征战,褚亮常侍从,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元年为弘文馆学士,九年进为散骑常侍,十六年进爵为侯,不久致仕。褚遂良为褚亮次子,隋末随父在陇右薛举处为通事舍人,后归唐。
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他广泛涉足文史,知识渊博,尤工隶书,受到父友、书法家欧阳询的看重。虞世南死后,太宗召褚遂良侍书,太宗所购求的王羲之书迹,难辨真伪,褚遂良逐一析论,毫无差错。十五年奏罢封禅之事,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他拒绝太宗看起居注,说:“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旧唐书·褚遂良传》)后为太子宾客以辅李治。他多次就国家政事提出建议和劝谏。十八年为黄门侍郎、参综朝政,他不断对军国大事陈述己见,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达数十件,大多为太宗采纳。二十年,加银青光禄大夫,明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因父卒解职服丧,二十二年复旧职,不久为中书令。
二十三年,太宗临终,遗诏与长孙无忌辅佐高宗。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徽元年进封郡公,不久因事出为同州刺史。三年征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太子宾客。其间,他为五代史志中的 《五行志》作序。四年,为尚书右仆射,依旧知事。六年,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左迁潭州都督。显庆二年为桂州都督,不久贬爱州刺史。三年卒于官。在许敬宗、李义府诬害长孙无忌同时,也加罪于褚遂良,他死后二年被追削官爵,子孙配流爱州。直至神龙元年 (705),武则天遗制复其官爵。
褚遂良以宰相监修国史,正是五代史志即将完成之时,所以,他对《隋书》的修撰,实际出力不大。不过,褚遂良文史均长,还不是徒有虚名。他的着述,包括与人合修之书,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唐会要》记载,有:
《尚书正义》20卷
《二王、张芝、张旭等书》1510卷 (受太宗命定真伪,其草迹,褚遂良楷书小字以影之);
《晋书》 130卷
《隋书》 85卷
《文思博要》 1200卷 《目》 12卷
《褚遂良集》 20卷
14. 韦安仁 (化?)
《新唐书·艺文志》在 《隋书》 85卷 《志》 30卷下注明作者有颜师古等10人,其第5人为韦安化。韦安化,两唐书均无传,又有人以韦安化为韦安仁,查 《全唐文》卷158有韦安仁着作,《全唐文》介绍 “韦安仁,太宗时礼官。”又查《元和姓纂》卷2有着作郎韦安仁。据此推测若系韦安仁参加《隋书》修撰,最大可能是参加修五代史志中的 《礼仪志》。不过,参加修撰 《隋书》的这位韦姓作者,究竟是叫韦安化,还是叫韦安仁,尚待考证。
从上可知,《隋书》的作者,第一次修时是:封德彝、颜师古、赵弘智;第二次修时,监修为魏征,并写 《隋书》之序、论,总知类会五代史的是令狐德棻,同修者为孔颖达、颜师古、许敬宗、敬播、李延寿; 第三次修时,监修先是令狐德棻,后为长孙无忌、褚遂良,同修者有于志宁、李淳风、李延寿、敬播、韦安仁 (化?)以及修 《地理志》之颜师古。三次修成的 《隋书》,其10余名作者除个别人史德不好,大多数还是文史并茂、才德兼备的,这是 《隋书》所以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xue/202301574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1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