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史》 的版本
《明史》流行版本甚多,约略有10余种。
(一) 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二) 清同治间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三) 清同治间岭南陈氏葄古堂仿刊殿本;
(四) 清光绪间湖南宝庆三味书坊翻刻武英殿本;
(五) 清同文书局影印武英殿本;
(六) 清五洲同文书局影印殿本;
(七) 清图书集成局铅字排印本;
(八) 清竹简斋石印本大字本;
(九) 清竹简斋石印本小字本;
(十) 清竢石斋石印本;
(十一) 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
(十二) 清史学斋石印横排本;
(十三) 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
(十四) 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
(十五) 中华书局校刊标点本;
(十六) 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
这10余种版本中通常所见的较好版本大概有5种。
一是清乾隆间武英殿刊本。《明史》凡三修,自顺治二年(1645)始修,未成而罢;再修于康熙十八年(1679),书未竣而停;雍正元年(1723)续修,至十三年而成。乾隆初,诏付武英殿镂版,四年(1739)刊成,即世之通行殿本。此时所刊行者计二十四史,《明史》为其中最后一部。
二为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所谓“百衲本”,即指集缀而成书,如旧时僧人之百衲衣,取各优好之本而成。百衲本亦据殿本影印,印行于1930年至1937年。
三为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二十五史即于原通行二十四史,加柯绍忞《新元史》缩印而成,字体甚小,但全部二十五史只合印为9大本,《明史》仅占1本,亦有阅读方便之处。且书后附有参考书目,亦印行者之苦心。此本1935年,由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集印行。
四为中华书局点校本。此版本系集中专家学者多人,在原乾隆四年(1737)武英殿刊本基础上进行标点、分段。其校勘工作,主要采用了《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明经世文编》、《国榷》、《绥寇纪略》、《怀陵流寇始终录》等书。于1974年印行第1版。此版整理用力甚勤,虽间有错误之处,仍为目前诸版本中之最优者。
五为上海古籍书店二十五史本。此版本采用涵芬楼影印清武英殿本,不收《新元史》,改收《清史稿》,与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相近,精装12册,并亦将清末王颂蔚《明史考证捃逸》插附于每卷之后,也是一部较好版本。
2. 《明史》 的参考书
为读好《明史》,还应读些有关参考书。《明史》参考之书主要可分两类,一是关于《明史》考证质疑及评论之书,一是增补整理之书。至于近世研究书目与论文,另有下节再述。
有关《明史》考证质疑之书,为清人所着者,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十驾斋养新录》20卷,余录3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人。乾隆进士。此书为作者读史札记,晚年整理成书。其中涉及《明史》之论,虽不敢采取批评态度,所论甚有定见。
(二)《廿二史札记》36卷。清赵翼撰。赵翼,字云崧,号瓯北,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进士。书名为二十二史,其中《唐书》、《五代史》皆包括新、旧二史,实为二十四史,止于《明史》。为初读史者指示途径之作。书中论及《明史》为31至36卷,共6卷,为诸史中最多者,列目达一百余,为读 《明史》者必不可少之书。
(三) 《陔余丛考》43卷。清赵翼撰。与《廿二史札记》相比,《陔余丛考》内容颇杂。其中卷14述《明史》,后亦间有述明典制、风俗之内容,可资参考。
(四)《国史考异》原书30卷,今存6卷。清初潘柽章撰。潘柽章,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人。曾与史家吴炎合撰《明史纪》,因受“庄氏史案”诛连被杀。《国史考异》为其为《明史纪·本纪》所作考订文字。今存6卷仅记有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事。但因其考证群书,数易其稿,言而有据,为研读明初历史所必读之书。
(五)《明史考证捃逸》42卷,补遗1卷。清王颂蔚辑,子季烈补。
清乾隆四十年(1775),下诏修订《明史》,系因辽、金、元诸史内译音已作统一修改。凡译音使用俚俗之字,或音译讹误者,均于划一。如兔改为图,儿改为尔,孙改为苏,打改为达。《明史》亦要求随之订正。如《本纪》中袄郎兔改为鄂兰图,把都儿改为巴图尔,也先改为额森,扩廓帖木儿改为库库特穆尔等。
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式设置总裁官和纂修官,开局修订《明史本纪》24卷。除统一译音外,文笔亦稍有改动,修成后由武英殿刊行,此书后由故宫影印。嗣后又命于敏中、钱汝诚等为总裁,将《明史》全书从事考证。而考证修订之本,则未见流传。
光绪年间,军机处行走王颂蔚,在方略馆中发现《明史列传考证》蓝皮进呈本260册,稿本40余册,正本3巨册。进呈本凡人名地名改译之处及字句修改处,用黄签贴于原文之上。因年久潮湿,粘贴黄签脱落甚多,且有腐烂成块难于揭开之页。稿本卷面题“总裁英阅”、“总裁于阅”、“总裁钱阅”,及纂修官“黄辑”、“宋辑”,协修官“严辑”、“章辑”、“罗辑”等字。案语与进呈本略同。间有为总裁所删者,则进呈本不录。王颂蔚遂派人抄出,用此3种钞本互校,辑成《明史考证捃逸》42卷,其自序中述此事甚详。《明史考证捃逸》尽管残缺未全,但其校订了《明史》中的错、倒、脱、衍文字;考证了《明史》中年代、职官、地理及典章制度中的错误;发现了《明史》中矛盾记述之处,存以待考; 以明实录等书增补了《明史列传》 中之不足。
《明史考证捃逸》是所见最早全面考订《明史》之作,所考虽多细微末节,对研读《明史》仍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有嘉业堂刊本。百衲本《明史》将其附刻书后。开明书店二十五史则将其分附于《明史列传》各传之后,以便读阅。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亦附各传后,为最新之版本。
除上述几种主要着述之外,于《明史》考评之作尚有清段玉裁《明史十二论》1卷,清潘永季《读明史札记》1卷,清姚范《援鹑堂笔记》40卷,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5卷,清丁谦《明史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外国传地理考证》 1卷。不过此类着述见解不高,不及近人考评之作。
有关《明史》增补整理之作,亦有多种,其内容主要当补《明史》所记之不足。关于这方面着述有清人邵远平《建文帝后纪》1卷,贺宿 《懿安后事略》1卷,纪昀《明懿安皇后外传》1卷,徐鼒 《小腆纪传》46卷等。但实际上《明史》所缺,在于隐讳清世系臣服于明朝,及南明诸帝系之史实,而此类史实,明代早有所记述,故此作为《明史》补充之参考,尚可阅读明代有关着作,虽非为补《明史》之作,却较之补《明史》之作,更可资参考。
《明经世文编》504卷,补遗4卷。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征璧主编。陈子龙,字人中,又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华亭人,崇祯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明亡后欲接太湖义军抗清,事败而死。徐孚远,字闇公,崇祯举人。清兵破松江后,从鲁王以海漂泊至台湾。宋征璧,原名存楠,字尚书,崇祯进士,明亡后降清。书成于崇祯十一年(1638),目的在于总结明朝建国以来统治教训,以求挽救明末的危机。共收有430人的奏议文牍,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吴晗先生在《影印明经世文编序》中,首先肯定了该书在反映清代先世与明朝关系方面的史料价值: “清乾隆时多次颁布禁毁书目,主要目的是要掩饰清代先世和明朝的关系,说成建州部族从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没有受过明朝册封等等,替祖先脸上抹金。《明经世文编》恰好收入清朝皇帝最不愿意为人所知的一些历史文献,例如王琼《王晋溪本兵敷奏为计处夷情以靖地方事》,说出建州左卫一些首领“作贼”的行径;张学颜《张心斋奏疏》、《抚辽疏》和《申饬边臣抚夷疏》,说出建州领袖王台、王杲对明朝的不同态度; 杨道宾《杨宗伯奏疏》、《海建二夷逾期违贡疏》和《海建夷贡补至南北部落未明遵例奏请乞赐诘问以折狂谋事》,说明建州和海西两部对明朝的朝贡制度、时间、人数和奴儿哈赤兵力情况;熊廷弼《熊经略集》《敬陈战守大略疏》、《上叶相公书》、《答友人书》,更具体说出李成梁如何计杀奴儿哈赤祖父叫场和他失,又封奴儿哈赤为龙虎将军,奴儿哈赤远交近攻,日益强大的原委;姚希孟《姚宫詹文集》《建夷授官始末》,更是原原本本阐述了建州和明朝的关系。这些真实的宝贵史实,触怒了清朝统治者,《明经世文编》因之被列为禁书。现在这部书影印行世了,这一段被埋没的史实又重见天日了,值得我们高兴。”
《明经世文编》现有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李朝实录》。《李朝实录》为朝鲜官修史书,全部1893卷。吴晗先生从中辑录出有关中国明清两朝历史的部分,编成《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共12册,由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这部史书的优点是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因为朝鲜是外国,在记史时不像明朝政府或清朝政府那样顾忌隐讳,故其中保留了许多宝贵资料。在吴晗先生之前孟森先生已撰有《明元清系通纪》,共15册,由北京大学出版,此书未及完成全稿,万历后缺。商鸿逵教授,系孟森弟子,曾具例补纂完毕,惜其稿文革中散失不全了。此外,孟森先生为辨明满族先世与明朝之关系,着有《满洲开国史讲义》。此书由北京大学印成讲义,以作讲授之用,今传本甚少,为极有价值之着作。
除上所述之外,另有马文升《抚安东夷记》,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程开佑《筹辽硕画》,熊廷弼《经辽疏牍》,彭孙贻《山中闻见录》,朝鲜李民寏《栅中日录》等,均与清朝先世开国之事有关,可从中了解清朝先世与明朝的关系。
有关南明历史的着作,虽屡遭清廷禁毁,却仍然存留甚多。谢国桢先生曾撰有《增订晚明史籍考》一书,专门介绍明清之际史书,先生并着有《南明史略》为迄今唯一南明之专史。
有关南明历史可资参考之书主要有清初计六奇《明季南略》18卷,温睿临《南疆逸史》56卷,徐鼒《小腆纪年附考》20卷,《小腆纪传》65卷,王夫之《永历实录》26卷,李聿求《鲁之春秋》24卷等。这些书都有解放后出版的排印本,既有参考价值,又借阅方便。
3. 阅读 《明史》 的工具书
《明史人名索引》李裕民编。索引根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编制,对《明史》中出现的元、明、清人名全部收录,元以前人名,凡属追述世系或有重要价值者,亦予收录。索引中收录人以姓名或常用的称谓作主目,其他称谓如异名、字、号、绰号、爵名、谥号等,均附注于后,并立参见条目。皇帝以庙号作主目,在庙号或谥号前冠以朝代名。各条人名下注明在《明史》中的册数、卷数及页数。同名的人物,经考证后分别立目,并在姓名后注明时代、籍贯、字号、官爵、事迹以资区别。同人异名者,并为1条。仅见姓氏或名者,尽量注明身份,以便区别。索引采用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为了便于检查,书后附笔画索引。该书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明史职官志索引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专为检索《明史职官志》之用,该书1972年在日本出版,目前国内尚难见到此书。
《明史刑法志索引稿》日本学者野口铁郎编。此索引稿专为检索《明史刑法志》之用。初刊载于《历史人类》1978年至1979年第5、6、7号上。1981年由日本国书刊行会出版了单行本。此索引目前国内亦难见到。
《明督抚年表》5卷,吴廷燮撰。《明史》一书,在二十四史中虽撰修得体、号为谨严,但于职官年表一项,却很疏略。除《宰辅年表》和 《七卿年表》之外,地方大吏、总督巡抚,皆无表见。即在《职官志》中,总督巡抚也仅附于部院之下,比之它在明代政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殊不相称。鉴于此,则此表价值可知。年表除采用 《明史》外,兼及《国榷》、《明史稿》及明实录、文集、传记、方志稗乘、行状谱牒400余种。每一督抚的置罢时间、迭换及在任行事,记述详明,为研治《明史》提供了很大方便。该书由魏连科先生整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
《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田继宗编。该书以《明史》、《国朝献征录》等89种明代传记资料为范围,取其中人物整理编排为索引。分为字号引得及姓名引得两部分, 采用 “庋法”排列。 为检索方便, 卷首附有“笔画检字表”。因为引得除《明史》外,还采用了多种传记资料,对了解明代人物有较高使用价值。同时因为引得还采用了万斯同《明史稿列传》及王鸿绪《明史稿列传》,检索时可与《明史》对照,了解《明史》成书过程中人物传记的增删。引得1935年由哈佛燕京学社出版,1959年中华书局重印,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亦重印出版。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编。索引采用明清文集528种,其他资料如史传、笔记等65种,此外还有单行年谱、事状、别传或期刊论文若干。每传凡能考知生卒年者均列以公元生卒年,次列字号、籍贯、登科时间、任官、言行事迹及着作。资料排列先文集、次史传。书前有笔画检字及引用书目,书后有字号索引。内容充实、检索方便,是研治《明史》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该书1965年在台湾出版,1978年再版。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索引系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及其所附刊之明代诸科名录,再以《进士题名碑》拓片、《登科录》及各省方志等校订增补,重新汇辑并编成索引以供检索。索引按“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以姓名为目,籍贯、登科时间、甲第、名次注于其下。并附有笔画检字及拼音检字表。书后有“历科进士题名录”,依历科时间排列,对记载有出入者,另加说明以备考。该书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本册图集包括元、明两时期图组,其中明时期图组反映明时期我国政区设置和部族分布概貌,包括京师、南京、山东、山西、陕西、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广、河南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和奴儿干、乌思藏、朵甘三都指挥使司、哈密等卫共19个行政单位以及鞑靼、瓦剌和亦力把里两地区,图27幅。后附地名索引,便于查找。地图是读史不可缺少的参考,明代历史地图集对帮助人们阅读《明史》,尤其是《地理志》及军事、治河、设置等大事帮助甚大。该图集1975年由中华地图学社出版。
4. 其他有关史书
在清初朝廷下令官修《明史》的同时,私人修史之风也甚为盛行,先后有不少记述有明一代历史的着作问世。在阅读《明史》的同时,与这些史书参照阅读,对进一步了解有明一代历史能够有所帮助,也可从中发现《明史》中的一些问题,解决其中不明之处。
清代私人所着明史主要有如下几种:
《罪惟录》102卷,清查继佐撰。查继佐,字伊璜,号舆斋,人称敬修先生或朴园先生。浙江海宁人。查继佐曾参加南明抗清活动,任鲁王政权兵部职方司郎中。明亡后,更名省,或隐姓名为左尹,罹庄氏史狱,得免后以所撰明书更名《罪惟录》。该书为纪传体明代史,分纪、志、传3类。纪自太祖至安宗,后附鲁王、唐王、桂王、韩王4卷,共22卷。志32卷,计有:天文、历、五行、冠服、艺文、地理、礼、乐、土田、贡赋、屯田、九边、河渠、漕、班爵、陵、经筵、科举、直阁、兵、刑法、典牧、茶法、锦衣、宗藩、学校、职官、将作、盐法、钱法、数、外。列传分为皇祖祢(即德、懿、熙、仁四祖)列传、皇后列传、皇太子列传、诸王列传、翼运王列传、逸运外臣传、启运诸臣传、抗运诸臣传、理学诸臣传、经济诸臣传、致命诸臣传、谏议诸臣传、讽谕诸臣传、清介诸臣传、乘时诸臣传、循谨诸臣传、文史诸臣传、武略诸臣传、荒节诸臣传、播匿诸臣传、侠烈传、独行传、庸误诸臣传、方外传、艺术传、闰懿传、宦寺传、奸壬传、叛逆传、列朝诸臣逸传、外藩传、蛮苗传、胜国传、外国传。《罪惟录》成书于康熙十一年(1672),远早于《明史》成书时间。有些为《明史》隐没的史实,《罪惟录》予以直书,如胡惟庸案、景泰帝之死等。书中直斥阉党,但并不阿颂东林,严嵩虽入《奸壬传》,却有公正评述。尤其书中将南明诸帝列入本纪,表现了明朝遗民的风格。总之,《罪惟录》有许多优于《明史》之处,可资参考。今有浙江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共4册。
《国榷》 108卷,谈迁撰。此书前有介绍,兹不赘。
《明史纪事本末》80卷,清初谷应泰等撰。答应泰,字赓虞,别号霖苍,直隶丰润人。顺治四年 (1647)进士。顺治十三年 (1656) 任提督浙江学政佥事时,延揽文人助其编史,参加修史者有陆圻、徐倬和张子坛等。书成于顺治十五年(1658),自《太祖起兵》至《甲申殉难》每事一题,概括有明一代大事。因述史方法与《明史》不同,特点突出。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后附《明史纪事本末补遗》6卷,及彭孙贻《明史纪事本末补编》 5卷。
此外可供参阅的还有清人夏燮所撰《明通鉴》90卷,另前编4卷、附编6卷,为编年体明代史书。《明通鉴》成书虽晚在道光间,但卷帙大,内容充实,而且于一些记事下撰成《考异》,对《明史》的记述予以订正。今有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另有清人龙文彬所撰《明会要》80卷,为记述明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全书分十五门: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等。子目498。各条后附有 《杂录》,征引书均注书名。中华书局1956年出版有标点本。
除上述者外,还有一些,但均不及这几种之参考价值。上述几种史籍易得而有价值,读《明史》时不妨辅助相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xue/202301574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2-12-24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