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史学研究

《梁书》《《梁书》编纂体例和主要内容》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4日 阅读:276 评论:0

1. 编纂体例
《梁书》与一般纪传体国史相比较,只有纪述帝王纪年和大事的 “本纪”和记载人物和少数民族及海外邻国历史的“列传”两大部分,缺少系统年代、世系和人物的“表”,以及记载当朝典章制度的“志”两个部分。
五代以前的纪传体正史,唯《史记》和《汉书》列帝王世系表、诸侯年表、功臣年表和将相名臣年表等等。除此而外,其他各史均无 “表”,《史》《汉》“表”的内容大都改成“志”。(北宋欧阳修重修新《唐书》和《五代史记》,又加上了“表”,宋代以后的官修国史也都列“表”。) 因此,姚思廉的 《梁书》无 “表”并非例外。但没有 “志”,使人觉得缺憾。实际上,唐初官修的五部纪传体国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和《周书》都没有 “志”,唯隋书有 “志”,分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10个篇目。《隋书》中的 “志”包括了梁、陈、北齐、北周和隋5个朝代的内容,所以称为 “五代史志”。这样,站在 《梁书》的角度上看,《梁书》并非无“志”,而是它的 “志”包括在《隋书》之中。不过,要看它的 “志”,只能再去查 《隋书》,这是读梁书要十分注意的。
《梁书》的 “纪”“传”与前朝各代的纪传体正史比较,在格式和体例等方面没有多少独创和新颖之处,基本上是沿袭旧的传统章法撰写辞述人物和事件,也大致按时间顺序和类别划分。
2. 编纂方法
《梁书》在为人物作传时叙事方法自成一体。一般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写人物出生、籍贯、品貌,然后将其一生担任的官职顺序列出,对仕途中升擢黜免之事也做扼要介绍;第二部分叙述重要史实,如文臣武吏任职期间的杰出才干,卓越的政绩,显赫的战功等等,在叙事过程中均加以褒扬。而对统治集团中那些奸臣佞相、贪生怕死之徒,如不能隐讳,则尽量客观叙述,不多加渲染; 第三部分,人物死后,一般必载饰终之典,例如皇帝御驾亲临,颁布致哀诏书,赠予名誉官爵、谥号,赏赐钱物等等,然后再为死者颂扬一番。
《梁书》“纪”“传”以人物地位、身份、职务分类。皇后、太子放在帝王本纪之后的列传之首。如梁武帝5位同父异母兄弟,封王者列为一类(列传15,太祖五王);四位建国前已死的兄长、弟弟的儿子,建梁后被封王的列为一类,称之为“嗣王”(列传17);梁武帝有8个儿子,除了被封为太子而早逝的萧统和继承皇位的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之外(分别列入本纪和太子篇),其余五子,豫章王萧综、武陵王萧纪因为有叛逆行为而被列入另册,其余南康王萧绩、庐陵王萧续、邵陵王萧纶被列为一类(列传第23,高祖三王)。
《梁书》还以人物的品格操节、才华能力及在学术行政等方面的贡献分类。例如《孝行》篇、《处士》篇和《止足》篇均以人物品行操节归类;《良吏》篇则侧重治绩;而《儒林》篇、《文学》篇是以人物在文化学术上的成就分类列传。这是沿袭《史记》以来的修史传统。
《梁书》在写作方法上,崇尚散文体,摈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行文简洁凝练。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评述《梁书》得失时说它“叙事之简严完善,则李延寿亦不能过”。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还说:“但知六朝之后,古文自唐韩昌黎始,而岂知姚察父子已振于陈末唐初也哉!”对姚氏父子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评价颇高。
3. 《梁书》 的主要内容
《梁书》主要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江南萧梁王朝之历史。梁朝是继东晋和宋、齐之后,在江南建立的又一个封建割据政权。从梁武帝萧衍开创基业,至敬帝萧方智灭亡,前后经56年(502—557)。梁朝以前是萧道成建立的齐朝,梁建国后与北方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对峙。当时北魏的统治已进入后期,梁武帝大通六年(534)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与梁形成鼎足三分的形势。梁朝末年,萧衍死后简文帝即位的大宝元年 (550),东魏权臣高欢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到梁朝敬帝大平二年 (557),西魏的宇文觉又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第二年,陈霸先在江南也搞了个不流血的宫庭政变,灭梁建陈。梁朝历史到此为止。梁前后仅历三代四朝,而梁武帝萧衍一人在位统治就长达48年,梁武帝的儿子简文帝在位2年,元帝在位3年,梁元帝的儿子敬帝在位3年。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梁书》的主要内容:
《本纪》 6卷:
《武帝本纪》上记述萧衍起家到登上皇帝宝座的主要经历,重点记述了南齐末年萧衍对时局的分析及避祸和谋划兵变的过程;
《武帝本纪》中主要记述梁武帝建国初年的大事,尤以与魏的战争着墨最多;
《武帝本纪》下主要记述梁武帝统治中后期的大事,如与魏的战争、笃信佛教、侯景之乱后病饿而死等。
《简文帝本纪》记载梁简文帝萧纲的事迹;
《元帝本纪》记载元帝萧绎的事迹;
《敬帝本纪》记载敬帝萧方智的事迹。
《列传》 50卷:
第1卷,记载梁朝几位国母皇后的简历。其中有梁武帝之母张太后;梁武帝早年结发之妻郄皇后(系登基后追封);梁武帝妃、昭明太子萧统母丁贵嫔;梁武帝妃、梁元帝生母阮修容;梁简文帝妻、梁哀太子萧大器之母简皇后王氏等;
第2卷,《太子篇》,记载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长子哀太子萧大器;梁元帝子、愍怀太子萧方矩。三位太子都短命夭亡。昭明太子文才过人,喜引纳才学之士,商榷古今,藏书三万卷,并编选《文选》一部30卷传于后世。
第3—8卷,记载与梁武帝共谋大业,创建萧梁政权的开国功臣、文臣武吏二十余人,其中在历史上影响较大或有文着留于后世的有范云、沈约、任昉、江淹、韦叡、曹景宗等。
第9卷,《谢朏传》,这是专门为士族名流树碑立传的样板。谢出身江南世家巨族,祖上几代极有名望。梁武帝即位后一再征他入仕,他称疾不应召,后萧衍亲临谢宅,他才答应出来做官。《梁书》专辟一章为之立传,是因为梁武帝对他礼遇极高。
第10卷,记王亮、张稷、王莹等士族名流,这些人都是萧齐重臣,入梁后又都委以重任。
第11—13卷,记梁建国后着名的武将文吏王珍国、马仙琕、张齐、刘坦、乐蔼等10人事迹。
第14卷,记叛而复降的刘季连、陈伯之等。
第15卷,记梁室名流、士族出身的王瞻等10人的事迹。他们或有治绩,或有节操,或多才艺,为士族子弟中之优秀者。
第16—17卷,《太祖五王》和《长沙嗣王业》等4人的传。这是专门为梁武帝5个被封王的弟兄和早年死去的兄弟的儿子即梁武帝4个侄子列的传。
第18卷,《萧景传》。这是梁武帝的叔叔萧崇之的儿子萧景及其兄弟的传。萧景为官清正,有才干,是宗室中之皎皎者。
第19—22卷,记述了周舍、徐勉等20余人的事迹。他们均为梁中期的文臣武吏。其中周舍、徐勉、傅昭、萧琛等人都是梁代名臣。
第23卷,《高祖三王》,是萧衍3个儿子南康简王萧绩、庐陵威王萧续,邵陵携王萧纶的传。
第24—28卷,裴子野、顾协、袁昂、王僧儒等十余位梁中后期文武大臣的传。
第29卷,萧子恪、萧子范、萧子显等人的传。他们均为南朝萧齐宗室子弟。齐亡之后,萧衍对他们实行怀柔笼络政策、分别任用,颇能发挥才干。
第30—31卷,孔休源、江草、谢举、何敬容等有经国才能的文臣的传。
第32卷,朱异、贺琛传。二人并起寒微,以经学显达受重用。
第33卷,元法僧、元树、元愿达、王神意、羊侃等人的传。他们均为北魏降将,投梁后受梁武帝礼遇甚重。
第34卷,司马褧等5人传爹为精通儒经之士。
第35—36卷,王规、傅岐等20余着名文臣之传。
第37卷,韦粲、江子一等5人传。侯景之乱时均捐躯殉节。
第38卷,遭乱离之世、死于非命的萧氏宗族子弟的传。
第39—40卷,王僧辩、胡僧佑等9人传点为北魏投梁之武将。
第41卷,《孝行传》,记载10余个着名的孝子和民间传说。
第42卷,《儒林传》,记载了儒学方面成就卓着的多人列传予以褒奖。其中有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范缜。他的《神灭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为珍贵的文献。
第43—44卷,《文学传》记录了20多位梁代着名文学家。其中在中国史学、文学史上较有地位的丘迟、钟嵘、周兴嗣、刘勰等人。
第45卷,《处士传》记载了10余名隐而不仕但极有名望和才学的隐士,如何点,何胤兄弟。
第46卷,《止足传》记载了梁代顾宪之等3位身居官场而淡泊名利、知进退,主动辞官返乡甘居清贫的名士。
第47卷,《良吏传》记载庾筚等8位善于平政理讼、廉洁奉公的中下级官吏。赞扬他们 “导德齐礼”,“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的功绩。
第48卷,《诸夷列传》记载边疆少数民族和海外30多个国家的地理风格和兴亡盛哀,以及他们和梁朝外交来往的情况。其中海南诸夷中的林邑、扶南,即今之越南南部及老挝、泰国等地; 盘盘国、丹丹国、干陁利、狼牙修、婆利等即今泰国南部万伦湾一带和今马来半岛、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的土着小国,天竺、师子等即今之印度和斯里兰卡。东夷传记载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即今朝鲜半岛和日本。西北诸戎记载的古代西域,即今我国新疆境内及边境以外中亚地区的许多国家。
第49卷,记载梁武帝几个不萧子孙的劣迹。
第50卷,《侯景列传》详细介绍侯景发动叛乱的前因后果。对研究梁末期的历史,有较重要价值。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xue/202301574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