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原称《五代史》或《梁唐晋汉周书》,为北宋初年由宰臣薛居正主持编撰的一部官修史籍,后来,北宋中叶学者欧阳修私撰了一部《五代史记》,人们为了区别两书,称前者为《旧五代史》,后者为《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 的编纂年月,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15、王应麟《玉海》卷46和《宋史·太祖纪》的记载,始修于开宝六年(973)四月,成书于开宝七年(974)闰十月,唯《宋史·薛居正传》记为开宝五年(972) 修,逾年毕,时间相差一年。《续长编》、《玉海》 为南宋人所撰,《太祖纪》所据为宋代的实录和国史,亦是当时人依据官方档案编撰的史籍,比之源出家传的列传,可信度要高一些,因此,所谓开宝五年诏修应属笔误。
《旧五代史》的修撰,距宋朝开国仅13年,它是宋初君臣总结历史经验,复兴文治,重整朝纲,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大业的措施之一。
五代十国是由唐末方镇割据演成的分裂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一是各国创建者均为前朝镇将,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和后唐武皇李克用原是唐朝的宣武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后晋高祖石敬瑭是后唐的太原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又是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后周太祖郭威则是后汉的枢密使兼天雄军节度使,他们都是藉重兵在握之机,凭武力推翻前朝政权的;二是五代各朝均立国短促,后梁17年,后唐13年,后晋10年,后汉仅3年,后周10年,由于军阀混乱战不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朝代更易无常。宋太祖赵匡胤也是靠发动兵变起家的,他自己原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统领京师禁军,显德六年 (959),周世宗突死,继位的恭帝年仅7岁,赵匡胤在京师以北20里陈桥驿导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丑剧,夺得了皇位。这样的作为,与前代武将篡位没什么两样。为了保证赵宋政权享运长久,防止擅权篡位的重演,赵匡胤登上皇位后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接受历史教训,寻求根除擅权争斗之弊的途径。他多次与臣下讨论这一问题。赵匡胤即位的第二年,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赵匡胤于是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腕,解除了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侍卫都虞候使张令铎的军职。次年,他又对宰臣说:“五代诸侯跋扈,多枉法杀人,朝廷置而不问,刑部之职几废,且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如此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即令诸州凡决大辟,一律录案闻奏,由刑部详覆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越匡胤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兵制、官制,扩大科举,重用文官的措施。如将禁军分署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领,只负责训练,调兵权授予枢密院,由文官任枢密使; 另创 “更戍法”,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统兵将帅难以随意操纵部伍。再如,过去节度使权势极大,赵匡胤在解除节度使的兵权的同时,把财权、司法权也收归中央,派京朝官出知州县事,设通判监导知州、知县,直接向中央负责; 又设转运使,专司地方财政。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均在于将地方权力集中于朝廷,将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从而保证赵氏家族的统治地位。编修史籍,深究五代弊端,可以说是这些“立国之策”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因为只有以史为鉴,方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五代速亡的缘由所在,采取相应措施制止流弊,削除祸根,使新王朝免蹈覆辙。《五代史》修成后,赵匡胤即展卷阅读,并对宰相说:“昨观新史,见梁太祖暴乱丑秽之迹,乃至如此,宜其旋被贼虐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 由此可见,宋朝立国之初,即仓促着手于前朝史册的编纂,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即为统治者规划集权和统一策略提供历史借鉴,“盖欲使后代帝王见灾变而自省,责躬修德,崇仁补过,则祸消而福至,此大略也。” (《旧五代史·五行志》)
宋初帝王倡导编纂史籍典册,还有另一个意图,这就是借制礼修乐,标榜文治,既恢复被军阀践踏得不成样子的纲常礼法,又可笼络知识分子,将大批企盼明主盛世的名流俊秀召至门下。修史只是其中之一,此外,编刻敕令格式、礼典朝章、刑法律例,类编百家丛说、君臣事迹、图经地理,也是这项措施的组成部分。赵匡胤虽出身卒伍,却喜观书,“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周世宗劝他“辟封疆,当务坚甲利兵,何用书为!”赵匡胤回答说:“臣无奇谋上赞圣德,滥膺寄任,常恐不逮,所以聚书,欲广闻见,增智虑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正因为赵匡胤不以武将自负,而能注意从图籍中吸取有用的知识,所以,比之始开统一事业的周世宗更具深谋远略,也更能得到知识分子的拥护。赵匡胤即位伊始,就强调文治,建隆三年(962),他要求武臣多读书,“贵知为治之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 乾德初年,得一铜镜,背面有“乾德四年铸”字样,赵匡胤很惊异,召学士问之,窦仪告诉他,“此必蜀物,昔伪蜀王衍有此号,当是其所铸也。”赵匡胤感叹道: “宰相还须用读书人啊!”从此更加重用儒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 由于赵匡胤倾心文治、重用文官,朝廷内外莫不以读书、着书为能事。建隆三年,有司上新删定《循资格》、《长定格》、《编敕格》各1卷; 乾隆元年 (963),窦仪等上《重定刑统》30卷,《编敕》4卷;二年,窦仪等又上《新定四时参选条件》,开宝六年,卢多逊等上 《开宝通礼》200卷、《义纂》 100卷,重定《长定格》3卷。这些礼仪律令的制定,也是在赵匡胤直接过问下相继产生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载: “先是,上谓大礼使范质曰: ‘中原多故,百有余年,礼乐仪制,不绝如线。今幸时和岁丰,克举禋祀,报神资乎备物,卿与五使宜讲求遗逸,遵行典故,无或废坠,副朕寅恭之意焉。’于是质等相与讨寻故事……。”宋太宗、宋真宗即位后,继续开展大规模校书、修书活动。太宗朝陆续校刻了《五经正义》、《七经疏义》、《史记》、《汉书》、《后汉书》,编修了《太平寰宇记》; 真宗朝,由李宗谔主修了《祥符州县图经》。这期间产生的最着名的四部书,是太平兴国二年 (977) 开始编纂的 《太平御览》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册府元龟》1000卷,主持编修工作的有李昉、扈蒙、李穆、王钦若、杨亿等人,均是深负盛誉的饱学之士。四部大书分门别类采录历代典籍,征引博,分目细,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文献资料。南宋学者评价《太平御览》说:“国初承五季乱离之后,所在书籍印板至少,宜其焚扬荡析,了无孑遗,然太平兴国中编次《御览》,引用1690种,其纲目并载于首卷,而杂书古诗赋,又不及具录。”(洪迈《容斋五笔》)应该说,宋初三朝大规模编印图书,倡导文治,对于重振朝纲,收笼民心确实取得了双重功效。恰如南宋人王明清在《挥麈录》中所说:“太平兴国中,诸降王旧臣或宣怨言,太宗尽收用之,置之馆阁,使修群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之类。广其卷帙,厚其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
编录前朝史籍,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传统。每一朝代灭亡之后,新朝统治者总要诏令史官取其事迹,勒定成书。然而宋初修《五代史》还不止于这种传统的影响,除了统治者欲兴文事,急于取鉴之外,当时的文人学者也都莫不关心此事,尤其是一些前朝遗老,视修史为己任。后周宰辅王溥自建隆二年起,先后撰成《唐会要》、《五代会要》两书,又与扈蒙等人共同撰成《周世宗实录》一书。另一位后周宰相范质在建隆间纂编了一部《五代通录》。这些历仕数朝、深得前代君主恩宠的文官当然是纂修前朝史册的最合适的人选。对他们来说,这也是报前主知遇之恩、为新主谋划政略的一个机会。宋初文人多经历了五代战乱,那时,军阀横行,崇武轻文,文人贱如草芥,仰人鼻息,苟延于兵革交戎之间。他们自幼诵习儒家经典,而时势却与先哲启示的理想世界遥距万里。宋朝建立后,赵匡胤礼聘文士,任用文官,又施行改革,推进统一大业,这一切都使文人感到振奋,他们治国齐家的理想与抱负终于得以伸展,才干终于得以发挥,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新王朝谋划礼制,提供史鉴。宋初学者热心修书编史,正表现出他们期待盛世早至,文风重振的切切之心。应该说,知识分子的这种心理也是统治者所希望并加以利用的。
总之,《旧五代史》的编纂,是宋初帝王意欲规划集权策略和重修文道的产物,而当时学者亦热心于史学,是因为乱世后痛定思痛,也急于从历史中寻找一些教益,提供给统治者参考和借鉴。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xue/2023015740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13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1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