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史学研究

《后汉书》《《后汉书》版本的流传情况》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24日 阅读:198 评论:0

《后汉书》问世后,由于尚未发明刻板技术,所以一概为抄本。隋唐以后,雕板印刷出现,(关于雕板印刷技术的最早出现,学术界至今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隋朝,有的认为在唐初,还有的认为是唐朝中期以后。现存最早的实物证明是在敦煌发现的唐懿宗咸通九年(868)《金刚经》残卷。)但是迄今所留下的各类文献没有证明刻写过《后汉书》的记载。王先谦在《后汉书集解述略》里说: “镂板虽始唐末,至周显德中乃用以刊经籍。至《后汉书》之有刻本,则又自宋淳化命官分校 ‘三史’始。”按上文。《后汉书》始有刻本的是在淳化五年(994)。淳化系宋太宗年号。又据前文可知范书与彪志(包括刘昭注志及李贤纪传注)合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则此前范书纪传与司马彪志或分或合,基本上各自传行。在宋代,《后汉书》于淳化五年初刻于杭州后,便开始了该书的版本流传。此后,真宗景德二年(1005) 又刻写校定本,不过此本与淳化本一样. 范书中并不包括彪志。随后在真宗乾兴刻本中始将彪志合入范书当中,便开始了二者合刻的先例。以后,仁宗景佑年间又刻刊误本,即称景佑本; 神宗时又有熙宁本;南宋高宗朝又有绍兴本。刻于绍兴末年。今天,北宋刻本大都已散佚,所剩只有一些残本,清人何焯、惠栋、钱泰吉等都曾用来与他本参校,做些工作。现就我们所见,今存宋刊本有如下数种:

北宋刻递修本数种刊本,宋绍兴江南路转运司刻宋元递修本,宋刊大字本,宋王叔边刊本,宋庆元间建安刘元起家塾刊本,宋嘉定元年蔡琪一经堂刊本,宋白鹭洲书院刻本、宋黄善夫刻本以及宋刻元或明递修本数种等等。上述刻本中,属于北宋的均残损严重,无一完整,有的是用后来的本子充配,有的则以他本补缺。南宋绍兴本以后所刻则大体上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所以元明以后便据此翻刻流传,历久不衰。

元代传世刊刻本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该朝所刻《后汉书》本身就有限。王先谦说元本传世者只有小字本。今我们所见亦仅有元大德九年(1305)宁国路儒学刊本及据该刻的明印本,还有元刻明印本、明清递修本等等。

明代自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有官刊典籍。当时由宦官把持的司礼监主持,故称监本,亦称雍本。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由南京国子监刻成十七史,其中《后汉书》系用宋板。神宗万历二十四年 (1596) 至三十四年 (1606)之间,北京国子监也合刻了包括范书在内的二十一史。今见有明正统八年 (1443) 至十一年 (1446) 间刻本,明嘉靖七年 (1528) 南京国子监刻明清递修本,嘉靖九年 (1530)南监刻本,嘉靖十六年(1537)广东崇正书院重修本,嘉靖间清文盛等刻本,明万历二十四年 (1596)北京国子监刻本及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重修本,明崇祯十六年 (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明南监刻清修补本,以及吴勉学刻本、陈仁锡评刻本等,还有王先谦所提及的周采等刊印的明闽本。

在这里附带说明,宋人孙奭建议范书与彪志合刻,以后的刻本就都把彪志附于范书之后了,到了明监本,就把列在纪传之后的志改在纪传之间,并且抹去司马彪的名字,将刘昭“注补”改为“补并注”,致使后人误以为彪志是刘昭自补自注的,这一点尤有说明阐释的必要。

清朝刻印事业更加发达,中央及各省均设置书局出版机构,私人印刷业也相当普遍。清人特别重视翻刻前代珍本,尤以宋元为贵。有关《后汉书》,其印制数量大大超越前朝,这里只例举数种:一是影写北宋景佑刊本及宋抄本,二是乾隆年间武英殿刻本,三是翻刻汲古阁本,四是同治以后五局合刻本,在中后期,还有大量的私刻本,在各地都很盛行。

进入民国以后,这一趋势仍旧不衰,并大多系诸史合刻,形成二十四史、二十五史整编风尚。关于《后汉书》刊行,有20年代刘氏嘉业堂影刻宋一经堂本,1927年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铅印本,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锌版影印本,同年上海世界书局影印本,1936年上海大光书局铅印本,1937年上海涵芬楼影印宋绍兴刊本 (即 《四部丛刊》) 等等,其中有不少的刊本都是源自武英殿本。建国后,又陆续影印或排印了一些《后汉书》,多据清及民国年间诸本。其中尤值得介绍的是60年代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

此书系60年代我国进行古籍校刊整理的内容之一,由宋云彬等人完成。该书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绍兴本 (即涵芬楼影宋本) 为底本,参校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同时又采用、清及近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标点和校刊,于1965年正式出版,成为今天流行中最好、最方便的本子。该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新编目,改订旧误,增加内容,并与全书相配,使用便捷。

末了再简略谈一下日本所藏《后汉书》的版本。由于我们了解有限,这里主要就所知罗列如下:

南宋绍兴本并配北图藏本,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藏南宋福唐郡庠重刊北宋淳化监本,元刊明南京国子监刊清康熙年间重修本,明嘉靖南京国子监刊万历间补刊本,明嘉靖间汪文盛等刊本,万历国子监刻本,明崇祯清顺治间琴川毛氏汲古阁刊本,崇祯十六年(1643)刊顺治十二年(1655)补辑,清道光间武英殿重修刊本,同治和光绪年间淮南、金陵、湖北及上海同文书局等刊修本,光绪间上海久敬斋石印本,清末上海集成图书公司重印本,民国间吴兴刘氏嘉业堂影印宋嘉定一经堂刊本,上海中华书局影殿本,民国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四部丛刊》)本,民国上海开明书店影殿本等。有关建国以后及港台版书,主要包括北京商务印书馆所用《四部丛刊》本影印本,缩印百衲本,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本,台北二十五史编刊馆影印本(即仁寿本),香港亚光图书公司排印本等。日本国内自印的版本有宽永翻元大德九年(1305)宁国路儒学刊本,还有据元本翻印的日本活字本,明万历间京都出云寺和泉掾印本,江户时代刊本,明治间东京印刷会社排印本,帝都钱屋物四郎竹苞刊本,大阪河内屋忠七等刻本,史学会社石印本,京都吉田四郎右卫门刊本,京都俵屋清兵卫等刊本,以及昭和间东京汲古书院影印日本活字本及用米汉上杉家藏庆元四年(1198)刊本影印本等。从上文举例,可知日本所藏多为明清以后刻印本,同时日本自刻本亦为数不少。这仅为我们所知,难免挂一漏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xue/202301573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