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界地图,在大陆与大陆之间,洲与洲之间,以至国与国之间、岛屿与岛屿之间,都有被蓝色所填充的大片地方,那不是别的,是一道道我们熟识的或陌生的海峡或海湾。海峡和海湾,将大陆与大陆、大陆与海岛、海岛与海岛分离,切断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两种最重要的陆路运输交通,成为其间陆路交通的天然屏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各种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跨越天堑,世人进行了种种大胆设想和积极探索,跨海通道应运而生。
跨海大桥、越海隧道等现代海洋通道的出现,到现在已是150多年的历史。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能只是一瞬之间,但对于跨海通道的发展来说,却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程。从19 世纪初期欧洲拿破仑最初的英法隧道梦想,到20 世纪初美国金门大桥的设计,以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为代表的跨海通道,在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跨海通道建设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跨海通道的发展。反过来,跨海通道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世界跨海通道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除了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其他一些跨海通道形式,如人工岛、海上机场等,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各种各样的跨海通道,将四大洋、五大洲越来越多的地区连在一起,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人感觉距离越来越近。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得以实现,终于能够自由地跨越海峡,往来于全球的海洋与地域之间。
今天,我们放眼世界主要国家,凡是有海峡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跨海通道。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新的世纪里,世界经济、科技将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跨海通道的发展也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本书概括介绍了世界各地各种形式的跨海通道,回顾了其发展历史,讨论了其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全书有两条主线,在时间上,以世界跨海通道的发展年代为线索;在空间上,以各大洲的主要国家为线索。两条线索,并行交错,贯穿于全书。读者可以跨越150 年的时空,领略跨海通道的发展风采,感受跨海通道给人们带来的震撼。
为探索构筑山东蓬莱和辽宁旅顺跨海通道,在国务院领导的支持下,由原国家计委等有关部委和山东、辽宁等地一些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组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研究组,这一课题自1993年3 月提出,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几年,赞成者有之,称之为我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倡议;反对者亦有之,斥之为天方夜谭。究竟国人对跨海通道了解多少,没人做过调查,但我们课题组发现,反对者确确实实大都是由于对跨海通道不了解而持否定态度的。因此,课题组组织力量,广泛收集资料,查询各大图书馆、走访高等学府、请教专家学者,几经反复、数易其稿,终成此书。期望本书的出版发行,使人们对跨海通道有所了解,从而支持国内跨海通道特别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
课题组在两年前已经出版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一书,这次出版《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既是对前者的补充,也是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为更多的人了解世界跨海通道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态势提供一份难得的读物,也为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渤海海峡及我国众多海峡建设跨海通道的研究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本书出版之际,中国工程院一位院士在报章披露,在20年至30 年内,我国将建设若干条跨海通道,这些宏伟工程可能是桥隧结合,其中海底隧道将是主要部分,阅后令人为之振奋。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在沿海地区兴建许多巨大的海洋工程。这些巨大海洋工程的修建,将成为我国21 世纪前期海洋开发和经济腾飞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6 年底,穿越渤海海峡的烟大铁路轮渡将竣工,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两大半岛将与大陆南北铁路大动脉体系联网,从而大大拉近了我国沿海城市的距离。资深专家认为:正在施工的铁甲轮渡与未来的海峡隧道并不矛盾。世界各国的海峡跨越方式,大部分均是先有轮渡,再有隧道或桥梁。一旦渤海海峡铁路隧道建成,列车时速将提至180 公里,从最远的北国之滨到达海南岛也只不过20几个小时,那该是怎样一幅情景?英国人、法国人梦想了一个多世纪,建成了英法海峡隧道;日本人梦想了60 年,建成了津轻海峡隧道;中国人梦想它半个世纪,还不能建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吗?
这是一个梦,一个衍生于海峡上壮阔的梦。梦会让幻想变成现实。本书的编写,一个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对世界跨海通道的进展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这一点来讲,本书不算一部研究性的学术着作,而只是一部科普读物;另一个目的则是让国人看到世界跨海通道发展的大势,认清我们国家作为海洋大国的跨海优势,认识到我国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及其他跨海通道势在必行。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国人从对跨海通道的了解认识和逐步深入而转向支持参与跨海通道的研究和建设,那么,就会使构筑跨海通道的梦想增加实现的支持基础。
本书由《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提出并组织,由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具体编写任务。第一章、第五章由刘良忠撰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由侯鲜明撰写。张晓青、董相志、王爱平在编写过程中,提供了大量资料,参与了有关内容的写作。刘良忠、侯鲜明还作了大量细致的编写校对工作,戴桂英作了大量协调指导工作。最后由柳新华、宋长虹、戴桂英统纂,何益寿负责技术性问题的审核修改。
在编写中,有关人员查阅并参考了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网站,多数在书中已经注明,但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细列举。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科技部有关领导、鲁东大学政法学院曲洪志、鲁东大学图书馆周敬治、张晓青、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李旭东、仲少云、山东省委党校王爱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维佳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以真诚的敬意和谢忱!
* 《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魏礼群、柳新华主编,戴桂英、宋长虹、刘良忠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10 月出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wenxuan/2022121973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1-29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