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两宿敌握手言和——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4日 阅读:185 评论:0

贝京(左)、卡特(中)和萨达特在一起

1978年9月5日,美国总统卡特在他的私人别墅戴维营里迎来了两位非同寻常的客人——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这位以“温和派”著称的美国总统正在做他的政治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一件大事,促成埃以美三方最高级会谈。卡特在这两位针锋相对、一触即发的“敏感人物”中间极力斡旋,表现了极大的耐心。经过整整13天唇枪舌剑的激烈会谈,两位客人终于各自作出了让步,达成了《戴维营协议》。

阿以冲突历时持久,宿怨深积。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整整30年时间,在这块土地上一直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埃及是阿拉伯方面的主要参战国,在4次中东战争中,共耗费了1000亿埃镑,死伤10万人之多,人民普遍厌战思和。以色列也耗资巨大,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更有许多国家与其断绝了外交关系,为摆脱困境,只有谈和。1977年11月,萨达特勇敢地作出了“主动和平之举”——正式访问耶路撒冷。继这次访问之后,1977年底和1978年上半年,埃以之间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但是,由于双方坚持固有的立场,这些谈判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签署和约似乎仍然遥遥无期。

此种局面令美国卡特政府深感忧虑。因为美国一心想把埃以和谈纳入它的中东战略轨道,进一步排挤苏联在中东的势力。基于此,它开始在双方之间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卡特总统亲自出马,于1978年初访问了埃及,同萨达特进行会谈,并邀请萨达特到了美国。尔后,卡特又向贝京发出了邀请。8月上旬,美国国务卿万斯不辞劳苦,再访埃及和以色列,终于促成了埃以美三方的戴维营会谈。

在会谈的整个过程中,萨达特与贝京之间的斗争一直十分尖锐、激烈。在卡特的极力斡旋下,双方才彼此作出妥协。9月17日晚,双方在白宫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个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协议确认,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是解决中东问题应遵循的基础;该地区的每个国家都有在安全和公认的边界内和平生活的权利;要求埃及、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4方参加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谈判,并确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的最后前途;要求埃以双方通过谈判在3个月内缔结一项和平条约。同时,协议还对埃以关系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9月28日和10月14日,以色列议会和埃及人民议会分别通过了《戴维营协议》的两项文件。

可以说,《戴维营协议》是埃以互相妥协的产物。双方都从各自原先的立场上作了不同程度的退让。以色列承认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是解决阿以冲突的基础,承诺将西奈半岛全部交还埃及;埃及在协议中同意把实现中东问题的全面解决与处理埃以关系分别写进两项文件,实际上是与以色列单独媾和。不过,《戴维营协议》也遗留下一些重大问题,如协议没有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最后地位作出规定,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戈兰高地只字未提,等等。这些问题不但成了埃以和谈中的障碍,也使《戴维营协议》在阿拉伯世界遭到普遍的反对。

总之,《戴维营协议》进一步推动了中东和平的进程,为埃及赢得一个和平环境,但也留下一些问题,仍待进一步谈判解决。美国利用这一协议把埃及纳入它的中东战略轨道,以色列也企图通过埃以单独缔和,分化、削弱阿拉伯国家。许多埃及人士则认为,埃及为《戴维营协议》的签订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638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