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整个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地质学的发展。地质学研究所依赖的观测、测试技术的提高、多种学科的相互渗透、国际间日益广泛的合作、大规模综合考察的进行,都为地质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创造了条件。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不仅使人们揭开了浩瀚无垠的大洋的面纱,而且对于主要奠基于陆地地质的传统地质学理论,也提出了严重挑战。那种认为大陆固定、海洋永存的观念动摇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即由“固定论”向“活动论”转变。尽管在这以前许多科学家都有活动论的思想,如早在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记述了大西洋两岸的吻合性,1908年美国地质学家泰勒提出了大陆向南滑动的看法,但是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地球活动理论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魏格纳1880年生于德国柏林,曾在柏林大学、海德尔堡大学、因斯布鲁克大学学习,1908年到马尔堡物理学院任教,讲授天文学和气象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后因受伤回家。从1919年到1930年期间,先后在汉堡大学和格拉茨大学任教授。1930年11月1日,他在考察格陵兰返回西海岸的途中不幸遇难,终年50岁。
魏格纳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即大陆之间或大陆相对于洋盆的大规模水平位移的理论。1912年1月6日,他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作了题为《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论证地壳的轮廓(大陆和海洋)的生成》的演讲,1月10日他又在马尔堡科学协进会作了第二次演讲,题目是《大陆的水平位移》。在这两次演讲中,他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大陆漂移说,轰动了全世界。此后,他利用病休期间对这个学说进行了详细论述,写成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魏格纳学说的主要论点是:组成洋底的岩石和大陆的岩石是各不相同的,前者以较重的粘性硅镁质组成,后者以较轻的刚性硅铝质组成;轻而硬的硅铝陆壳像“冰山”一样,在易变形的硅镁层上漂移。全世界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完整的单一的大陆——泛大陆,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运动的作用,原始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块,在硅镁层之上离极漂移并开始分离的,北大西洋的裂开到第四纪才全部形成。印度洋裂开始于侏罗纪。在始新世时,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与南极大陆分离并向北移动,深入到太平洋,经过班达弧,止于它的东端。这些移动造成了世界诸大洋、诸大洲今日的面貌。魏格纳的学说比较圆满地解释了今日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地形、地质构造、古生物群落的相似性以及南半球各大陆古生代后期冰碛层的分布等一系列问题。
魏格纳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提出后,得到了许多地质学家的支持。尤其是南非的亚历山大和英国的霍姆斯,两人继魏格纳之后提供了更多的大陆漂移证据,并为解决漂移机制的问题而努力。他们断定地球既没有收缩也没有膨胀,但能产生水平运动,这是由地幔热驱动流引起的。
20年代中期,大陆漂移说由于在理论上缺乏足以产生漂移的合理机制,又未证实海岸线的吻合和陆块运动的现象而遭到普遍反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的看法才发生显著改变,曾经濒临绝境的大陆漂移说复活了。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布拉德和他的同事用电子计算机证明了大西洋两岸良好的吻合性,美国和巴西的地质年代学家用放射性测年方法进行吻合关系的调查,发现巴西和非洲西部有一条年龄相同的岩石带,从而证明了非洲和南美洲是相连的。在属于冈瓦纳古陆的非洲、南美、福克兰群岛、马达加斯加、南极洲和澳大利亚陆块上,都发现了相同的冰碛岩。仅适合于陆地和淡水环境的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却在非常大的海洋屏障两侧发现,在没有沉没陆桥证据的情况下,只能用大陆漂移来解释它们的分布。另外,古地磁和大洋盆地的研究也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和被称为“新全球构造理论”的板块构造说,从而最终完成了地球科学史上的这次革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621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