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科学工程院和庆应大学医学院土田等研究人员研制出称为土田模型的人工红血球。在此基础上,他们合成了高分子铁卟啉类人造血液。这种人造血液可在活体中代谢,其颜色、粒度、比重、粘度和渗透压大致与天然血相同。这标志着人造血液的研制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要研制人造血液,首先必须搞清血液的奥秘。17世纪初,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先驱哈维揭示了血液循环机理。然而,这仅是掀开了血液探索史的扉页,因为这毕竟还没涉及到血液自身的组成和机能。随后,斯旺默丹用显微镜首次发现了血细胞,这才真正揭开了探索史的第一页。
此后,血液中的成分不断被发现。于是人们逐渐明白:血液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由有形和无形两种成分组成。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负责抗御入侵细菌,血小板负责止血。无形成分包括血浆中的水和多种化学物质,它们负责保障有形成分履行职责。同时还认识到,如果人体失血超过30%,必须进行输血抢救。但是,在实践中,输血往往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1900年,奥地利33岁的生物学家兰斯特纳将同一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注入几个人的血清中,结果有的血清中发生了凝集反应,有的却没有反应。由此发现人血存在着三种基本组合,即A、B、O三种血型。以后进一步发现人类的血型为A、B、O、AB四型,并发现一些亚型。血型的发现,奠定了血液分类学的基础,也揭开了输血之所以会失败的奥秘。从此医院严格规定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但是,由于血型的限制,血源的匮乏,以及输血前准备工作的繁琐,使科学家们开始了对人造血液的探索。
从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将重点放在研究血红蛋白的结构上。因为输送氧和二氧化碳主要是血红蛋白的任务,而大失血时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也是血红蛋白的减少。他们从人血中提出红细胞,进行脱氧、冷冻和干燥,制成血红素粉保存起来。到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血红素液,作为血液代用品。然而,实际上这并非是人造血,仅是人血的提取物。
1966年的一天终于有了转机。这天,美国医学博士克拉克正在实验室里研究曾用于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氟碳化合物溶液,他把这种溶液放在身旁的桌子上,忽然,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了溶液中。过了好久,克拉克才发现这个不速之客,并将其捞了出来。结果,本应淹死的老鼠却抖抖身子,一溜烟地逃之夭夭。这是什么缘故呢?于是克拉克有意将一只白鼠浸入氟碳溶液中,几小时后,捞上来的白鼠仍安然无恙。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氟碳溶液具有很强的含氧能力,其含氧量比水大10倍,是血液的2倍多。克拉克立即省悟到它是人造血液的理想原料。这个发现是轰动性的,拨正了人造血液的科研方向。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抽去了一只老鼠身上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然后将其关进密闭的玻璃罩内,并向罩内加注氧气。10分钟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这类试验是鼓舞人心的,但氟碳化合物在微细血管里会凝集成簇,产生血瘀,堵塞血管,因而仍不具实用价值。
1978年2月,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全氟萘烷和全氟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再经表面活性剂乳化,制得一种牛奶状的白色悬浮液。经动物试验后,又给自己身上注入了50毫升,结果没什么不良反应。于是,他向全世界宣布制成了真正的人造血液。1979年,中国也制成了这种氟碳人造血。
1979年4月,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将新人造血液用于临床手术中的输血,效果良好。5月,又进行第二次应用,再度获得成功。从此,这种人造血液被医学界正式认可。
人造血液的发明,为抢救人的生命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内一项了不起的科学技术成就。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美好的前景:永久性地解决血源危机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619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15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4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