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加伊(右)与家人为内战中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
1991年6月25日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议会同时宣布独立。随之内战爆发,人民遭受涂炭。
随着1990年南共联盟解体、多党制形成,一些反对党在共和国选举中获胜,各共和国在南斯拉夫未来国家体制问题上的矛盾日趋严重。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强烈要求实行联邦制。在民族矛盾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克罗地亚境内的60万塞尔维亚族居民从1990年底开始纷纷成立自治区,宣布脱离克罗地亚,归并塞尔维亚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当局亦认为,南斯拉夫内部边界只是行政区划,不能作为最后国界。如果克罗地亚等共和国要求独立,它们同塞尔维亚之间的边界必须重新划分。
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后,其武装立即占领了该共和国境内的南斯拉夫过境通道,把通道上书写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标志和南斯拉夫国旗换成“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标志和斯洛文尼亚国旗。26日,联邦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是非法的和无效的”。6月27日,斯洛文尼亚武装与南斯拉夫人民军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不久,战火扩大到克罗地亚塞族人聚居区并逐渐升级。
南斯拉夫发生武装冲突后,欧共体连续向南派出代表团进行调解。7月8日,欧共体代表团在布里俄尼群岛同南联邦领导人、斯洛文尼亚代表团共同签署了《和平解决南斯拉夫危机宣言》。7月10日,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议会决定接受布里俄尼宣言,准备以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从而使斯局势转向缓和。随着斯洛文尼亚境内武装冲突的逐渐平息,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两族及两共和国间的冲突又成为南斯拉夫危机的焦点。克、塞是南斯拉夫境内最大的两族,由于历史、宗教、文化迥异,积怨甚深。6月25日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遭到境内塞族人的强烈反对,克共和国军警和塞族地方武装、克军警与前来隔离双方的南人民军之间的冲突接连不断,塞族人聚居区成了冲突的主战场,战事一再升级,战火愈烧愈烈。11月17日,南人民军攻克克共和国境内的战略重镇武科瓦尔,2000余克罗地亚守军宣布投降。
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及马其顿共和国也改变了相对温和的立场,开始谋求独立。9月8日,马其顿举行了关于独立问题的全民公决,10月15日,占波黑共和国58%的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议员签署了《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备忘录》宣布波黑是保持现有边界的主权国家,表达了波黑的独立倾向。11月20日,马其顿议会宣布马其顿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至此,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中的4个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联邦已面临全面解体的危险。
在这种情势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以及生活在其他共和国的塞尔维亚族居民也开展了建立新的共同国家,即未来南斯拉夫联邦的运动。他们认为,南斯拉夫是已经存在70多年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创始国和积极的成员国之一,在全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享有崇高威望,因此任何国际讲坛甚至南斯拉夫的政府和领导人都无权取消它的存在,只有南斯拉夫人民通过全民公决才能对它的命运作出决定;塞尔维亚民族是南斯拉夫最大的一个主体民族,根据各民族享有的自决权,它也有权继续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国家里,而不成为某个分裂出去的共和国的少数民族。愿意留在南斯拉夫内的居民占南人口的50%以上,这种抉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8月12日起,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领导、波黑共和国的塞族领导和克罗地亚塞族自治区的领导,以及南人民军的领导,多次举行了维护南斯拉夫的多边或双边协商会议,并开始采取统一的行动。12月19日,克罗地亚境内的部分塞族居民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波黑共和国的塞族议员建立了自己的人民议会,并于11月10日组织了该共和国塞族居民的全民公决。12月26日南联邦主席团宣布克罗地亚、黑山和波黑共和国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联合组成一个“小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举行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宪法,宣告一个新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成立。这意味着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彻底解体。新南斯拉夫的诞生,是近年来原南斯拉夫国内外局势变动、发展的结果。
持续的战争和动乱给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据南联邦方面公布,南内战已夺去1000多人的生命,并有50多万难民,其中60%是14岁以下的儿童。1991年南斯拉夫人均收入下降到1965年的水平。据经济学家在1991年11月底估计,武装冲突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已达700亿美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南1990年的社会总产值。原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都为内战和分裂付出了难以弥补的沉重代价。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616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