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伊朗和伊拉克交战8年停火(1988年7月20日)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58 评论:0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军突然出动以米格-23为主的各种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及各主要军事基地进行了空袭。刹那间,阿拉伯河两岸烽烟突起,炮火弥漫。两伊战争从此拉开序幕。
当时,谁也不曾料到,这场战争竟持续了8年。8年,它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两伊双方的伤亡人数达148万人;两国的炼油设施都遭到了严重地破坏,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两个穆斯林国家反目成仇,大动干戈的呢?
伊朗和伊拉克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连接这两个古老国家的不仅有漫长的陆地边界,而且还有那条充满神话色彩的阿拉伯河。
著名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伊拉克境内库尔纳城汇合后,向东流入波斯湾。这段长约100公里的河道,就叫阿拉伯河,也叫夏特阿拉伯。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双方对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议。底格里斯河是伊拉克赖以生存的内河,它在离波斯湾120公里处汇合后流入阿拉伯河。这是伊拉克通向海湾的唯一水路。石油是伊拉克的经济命脉,通过波斯湾,它的石油可以源源对外出口。正因为如此,伊拉克声称,阿拉伯河的整个航道直到伊朗沿岸都是他的领土;而伊朗则坚持说,沿河流中央的塔尔维格才是两国的正式边界线。
两国在这一争端上曾多次签订协定,但这些协定都是在当时国力强弱悬殊的基础上达成的。早在1847年,奥斯曼帝国(当时伊拉克是其一个行省)就曾迫使伊朗签订条约,规定按东岸伊朗一侧浅水线为界,河水面主权属伊拉克。1913年和1914年,双方先后签署了君士但丁堡议定书和划界委员会会谈纪要,将霍拉姆沙赫尔港让给伊朗,并划定了陆地边界,1921年伊拉克独立后,又同伊朗签订了边界条约,规定在阿拉伯河的霍拉姆沙赫尔港和阿巴丹港附近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其余均以伊朗一侧浅水线为界,河流主权归伊拉克。1969年,伊朗单方面宣布废除。1971年,伊朗利用英国人撤出波斯湾的机会占领了霍尔木兹诸岛,从而导致了两国关系的恶化,1975年3月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在阿尔及利亚前总统布迈丁的倡议和调解下,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和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候赛因(现任总统)达成了解决边界纠纷和促进睦邻关系的协议,即阿尔及尔协议。该协议的内容是:根据1913年君士坦丁堡议定书和1914年划界委员会的会谈纪要,对两国陆地边界进行最后的勘测;确定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双方将恢复在边界线的安全和互相信任;双方认为对这些安排的任何一项内容的破坏都是违背这个协议精神的。这个协议的签订,伊拉克是作了较大的让步的。1979年2月,巴列维王朝倒台之后,伊拉克几次提出修改“阿尔及尔协议”,伊朗均未置理。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发表声明,要求伊朗将1971年占领的海湾三岛—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交还给阿拉伯人。
海湾三岛地理位置险要,犹如霍尔木兹海峡上的三道闸门。18世纪和19世纪初,三岛属于卡西姆国。后来英国殖民主义派遣舰队侵犯海湾,控制了三岛和海湾。1971年英国政府决定承认海湾各国独立,撤出海湾。伊朗乘机占领了三岛。但三岛的主权归属相当复杂。历史上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屡为三岛主权发生争执,甚至互动干戈。为此萨达姆·候赛因总统正式宣布:“为捍卫伊拉克的荣誉和阿拉伯民族的尊严、主权,将进行战斗收复领土。
如果说,由来已久的边界争端是促使这两个国家诉诸武力的导火索的话,那么,教派之争、民族纠纷,则是构成这场冲突的火药。
伊朗和伊拉克虽然同属穆斯林国家,但分属两大教派:伊朗90%以上的居民属于什叶派;而伊拉克大约有一半居民属于什叶派,但是,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却属于另一个教派—逊尼派。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两个比较大的派别。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及对伊斯兰圣书《古兰经》的解释上。
目前,全世界7亿多穆斯林中,有90%属于逊尼派,10%属于什叶派。伊朗有什叶派穆斯林3300余万人,约占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总人数的一半。伊拉克也是什叶派穆斯林较多的国家,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5%,逊尼派只占35%。但伊拉克的统治阶层都是逊尼派。他们对宗教很少关心,而宗教又正是伊朗领袖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的基础。
霍梅尼全名叫霍梅尼·阿亚图拉·鲁霍拉,伊朗最高领袖(革命领袖和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1979年巴列王朝倒台后登上了伊朗的政治舞台。他上台后,宣布废除帝制,通过公民投票建立伊斯兰共和国,11月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他为最高领袖。
霍梅尼上台后,提出了两个口号:“不要东方,不要西方”;“把革命输出到一切伊斯兰国家去”。为此,他首先选中了伊拉克。一则伊拉克的当权者是逊尼派,二则霍梅尼当年流亡伊拉克时曾受到了候赛因的驱逐。于是,“发动一场圣战”,“推翻伊拉克萨达姆·候赛因政权”,便成了霍梅尼的行动目标。他公开支持占伊拉克人口一半以上的什叶派教徒进行“伊斯兰革命”,建立“伊斯兰共和国”。由此,两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时,民族纠纷也使这两个国家的积怨加深。
伊朗主要是波斯人,而伊拉克基本上是阿拉伯人。两国境内均有数百万库尔德人,双方又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在伊朗的胡齐斯坦省,有着近200万的阿拉伯人,大部分属于逊尼派穆斯林,他们在伊朗是少数民族,一直进行着要求民族平等和争取自治的斗争。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和其它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因此,伊朗境内不断发生暴乱和骚动。在伊朗北部境内发生的库尔德叛乱,曾使霍梅尼政权陷入了严重的困境。这一叛乱也是在伊拉克的支持下发动的。
除此之外,1979年就职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候赛因还有更为雄心勃勃的目标,那就是要使巴格达成为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强大核心,由他领导统一的阿拉伯世界,取代非阿拉伯国家伊朗,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彻底粉碎伊朗什叶派穆斯林革命组织利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来颠覆伊拉克的阴谋活动,抗拒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敌人。
按照萨达姆·候赛因及其谋士的计划,他完全有成功的把握。霍梅尼一上台,就枪杀了原伊朗帝国军队的大部分将领,使得曾一度十分强大的伊朗军队土崩瓦解。这使萨达姆看到了希望。他决心动用武力废除1975年阿尔及尔协定强加给他的“耻辱”,夺回1925年被伊朗强占的胡齐斯坦省,然后占领波斯湾口的三岛屿,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出口处,最后推翻霍梅尼政权。
1980年4月1日,一个伊朗人在巴格达的一次集会上,扔出了一颗手榴弹,炸伤了与会的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并炸死了两名学生。这一偶然事件,在两个原本关系就十分紧张的国家,成了战争的引线。
此后,两伊边界地区便时有冲突。到了8、9月间,冲突的规模已发展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与此同时,伊拉克与海湾国家首脑频繁往来,并达成了《海湾国家反伊朗秘密协定》。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1.北也门向伊拉克提供苏制武器和弹药,其费用由沙特阿拉伯支付;2.北也门、约旦、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海、空军基地;当科威特、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遭到伊朗进攻时,由沙特阿拉伯和约旦承担其防御责任;3.伊拉克夺回霍尔木兹三岛屿,归属阿拉伯国家管辖;4.战争结束后,进一步发展其协定,缔结新的海湾国家盟约。这些协定的签订,使伊拉克消除了后顾之忧。另外,伊拉克还要求伊朗退出大、小通布三岛,归还占领伊拉克边境的1300平方公里的土地,阿拉伯河重归伊拉克控制。对此,伊朗则宣布,“不放弃一寸领土”。然而在9月上旬的冲突中,伊拉克已占领了霍拉姆沙赫尔附近地区约210公里的地方。
9月17日,这是两伊关系恶化的转折点。这一天,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废除同伊朗签订的1975年阿尔及尔协定。第二天,伊拉克国民议会还批准了一项法令,规定一切经过阿拉伯河的船只只能悬挂伊拉克国旗,必须向伊拉克缴纳通行费,听从伊拉克当局的命令。9月22日上午9时50分,伊朗军队发现正在阿拉伯河上航行的日本船只和希腊船只都挂着伊拉克国旗,于是,便用重炮向这些船只开火。两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候赛因下达了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从而两伊战争爆发了。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米格—23和米格—25飞机编队低空掠过伊朗国土上空,对梅赫拉巴德机场、德黑兰的多森—塔彭机场以及大不里土、赫曼沙、阿瓦士、迪兹富勒、乌里米亚、哈马丹、萨纳代和阿巴丹等机场发动了突然袭击。随后,它兵分三路向伊朗境内进发。北路从攻打伊朗边境城市席林堡开始;中路向梅赫兰和提斯孚尔等战略地进攻;南路重点围攻伊朗石油产地胡齐斯坦省的三个战略要地—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和省会阿瓦士。
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位于胡齐斯坦省西南角,以阿拉伯河为界,邻近波斯湾。阿巴丹实际上是霍拉姆沙赫尔的延伸部分,只不过是卡伦河把它们一分为二。伊拉克进攻该地区的目的就是要控制阿拉伯河,从而保障伊拉克从巴士拉油港通往波斯湾这唯一的出口的安全。然而,由于伊朗方面的拚死抵抗,伊拉克的愿望未能实现。
随后雨季的到来迫使两伊战争进程缓慢下来,战场上出现了胶着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近一年。
两伊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呼吁两伊停战。但是,双方对和谈的要价相差甚远,态度僵硬,无法沟通,战争只能继续打下去。
实际上,伊拉克对伊朗军队的力量显然是估计不足,它根本没有料到会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伊朗军队虽然经过伊斯兰革命,受到了清洗,但仍然很有力量。而伊拉克军队由于在异国作战,士气抵落。另外,伊拉克曾估计战争会使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和境内的库尔德少数民族起义,推翻霍梅尼的统治。然而,这些事件均未发生。战争不但巩固了霍梅尼的地位,也加强了伊朗国内的团结。事实证明,民族主义战胜了宗教的忠诚和种族的姻亲关系。也正是这些,使伊拉克在战争开始不久就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并很快地转入被动。
战场上的连连失利,使得伊拉克政府十分难堪。为了扭转战场上的失败而带来的不稳定的局面,伊拉克决定单方面停火,并宣布从伊朗撤军。
但是,被胜利所陶醉的伊朗,提出伊拉克必须付出巨额赔偿赎回战俘并且遣返数以千计的被伊拉克当局驱逐伊朗的宗教界持不同政见的人士,并承认自己是侵略者;萨达姆·候赛因必须下台等。霍梅尼说,如果伊朗提出的“全部条件得不到满足,我们将继续这场战争”。伊拉克方面则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这些条件。
但是,伊拉克被前线的溃败弄得手足无措,只好于1982年6月16日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维持停火。6月29日,伊拉克宣布,伊拉克部队在占领伊朗边境地区21个月之后,已全部撤回到国内,伊拉克甚至还放弃了对阿拉伯河及其有争议地区的主权要求。
然而,伊朗并不满足眼前所得的胜利,一场更大的军事行动又开始了。
1982年7月14日,霍梅尼对萨达姆发动了“斋月行动”。
按照伊斯兰的教义,斋月是最忌杀生的。可是在这个斋月里,两个穆斯林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伊朗为这次行动投入了12万人的兵力,使之成为波斯湾现代史上最大的陆战。霍梅尼声称,伊朗将打垮“异教徒”候赛因,进军“耶路撒冷”。
伊朗发动“斋月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夺取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
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它的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是伊拉克重要的经济枢钮。
因为巴士拉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伊拉克在巴士拉以北地区构筑了一道约20公里长的坚固防线,开凿了一条20米宽的水障,设置了地雷场和铁丝网,挖掘了深2米的地下工事,并在要点上配有坦克和火炮,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防线的两侧则是人工沼泽地带,防备敌人迂回。在这里,伊拉克集结了近10万兵力,配备了几百辆坦克,1000余辆装甲车和300门大炮,决心誓死保卫该城。
战斗是以典型的伊朗打法展开的。年青的伊朗革命卫队的队员们头上缠着印有宗教口号的红色印花巾,潮水般地涌过多石的两伊边界,迅猛地冲入伊拉克防线,带领步兵与装甲兵向伊拉克的产油中心巴士拉推进。穆斯林革命卫队的第7师象一把利刃,冲过布雷区、堑壕、铁丝网,直捣伊拉克防线。霍拉姆沙赫尔的第77正规步兵师在数个后备役师的支援下,沿着一条6公里宽的狭窄正面随革命卫队前进。伊朗在步兵运动时不用坦克冒风险,而时把坦克的车身藏在掩体内,作为固定炮台向伊拉克阵地发射炮弹。
由于战争发生在伊拉克本土,伊拉克士兵一扫以前在异国作战的消极情绪,士气高昂,很快便将伊朗军队包围,短兵相接,白刃格斗,打得十分勇敢。伊朗方面由损失惨重,到入夜时,被迫停止了进攻。
“斋月行动”中伊朗在半个月里连续发动了5次大的进攻,但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锐气和狂热都遭到了打击,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当时的报道,两伊共有2万7千人丧生,受伤人数更多,真正是得不偿失。
1982年9月30日,伊朗再次调兵遣将,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动了攻势。战斗是在伊拉克主要防线南部的曼达利进行的。这一次伊朗投入的兵力达5万至10万人,成为这场战争中最残酷的战斗之一。伊朗缺少装甲兵和空军对伊拉克防线实施突击,而是一再漫不经心地运用人海战术,结果双方伤亡惨重。10月10日,伊朗再次向曼达利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是,除了扔下4000具尸体外,别无收获。
这是场两败俱伤的消耗战,尽管伊拉克的损失不如伊朗惨重,战斗又逐渐使伊拉克的志愿人员成为一支有经验的职业部队,但它的伤亡也是很大的,每月的直接军费开支就达10亿美元。和伊拉克相比,伊朗的损失更为严重。
1982年11月,伊朗再次向伊拉克发动了新的攻势。这次进攻是通过扎罗格山脉的丘陵地带向伊拉克境内的法克附近实施突击。这次进攻使伊朗获得了一些胜利:“重新夺回了在巴亚特的一个小油田;火力可以控制连接巴士拉和巴格达主要公路的地段;还夺回了德赫洛兰周围的伊朗领土。伊拉克则有数百人伤亡,数千人被俘,并失去了已占领的伊朗领土约160—240平方公里和伊拉克一座叫蒂比的小镇及周围的高地。
这次攻击结束后,伊拉克重新呼吁援助和帮助实现和平;伊朗则重新要求赔偿和要萨达姆下台。协议是很难达成的。到1983年1月,双方依然处于相同的境地,保持着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伊拉克忙于防御,伊朗则又开始准备另一次大的军事行动。
1983年2月6日,伊朗出动近20万军队,其中大部分是革命卫队士兵,在巴格达东南阿马拉沙漠地带40公里的战线上,发动了一次代号为“曙光作战行动”的进攻。
这是战争爆发以来最大的一次进攻,而显然伊朗是想打一次决定性的战斗。进攻是在空军、坦克和炮兵的掩护下进行的,伊朗甚至把最后一批预备队的大部分兵力都投入了作战。6个师的进攻排山例海,势不可挡。
伊拉克也动用了最后预备队,并实施了大规模的空中支援。每天出动飞机超过200架次,并密集使用攻击直升机。由于伊拉克飞行员掌握了低空飞行技术和提高了射击精度,空袭的效果不断提高。
最终结果是,伊朗不能突破伊拉克坚固的防线,而伊拉克也不能利用其坚固的防线使伊朗军队遭受到毁灭性的损失。尽管伊朗军队死亡达6000多人,但战果甚微。
从1982年中期开始,战争发生变化。这时的伊朗希望把战争局限在战场上,而伊拉克却想方设法扩大战争。除打击伊朗的战略目标,使伊朗付出更高的代价外,还不断地袭击各国的油轮。伊拉克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油轮战把其它国家也拉入战争,特别是西方大国。希望他们能支持伊拉克,帮助实现和平解决。其具体打算是:通过加强对船舶的袭击促使伊朗作出极端的反应,把战火引向霍尔木兹海峡,使西方石油消耗国(特别是美国)别无他图,只好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干预。伊朗1983年末对伊拉克威胁的升级作出的反应是坚决的,毫不妥协的。1983年12月12日,伊朗国会发言人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宣称:“如果伊朗的石油航行被迫停下来,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将不能使用波斯湾的石油。”
从1984年2月起,伊拉克把打击民间目标的战略方针的实施推至高峰,发动了所谓的“油轮战”,对毫无防护的国际商船进行攻击。
从开始到1985年止,共有147艘商船遭到攻击。而1984年一年受到攻击的船只的数量就一跃达到65艘之多。1985年8月一个月,遭攻击的船只就达43艘。通过对挂有20多个不同国家国旗的国际运输船只的攻击所做的分析表明,其中70%是由伊拉克实施的,29%是由伊朗进行的。伊拉克飞机的攻击通常是在船只位于哈尔克岛以南30—70公里以及距海岸20—60公里之间实施的,而伊朗的攻击大多在海湾南部进行。
早在1983年中下旬,伊拉克就提出警告说,所有商船都应避免进入海湾北部的“战争区”,并在1984年1月29日把这种威胁扩大到对进入伊朗哈尔克岛周围的所有船舶实施攻击。从1982年2月起,伊拉克加强了对来往于哈尔克岛的油船的攻击,直达到平均每日4次的规模。1984年3月27日,伊拉克宣布,它已首次使用了“超级军旗”式战斗机。
针对伊拉克的袭船计划,伊朗方面多次声明,如果伊拉克用“超级军旗”式飞机袭击伊朗油轮或海上石油设施,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西方的生命线,若真的遭到封锁,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和海湾6国都作出反应,特别是美国,威胁要以武力来确保海湾通道的畅通无阻。
1984年3月27日,伊拉克宣布,它第一次使用了“超级军旗”/“飞鱼”武装系统。4月18日,伊拉克袭击了紧靠哈尔克岛外海上的一艘巴拿马油轮。紧接着,伊朗袭击了靠近巴林的一艘科威特油轮作为报复。仅5周之内,就有11艘船只受到双方的袭击,其中10艘是油轮。6月初,形势逐步升级。6月5日,5架沙特阿拉伯战斗机在美国空军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指挥下,在海湾的中部击落一架伊朗的战斗机。6月10日,1艘科威特油轮在卡塔尔附近被伊朗击中。这是对位于海湾南部船只的第一次攻击。6月20日,华盛顿宣布,沙特阿拉伯已经建立“空中防御截击区”,作为沙特阿拉伯领海之外的“法赫德线”,并允许沙特阿拉伯的F—15“鹰”式战斗机在美国空军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的指引下,在美国空军KC—10加油机支援下,对威胁海湾船运的其它飞机作战。
“油船战”的结果并未达到伊拉克的预想效果。
到了1985年,两伊双方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正面攻击,而把大部分力量用来加强其防御设施。伊拉克在巴士拉城的周围开挖了一个大湖,开凿了运河网,用来保卫该城。伊朗也投入了成千上万的人力,挖掘坦克陷井,构筑坚固的火炮掩体,用来封锁入侵坦克的通道。
几年来的战争实践,使伊拉克充分认识到,只有彻底摧毁伊朗的石油命脉,才能使其坐下来接受和谈条件。因为就经济问题而论,伊拉克正面临危机。穿过叙利亚的一根油管已被叙切断。因为叙利亚的复兴党政权与伊拉克复兴党是敌对的。伊拉克还有很少一点石油用车载到约旦的亚巴喀港。将伊拉克油田和横穿沙特阿拉伯的输油管相接的宏伟计划,即使最终能够实现,也还需要好多年的时间。
和伊拉克相比,伊朗每天从240万桶石油产量中出口200万桶左右。伊朗的石油完全依赖从霍尔木兹海峡输出。伊朗和伊拉克不一样,没有陆上输油管,伊朗的输油管除苏联以外,不与世界任何地区的油管相连。如果摧毁伊朗的石油设施,切断波斯湾的生命线,就能使伊朗接受和谈条件。于是,摧毁哈尔克岛,就成了伊拉克的行动目标。
哈尔克岛是伊朗的石油命脉。1984—1985年度,伊朗预定的石油收入为235亿美元,而哈尔克岛就占200亿左右。由于伊朗已无法使用阿巴丹、霍拉姆沙赫尔和霍巴斯的重要石油输出设施,因而摧毁哈尔克岛将会切断伊朗剩下的最后石油动脉。
1985年8月15日,9架伊拉克先进的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贴着波斯湾水面,超低空飞行,避过哈尔克岛上的雷达和防空火力系统,猛烈地袭击占伊朗出口原油90%的这个最重要的石油集散港。这次偷袭是成功的,它毁伤了正在港内装油的10艘油轮,严重摧毁了超油轮码头和输油设备,给伊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扩大战果,彻底摧毁哈尔克岛,伊拉克随后又连续7次袭击哈尔克岛。至9月9日,这块面积不足35平方公里的小岛,已承受了30多吨炸药的倾泻。伊朗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其石油出口量减到生产量的1/8。
由于对哈尔克岛的空袭比任何大规模地面进攻都有可能给伊朗的战争努力造成更严重的损害,9月4日,伊朗总统哈梅内依发出命令,采取报复行动。9月6日,伊朗飞机深入伊拉克领土250公里,摧毁伊拉克的1个石油设施,并炸毁了1个雷达站。随后,伊朗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制止伊拉克的行动,其中包括:加强对伊拉克城镇的空袭;截击通往霍尔木兹海峡的船只,以检查其是否载有向伊拉克运输的战争物资;宣布进行局部动员,准备发动另一次大规模的地面进攻。
1986年2月9日,时值伊朗的伊斯兰革命7周年纪念前夕,伊朗发动了代号“曙光8号”的大规模两栖攻势。这次战役导致了伊朗人自从把伊拉克军队赶出自己国土后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伊朗投入了大约10万人的兵力,包括5个正规化师和革命卫队、青年旅的部队各5万人。他们在巴士拉东南分兵几路越过了阿拉伯河,突破了伊拉克防线,占领了伊拉克东南端的法奥城。伊拉克奋起抵抗,意在赶走占领本国领土的伊朗人。但伊朗人异常勇敢,给伊拉克军队以勇猛地还击,使伊拉克精锐的共和国警备师全军覆没。
这次战役双方损失惨重,伊拉克声称打死伊朗士兵2.5万人;伊朗方面则说伊拉克死亡人数达1.2万人。
紧接着,伊朗又于1986年2月24日—25日,在“曙光8号”攻势以北500公里的地方,又发动了“曙光9号”攻势。这是伊朗采取的一项战略,目的是要让伊拉克猜不透它的主攻位置。这次攻势的具体目标是苏莱曼尼亚的东北部,伊拉克重要的石油生产中心库克以东60公里的地方。伊朗军队占领了大约50个荒凉的库尔德村庄,约200平方公里的伊拉克领土。可是,在这次战斗中,伊拉克再次使用了化学武器,使伊朗8500名士兵受到了毒害。
早在1984年2月伊朗发动的“曙光5号”行动中,伊拉克军队指挥部就下令使用芥子气。根据1925年签订的日内瓦公约,使用芥子气和神经性毒气是非法的,而伊拉克正是公约的签字国。但是,它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不顾一切地想要寻找一种手段,来对付人力上占优势的伊朗。毒气是一种在“大范围内有效”的杀伤武器,可以用来对付运动缓慢的步兵和集结于较小地域内的成千上万的敌人。伊拉克在战场上使用毒气,至少使1000名伊朗士兵死亡。在国际舆论和盟国的压力下,同时伊朗也扬言要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报复,伊拉克才被迫放弃使用毒气。
这一次,伊拉克却否认它使用了化学武器。但是由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典和瑞士医生组成的联合国特别医疗小组的报告说,至少有700名伊朗士兵被毒气毒死或严重受伤。伊拉克的毒气攻势比战争中产生的震动更大。联合国医疗小组的报告大大地刺激了伊朗人。
“曙光9号”行动结束了。在这次进攻中,伊朗只占领了某些地区,推进了9公里,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使交战的双方又一次陷入到僵持的状态。
1987年1月9日,伊朗调动了20万的军队,在两伊边境的沙勒谢赫一带发起了总攻。13日,突破了伊拉克的防线,直逼巴士拉。有着近10万伊拉克军队防守的巴士拉城,进行了十分顽强地抵抗。经过近半个月的激烈争夺,伊朗付出了惨重的损失,但仍未拿下巴士拉。2月26日,伊朗宣布结束长达6周之久的“卡巴拉5号”行动。但仅过2天,伊朗在巴士拉东部地区又发动了代号“卡巴拉7号”的攻势,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4月7日—12日,伊朗对巴士拉又发动了“卡巴拉9—10号”的行动。这些行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攻占巴士拉。
但是,伊朗最终仍没有突破伊拉克的防线,占领巴士拉只是一个梦。
两伊战争是1945年以来战斗最为激烈、破坏性最大的一场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为夺取胜利而采用了各种可能的手段。经济设施遭到摧毁,国际油船运输受到袭击,化学武器被毫无禁忌地使用,城市不断遭到轰炸,给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在这场战争中,有上百万人伤亡,经济损失高达500—600亿美元,战后双方的重建工作需投资1000多亿美元。
为了早日结束这场战争,许多国家、组织和一些著名人士都在做着积极的努力。如伊斯兰国家联盟、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伊拉克想要实现“体面的”和平,它袭击波斯湾内的西方和阿拉伯国家的船舶,以此期望外部促成这一地区和平的实现。但是,伊朗从未认真考虑进行和平谈判。
到了1988年4月中旬,战局又有了新的变化。伊拉克在连续3个月的时间里,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朗军队发起了猛烈地进攻,先后夺回了法奥港、沙拉姆杰地区、马季农岛、祖培达特地区以及北部的的一些山区,彻底扭转了战场局势,并迫使伊朗军队退到了伊朗境内,基本上恢复了1980年9月战争爆发以前的边境状态。此后,伊拉克并没有乘胜追击,它不想再冒8年前的风险。两伊战争又一次进入到不战不和的胶着状态。
国际社会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了广泛的外交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多次走访两伊,就停战问题进行磋商。阿拉伯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促使两伊停火。他们甚至愿意拿出500亿美元作为伊朗在战争中损失的赔偿费。
面对这一现实,伊朗认为它的目的已基本达到。1988年7月20日,伊朗领袖霍梅尼决定无条件接受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要求两伊实现停火的598号决议。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在没有胜负的情况下结束了。这是一场历史的悲剧,也是一场空前的大劫难。巴格达那迷人的风姿不见了,德黑兰那俏丽的风光消失了。这两个令全世界羡慕的海湾富国,到处是弹痕累累,千疮百孔。特别是两国的人民,饱尝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苦。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6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