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印巴爆发战争孟加拉国建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13 评论:0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1947年独立之后曾多次发生战争。1971年,两国爆发了第三次大规模全面战争。这次战争是70年代国际上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它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分裂和孟加拉国的建立。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之前,同属印度的版图,长期受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二战后,面对印度日益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英国政府被迫改变统治方式,决定按当时印度总督蒙巴顿制定的“印度独立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分别给予独立。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而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无穷后患。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加深,双方恶性冲突迅速蔓延,席卷许多省份。这场大规模教派间的相互屠杀造成了无数人的伤亡,导致了大批散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分别向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大迁移。

蒙巴顿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漠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克什米尔争端一直未能解决,印巴双方多次为此发生冲突而升级为全面战争。

印度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在南亚均居首位,独立后一直企图跻身于世界大国行列。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印度独立后对巴基斯坦敢于与其抗衡非常恼火。打击和削弱巴基斯坦便成了印度寻求的目标。

由于以上宗教、领土和政治上的诸多原因,印巴两国关系始终紧张,一直处于剑拔弩张或兵戎相见的状态。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里。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语言、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别,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在近代史上,东巴的穆斯林长期遭受印度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经济、文化落后。巴基斯坦独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集中到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西巴资产阶级手中。据统计,1971年东巴人口约有7000余万,西巴人口约4500万,但在政府的文官中,东巴孟加拉人只占36%,在中央政府一级的秘书中仅占16%。孟加拉军官占陆军军官总数不到5%,海空军军官总数不足30%。几乎都是西巴人的22个大家族控制着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掌握着全国66%的工业资产,77%的保险基金和80%的银行财产。西巴的人均收入从1956—1960年比东巴高出32%,到60年代后期高出61%。国家将77%的发展基金和75%的大型工业企业放在西巴。

孟加拉人对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强烈不满。1966年,以穆吉布·拉赫曼为首的东巴人民联盟提出6点纲领:1、政府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制;2、联邦政府只负责国防、外交;3、发行两种不同的、可在东西巴自由兑换的货币;4、东、西巴财政自理;5、外贸独立;6、允许东、西巴政府拥有准军事部队。巴基斯坦政府指责6点纲领是一个分裂国家的纲领。1968年初,巴政府宣布破获一起有印度背景、在印度特里普拉邦首府阿加塔拉策划的分裂国家的“阿加塔拉”阴谋案。穆吉布·拉赫曼等34人被指控犯有分裂国家罪而被捕。此后,巴基斯坦政府与人民联盟等反对党的矛盾开始激化。人民联盟发起大规模群众运动,反对阿尤布政府,要求释放拉赫曼等人。东巴政局动荡。与此同时,西巴人民也开展了反对阿尤布政权运动。1969年初,巴政局失控,阿尤布下台,陆军总司令叶海亚·汗接管政权,在全国实行军法管制。

1970年底,巴基斯坦举行大选。人民联盟以6点纲领作为竞选纲领,在东巴大获全胜,赢得东巴169个议席中的167席,占整个国会300席的55.7%,一跃成为巴基斯坦的第一大党。议会选举结束后,人民联盟坚持以6点纲领制定宪法,与布托领导的、势力主要在西巴的人民党发生尖锐矛盾。人民党强调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国防、外交、财政等要害部门必须由中央政府管理。叶海亚政府倾向于人民党的主张。

由于双方僵持不下,人民联盟从1971年3月起在东巴连续发动总罢工,向叶海亚政权施加压力。东巴的正常生活逐步陷于瘫痪,政府机构不能履行职能。3月15日,叶海亚抵东巴首都达卡,与穆吉布·拉赫曼会谈。3月21日,包括布托在内的其他西巴领导人也抵达卡参加谈判。经过5轮会谈,未达成协议。3月25日,叶海亚宣布与人民联盟的谈判失败,并于当天返回西巴。午夜,叶海亚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再次对全国实行军管,取缔人民联盟。

3月26日凌晨,驻东巴的巴军出动,对人民联盟实施镇压。巴军解除了由孟加拉人组成的军队和警察的武装,攻占由人民联盟势力控制的城镇,搜捕人民联盟领导人和骨干分子。3月27日,穆吉布·拉赫曼被捕。在行动中,巴军伤害了许多普通群众,造成了大批难民流入印度。印度采取开放边界,收容难民的政策,数月之内逃亡印度的东巴难民达几百万之众。

在大批东巴难民流入印度之后,印度政府极力把巴基斯坦的内政问题转化为国际争端。

1971年3月26日,印度外交部长斯瓦兰·辛格在人民院发表声明,称“印度政府对于在如此接近我国边界的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态不能不感到严重不安”。4月11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明确表示,“由于有这么多的疏散者来到了印度,孟加拉事件就不再是巴基斯坦一国的内政了”。后来她进一步说:“不能认为难民问题仅仅是巴基斯坦的内部问题。这是印度的问题,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从6月份起,印度政府不断派出内阁部长、特使到欧美和一些亚洲国家首都以及联合国游说。印度国防部副部长维拉迪亚·舒克拉在访问瑞典时宣称,“没有理由把难民问题看作仅仅是人道主义问题,这首先是个军事和政治问题,是一个很快可以威胁世界和平的国际问题”,如果联合国和叶海亚总统的立场不改变,“印度则不能袖手旁观”。10月20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印度再也不能容忍950万难民继续留在印度了。”

在广泛动员国际舆论向巴基斯坦施加压力的同时,印度政府积极进行战争准备,陆军参谋部的人员开始拟定入侵东巴的计划。与此同时,印度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尤其是苏联的支持。印度外长斯瓦兰·辛格和总理英·甘地分别在6月和9月访苏,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副外长查拉普金、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和副外长费留宾先后访印。两国于8月9日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使印度实际上与苏联形成了某种结盟关系。随后,苏联又向印度提供了价值5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

英·甘地总理从1971年10月下旬起对法国、西德、英国、比利时、奥地利和美国进行为时3周的访问,再次试探主要西方国家对印度以武力解决东巴难民问题的反应。通过访问,她认为这些国家不会对印度出兵东巴作出强烈反应。11月12日,她回国后不久对议员说,“应该认为,同巴基斯坦发生战争是迫在眉睫和不可避免的,孟加拉国问题将在两个月内,或许更近一些时候得到解决”。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对东巴宣而战,印巴间第三次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阶段,战斗主要在东巴边境地区进行。11月21日,印度出动正规部队向东巴的杰索尔、朗格普尔、迪纳吉普尔、锡勒特和库米拉等边境区县发起进攻,其中在东巴西南杰索尔县的战斗较为激烈。双方动用了坦克、大炮和飞机。

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宣布,由于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巴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24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命令印军“为了自卫”,可以越过边界。

此后,东巴边境地区的战斗日趋激烈,印军全面越界攻击巴军,并在西南和东北方向突破巴军防御阵地,直取东巴西南重镇杰索尔,占领了东北的沙姆苏纳加尔地区。

为减轻东巴面临的军事压力,吸引国际社会对印巴局势的关注,以联合国的干预来迫使印度停止对东巴的入侵,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仓促决定在西巴出击。12月3日下午5时左右,巴空军对印度的阿姆利则、帕坦科特、斯利那加、佐德普尔、安巴拉等城市的机场进行突然袭击。

当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宣布印度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国家进入战时体制。印巴间爆发全面战争。

印军的战略目的是以武力肢解巴基斯坦,支持建立孟加拉国。全面战争爆发后,印军集中优势兵力,放手向东巴发动大规模进攻,在西巴方向主要采取防御态势。根据东巴驻军的布防情况,印军集中6个建制师又3个独立旅的兵力,从西南、西北、北部和东部同时向东巴侵犯。在战斗中,印军充分利用海空优势,迅速掌握东巴战场的制空权,严密封锁东巴港口,使巴军处于海空隔绝状态。

在数万名孟加拉游击队的配合下,印军使用迂回穿插的战术,绕过巴军设防坚固的据点和阵地,加快进攻速度,使巴军完全处于被分割状态。从东部进攻的印军为克服梅格纳河和恒河两大天然屏障,使用直升机机降战术,越河建立桥头阵地,或在巴军后方降落,使巴军依靠天然屏障防守的战术失灵。

1971年1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印度侵略巴基斯坦造成的印巴次大陆的紧张局势,举行紧急会议。7日,联大全体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一项要求印巴双方立即停火并各自从对方领土撤军的提案。12日到13日,联合国安理会再次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印巴次大陆局势,苏联否决了一项要求印巴双方立即停火、撤军的提案。

就在安理会开会期间,东巴印军节节胜利,很快兵临达卡城下。12月16日,东部巴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西线,战争进行得也很激烈。印度空军一直集中于袭击巴基斯坦的后勤,轰炸巴军的装甲部队和摧毁部队的集结地;巴基斯坦空军也不断轰炸印度的机场、仓库、道路和前沿阵地。西线地面战斗主要沿两国边界线进行。12月7日,巴军以两个步兵师、3个装甲团的兵力攻占克什米尔的冒布地区,占领该地区的曼迪亚拉镇。印军向巴境内的锡亚尔科特地区发起进攻,双方进行激战,印军攻占楔入印度的萨克加尔突出部约400平方公里的巴基斯坦领土。在南部边境,印军攻占巴信德省的约1000平方英里的土地。巴军向印度的拉贾斯坦沙漠地区发动4次进攻,但未能突破印军阵地。由于印巴双方在西线均无明确的战略目标,所以经过几个回合较量后,双方便形成对峙局面。

东巴军队在12月16日宣布投降的当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宣布西线印军将于12月17日夜晚停火。17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议,第三次印巴战争遂告结束。据印度方面宣布,停火时,印度占领巴基斯坦5600平方英里的领土,其中大部分是荒漠地区,巴基斯坦仅占印度120平方英里土地。在这场约25天的战争中,在东巴共有9.3万巴基斯坦官兵、文职人员被俘,印度在东巴死亡1021名,失踪89名,受伤2915名,在西线印军伤亡6600名,被俘529名。

1971年4月17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推举穆吉布·拉赫曼为总统,塔杰丁·艾哈迈德为总理,孔达卡尔·莫什塔克为外长。由于拉赫曼当时被关押在西巴,人民联盟副主席纳茨鲁尔·伊斯拉姆任代总统。1971年12月6日,印度政府宣布承认“孟加拉国”。1971年12月印度军队攻占达卡前,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主要在印度西孟加拉邦活动。印军占领东巴后,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于1971年12月22日迁入达卡。

1971年12月20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辞职,人民党主席布托就任总统和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1972年1月7日,布托宣布无条件释放穆吉布·拉赫曼。8日,拉赫曼离开巴基斯坦飞往伦敦,10日自伦敦经印度返回达卡,受到盛大欢迎。1月11日,拉赫曼以总统的身份颁布了1972年临时体制法令,宣布孟加拉国实行代议制民主政体,拉赫曼自任总理,重新组织内阁。

在对外方面,拉赫曼政府执行倾向印度和苏联的政策。1972年3月,同印度签订为期25年的《友好合作和平条约》。两国还签订了《边界协定》、《经济合作协定》等一系列双边协定。拉赫曼执政时,印度对孟加拉国的经济援助总额达3亿多美元。

拉赫曼政府与苏联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1972年3月,拉赫曼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苏联,在与苏联总理柯西金签署的联合宣言中,双方表示“就涉及两国利益的所有重要问题定期进行各级政治协商”。两国之间也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定。1973年4月,苏联援助孟加拉国一中队米格—21战斗机,两国建立了军事关系。在拉赫曼执政期间,苏联共向孟加拉国提供两亿多美元的各种援助,并曾派出大批专家到孟执行任务。

孟加拉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是缓慢的。1972年8月,孟加拉国申请加入联合国,未能获得批准。同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两项互相依存的决议,把执行1971年安理会307号决议,即遣返巴基斯坦战俘同接纳孟加拉国入会一并考虑。1973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达成遣返9万名战俘和平民的协议,但孟加拉国仍坚持审讯195名战俘。直到1974年4月上旬,印、巴、孟3方才达成释放巴195名战俘协议。4月底,巴基斯坦战俘全部遣返完毕。至此,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已得到完全执行。1974年9月,孟加拉国再次提出加入联合国的申请时,被一致同意接纳加入联合国。

在对内方面,穆吉布·拉赫曼政府宣布实行“民主、政教分离、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政策。1972年3月,拉赫曼政府宣布把银行、保险和原属西巴人的企业,以及固定资产超过150万塔卡的黄麻、纺织、制糖等工业国有化。在很短时间里,全部工业固定资产80%左右收归国有,农民拥有的土地量不得超过100比卡(200亩)。

然而独立后,孟加拉国很快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

首先面临的是严重的经济困难。工业生产经过几年努力仍未能恢复到战前水平,大多数企业负债累累。农业生产下降,大米和黄麻的歉收,减少了政府的外汇收入,给国计民生带来严重影响。财政拮据,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每年高达50%。

其次是社会动乱,人民生命财产没有保障。由于大量武器流散在社会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武装抢劫集团。随着经济的恶化、杀人、抢劫等案件频繁发生。

独立初期,世界上许多国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向孟加拉国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其数额高达2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赠送的。这些援助未能有效地用于安置难民和恢复经济生产,相当一部分进入某些政府官员和私人的腰包。

1974年7月9日,孟加拉国遭受特大水灾,加剧了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

1974年11月,孟政府宣布实行紧急状态,1975年1月又宣布紧急权力法,全面禁止集会和游行,任意逮捕和拘留持不同政见者。1月25日,拉赫曼改代议制为总统制,并自任总统,独揽一切权力;2日,宣布成立农工人民联盟,禁止任何其他政党合法存在,实行一党专政。

拉赫曼政府激起了人民的不满,也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1975年8月15日,孟加拉国陆军的一批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杀死拉赫曼,成立了新政府。艾哈迈德就任新总统。10月3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建立外交关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4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