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萨克森王朝和法兰克尼亚王朝时期是神圣罗马帝国创立和日盛的阶段,那么接下来的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就是帝国盛极而衰的开始。
霍亨斯陶芬王朝得以建立,实际就是大贵族势力已足以抗衡王权的标志。萨克森王朝的罗退尔三世死前,已把王位留给女婿。但各公爵和主教惧怕强大王权的延续,就另选他们认为势力最小性格懦弱的士瓦本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三世为王(1138—1152年)。康拉德三世却不甘为傀儡,与德意志最强大的另一家族威尔夫家族长期激烈斗争,但至死也未见输赢。因此他无暇顾及意大利事务,成为帝国历史上第一位未去罗马加冕的皇帝。1152年3月4日,其兄之子腓特烈一世当选国王,这就是著称于史的巴巴罗萨(红胡子之意),后世尊为腓特烈大帝(1152—1190年)。在他任内,神圣罗马帝国似乎一度恢复了奥托大帝时代的强盛与荣耀。
身高貌伟的腓特烈一世像奥托大帝一样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但他所面临的形势却今非昔比。内部大贵族势力日大,难以制服;外部法英两国王权与国势都已大大加强,尤其是昔日俯首贴耳的教皇经授职权之争已与皇帝平起平坐,国内教会贵族更加听命于教皇,形成新的分裂势力。腓特烈审时度势,决心把夺取意大利、制服教皇作为主攻方向,以巩固和提高皇帝地位,威压内外敌手。
1153年,腓特烈率军攻入罗马,教皇不甘失势,在加冕问题上对他百般刁难纠缠,直至1155年6月18日才勉强为之加冕。经此一事,腓特烈倍感教皇权力的威逼与制约,于是他利用罗马法复兴的成果,于1157年在帝国名称上冠以“神圣”一词,直接与教皇自命的“神圣教廷”称号抗衡。他还仿效奥托大帝随意废立教皇,于是1161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教会选举的教皇与皇帝拥立的教皇对峙的局面。1165年腓特烈拥立的教皇巴塞尔三世发布圣谕,承认神圣罗马帝国具有与加洛林帝国相同的性质、地位和权力。这等于重申查理大帝和奥托大帝皇权高于教权,高于各国王权的原则。至此政教之争达到顶峰,皇帝领先一步。
法理上的权力要靠牢牢控制意大利才能实现,而这正是腓特烈无能为力之处。此时意大利各城市已相当强大,它们奋起反抗帝国的统治与剥削。法英和东欧各国以至拜占廷帝国都不能容忍这样一个强大帝国再度君临欧洲,纷纷牵制破坏。因此腓特烈虽然六攻意大利,略地毁城屠掠一空,却屡战屡败,尤其是1166年罗马之战和1176年雷纳诺之战,其精锐骑士死伤殆尽,自己只身脱逃,连军旗和自用盾牌也皆为敌获。他只得签约放弃对北意大利诸城的一切要求。尽管他安排其子亨利六世(1190—1197年)利用联姻,于1194年吞并了西西里王国,但已于事无补。1177年腓特烈签约承认教会选举的教皇为唯一合法者。1179年教廷又制订新的教皇选举法,改过去一致同意原则为2/3多数原则,于是昔日皇帝利用自己的亲信大主教阻挠破坏教皇选立的一贯手法也告失灵。
腓特烈以外战解内忧的国策适得其反。各公爵在连绵的对外战争中拥兵自重,正是他们的反对迫使腓特烈屈辱地匆匆结束征讨意大利之战。尤其是宿敌威尔夫家族的狮子亨利公爵乘机向东向北扩张,占领了莱茵河下游直到今日荷兰的广大地区,夺取并扩建了1143年建成的北方重镇律贝克以及斯拉夫地区的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地广势大的亨利已成腓特烈心腹大患。1180年,腓特烈援引部落传统与封建领主法强行分割了亨利的全部领地,重新分封给自己的亲信,进而剥夺了亨利的职权与爵位。腓特烈从巴伐利亚划出一个单独的公爵领地——奥地利,从萨克森划出威斯特发利亚公爵领地。他又把律贝克收归皇帝直辖,此即“帝国城市”的首例。王权虽一时稳固了,但霍亨斯陶芬家族与威尔夫家族的斗争却延绵不绝,遍及帝国,尤其是新划出的各公爵领地随即就成为新的分裂之源。
1190年,“伟大的皇帝”腓特烈一世死于十字军东侵途中,而“最强大的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却在帝国首次王权大危机的时刻登上了历史舞台,把皇权打得一蹶不振。
1197年亨利六世死后,腓特烈之弟腓力普继位。但狮子亨利次子奥托·威尔夫也在英国扶助下称王。次年6月内战爆发。英诺森三世于1205年为腓力普加冕,意在乘其求助之机压倒皇帝。1208年伯爵奥托谋杀腓力普后继位, 亨利六世之子腓特烈也于1212年宣布为王,双方分别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打了一场四年之久的“代理人式的内战”。最后还是腓特烈向教皇屈膝讨好,许诺顺从,英诺森三世才于1215年宣布废黜奥托,批准腓特烈为王,称腓特烈二世(1212—1250年)。帝国和霍亨斯陶芬王朝竟落到靠教皇来结束内战并保障其延续的可悲地步。
腓特烈二世想重占意大利以反抗新教皇的欺压,为此他不惜向国内教俗大贵族作出重大让步以求他们的支持。1220年4月他在法兰克福发布国务诏书《教会公侯特权法令》,1232年4月又发布更为著名的《(世俗)公侯特权宪章》。这两份诏书授权教俗大贵族随意建立城堡和城市,在各自领地内拥有设卡、征税、铸币、司法的全权,并公然称他们为“一邦之君”。诏书打击原是王权支柱之一的城市,禁止它们结盟,禁止收留入城农民。这两份诏书此后成为德国的基本法,是后来帝国分裂割据政治体制的基础,也是选帝制和《金印诏书》的直接法律依据。
对大贵族的让步并没有给腓特烈二世换来在意大利的胜利。伦巴德城市与教皇结盟,在1249年的法塞尔塔战役中大败其军,俘获其子及3千官兵。次年10月腓特烈二世在悲戚中死于意大利。通向罗马之路至此已被断绝,但其后代仍如飞蛾扑火般接踵而来。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后一个男后裔,15岁的小康拉德所率7千骑士,在1268年8月23日的塔利亚科佐之战中全军覆灭,他本人被俘后在那不勒斯被斩首。从此,该家族灭绝,帝国在欧洲的优势丧尽,意大利实际上已脱离了帝国。
此外,历代皇帝还卷进了十字军东侵的恶流浊浪。康拉德三世领导第二次十字军,腓特烈一世丧命于第三次,腓力普策划第四次,腓特烈二世则发起并亲率第六次。他们都企图在“圣战”中重振皇威,却都徒费国力,无获而终。
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于外患内忧之中,这是1220和1232年两份诏书的直接结果。该王朝最后的皇帝康拉德四世(1250—1254年)死后,大贵族蜂起夺位,但又势均力敌,无一胜者,形成1254—1273年的“大空位时期”,或称“皇位虚悬时期”,帝国险些告终。因此,如果给霍亨斯陶芬王朝立墓碑的话,就应该写上:“驾驭教廷的皇帝之威、挟制全欧的霸主之势、囊括意大利的帝国之梦、喝令本族诸侯的王权之声,皆随之而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4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