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激烈、最持久的一场反侵略战争。从1959年开始①,越南人民经过10多年的浴血奋战,在世界人民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援下,击败美国侵略者,推翻南越反动政权,完成了祖国的统一。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谱写了越南人民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光辉的一章。
美国对越南的侵略与干涉
1954年7月20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上,签订了关于印度支那停战协议。协议规定,在保证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3国内政不予任何干涉的基础上停止战争,恢复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关于越南部分,协议规定了巩固和平和防止战争再起的各项条款:禁止一切增援部队和新增的军事人员进入越南,并禁止运入一切新的武器、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禁止在越南全境建立外国军事基地;不允许南、北两个地区参加任何军事同盟……。协议还明确规定:北纬17度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它无论如何不能解释为政治的或领土的边界;在越南人民军集结到此线以北和法联邦部队集结到此线以南地区以后,应在1956年7月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以实现越南的民主和统一。
协议签订后, 9年的抗法战争结束,法国驻印支的军队于1956年4月全部撤走,印支地区出现和平的曙光,远东的紧张局势得到缓和。但是,对印支地区早就怀有野心的美国却阻挠日内瓦协议的实施,加紧对这个地区的渗透与扩张。
二次大战期间,当德国法西斯侵占法国本土,日本侵入越南,法国在印支的统治衰落时,美国就提出战后以“国际托管”方式接管印支的方针。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后,法国发动了重建殖民制度的侵略战争。美国改变策略,一面支持法国殖民者,镇压3国人民革命力量;一面通过援助,将自己的军事、政治与经济势力渗入印支地区,排挤和取代法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将“越战”与“韩战”视为敌视和反对新中国的“双管齐下”的战争,把印支地区作为包围和进攻中国大陆的“南翼”。1950年6月,杜鲁门政府决定加速援助法国及其扶植的保大傀儡政权,进一步干预印支事务。
1950—1954年期间,美国给法国的军援总额达26亿美元。美国的援助在法国侵略印支战费的比重逐年增加,到1954年已达法国侵略战费的70%。奠边府战役期间,美国制定了代号为“秃鹫”的计划,准备出动海、空军甚至地面部队直接干涉,并调动航空母舰到北部湾活动,威胁要使用战术原子弹等。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和日内瓦停战协议的签订,使美国的阴谋未能得逞。
在签订停战协定时,美国没有在协议的《最后宣言》上签字,只单独发表一个“不使用武力或用武力威胁破坏协议”的声明。就在协议签字的第二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称:“美国不受这个会议决议的约束”。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报告透露,日内瓦协议缔结后几天,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就认定这个协议是一场“灾难”,美国总统批准采取行动以“防止共产党在越南进一步扩张”。
1954年9月6—8日,经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多方奔走,美、英、法、澳、新、菲、泰和巴基斯坦等8国在马尼拉召开外长会议,缔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成东南亚军事集团。这个条约组织悍然宣布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划入它的“保护”之内。与此同时,美国统治集团鼓吹“多米诺骨牌理论”,声称“一个国家倒下后,其他国家将会一个跟一个倒下去”,“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手中,泰国、缅甸与印尼就会受到威胁”,甚至会在整个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引起连锁反应。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从艾森豪威尔政府到约翰逊政府都奉行遏制中国、阻挠越南统一的政策,并且步步深入地干涉印支3国的事务,终于点燃了又一次侵略印支的战火。
还在日内瓦会议尚未结束的时候,1954年7月7日,在美国的压力与安排下,法国同意长期居住在美国的吴庭艳回到越南,充当保大政权的内阁总理。越南停战后,美国大力扶植亲美的吴庭艳集团,排斥亲法派。在军事上,美国违背日内瓦协议,保留驻南越的军事顾问团,派遣奥丹尼尔将军担任团长,全部接管南越伪军的装备训练,并且不断增派军事人员,运进战略物资,修建军事基地。据统计、1954—1960年,美国在南越的各类军事人员由200人增至3,500人;运输军事物资进入南越的美国船舰由1955年的15艘次增至1960年的235艘次;南越的空军机场1954年仅有6个,1960年初增加到40个。全长30多公里的西贡一边和公路,经拓宽改建后变成一条宽100公尺的飞机跑道,实际上是一个巨型机场。岘港、芽庄、归仁和金兰湾等海港扩建后,也变成美国的海空军基地。在政治上,美国大使取代法国高级专员凌驾于南越伪政权之上;美国的顾问控制南越的各个部门,掌握那里的实权。1954—1960年,南越接受美国约16亿美元的拨款。在南越政府的预算中,美国援助占40%,而军事开支方面至少占85%。南越政府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依赖美援供养、依靠美国顾问支撑的傀儡政权。
在美国的卵翼下,吴庭艳宣布日内瓦协议签字日为“国耻日”,拒不执行协议关于南北双方协商举行普选统一国家的决定,同时打着“独立”、“反殖排封”的旗号,排除亲法和异己势力。1954年11月,他把亲法的参谋总长阮文馨赶下台,夺取了军权;1955年4—7月,他又将平川派、和好教、高台教、大越党和国民党的武装打垮、收编;同年10月26日,他采用“公民投票”废黜“国家元首”保大;翌年3月在南越举行片面选举,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宣布成立“越南共和国”。吴庭艳自任总统兼总理和国防部长,将自己的兄弟、亲属及党羽安插在政府各个要害部门。建立了吴氏家族的独裁统治。①
在美国支持下,吴庭艳以“反共”为国策,在1955年4月越南南方抗战部队北上集结完毕后,发动了一系列“挖共”、“灭共”战役,扫荡前抗战根据地,大肆搜捕留在南方的前抗战人员和其他爱国人士。监狱和集中营遍布于南越各地。1958年12月1日,距西贡33公里的富利集中营发生了6,000名政治犯中毒,1,000多人被毒死的大惨案。1959年5月,吴庭艳又发布“第10号总统法令”,在西贡、顺化、邦美蜀3地设立特别军事法庭,并进行庭外流动审判,带着锄头机,随时处死爱国人士。
在美吴集团的统治下,仅在停战后头5年内(到1960年9月),就有20万人以上被监禁, 1万多人惨遭杀害。成千上万人被迫去修筑军事设施、战略公路,被驱赶到荒芜人烟的“垦荒区”,从事苦役劳动。残暴的法西斯统治,使南越经济萧条,人民失业,民不聊生,因而民变烽起。
抗美武装斗争的崛起
为了遵守日内瓦协议,实现民主和国家统一,越南北方和南方两地人民展开了不懈的斗争。1955—1958年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曾5次致函南越当局,建议召开协商会议,讨论通过普选统一国家问题。吴庭艳一概置之不理,并拒绝有关南北两个地区人民自由来往,互通邮电、贸易、开展经济文化交通等建议。从1955年底起,美吴集团封锁了17度临时军事分界线,妄图使越南南北分裂永久化;同时宣布南越处于战争状态,加紧扩军备战,变本加厉地镇压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
在此形势下,从1955年开始,一个南越人民要求实现日内瓦协议,争取祖国统一、民主自由和改善生活的斗争浪潮席卷从广治到金瓯的广阔地区,许多宗教教派、民主党派和团体都投入斗争。西贡、顺化等地举行了有成百上千群众参加的集会、游行、罢工、罢课和罢市。美伪集团的反动措施,如“公民投票”、“诉共”运动、拒绝关于国家统一的协商、颁布法西斯法令、搞集中营和进行军事扫荡等遭到各阶层群众的强烈反对。这一时期越南人民为实现日内瓦协议、争取和平统一国家的斗争以政治斗争为主。但是,这些合法的斗争被美国和吴庭艳集团残酷镇压下去。留在南方坚持斗争的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党的基层组织大部分被破坏。和平统一的道路被堵塞。南越人民从实际斗争中认识到,唯有拿起武器,才有出路。1956年8月越南劳动党南方局党委提出“南方革命的目的是推翻美吴法西斯独裁政权”。1959年1月,越南劳动党第15次中央会议指出,南方社会是新型的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吴庭艳政权是一个残暴、好战和背叛民族利益的政权,是美帝国主义的工具;提出南方革命的任务是用革命暴力反对反革命暴力,把政权夺到人民手里。
1959年8月,中部原广义省荣蓬县人民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翌年1月17日夜,南部槟椥省的革命群众拿起棍棒、大刀和梭镖,捣毁美伪据点,消灭反动分子,夺取武器。各地人民相继奋起,组织人民武装,在被解放的村庄建立人民自管委员会,没收恶霸地主的土地,分给穷苦农民。群众武装反抗的“崛起运动”,从南部的湄公河两岸,迅速波及西部高原以及中部中区的广大地区。
在人民武装斗争高涨的形势下,1960年12月20日,南方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宗教和各民族代表会议,建立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它以越南人民革命党①为核心,包括20多个政党、团体和教派组织,是越南南方各阶层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阮友寿律师任主席。它发表宣言,主张“团结各界人民、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各宗教和爱国人士。不分政治倾向,为推翻美吴集团在南越的反动统治,实现独立、民主、和平、中立进而实现和平统一祖国而斗争”。阵线发表了十大行动纲领:推翻美帝国主义变相的殖民地制度及其走狗吴庭艳的独裁政权,成立民族民主联盟政权;实现广泛和进步的民主制度;废除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经济垄断,保护国货,鼓励国内工商业;实行减租,重分公地,进而实行土地改革;提倡民族的进步的文化教育;建设一支民族的军队;实行男女平等,保证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执行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与一切尊重越南独立和主权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恢复越南两地区之间的正常关系,进而和平统一祖国;反对侵略战争,积极保卫世界和平。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诞生,标志着越南南方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祖国统一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民族解放阵线的旗帜下,南越反对美伪集团的各种力量联合起来,翌年2月建立统一的武装力量——“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①。从此人民武装斗争蓬勃发展。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后,为了镇压南越民族解放运动,以越南南方为试验场,发动一场不宣而战的“特种战争”。所谓“特种战争”又称为“反游击战争”或“次有限战争”,被认为是同核大战和有限战争并列的第三种战争形式。为此,美国专门训练了进行这种战争的“特种部队”(又称绿色贝雷帽部队)。在南越进行的“特别战争”,实际上是由美国出钱出枪、在美国顾问和特种部队参与和指挥下,“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新殖民主义战争。
为了进行“特种战争”,1961年5月,美国副总统约翰逊访问西贡, 与吴庭艳会谈,发表了《联合公报》,提出美国扩大对南越伪政权的援助,扩充伪军,使用美国专家“协助”伪军等8点措施。这是美吴之间的一项双边军事协定。为执行《联合公报》,同年6月和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研究室主任斯特利和总统特别军事顾问泰勒先后到南越实地考察,制定了“斯特利—泰勒计划”。年底,肯尼迪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批准这一计划。
“斯特利—泰勒计划”要求在18个月内“平定”南越,并在北方“建立基地”。根据计划,首先强化南越伪政权,大力扩充伪军,把他们作为进行“特种战争”的主要工具。截至1964年底,南越伪军包括正规军、“保安军”、武装警察和“民卫团”增加到60万人,其中正规军20多万。美国顾问派到连、营一级,实行严密控制。同时,强制推行建立“战略村”计划。把农村居民赶进被铁丝网、壕沟和碉堡四面包围的村寨。美国助理国务卿罗杰·希耳斯曼在一份关于南越的报告中说:“战略村的目的之一是控制人和供应物资的来往。颁发身份证,实行宵禁……这个计划要求在现有村庄周围布防——有刺铁丝,瞭望塔,充满竹钉和陷阱的壕沟”。显然,他们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以达到“竭泽而渔”的目的。“战略村”被称为“特种战争”的重要支柱。吴庭艳将它的实施抬高到“国策”的地位,设立了由其弟吴庭儒为首的“战略村特别委员会”,计划到1962年底,在南越总共1万7千多个村中建立1万6千余个战略村。他们还加强城市和军事基地的设防,并计划从临时军事分界线起,沿着越老和越柬边界地区建立“无人区”,企图切断越南北方支援南方人民斗争的“胡志明从林小道”。
1962年2月,西贡设立“美国军事援助司令部”,作为“特种战争”的指挥部,美驻太平洋陆军副司令哈金斯被任命为司令。正如一位西方评论家指出,这个司令部的设立,“标志着美国直接卷入新的印度支那战争的开场”。到1964年,美国在南越的特种部队和其他军事人员达到22,000人。在他们的指挥下,几十万南越军队采用“重点清剿”、“油点扩散”、“分进合击”、“直升飞机空运”、“水陆装甲车运进”等战略战术,使用凝固汽油弹、磷弹、使树叶脱落的化学毒剂等灭绝人性的武器,进行大规模的寻歼和扫荡,屠杀人民,毁坏森林和庄稼,毒害居民与牲畜,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地带”。
“特种战争”并没有使战争进程按照发明者的主观愿望发展。南方解放军、游击队和广大群众密切配合,开展游击战,结合运动战,打击美伪军,摧毁“战略村”。1963年1月2日,美伪出动2,000多人的精锐部队,在直升飞机、M-113两栖装甲车和炮艇的掩护下,向美荻省丐礼县新富乡北村扫荡。北村军民仅有敌人的1/10兵力,以奇制胜,3天歼敌1,500多名,击落击伤敌机15架。其中一些直升机在着陆时被当场击毁。北村军民的辉煌战绩鼓舞了南越人民的斗志。各地军民掀起“学习北村,杀敌立功”的运动。到1964年7月,美伪建立的战略村80%以上被摧毁,有许多变成人民的战斗村,南越伪军伤亡30多万。企图迅速“绥靖”南越的“斯特利一泰勒计划”遭到严重失败。
与此同时,在“特种战争”的后方基地——城市,人民爱国运动空前高涨。工人、学生、知识分子、佛教徒纷纷走上街头,反对吴庭艳集团的独裁统治,形成了打击美伪的第二条战线。信仰天主教的吴氏家族压制佛教,激起佛教徒的抗议。1963年5月8日顺化市两万佛教徒抗议禁止举行佛祀仪式,举行示威游行,遭到镇压,死伤数十人,被捕100人。6月11日,西贡僧侣1,000多人举行示威,僧人广德为抗议吴庭艳的镇压政策在街头焚身。从此,南越爆发了持续半年之久由佛教徒和其他阶层参加的群众抗暴斗争。
在这种形势下,吴庭艳集团分崩离析,内讧加深,吴氏家族极端孤立。美国发现吴庭艳已成为推行侵略政策的累赘时,便采用“换马术”。在美国大使洛奇和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1963年11月1日,西贡发生倒吴军事政变,吴庭艳和吴庭儒被政变部队打死。
吴庭艳垮台后,南越局势更加不稳,政变频繁,杨文明上台不过两个月,1964年1月30日阮庆发动军事政变,取而代之。同年3月,美国总统约翰逊执政,他指派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制订一个两年(1964—1965年)内“绥靖”南越计划,支持阮庆政权建立“越美联合指挥部”,增加军事顾问和人员,企图强化侵略战争。这一新的战略计划随即遭到越南军民的迎头痛击。1964年12月在巴地省平也县,南越解放军主力部队首次在白天出击,一举歼灭伪军主力2个机动营和1个装甲车支团,击落击伤敌机37架。平也战斗的胜利标志着美国在南越推行的“特种战争”战略的破产。
决战决胜,全民抗战
“特种战争”失败后,约翰逊政府炮制了一个“战争逐步升级”的理论,策划扩大在南越的侵略战争,并轰炸北方,以挽回败局。1964年6月,威斯特摩兰将军接替哈金斯,任美国驻南越军援司令。7月,按照美国制定的“34A行动”计划,伪军发起了两次对北方沿海的袭击。8月2—4日,美国制造“北部湾(即东京湾)事件”。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等在这个水域受到越南炮艇袭击为借口,大造战争舆论。8月5日,悍然派遣飞机对北越义安、清化和鸿基等地沿海港口进行轰炸,把侵略战火烧到越南北方。美国国会随即通过早在5月就拟定的“东京湾决议案”,宣布授权约翰逊“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击退对美国部队的任何武装攻击”。这个决议给予美国总统调动武装部队,扩大侵越战争的特权,实际上是一份美国公开侵略越南的“宣战书”。
1965年2月7日,美国空军对北越开始大规模轰炸。 3月8日,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岘港登陆,直接承担在南越的作战任务。战争不断升级,范围日益扩大,开始了以美军为主力的“南打北炸”的“局部战争”。
1965年后,侵越美军人数急剧增加。1965年底为18万多人,1968年达到54万多人。南越伪军扩大到100多万。南朝鲜及东南亚条约集团的部分成员澳、新、菲、泰等国的军队也卷入战争,他们的最高数字为69,000人(1969年)①。美国在战争中使用了除原子弹外的几乎全部新式武器,其威力与精确性超过两次世界大战。在越南南北投下的炸弹和发射的炸弹总计达1,450万吨,大大超过了侵朝战争投下的炸弹量,比它在二战时投到各个战场的总量多好几倍。美国原空军参谋长利梅将军叫嚷,“必须摧毁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工业单位。只要两块砖头还粘结在一起,我们决不停炸”,要“把越南北方推回到石器时代”去。
越南人民毫不屈服。1966年7月17日,胡志明主席发表著名的《告全国同胞书》:“战争可以延长5年、10年、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河内、海防和其他一些城市、企业可能被摧毁,但是越南人民是吓不倒的!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在胡志明的“决战决胜”精神号召下,越南人民为解放南方,保卫北方,全面展开抗美救国战争。
在4年(1965—1968年)的空中破坏战争中,尽管北方许多城镇地区遭到毁灭性轰炸,不少城市被夷为平地。但是,美国没有达到摧毁北方经济军事力量和阻遏北方支援南方战斗的目的。北方军民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援助下,开展了反击空中破坏战争的全民运动,击落击伤几千架敌机,②打死和俘虏了成千名美国飞行员。南方军民面对百万敌军的大规模进攻,开展了反对敌人“寻歼”和扫荡的杀敌运动。1965年8月19日,南方广义万祥地区的军民击败了有空军和海军掩护的8,000名美军的大扫荡,歼敌1,000名,击毁22辆坦克,13架飞机。南方军民又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连续粉碎美伪军在1965—1966年冬春和1966—1967年冬春的两个旱季攻势,共歼敌28万多人。1966年初,顺化、岘港以及南越各个城市爆发了反对阮文绍一阮高其反动军人政权和要求美国佬滚回去的群众政治运动。翌年8月,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召开特别会议,作出在城市开辟新战线的决定,要求把武装力量的总进攻和发动城市群众起义相结合,把政权夺到人民手里。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1968年1月30—31日(农历除夕),南方解放武装力量发动了空前强大的“新春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芽庄、归仁、大叻等64个大中城市、34个省会和45个空军机场、军事基地展开进攻。解放军突入西贡市,袭击伪总统府、伪军总部、伪警察局和广播电台,占领美国大使馆内的大院达6小时;攻占顺化市区要塞达26天,200架停在机场的美机被击毁,战斗中被击伤的飞机约为这个数字的4倍。新春攻势给予美伪集团以沉重打击,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和心理上的影响。
约翰逊政府的“战争升级”政策不仅耗费了巨额的军费,从1967年以来,每天要付出1亿多美元;而且使数万美国青年在战争中丧命,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日益高涨。新春攻势后,美国主和舆论迅速上升。许多国会议员、官员及两大党的人士均对政府的政策不满。在1968年的美国大选中,“越战”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陷于困境的约翰逊于1968年3月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将目标局限于19度线以南地区,并要求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谈。4月,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奉调回国,由其副手艾布拉姆斯接替。5月13日,越美双边会谈在巴黎开始。10月31日,约翰逊发表声明,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美国的“战争升级”政策破产。
签订巴黎协定
1969年1月,尼克松以和平解决越南战争的许诺上台执政。他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决定调整全球战略,从亚洲收缩力量,以摆脱美国军事力量长期陷于越南战争泥潭中的被动局面。7月,尼克松在关岛提出“新亚洲政策”,即“尼克松主义”①,提出“战争非美化”或称“越南化”的策略,要求大力扩充伪军,重新利用伪军为主要工具,逐步代替美军。这个战略实质上是以美国为靠山,在美国人指挥下,重操“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从1967年7月起,美军开始分批撤出。另一方面,尼克松面对南越民族解放力量的扩大,被迫在事实上承认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1969年6月成立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将巴黎越美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
巴黎四方会谈从1969年1月25日开始。同时,从3月22日起,由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特别顾问黎德寿举行秘密会谈。在公开谈判中,双方陈述各自的主张,实质问题则在秘密谈判中解决。谈判涉及停火、遣返战俘、撤军和南越政权组成等方面,焦点集中在撤军和政权两大问题上。越南主张“必须从越南南方撤出美军和其他外国的全部军队”,由南越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下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解散西贡伪政府,成立民族和睦政府。美国提出“共同撤军”,实行国际监督,即要求从越南南方撤走北方部队,保证南越伪政权,成立以阮文绍集团为主体的联合政府。尼克松政府即想从越南“体面地撤军”,又想保存以阮文绍为首的亲美政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美国不断玩弄军事冒险和政治讹诈,时而停炸诱和,时而以炸迫和。
1970年3月18日,美国乘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出国访问时机,策动柬埔寨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发动反动政变,并于4月30日,以攻打“越共庇护所”为名,出动约10万美伪军入侵柬埔寨,把战火扩大到柬埔寨境内。在美国扩大侵略战争的形势下,1970年4月24—25日,印支3国四方领导人举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号召越、柬、老3国人民加强团结,把抗美救国战争进行到底。从此,印支3国人民的抗美战争连成一片,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1971年2、3月间,美伪军4万多人在越南溪山至老挝东部地区的九号公路一带发动“兰山七一九”攻势,企图切断越南北方通向南方的战略补给线,封锁“胡志明小道”。南方解放武装力量与老挝解放军互相配合,在九号公路两侧,经过43个昼夜激战,歼敌2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496架。同年12月初,柬埔寨朗诺集团15个旅在美国空军支援下,发动“真腊二号”战役,企图打通六号公路切断解放区东部与西南地区的联系。柬埔寨军民在以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领导下,重创敌军6个旅,击毙击伤12,000多人,赢得抗美救国战争以来最大一次胜利。
印支3国人民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协同作战,终于挫败了美国的战争“越南化”、“老挝化”、“高棉化”的计划。尽管1972年美国恢复对越南北方的全面轰炸, 4月出动B-52战略轰炸机对河内、海防等城市滥施轰炸,并进行“空中布雷”,封锁越南北方的港口与河道,但都摆脱不了它的困境。
1973年1月27日,越南人民经过10多年的英勇战斗和4年多的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签订《关于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协定》。根据协定,美国保证尊重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在60天内从越南南方撤出全部美国及其同盟者的军队和军事人员;承认南方人民的自决权;承认在越南南方存在两个政权、两种军队、两种控制区。3月2日,在巴黎召开了有12个国家和政府代表参加的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①。会议通过决议书,确认和保证关于越南问题的协定和各项议定书得到严格、彻底的执行。3月29日,最后一名美军士兵撤出南越。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
美军撤出以后,美国以“民事人员”的名义保留两万多名军事顾问,继续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并给阮文绍集团以大量军事援助。1973年美援为8亿美元,1974年2月,尼克松要求国会在1974—1975年度给予南越政权14亿5千万美元的援助。阮文绍竭力破坏《巴黎协定》。1973年1月至1975年1月,西贡政权不断进犯解放区,并出动4万架次飞机进行轰炸和侦察。然而,美国的撤军,使得印支地区的形势和力量对比发生不利于反动势力的剧变。1974年,南越各阶层、各政党和宗教派别,包括伪政权官员和军人均起来反对独裁政权,要求阮文绍辞职。同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宣布继续给予西贡政权军事和经济援助,但已无法扭转败局。
1975年春,越南的抗美斗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3月初,越南军民发动总攻击,采用中间突破、先北后南战略,连续发动了西原、顺化—岘港和西贡3大战役。 4月26日,阮文绍逃亡国外。29日,美国大使和在西贡的美国人“紧急撤退”。30日,西贡伪政权宣布无条件投降,命令伪军放下武器。5月1日,越南南方全境解放,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结束。
越南南方的完全解放,为实现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1976年6月24—7月3日,在河内举行统一的国会会议,正式宣布南北统一,将国名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越南人民,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进行1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显示了小国战胜帝国主义大国侵略的又一个光辉范例,鼓舞和推动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
越南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给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据《美国百科》提供的材料:美国耗费了1,389亿美元;美军战亡人数为46,397人,负伤306,653人。侵略印支的战争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各种矛盾,在侵越战争期间,人民反战运动达到美国历史上空前的规模;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十分尖锐。美国报刊承认,越南“战争是美国过去一世纪历史上最悲惨的一章”。
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是当代世界反帝反殖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正义斗争获得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越南人民的胜利是与印支3国人民抗美斗争的相互支持以及国际上的大力援助分不开的。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成为越南的“坚强后盾”和“可靠后方”,不惜作出巨大的民族牺牲,在各个方面给予越南无私的支援。中国人民和政府先后提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援助物资。越南各地的华侨也投入了抗美斗争,为战胜侵略者流血流汗。从国际范围来看,越南抗美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反帝、反侵略斗争的重大胜利。
① 关于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若从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后开始到1975年5月,应为21年。但这一时期最初几年主要是政治斗争,辅以武装自卫。越南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美吴集团进行“单方面战争”时期。笔者认为南越人民武装斗争实从1959年8月中部原广义省荣蓬地区人民起义开始, 1960年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有领导的武装斗争全面兴起,而后经过“特别战争”(1961—1964),“局部战争”(1965—1968),“越南化”战争(1969—1973)等阶段,到1975年,进入总攻击,夺取最后胜利阶段。
① 除了吴庭艳本人担任总统兼总理、国防部长及“国家革命运动党”领袖外,其四弟吴庭儒是总统府首席政治顾问、“勤劳人位党”首领、掌握公安特务等大权;二哥吴庭淑为顺化区大主教、掌握南越宗教事务大权;五弟吴庭练是驻英大使,控制南越对欧外交事务及全部对外贸易;六弟吴庭瑾为中部南区保安部队司令;吴庭儒的妻子陈丽春为“国会”议员,控制半军事的妇女组织,并能支配国家的外汇,其父陈文章为南越驻美大使。
① 越南人民革命党在1962年1月1日发表的成立宣言中指出, 该党是“越南南方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党,同时也是越南南方全体爱国人民的政党。”裴庭清在越南《历史研究》1976年第6期的《新殖民主义在越南的失败过程》一文中说: 越南人民革命党“实际上是越南劳动党的一部分”。
① 它由越南南方各地的人民武装单位统一组成、逐步发展为拥有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游击队组成的武装力量。 越南人民军大将阮志清等曾担任南方解放武装力量的总指挥。
① 据《美国百科》第28卷的材料,南朝鲜投入4.8万人,泰国一个师、澳大利亚一个旅,菲律宾和新西兰各自派出规模较小的部队。此外,有30多个国家提供“非军事援助”。
② 据越南发表的数字,截至1968年11月1日止,共击落美机3,243架。参见《越南劳动党的45年活动》,第89页。
① 尼克松主义又称“关岛主义”,源于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的谈话。尼克松主义的三项原则,即“伙伴关系”、“实力”、“谈判”,被称之为“和平新战略”。他主张盟国分担责任,企将盟国和仆从推上第一线,实行美国出钱出枪,由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政策。
① 出席会议的国家和政府有苏、中、美、英、法、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共和、越南共和国(即西贡伪政权)以及国际盟察和监督委员会四个成员国匈、波、印尼、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