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印度1930—1934年民族解放斗争·全印“不服从运动”的掀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40 评论:0

1927年12月,国大党在马德拉斯召开大会。会上通过了抵制西蒙调查团的决议,号召全国居民在西蒙调查团到达印度之日举行群众性的抗议示威游行,并号召国大党把这种游行活动变成争取印度自治的民族斗争。为了对抗西蒙调查团,1928年5月,成立了一个以莫提拉尔·尼赫鲁为主席的制宪委员会,负责制订一部印度新宪法。1928年7月,该委员会向全印和各省政党代表会议提交了新宪法草案(又称“莫提拉尔·尼赫鲁宪法草案”)。宪法草案要求给印度以英帝国内的自治领地位,给人民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反对宗教和种姓歧视等。这部宪法对英帝国主义的温和态度,引起了国大党左派的不满。1928年11月,由一一部分左派国大党成员组成“全印独立大同盟”,领袖是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苏巴斯·昌德拉·鲍斯。该组织积极要求印度完全独立。

委派西蒙调查团,也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极大愤怒,1927年11月召开的“全印工会大会”通过了抵制调查团的决议,并选出了一个起草未来宪法的委员会。

印度的伊斯兰教徒在抵制西蒙调查团问题上有分歧。为此,1928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分裂。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为代表的穆斯林集团反对同英国人合作,积极抵制调查团的活动。

1928年2月,当西蒙调查团抵达孟买时,居民以抗议性罢业来对抗。这一天,各大工业中心在“西蒙滚出印度去”的口号下,举行了强大的示威游行。调查团在德里也受到冷遇。中央立法议会通过一项决议:任何时候也不和这个调查团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1929年12月,国大党在加尔各答会议上讨论莫提拉尔·尼赫鲁宪法草案。国大党左派对草案提出了严厉批评;为了避免分裂,仍投票表示赞成,但保留“进行印度完全独立的宣传”的权力。会议向殖民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在一年内(截至1929年底)政府一旦拒绝承认这一宪法草案,将发动新的“非暴力不服从运动”。

不服从运动是印度资产阶级用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斗争策略。运动要求对敌人的暴行不要以怨报怨,要按照非暴力的原则,采取不同殖民政府合作的行动。如不在政府中任职、放弃政府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不在政府办的学校读书、抵制外国商品等。这种方法最早由甘地提出,二十年代初,国大党曾发动过一次这样的运动,极大地震撼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在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国大党准备再次拿起这个武器,同英帝国主义作斗争。

尽管新宪法草案极其温和,英印当局仍不肯作出任何让步,拒绝以这个草案为基础进行谈判。于是,国大党在1929年底举行的拉合尔会议上通过了开展不服从运动的决议,指派甘地为这个运动的领导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被选为党的主席。会议宣布争取完全的独立,是这一运动的主要目标。会议还规定,1930年1月26日为“印度独立日”,在这一天全国要举行集会、升国旗和为独立宣誓等活动。

1930年1月26日,数千名大学生、职员、商人和知识分子在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等国大党领袖的率领下走上孟买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游行队伍打着巨幅标语,上面写着“非暴力革命万岁!”等口号。女爱国者恰托巴蒂雅不顾警察的拦阻,冒着生命危险在国大党的大厦上升起一面国旗。随后,十万工人参加了游行。印度其他大城市也在反帝的口号下举行了人数众多的集会和游行。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在这一天作出的决议中说到:“英国政府不仅剥夺了印度人民的自由,而且把剥削人民作为自己统治的基础。它使印度在经济上破产,在政治上削弱,阻碍了印度的文化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印度应当摆脱英国的一切束缚,争取完全的独立……我们认为继续服从使我国遭受无穷灾难的政府,乃是对人类和对神的犯罪行为。但是,我们认为争取自由的最有效的道路就是非暴力道路。我们准备发动公民不服从运动,包括抗税。”

1月27日,甘地在《印度时报》上发表了“十一点要求”,声称政府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可以不开展全国性的不服从运动。这些要求是;1.把卢比对英镑的兑换率降低到一卢比等于一先令四便士;2.降低田赋50%;3.减少军费至少50%;4.减少英国官员的薪金50%;5.实行保护关税,限制外国布匹和服装进口;6.给印度船队以内河运输的特权;7.取消政府设立的刑事侦缉局或对其确立监督;8.给印度公民以带枪自卫的权利;9.废除政府的食盐专营政策和取消盐税;10.禁止出售酒类;11.释放全部政治犯,但杀人犯和教唆杀人犯例外。

这些要求,大部分反映了印度地主、资产阶级对英国经济政策的不满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与英国垄断资产阶级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人民的一些要求(如降低田赋、减少军费和英国官员的薪金、取消盐税等)。但是要求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如最后一条规定,那些被英政府控告犯有谋用暴力罪的革命者,不属于能释放的政治犯之列,此外,要求中也没有提到印度独立的问题。

尽管如此,殖民当局还是拒绝作出任何让步。于是,甘地宣布开始不服从运动。他决定选择违抗政府盐业专营政策,进行一次“食盐进军”作为反英运动的开始。甘地的这一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气候炎热的印度,人们对食盐的需要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政府征收很高的盐税,并规定盐业由政府专营、私人不得熬盐,这直接损害了各阶层人民的利益。从反对盐专营、拒绝缴纳盐税来开始反英斗争,最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1930年3月12日,甘地带领他精心挑选的79个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步行前往孟买沿岸附近的丹迪村熬盐。一行中有学者,有手纺织工,还有“不可接触者”。①既有印度教徒,也有耆那教徒;既有象甘地这样的61岁的老者,又有年仅16岁的少年。他们一律身着白服,步伐坚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蔑视。队伍经过沿途村庄,都受到盛大欢迎。甘地利用一切机会,向农民群众宣传不服从运动的理论。在他的鼓动下,有二百名村长放弃自己的职务,自愿参加了进军。4月5日,进军队伍到达丹迪村,他们不经政府允许就熬起盐来。煞盐议式一直进行了三个星期。食盐进军的目的,首先是要殖民当局知道,民众是反对食盐专营政策的。其次,甘地企图通过这一行动,影响全国人民,以掀起更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① 不可接触者是印度社会中的“贱民”,不属于任何种姓,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如清扫、屠宰等),印度教法规对他们有种种限制,如不得同其他种姓共食,见到其他种姓要回避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3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