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意大利的统一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21 评论:0

意大利统一运动从十九世纪初兴起, 至七十年代结束。这一运动不仅是意大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统一运动中, 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各自实行不同的路线, 并争取成为运动的领导者。由于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不高, 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软弱, 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派所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没有成功; 最后由自由派大资产阶级和开明贵族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民族的觉醒


意大利西濒第勒尼安海, 东临亚得里亚海,南临爱奥尼亚海,北面横亘着的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 像一座天然屏障, 把它和欧洲大陆其他部分隔开。
意大利具有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古代罗马帝国的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的故乡,又是近代资本主义的摇篮。在意大利历史舞台上, 曾经演出过许多威武雄壮的史剧, 出现过不少举世知名的人物。他们的活动曾对人类历史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国度长期陷于四分五裂、纷争不息的局面。中世纪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大大地削弱了这个国家的力量。割据一方的封建诸侯则在这两个权力中心择主而事。外国势力趁机对它施展阴谋,肆行侵略。
公元十四世纪,意大利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炬,它的光焰照亮了整个欧洲,也振奋了意大利的民族精神。无数爱国志士开始思索着如何重新统一自己的祖国。可是,外部的侵略却使这刚刚迸发的统一的火花熄灭了,从十六世纪起,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相继侵入意大利。1521—1713年间,西班牙占领了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建立了几个西班牙统治的国家: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王国、撒丁王国和米兰公国。接着,奥地利的势力渗透进来,它和西班牙展开长期的争夺,最后于1713年签订乌特勒支和约。米兰、曼图亚、那不勒斯和撒丁岛都成了奥地利的属地。西班牙只剩下孟菲拉公国、米兰的一部分和西西里岛。
1796年拿破仑率领军队侵入意大利,独占这个国家几达20年之久。1815年拿破仑帝国垮台。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规定,它被分割为8个封建小邦。奥地利的总督统治着北部的伦巴底—威尼斯,并且控制着托斯卡纳、帕尔马、莫登纳、卢卡等公国。西班牙的波旁王朝恢复了对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法国军队驻扎罗马。只有撒丁王国是个独立国家。欧洲神圣同盟的核心人物、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了这次瓜分。他在分割了意大利之后,得意忘形地宣称:“现在的意大利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
千年的分裂和外国长期的专制统治,使意大利民族被窒息,几乎处于麻木状态。当时情况正如马志尼所说:“整个意大利,随着大笔一挥,自由被剥夺,改革被取消,希望幻灭了!”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初, 这个民族又重新甦醒, 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伟大斗争。
促使意大利民族觉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外国残暴的专制统治, 给意大利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同时也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外国统治者的严密控制下, 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 梅特涅专设的机构任意拆开邮件, 抄录内容, 以掌握人民的思想动态, 作为实行恐怖统治的借口。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入侵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意大利的民族觉醒。拿破仑的铁骑固然蹂躏了这个国家, 但也给它带来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公路的修筑, 学校的兴建, 财政的改组, 拿破仑法典的施行, 使意大利的社会面貌顿时大变, 唤醒了这个沉睡的民族。
十八世纪末, 意大利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伦巴底和中部的托斯卡纳。那里的手工工场有不少多达三、四百人。1791年,米兰有40个丝纺织业手工工场,15个毛纺织手工工场和27个棉纺织企业。还出现了袜子、印花布、头巾、蜡烛、镜子的手工工场。
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传统的丝纺业手工工场遍布城乡,而棉纺织业已开始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1848年革命前夕, 伦巴底有28家纺织工厂, 皮埃蒙特有50家纺织厂。还出现了第一批机器制造业和冶金业, 铺设了最初几条铁路 (那不勒斯—波尔蒂奇铁路、米兰—威尼斯铁路)。到1850年, 意大利铁路已达400公里。商业贸易也有了发展。商品总流通量从1830年的2亿2千万马罗克, 增至1850年的5亿2千万马罗克。
但是, 盘根错节的封建势力和国家的分裂, 对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不利。十九世纪上半叶, 意大利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在农村中, 封建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王公贵族、寺院僧侣都握有大量土地。例如,在教皇国的罗曼那省, 8千名天主教士占有全部耕地的一半。那不勒斯王国的西西里岛,每个贵族一般拥有1千公顷土地。封建势力是外国统治者的支柱。它们反对改革与进步,害怕国家的统一招致王位与特权的丧失。
各个封建小邦的法律、货币和度量衡互不相同,关卡林立,商税苛重。这些都是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当时在北部的波河运输商品,沿途需要缴纳21次关税。从都灵向热那亚运销谷物,比从乌克兰的敖德萨到热那亚还要昂贵得多。当时人指出:“意大利好比一座房屋,里面这一房间和另一房间的门比大门锁得还紧。”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对外国的专制统治和国家分裂的现状愈加不能忍受,强烈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近代民族国家。
占意大利全国人口80%的农民是统一运动的主力军。农民虽然已经摆脱农奴地位,但由于租佃土地而对地主仍有很大依附性。农民除了把收获的一半向地主交纳实物地租之外,农忙季节需给地主服无偿劳役,逢年过节要给地主奉献鸡鸭蛋肉,还要向外国统治者交纳苛捐杂税,其中磨粉税有时竟达粮价的20%。外国统治者和封建地主的沉重剥削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彻底推翻封建制度,赶走外国压迫者,获得土地和解放。争取意大利统一运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
1815至1830年,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是以烧炭党人的斗争为标志进行的。十九世纪初,以争取意大利民族复兴为目的的秘密会社纷纷成立,烧炭党是其中最大和最活跃的一个。这个爱国组织的成员大多数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数以千计的复员军人和失业的文职人员参加进来, 成为中坚力量。他们在意大利一些城市组织暴动, 采取恐怖手段暗杀外国官吏, 焚毁仓库, 偷袭军营, 打击敌人。
1820年, 在西班牙革命的影响下, 烧炭党人发动了那不勒斯起义。前拿破仑军队的军官佩帕将军率民兵1万多人, 于10月开往首都那不勒斯城, 要求立宪。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吓得卧床不起。他一面被迫同意改组政府, 颁布宪法, 一面暗中向奥地利求援。1821年3月, 奥地利出兵镇压了这次起义。数以百计的烧炭党人被逮捕和被处决, 数以千计的爱国者被迫流亡海外。
由于许多著名烧炭党人逃离国外, 巴黎和伦敦成了爱国志士活动的中心。这两个地方都成立了密谋反奥的国际委员会, 继续筹划革命。1831年,烧炭党人经过长期准备之后, 又在莫登纳发动起义。由于莫登纳大公的背叛, 这次起义又被奥地利军队镇压下去了。
烧炭党人是近代意大利民族运动的先驱。他们为意大利的统一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对于促进意大利的民族觉醒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 烧炭党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 组织上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强调密谋起事和恐怖活动, 未能充分发动群众起来斗争。1831年以后, 烧炭党在意大利政治生活中逐渐不占主要地位。

两条统一的道路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成为争取意大利统一的主要力量。由于参加这个运动的各个阶级的地位和要求不同,在意大利统一道路问题上存在原则的分歧,形成两个不同的派别,即民主派和自由派。
民主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领袖是朱泽培·马志尼(1805—1872年)。他是意大利统一运动中的主要人物,一个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出生在热那亚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好学不倦,熟谙各门学科,通晓历史掌故。后来进入热那亚大学攻读法学,毕业后担任律师。马志尼曾参加烧炭党,矢志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惜赴汤蹈火。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他在热那亚创办报纸,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以他特有的雄辩和热情宣传反奥爱国思想。1830年,他因奸细告密被捕入狱,监禁6个月后又被驱逐出境。挫折和失败使他深深感到,烧炭党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于是决定另组织新党。
1831年4月,马志尼在法国的马赛联络一批爱国侨民,创建了“青年意大利党”,并创办了与党的名称相同的刊物。这一年恰好撒丁王国新王查理·阿尔柏特登基(1831—1849年在位)。马志尼上书新王,希望他打出“自由独立统一”的旗帜,成为全意大利统一和革新的伟人。阿尔柏特接信后,立即下令缉捕马志尼。阿尔柏特曾经是一个烧炭党人,唱过爱国高调,这道缉捕爱国者的命令剥去了他伪装开明的假面具。人民失望之余,竞相加入青年意大利党。从此,马志尼便在意大利人民中赢得了革命领袖的崇高声誉。
马志尼的坚强斗志曾使他的敌人感到战慄。梅特涅晚年回忆起同他较量过的马志尼时,无可奈何地供认道:“我和最伟大的军人打过仗;我曾经使皇帝和国王,沙皇和素丹,君主国和共和国走向妥协,我足有20次卷入和解开了宫廷叛乱的乱丝。可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人比这个意大利强盗更使我操心,他瘦削个儿,面色惨白,衣服褴褛,但雄辩滔滔如狂风急雨,热情燃烧如宗教使徒, 狡猾如窃贼, 轻快如喜剧演员, 不倦不休像正在热恋的人——他的名字便是朱泽培·马志尼。”
青年意大利党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异族的统治, 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实现这个纲领的手段是“教育与暴动”。这是一条通过革命斗争, “自下而上”统一意大利的道路。它代表了意大利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 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因此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但纲领中没有提到把土地分给农民, 表明它不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 这是民主派纲领的局限性。
自由派代表开明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卡米洛·加富尔(1810—1861年)。他出生在都灵一个贵族家庭,博学多才, 青年时代就为撒丁王国效劳, 供职军旅。22岁时, 游学英、法等国, 研究农业和社会情况, 崇拜英国君主立宪体制。四十年代, 加富尔经营农场, 从事谷物贸易和化肥生产, 开设都灵银行。他创办《复兴报》, 撰文赞扬英国宪法, 呼吁各邦进行社会改革, 鼓吹以撒丁王国为中心, “自上而下”统一意大利。作为一个改良主义者, 加富尔反对革命。他说过: “我是一个道地的中庸之人。我渴望并愿意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谋求社会的进步,但是我坚决反对用普遍的社会改造的代价去换取这种进步。”加富尔是撒丁王国议会自由派的首领。他的政治主张得到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的支持, 因为他这一套正投合了这个君主想当全意大利国王的野心。


1848年的革命高潮


1848年, 意大利统一运动出现高涨。这年的1月12日, 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爆发了人民起义,揭开了意大利革命的序幕, 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不久便席卷意大利全境。在人民起义浪潮的冲击之下,各封建小邦的君主们被迫作出让步。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托斯卡纳公国,以及教皇国等纷纷颁布宪法,组成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
意大利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继巴勒莫起义之后,法国发生二月革命,德国和奥地利爆发三月革命。维也纳人民的三月起义,把不可一世的梅特涅首相赶下了台。消息传出,大大鼓舞了备受奥地利蹂躏的意大利人民的斗争。3月18日和22日,米兰和威尼斯先后举行反奥民族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不久整个伦巴底和威尼斯地区获得了解放。3月24日,撒丁王国发动反奥民族战争。在人民的要求下,教皇国也派兵参战。
但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5月15日,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1830—1857年)发动反革命政变,推翻自由派内阁,镇压了西西里起义。8月9日,撒丁王国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登纳等邦拱手让给奥地利。封建君主的反扑,尤其是对奥战争的失败,“不仅象征着整个意大利的失败,它还意味着欧洲反革命重心的恢复,即奥地利的复活”
这时,罗马教皇国的革命形势却一直很好,它的斗争仍然向前发展着。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重要人物纷纷前往罗马参加革命,除马志尼外,还有另一个英雄人物加里波第。
朱泽培·加里波第(1807—1882年)出生在尼斯一个海员家庭,从小过着同风浪搏斗的航海生活,性格豪爽,见义勇为。他小时候从学习罗马史中受到启迪,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立志为意大利的复兴而献身。1833年,加里波第与马志尼在马赛会见,加入了青年意大利党。1834年,他参加青年意大利党领导的圣·朱利安诺起义,失败后逃亡国外,于1836年来到南美。正值南美革命勃兴,他组织意大利侨民志愿军参战,反对巴西帝国统治者和阿根廷独裁者, 保卫里奥格朗德共和国和蒙得维的亚共和国,他的志愿军团的战士身著红衬衫, 又名“红衫军”。10多年间, 战功卓著, 饮誉欧美。
1847年, 加里波第获悉罗马教皇庇护九世就任的消息, 十分兴奋, 认为新教皇上台后,一定会出现“意大利自由世纪的曙光”。他于是向教会的使节写信, 表示坚决支持庇护九世统一意大利,并愿在教皇麾下效命。但是, 教会并没有理会加里波第报国的赤诚之心, 使他十分失望。后来, 他又把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撒丁国王阿尔柏特身上, 决定回国去投奔他。
西西里起义后, 1848年3月22日, 加里波第和他的红衫军健儿从南美起程返国。经过整整3个月的航行, 于6月24日安抵意大利。在尼斯, 他们受到倾城而出的市民的盛大欢迎。青年们踊跃报名参加他的志愿军。但他出乎意料地受到阿尔柏特的冷遇。阿尔柏特认为他只不过是南美洲的一个海盗, 不可重用。加里波第冲破了自由派所设置的重重障碍, 组织一支伦巴底志愿军, 在阿尔卑斯山麓开展游击战争, 多次打败奥地利的军队。但撒丁王国对奥作战不力, 局势急转直下, 最后阿尔柏特竟与敌人签订城下之盟。
对此, 加里波第无比气愤, 于8月12日发布了著名的宣言,宣布阿尔柏特是个叛徒, 意大利人民不应该再相信他, 而且应该为了祖国的利益而讨伐他。加里波第继续抗战, 在卢伊诺, 以400人的兵力向1,200名敌军发起攻击, 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 并俘虏了80名奥军。接着在意、瑞边境以500人对5千人的悬殊力量进行一次战斗之后, 向瑞士撤退。随即他回到热那亚。不久,加里波第获知罗马革命的消息, 立即向罗马进军; 11月间, 到达罗马。
这时, 罗马人民正在为争取民主而斗争。11月15日, 罗马政府首脑、反动分子罗西遇刺身亡。政局愈加动荡。人民涌向街头示威,要求成立民主政府。第二天,罗马人民袭击教皇宫廷,迫使庇护九世同意成立世俗内阁,但这个内阁仍掌握在自由派手里。
11月25日,庇护九世逃往那不勒斯王国的埃塔要塞,在那里号召所有天主教国家联合起来反对民主派。他还用金钱引诱、或以革出教门相威胁的办法,嗾使亚平宁山区居民举行叛乱,反对日益民主化的罗马政府。这样一来,教皇国各个阶层的人民反对教权,拥护共和的情绪更加高涨。民主派的各个俱乐部强烈要求召开制宪会议,建立共和国。加里波第坚决支持罗马人民的民主要求。他和志愿军的战士一起投入了这场政治斗争,在揭露与粉碎自由派的反民主阴谋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在人民群众的奋起斗争之下,1849年2月5日,罗马制宪会议隆重开幕。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建立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的国家。加里波第第一个走上讲台发言,提议成立罗马共和国。这一提议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许多代表在会上高声朗读俱乐部的请愿书和人民来信,表示绝不同教皇妥协。2月9日,会议以139票赞成,5票反对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加里波第的提案,宣布推翻教皇的世俗内阁,成立罗马共和国。随即选举了以马志尼为首的3个执政官担任共和国政府的首脑。当天下午2时,革命的三色旗在罗马上空冉冉升起,101响震天礼炮宣告了共和国的诞生。
“罗马共和国!——这是1849年革命的序幕”,是意大利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共和国成立后,努力推行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它宣布食盐和烟草固定价格;没收教会机关的用房,分给穷人居住;把教会土地收归国有,租给贫苦农民耕种,等等。但是,它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支持共和国的事业,建立强有力的城乡联盟。罗马共和国的执政们在斗争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 依然优柔寡断, 拒绝采纳加里波第所提出的实行革命恐怖和军事专政, 发动人民参加城防、组建一支10万人的志愿军, 加强罗马的防御力量。他们嫉贤妒能,排挤打击加里波第, 一味奉行所谓“恢复阶级和平与秩序”的政策。
1849年4月间, 当反革命势力把意大利境内的革命运动分别镇压下去之后, 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勾结起来, 联合镇压罗马共和国。4月25日, 由乌迪诺率领的1万名法军在罗马西北部的契维塔韦基亚港登陆, 向罗马推进。同时, 奥地利军队侵占博洛尼亚(波伦亚), 向安科纳移动。西班牙军队占领了罗马以南的菲乌米奇诺村。那不勒斯王国的军队占领了罗马东面的阿尔巴诺和弗拉斯卡蒂等城市。武装干涉者对罗马形成四面包围的局面。
罗马共和国开展了反对侵略的武装斗争。但在作战方案方面, 加里波第和马志尼存在尖锐分岐。加里波第主张反侵略战争应在罗马城外进行, 在通往维捷尔堡的道路上建立有利阵地, 伺机袭击向罗马进攻的法军侧翼; 如战斗不利可退往蒂布尔河上游待援, 发动教皇领地人民建立一支10万人的志愿军, 到处打击敌人。马志尼反对主动出击法军, 主张在罗马城内等候敌人, 即实行消极防御, 被动挨打的策略。马志尼固执己见, 否决了加里波第的正确意见, 并对加里波第排斥和打击, 任命加里波第的部下罗塞利担任罗马城防总司令, 而让加里波第充当副职。罗塞利在军事上是个庸才, 他处处干扰破坏加里波第的正确指挥, 使罗马共和国军队在军事上吃了不少败仗。
在敌人兵临城下, 形势异常险恶的情况下, 罗马军同武装干涉者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殊死斗争。在这场血与火的罗马保卫战中, 加里波第显示了杰出的统帅才能。4月30日, 加里波第指挥的军队沉重打击了乌迪诺率领的法军。乌迪诺被迫签订停战协定。5月间,他击退了进犯罗马的那不勒斯的军队。由于法军派来3万援兵,敌人在数量上占了明显的优势;罗马3执政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犯了一系列错误,罗马军终于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
7月1日,罗马共和国制宪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罗马的局势。马志尼向国会提出:在目前形势下,罗马有三条出路,一是与法军谈判签订条约;二是进行巷战,保卫城市;三是议会、政府和军队撤离罗马。议会一时不知所措,特地传召加里波第出席。
当加里波第从前线返回,出现在议会厅大门时,全体议员起立向他欢呼。他向议会报告了前线的战斗情况, 说明“一切进一步的防卫都已不可能了”。于是,议会决定停止战斗,撤出罗马。
7月2日,加里波第在梵蒂冈广场集合了罗马残存的4千多名步兵和500名骑兵,向他们发表了演说。傍晚,军队撤出罗马,向北部的威尼斯挺进,准备援助那里的革命斗争。但队伍在奥军围追堵截下不断减员,加里波第的妻子和亲密战友阿妮塔也在这次行军中英勇牺牲。最后,他被迫把部队解散,逃亡国外。
罗马共和国失败后,只有威尼斯还继续坚持战斗。8月22日,威尼斯也在奥军围攻下失败。至此,1848年的意大利革命结束。

统一大业的完成


五十年代以后,意大利的统一运动又逐步趋向高涨。这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统一道路的斗争仍在继续。在1848年意大利革命中,以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民主派曾企图实现“自下而上”的统一。由于意大利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软弱,这条道路没有走通。五十年代初,马志尼在伦敦建立“意大利民族委员会”、“行动党”等组织,发动了几次起义(1852年在曼图亚、1853年在米兰和都灵),但都失败了。马志尼派转而采取个人恐怖手段, 于1854年刺死帕尔马大公, 1856年刺伤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这些行动更加暴露了马志尼派的软弱、他们策略的错误和脱离群众。马志尼派许多人对民主革命的前途失去信心, 他们纷纷背弃了共和主义的理想, 投入自由派的怀抱。马志尼本人也在1853年8月前往佛罗伦萨, 拜倒在自由派的膝下, 声称为了联合一切争取意大利统一的力量, 准备取消共和口号。共和派放弃了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则充当了这个运动的主角。
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各个小邦都恢复了封建君主制度,只有撒丁王国继续保留革命时期所颁布的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个宪法限制国王权力,建立议会制(包括贵族院与众议院),宣布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赋予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保护私有财产, 议会监督税收等等。通过这种君主立宪体制, 萨伏依王朝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结成了同盟。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企图依靠自由派的支持来扩张王朝的领土。自由派则指望这个王朝维护他们的利益。于是, 撒丁王国在意大利各邦中有了政治开明的声誉。
自由派以撒丁王国为基地, 利用1848年革命失败后民主派的消沉, 准备把意大利各个小邦合并于撒丁王国, 自上而下地把意大利统一起来。1852年, 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 开始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 一, 大力发展工业, 如兴修铁路, 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扩建热那亚港,建立商船队等等。二,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先后与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签订通商条约, 并降低关税率。从1851至1858年, 撒丁王国的对外贸易额增加了一倍之多, 其中机器、矿石、生铁和煤的进口量增加特别快。三, 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建造堡垒, 改编旧军, 逐年增加军队, 改善军事装备。四, 限制教会和寺院的权力, 将教会部分财产收归国有,剥夺教会的各种特权。这些改革推行以后,增强了撒丁王国的国力,提高了王国在意大利人民中间的威望,从而为建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打下了基础。
1856年间,加富尔建立“民族协会”, 它大力鼓吹“在皮埃蒙特君主制的保护下来实现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民主派许多人对这个口号表示支持。这期间,从意大利各地聚集到撒丁王国的爱国者达3万人之多。加里波第也参加了民族协会,积极发动人民捐款购买10万支枪,支持撒丁王国扩大军队。加里波第的行动,博得了自由派的好感,被授予撒丁王国的军衔和军职,开始为国王效劳。在1860年率领红衫军向西西里进军时,加里波第已明确地提出了“意大利万岁”和“伊曼纽尔万岁”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忠君意识。
加富尔深知,以撒丁王国单薄的力量,不可能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因此,他在外交上采取与法国结盟以打击奥地利的方针。他认定同法国结盟是可行的。因为,法国与奥地利存在矛盾,有嫌隙可以利用;拿破仑三世的祖先是科西嘉人,科西嘉原属意大利,就连拿破仑三世本人也曾参加过烧炭党,自然会有亲意情绪。
加富尔在外交上靠拢法国的第一个步骤是在1854年参加克里木战争,站在英、法一边对俄国作战。在这次战争中,撒丁王国派出军队1万7千人,为打败俄国尽了一份力量。战后举行巴黎和会,加富尔代表撒丁王国出席,跻身强国之列。他在会上痛陈奥地利对意大利的专横统治,博得欧洲舆论的同情。此后,撒丁王国与法国在外交上日益亲近。
1858年6月21日,加富尔利用法奥矛盾,在法国避暑胜地普隆比埃与拿破仑三世会晤,双方达成联合对奥作战的秘密协定。拿破仑三世答应参加对奥作战, 帮助撒丁王国收复奥地利占领的领土, 建立北意大利王国, 加富尔则答应把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作为酬谢。为了巩固与法国的结盟, 加富尔还撮合两个王朝进行联姻。伊曼纽尔把女儿玛丽·克洛蒂尔德嫁给比她大20岁的法国王子热罗姆·波拿巴。法、撒结盟以后, 1859年1月1日拿破仑三世接见外交使团时, 突然对奥地利的大使说:“我很惋惜,我们同贵国政府的关系已经不象从前那么友好了。”这是法国对奥地利战争的信号。
1859年4月29日, 奥军渡过蒂奇河首先开始军事行动。战争开始后, 加里波第应加富尔之请,立即组织红衫军参加抗奥战争。这支军队在伦巴底一带连战皆捷,给奥军以沉重打击。革命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意大利中部各小邦人民的斗争。托斯卡纳、莫登纳、帕尔马和罗曼那的人民起来推翻封建政权, 成立资产阶级政权。这时加富尔抓住了有利时机, 用几个月时间突击地访问了中部这几个小邦, 游说他们合并于撒丁王国。加富尔的活动受到各小邦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支持。1860年3月, 这些小邦在自由派控制下举行全民投票, 正式宣布与撒丁王国合并。
撒丁王国合并各邦的活动受到法国拿破仑三世的阻挠。拿破仑三世之所以联合撒丁王国对奥作战, 其真正目的是为了争霸,而并非同情意大利的统一事业。因此, 当意大利人民革命运动胜利发展, 意大利出现了实现统一的前景时, 一心想控制意大利的拿破仑三世感到震惊, 连忙于1859年7月8日至11日同奥地利皇帝在维拉弗朗科会晤, 签订停战协定。根据这个协定, 奥地利答应将伦巴底交由法国转让给撒丁王国, 而法国则赞同奥地利继续占领威尼斯。同时拿破仑三世还保证重建帕尔马、莫登纳和托斯卡纳等邦的封建政权。
法奥协定签订后, 加富尔屈从拿破仑三世的政治压力, 于1860年3月与法国政府缔结密约, 将意大利的领土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以换取拿破仑三世承认伦巴底归还意大利,以及中部各小邦合并于撒丁王国。加里波第闻讯后怒不可遏。他在议会强烈谴责“这种拿民族来作交易的事情,朝野上下无不感到深恶痛绝”。他一气之下,辞去了撒丁王国议员和将军的职务,以示抗议。
当时,意大利的革命运动方兴未艾,高潮迭起。北方的运动虽因自由派的妥协而受到抑制,但是南方的运动又起来了。加里波第和民主派的革命志士继续为争取意大利的统一而斗争。1860年初,加里波第在都灵建立了一个爱国军人团体“国民军协会”,并发表了《致意大利人民书》,号召建立人民武装,开展革命运动。他说:“意大利武装起来之日,就是它获得解放之时。”
4月,民主派在西西里组织起义。加里波第闻讯,立即组织“千人团”向西西里挺进。当加里波第的部队在西西里登陆时,当地人民箪食壶浆,热烈欢迎。在当地起义军的配合下,千人团所向披靡, 6月解放整个西西里岛。9月轻取那不勒斯。至此,意大利南部除罗马外,已全部获得解放,加里波第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戴,担任了那不勒斯的执政官。他随即实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释放政治犯,废除苛捐杂税,向贫民分配廉价食品,将波旁王室的土地分给无地贫民,给受伤和残废军人发放抚恤金,成立孤儿院和各种慈善团体。这些措施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起了重大作用。随后,加里波第又着手准备进军罗马,解放在教皇统治下的意大利人民。
自由派这时又施展手段来夺取民主派艰苦斗争所得到的胜利果实。加富尔早就派出他的亲信帕拉维西诺打入加里波第的队伍,担任了那不勒斯副执政官。帕拉维西诺利用职权,扶植自由派势力,为那不勒斯合并于撒丁王国作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在加里波第决定进军罗马的时候,撒丁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又调动两万大军来到那不勒斯进行拦阻。他公然发表文告,号召人


意大利统一形势图(1859—1870)

民向君主制度妥协,宣布“革命时代已经结束”。帕拉维西诺在那不勒斯把保皇党人和自由派的势力联合起来,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把那不勒斯并入撒丁王国。在自由派的压力下,加里波第被迫同意举行自由派所控制的所谓民意投票。根据1860年10月21日投票的结果,伊曼纽尔二世从民主派手里夺取了政权。
1861年3月19日,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撒丁国王伊曼纽尔二世成了意大利国王,加富尔当了首相。意大利除了威尼斯和罗马两个地区之外,已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1866年6月16日,普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乘机向奥地利宣战。加里波第组织志愿军参战。在这次战争中,意大利政府军的将领无能透顶,连遭败绩,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则捷报频传。奥地利战败求和。10月3日签订意奥条约,威尼斯回归意大利。
为了彻底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加里波第先后3次组织志愿军远征罗马。1862年7月,加里波第前往巴勒莫,号召人民武装起来进军罗马。他提出“不解放罗马毋宁死”的战斗口号,很快便组织了3千名志愿军,于8月间渡过西西里海峡在卡拉布里亚登陆,北进罗马。拿破仑三世十分恐慌,连忙派兵加强罗马防务,同时要求伊曼纽尔二世阻截志愿军。伊曼纽尔称这次远征是一场叛乱,派出王室军队在阿斯普罗山区袭击志愿军。加里波第一心避免自相残杀,下令志愿军不要还击。一向纪律严明的志愿军遵令未发一弹,但政府军却开枪射击,打中加里波第足踝,他不支倒地,被政府军逮捕,这次进攻失败了。
1864年春,加里波第为了远征罗马而前往英国募捐经费,被英国政府驱逐出境。1866年意奥战争后,加里波第在次年再次组织志愿军远征罗马。但都灵和巴黎的暗探到处跟踪他,监视他。9月24日再次将他逮捕。由于人民群众的抗议,伊曼纽尔下令把加里波第解回卡普里岛, 并派了6艘军舰包围这个小岛以防止他出逃。10月间, 加里波第在战友帮助下逃出小岛前往佛罗伦萨, 并率志愿军进军罗马。伊曼纽尔与拿破伦三世沆瀣一气, 法、意军队共同夹击志愿军,加里波第在指挥志愿军撤退时被本国政府军逮捕, 再度被囚禁于卡普里岛。伊曼纽尔二世由于害怕加里波第解放罗马会激起人民的革命情绪, 引起动乱而损害自由派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 更害怕自己会因此丧失威望而丢掉王冠。因此,他极力阻挠和破坏加里波第的进军,企图通过同法国谈判占领罗马, 但始终未获成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罗马的法国驻军奉调回国参战。加里波第趁机再次组织志愿军向罗马进军。于9月20日解放了这个故都。1870年年底,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从佛罗伦萨迁往罗马,意大利的全国统一终于大功告成。
意大利的统一是意大利人民长期奋战的结果。资产阶级民主派在统一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里波第指挥的红衫军更是功勋卓著。但是民主派未能领导统一运动沿着民主化的道路取得胜利。意大利的统一是在加富尔为首的自由派领导下实现的。造成民主派道路失败和自由派道路胜利的原因,首先是当时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充分,国内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软弱,中小资产阶级仍然和农村封建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情况决定了当时在意大利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条件。1848年革命的失败, 特别是罗马共和国的覆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这次革命中暴露了民主派的弱点,他们的软弱无力,不关心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利益, 以及内部的不团结等等,招致了革命的失败。
与此相反, 以撒丁王国为主要基地的自由派力量雄厚,基础牢固,影响巨大,成为统一运动的领导力量。意大利各个小邦中的自由派势力也大大超过了民主派的势力,这就从客观方面造成了自上而下统一意大利的不可阻挡之势。这是关心统一事业的民主派所不能不承认的现实。
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产生了3个杰出人物,即思想家马志尼、军事家加里波第和政治家加富尔。过去人们通常因为马志尼和加里波第是民主派而大加褒扬,加富尔是自由派而过分贬责,这是很不公正的。既然统一是意大利民族的愿望,正是加富尔以其一生的奋斗实现了这个目标。统一的完成使意大利结束了异族压迫和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工人阶级的统一和团结创造了前提。因此加富尔的历史功绩是不能低估的。
由于意大利的统一是自由派通过一系列王朝兼并活动完成的,统一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存在,这对以后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① 两西西里王国即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与西西里岛的合称。
① 拿破仑入侵意大利后,他的暴政激起意大利人民的反抗。1807年一些反抗者避入那不勒斯南部林区,扮作烧炭工人,建立了烧炭党。除烧炭党外,当时在北部还有联邦党和兄弟党,在教皇辖地有黑别针党(因其成员领带上有黑别针,故名),拉蒂尼斯蒂党(Latinist意为研究拉丁文的人)等等。
① 指拿破仑一世。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9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369页。
① 皮埃蒙特是撒丁王国的大陆部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35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