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是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首传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以后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传播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意为“顺从”,即顺从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现在全世界大约有8亿多人信仰伊斯兰教,分布各大洲,特别集中在西亚、中亚、北非、东南亚各地。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全国共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即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和保安族,共1,400余万人(据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
伊斯兰教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信后世。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现分述如下:
一、伊斯兰教的信仰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即所谓“清真言”)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里的真主,就是阿拉伯语的安拉。一个人只要承认这点,并用清楚的语言表白自己的信仰,在名义上就可以称为穆斯林。在这一基本信条之下,又分为五项信仰:
伊斯兰教徒朝拜麦加天房
1.信安拉。确信安拉是唯一的真主,反对多神和偶像崇拜。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不可见的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恩养者,清算日的掌权者,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始、无终、独一无二、永生、自存、无形象、无所在、无所不在、不生育、亦不被生。《古兰经》中列举了安拉的美名达99个之多,集中到一点,就是“信主独一”。在一个盛行多神拜物教的社会里,对安拉的这一概念,具有统一信仰的划时代的意义。
2.信天使。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创造万物,天使也是安拉创造的。安拉派遣天使管理天国,但他们并无神性,只是执行安拉的命令。《古兰经》认为,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者,天使也要向人祖下拜。人看不见天使。伊斯兰教在天使论中给哲卜利勒以最高的地位,据说是他把安拉的启示传达给穆罕默德。
3.信天经。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通过穆罕默德而降示的一部安拉的经典,也承认在穆罕默德以前历代先知所传的经典如《旧约》、《新约》等为“天经”,但认为它们有的已经失传,有的经过后人篡改而失真,只有《古兰经》是最后、最完善的一部天经,为穆斯林所遵行。
4.信先知。伊斯兰教认为在每个民族那里都会出现一个先知,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人们“报喜信,传警告”,但穆罕默德却被认为是一位最后的先知和安拉的使者,即“封印的圣人”。《古兰经》中所提到的先知,绝大多数是《旧约》和《新约》中记载的,这说明伊斯兰教是集闪族宗教(包括犹太数、基督教、哈尼夫思想、伊斯兰教等)之大成的宗教。
5.信后世。伊斯兰教的后世论,是《古兰经》中最生动的部分。第75章被称为《复生章》,认为世界将有一天,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的清算,所有曾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人,都将“复活”,集中起来,接受安拉的审判,决定赏罚,善人进“乐园”,恶人进“火狱”。后世的信仰,一直是历代先知的教训的主要部分,伊斯兰教把它列为信条之一。
有些学者把“信前定”列为信条之一,成为“六信”。所谓“前定”,就是说,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不论善恶,都是出自真主的意志。“前定”是伊斯兰教的一条重要教义,但在是否列为第六信仰上,伊斯兰教学者中尚有争议。
二、伊斯兰教的五功
伊斯兰教实践包括“五功”,它是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五功”的内容是:
1.念“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证”)。当众表白一次,名义上就是一个穆斯林。
2.礼拜。这是穆斯林面向麦加“克尔白”(天房)祈祷的宗教仪式,主要有:每日五次礼拜,分别在晨、晌、晡、昏、宵五个时间举行;每周一次的星期五聚礼(主麻拜);每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会礼。
3.斋戒。每年在教历九月(“莱麦丹”月)斋戒一月,每天从黎明到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莱麦丹月是《古兰经》开始下降和穆罕默德开始为圣的月份。
4.天课。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课税。信徒的资财达到一定数量时,每年必须提出其中一部分散给贫苦的穆斯林。天课原来是一种自由施舍,后来成为按信徒财产的不同种类以不同比率由国家征收的宗教税。近年来,在一些伊斯兰教国家中,天课与国家税收分开,又变成一种宗教性的自由施舍。
5.朝觐。伊斯兰教规定,一个穆斯林,在身体健康、经济能力许可、旅途安全的情况下,一生中至少应去麦加朝觐一次。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是世界性的穆斯林大集会。
一些伊斯兰教者想在“五功”之外增加一项“圣战”(为安拉之道而战),成为“六功”,但不为大多数学者同意。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个宗教,而且是一个思想体系,一个伊斯兰教作为主导因素的文化。“政教合一”是伊斯兰教社会制度的特征。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被称为“安拉的语言”而为穆罕默德所传述的《古兰经》;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哈迪斯(圣训),是《古兰经》的补充。教法(沙利亚)是后来伊斯兰教学者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并参考被征服地区的法律和风俗习惯,因时制宜而制定的穆斯林“行为的规则”或“法典”。研究教法的学问叫做教法学(斐格赫)。因对教法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出现了许多教法学派,如哈乃斐派、 马力克派、沙斐仪派与罕百里派。中国穆斯林在教法上遵行哈乃斐派的主张。伊斯兰教有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例如饮食、婚姻、丧葬、宰牲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民族、宗教和社会根源。伊斯兰教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未诵安拉之名而宰杀的牲禽等,还有禁酒,在《古兰经》中都有明文规定,在当时是对古阿拉伯人饮食禁忌上的一大改革。穆斯林严格遵守《古兰经》上的这些规定。但“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
伊斯兰教主要有三大节日:开斋节(教历10月1日)、古尔邦节(教历12月10日)和圣纪(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教历3月12日)。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伊斯兰教有两个主要教派:逊尼派(多数派)和什叶派(少数派)。什叶派也有自己的圣地和节日。什叶派的圣地有纳贾夫、卡尔巴拉(以上在伊拉克),库姆和马什哈德(以上在伊朗)。什叶派的节日有阿舒拉节(教历1月10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