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法西斯德军入侵苏联与苏德战争的爆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06 评论:0

1941年6月22日凌晨, 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未经宣战,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德方进攻的兵力, 有德军153个师(其中有19个是坦克师),芬、罗、匈三个仆从国家37个师,共190个师;坦克3,700辆,飞机4,900架,大炮与迫击炮47,000多门,舰艇193艘。战争是以突然袭击开始的。在地面部队越过国境之前,炮兵猛轰苏军的工事和驻地,空军则深入纵深轰炸机场、港口、交通枢纽等战略要地。德机在3时零7分袭击黑海舰队,3时30分袭击白俄罗斯城市,3时33分袭击乌克兰城市,3时40分袭击波罗的海沿岸的考那斯等城市。在半天之内就炸毁了66个机场和1,200架飞机。4时左右,在波罗的海到匈牙利的苏联边界线,有多处被突破。24小时内,德军在不同战线侵入苏联境内25—50公里。
6月22日5时半,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才向苏外长莫洛托夫递交宣战书。此后,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相继对苏宣战。6月23日,希特勒到达东普鲁士拉斯登堡以东的大本营(“狼穴”)指挥战争。
法西斯侵略军根据“巴巴罗沙计划”,由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分三路向苏联领土推进。
北方集团军群由第十八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第四装甲集群和3个保安师组成,共计29个师,还有第一航空队1,070架飞机的支援;冯·李勃元帅任指挥。这一路德军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向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进攻,它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进攻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由第四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坦克第二集群、坦克第三集群(共50个师又两个旅)组成, 还有第二航空队1,600架飞机的支援;冯·包克元帅任指挥。它的任务是围歼白俄罗斯的苏军。
南方集团军群由第六、第十七、第十一集团军,坦克第一集群,以及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和匈牙利1个快速军(共57个师又13个旅)组成,还有第四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共1,300架飞机的支援;由冯·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它的任务是进攻基辅,在第聂伯河以西歼灭在乌克兰的苏军主力。
战争初期的胜利,使希特勒认为三个月征服苏联的美梦即将实现。希特勒的得意忘形,使“狼穴”内充满了欢乐气氛,一些法西斯将军们一度失去了理智。哈尔德“甚至认为对苏战争在14天内即使不能结束,至少也能胜利。”7月19日,希特勒成立了新的“东方部”,专门管辖俄国和巴尔干地区,任命罗森贝尔为部长。
战局并没有按照希特勒希望的那样发展。德国进攻开始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动员全国一切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
6月22日7时15分,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发布第二号命令,要各军区立即用所有的兵力歼灭入侵之敌。但当时的实际条件已不可能执行这一命令。上午10时,斯大林提交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动员令:从6月23日起,除中亚、外贝加尔和远东军区外,在14个军区,对1905——1918年出生的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实行动员,并在欧洲部分实行军事管制。12时,莫洛托夫发表广播讲话指出,德国背信弃义,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突然袭击,是侵略者;他号召苏联全体军民粉碎法西斯的进攻,将侵略者赶出国土。12时左右,国防人民委员发布第三号命令,要求苏军转入反攻,粉粹主要方向上的敌人,并向敌人国土挺进。这一命令当时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朱可夫后来说下达这样的命令是犯了错误。12时许,波罗的海特别军区改组为西北方面军,西部特别军区改组为西方方面军,基辅特别军区改组为西南方面军。13时,统帅部派朱可夫到西南方面军任统帅部代表,派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去西方方面军任统帅部代表, 以加强方面军的领导力量。
6月23日,组成苏军统帅部:铁木辛哥任主席,其他成员为朱可夫、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和库兹涅佐夫。同日,总参谋部预先制定的动员计划、弹药生产计划开始生效。
6月24日,列宁格勒军区改编为北方方面军。此外,还组建了南方方面军。同日,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疏散委员会,领导全部疏散工作,其中包括大企业的东迁。
6月26日,斯大林命令组成预备队方面军。
6月27—29日,联共(布)党中央动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上前线,加强苏军的政治思想工作。
6月30日,成立国防委员会,斯大林任主席,领导战时的全部工作。
至7月1日,已动员了530万人组建新的战略预备队。在列宁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建立了民兵组织。在沦陷区成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
7月3日,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发表广播演说,说明前线情况,号召全国人民立即重新安排全部生活和国家经济,以适应战时要求,号召党和人民奋起保卫祖国,捍卫每一寸苏联国土,为保卫苏联的城市和乡村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法西斯德军的突然袭击,使苏联边境线上的防御体系陷于瘫痪。苏军仍然奋战,打击敌人。希特勒的副官尼·冯·贝洛在回忆录中写道:“头几天的交战表明,苏联对战争的准备工作比我们预料的要充分”。“苏联人的仗到处打得很漂亮,有些打得很顽强、很坚决,迫使我军不得不与之激战。”“南方的俄国人抵抗是剧烈的,仗也打得漂亮。在那里指挥作战的龙德斯泰特说,在整个战争中还没有遇到如此精良的对手。”战争开始后,西方方面军面对的“中央”集团军群,在所有主要突击方向上,敌人都拥有五至六倍的优势,又不断地得到空中支援。其他方面军面临的敌我力量对比,与此类似。在这样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苏军节节败退。
德军的闪电战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很大成功。德北方集团军群于6月26日夺取了西德维纳河的渡口, 7月1日占领里加, 7月5日攻占奥斯特罗夫。6月29日,德中央集团军群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合围苏联两个集团军,苏军损失惨重。6月30日,德南方集团军群攻占利沃夫和罗夫诺, 7月9日攻占日托米尔,直趋基辅。
6月22日至7月中旬,德军的各集团军群推进300—600公里不等,占领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全部, 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达维亚的大部和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地区,威胁着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基辅。苏军被歼28个师,遭受重大损失的70个师,30万人被俘,损失大炮3,000门、坦克1,500辆、飞机2,000架和2,000车皮的军火。在苏军的反击下,法西斯德军丧失近10万人,损失了1,000多架飞机和1,500辆坦克。
战争初期,苏军的严重失利不是偶然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苏联领导人对德国入侵的时间估计错误,主观地认为在1942年前德国不会发动进攻。这种估计导致战备时间表安排不当,对德军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苏联领导人认为,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在征服英国以前,不会贸然进攻苏联。苏联情报部门早在1941年初就获悉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德国反纳粹地下活动小组领导人哈罗·舒尔茨·波森把该计划的详细部署和执行日期及时地报告到苏联情报中心。苏联的谍报人员、英美官方和情报部门向苏联当局提供了几十份有价值的情报。苏联领导人对这些情报的准确性作了错误估计。当时英国特别希望德国进攻苏联,以摆脱孤军作战的危险境地,因此,斯大林对英国方面提供的情报始终持怀疑态度,深恐中了英国挑拨苏德战争的诡计。苏联还没有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竭力推迟战争的爆发。为了不给德国入侵造成口实,苏军主力部队未进入边境阵地,而是驻扎在远离国境线的地区。当德军发动突然袭击时,边界线上守军力量薄弱,使敌人的闪击战易于奏效。
第二,苏军统帅部在战略战术思想上对现代化战争准备不足。苏军领导机构以为,战争仍可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开战后双方在边境交战几天,然后投入主力,而主力部队的展开至少需要两个星期,在此期间,苏军掩护部队可以进入阵地,完成抗击敌人的任务,为以后的大反攻创造条件。苏军对以机械化部队为核心的德军的闪击战缺乏准备。德国调集70%以上的主力于苏德战场,集中使用坦克、飞机等技术兵器,以优势兵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苏军对此准备不足,原以为德军最多只能在苏德战场上投入50%的兵力。战争爆发前,苏军领导人仅仅研究并准备以进攻性回击来对付敌人的进攻,将战争推移到敌国领土进行;对于强敌闪击战的对策、战略退却、反合围和遭遇战都缺乏理论上的研究,更没有具体的准备和部署。苏军把军需储备置于靠近前沿的地方,结果当德军向纵深突入时,大批军需物资陷于敌手。苏军未建立战时通讯系统,战争爆发后,在敌人炮击、空袭和特工人员的破坏下,通讯系统遭到破坏,以致中央和各军区之间,军队与所属部队之间失去联系,造成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第三,苏军尚未完成战争准备。西部新占领地区的防御工事和一批新建的机场尚未完工。1937—1938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清洗了大批有经验的军事干部。虽然各集团军在1941年夏季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部训练,但未能及时补上军队缺乏的指挥干部。战争爆发时,苏军正处在改组军队、重新训练、建立军事物资储备和后备力量的阶段,国家还在执行和平时期的经济计划,战备工作要到1942年才能完成。苏军装备陈旧,苏联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的生产能力跟不上需要,新型飞机和坦克很少,67%的坦克需要大修或中修,弹药储备不足。
第四,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如上所述,苏联在战争爆发时尚未完成作战准备,主力部队没有进入防御阵地。德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它已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掠夺了大量的战略物资、武器装备和财富,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希特勒军队拥有现代化的武器、技术装备,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德军能利用突然袭击的有利条件,在突袭时间、突袭地点等方面握有主动权。德军在发动进攻后的短时间内,摧毁了苏联大量飞机、坦克、大炮和军事设施,使红军有生力量受到重创,打乱了苏联的战略部署,而拆迁工厂、重新组织防御等都需要时间。
为了扭转战场的被动局面,苏联当局及时地调整了指挥机构和战略部署。7月10日, 国防委员会把统帅部改组为最高统帅部,由斯大林任主席。7月19日,斯大林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8月8日,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人民委员部也进行了改组,建立了新的机构。斯大林出任最高统帅,受到了人民和军队的热烈欢迎。
在斯大林领导下,最高统帅部总结了卫国战争开始以后战略策略方面的错误,并及时地予以纠正。6月22日至7月9日的战斗历程表明,第一线的苏军无法阻止德军的全面进攻,也不能消灭入侵之敌。苏军采用的迅速反攻将战争推向敌国领土上的战略,是不符合卫国战争初期的实际需要的。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地改变了战略指导思想,由实施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彻底地修改了作战计划。新的作战计划是破坏敌军的进攻,进行积极的防御,稳定战线,赢得时间以组建战略预备队,不断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断地削弱敌人的暂时优势,改变力量对比,夺取主动权,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为了适应战略防御的需要,调整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后勤机关及其工作,加强了战时生产和政治工作。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下,这些问题都很快地得到解决。“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已成为全体军民的发自内心的呼声和衡量自己工作和思想的准绳。苏联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一战争阶段中,苏军彻底粉碎了法西斯的闪击战,取得了几次重大防御战的辉煌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为最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法西斯德国侵略苏联,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和反法西斯各国政府的谴责。苏联的伟大卫国战争,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反法西斯各国政府的声援。1941年6月22日21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声明,支持苏联对德作战。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桑奈尔·威尔斯代表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声明,支持苏联的反法西斯斗争。6月23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文件,提出组织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支援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号召用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的实际行动来支援苏联。
苏德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一个新阶段。苏联人民的伟大卫国战争大大地加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从而使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迅速形成和加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3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