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70 评论:0

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包括秘鲁、新格拉纳达和拉普拉塔三个总督区以及委内瑞拉和智利两个都督区。1810年,殖民地人民爆发了反抗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殖民地人民浴血奋战15年,于1826年初赢得最后胜利。

独立战争的前提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的经济和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拉普拉塔地区和委内瑞拉等经济比较繁荣的新的中心。1778年以前,拉普拉塔地区平均每年出口15万张牛皮,1783年达到140万张,主要供应英、法等国。委内瑞拉十八世纪末可可年产量达19万3千法内加其中有14万5千法内加出口,远销英、法、荷等国。智利和拉普拉塔地区的小麦销往巴西、法国和毛里求斯。
金银贵金属的开采在殖民地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历史上素有“世界银都”之称的上秘鲁波托西银矿区,十六世纪九十年代产量最高,年产值达750万比索;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下降到100万比索;十八世纪末稳定在400万比索。这时,整个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的金银年总产值为1,600万比索。
殖民地的轻工业,如纺织、制革、面粉、肥皂、蜡烛、酿酒、金银器皿等,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大的手工工场。秘鲁的库斯科地区、新格拉纳达东部地区、拉普拉塔的科尔多瓦和科恰班巴地区,都是著名的纺织业中心。科恰班巴城1788年有2千名纺织工人,1798年增加到8千人,每年要用原棉75万-100万磅。1787年,拉普拉塔地区出现了第一家大型腌肉厂“科利亚腌肉厂”。厂主弗朗西斯科·梅迪纳的牧场上饲养着2万5千头牛和2千匹马。
十八世纪下半叶,随着农牧、工矿业的发展,殖民地的自由雇工越来越多。秘鲁和拉普拉塔地区的中、小银矿主使用的劳动力大多是自由雇工。一些根据“米达制”, 即强制劳役制为大矿主服劳役的印第安农民,服役期满后即以自由雇工的身分与矿主签订劳动合同,继续在矿上劳动。矿工整日在井下干活,长期不见阳光,工资极低。农牧业中的劳动力多半是领取工资的长工和短工。这些短工大都是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力为生的印第安人、混血种人和黑人自由劳动者。工人们劳动十分繁重,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遇极差。秘鲁海岸地区的种植园主支付的工钱是比较高的,日工资也只有6个雷阿尔
农牧、工矿业的发展使外贸大幅度增长。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关税收入逐年增加,1777年以前,平均每年不超过2万比索,九十年代初增加到40万比索,1804年超过了100万比索。内部市场也开始兴旺起来,以拉普拉塔地区为例,商品税的收入1773年为2,502比索,1780年为20,428比索,1800年增至46,390比索。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农牧、工矿业中雇佣劳动的使用,使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然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这种关系的发展。
西班牙殖民者在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殖民地的总督、都督、主教和其他高级官吏均由西班牙国王直接任命。总督和都督拥有行政、立法、司法、军事、财政和宗教等大权,他们有权任免殖民地各级地方官吏。所有这些大小官吏“把自己在殖民地的居留时期,看做是他们一生中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年月”,他们贪赃枉法,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殖民地广泛流行“委托监护制”。殖民政权将一定地区和数量的印第安人分配给殖民者,名为委托他们对之进行“监护”、“教化”,实为强迫印第安人为殖民者服劳役。殖民政权大力推行“米达制”,每个印第安人村庄每年必须从所有18-50岁的人丁中抽派1/7到矿山服劳役,为期4个月。奴隶式的劳动造成了大批劳力的死亡。1573-1673年,波托西周围地区的印第安劳力从11,199人减少到了1,674人。殖民政权还强制印第安人交纳人头税。秘鲁的印第安人每人每年必须向西班牙国王交纳5-10比索的年贡。殖民压迫和剥削,使印第安人锐减。1525年,秘鲁有印第安人1千万,到1796年只剩下608,894人。由于印第安人劳力不足,西班牙殖民者从非洲运进黑奴,从事农牧业生产。十九世纪初,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约有30万黑人。
天主教会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支柱之一。它用十字架、火和剑强制印第安人皈依天主教。它是殖民地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独立战争爆发前夕,它在秘鲁、新格拉纳达等地区拥有当地总地产的1/2。它强迫印第安人服劳役,耕种土地,到手工作坊劳动。它还向印第安人强征什一税。它在殖民地建立宗教裁判所,镇压一切反抗西班牙国王和殖民统治的异端分子。
西班牙殖民政权制订了一整套极其严厉的制度,使殖民地的经济活动服从于宗主国的利益。它限制或禁止殖民地发展可能与自己竞争的工农业产品。例如,为限制秘鲁纺织工业的发展,不准从欧洲进口先进的纺织机械;禁止秘鲁和拉普拉塔地区发展制帽业,下令这两个地区出产的羊驼毛全部运往宗主国,供宗主国制帽用;在殖民地垄断水银、食盐、烟草等的生产和销售;禁止殖民地与别国直接通商。
西班牙在殖民地征收的捐税近百项,诸如商品进出口税、商品销售税、年俸税、矿产税、印花税等等。殖民地金银产量的10%要上交给西班牙国王。十八世纪末,捐税加重,商品销售税由原来的4%增加到7%,酒税增至12%。混血种人要交纳人头税。秘鲁殖民政府1780年的捐税收入为330万比索,1799年达480万比索。
西班牙的殖民政策,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了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十九世纪初,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约有780万人,其中40%为印第安人,39%为混血种人,黑人占4%,白人占17%。白人中大多是土生白人,西班牙人只占少数。以委内瑞拉为例,1800年土生白人有17万,而西班牙人只有1万2千。然而,西班牙人是殖民地的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宗教等大权。土生白人在政治上备受歧视,从未有人担任过总督、都督和外交官。他们只能当下级军官、下级教士。土生白人中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是商业资产阶级。这个阶级与为市场生产的土生白人中的地主阶级一道,已发展成为殖民地有势力的社会阶级。他们掌握了殖民地的经济实力,要求“贸易自由”、“种植自由”、“销售自由”;要求政治权益,反对西班牙贵族、地主、商人对殖民地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方面的控制。
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最激烈的是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的印第安农民、黑奴和牧民。他们为土地和自由而战斗。反对殖民统治的还有其他劳动阶层,包括手工业工人、农业雇工、小商人、店员、小土地所有者、城市贫民等。这些劳动阶层的成员绝大多数是混血种人。各劳动阶层不仅遭受殖民统治的压迫,还受土生白人地主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民族矛盾。“打倒坏政府!”“消灭查佩通!”是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共同战斗口号。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八十年代末,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九十年代,海地人民起义,赶走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势力,建立了独立国家。这些国家人民的胜利斗争,为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人民树立了榜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十八世纪末,一些出身于土生白人地主和商业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在本地区积极传播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批判西班牙殖民制度。1794年,新格拉纳达的安东尼奥·纳里尼奥在波哥大翻译、出版了法国的《人权宣言》。1810年,拉普拉塔地区出版了西班牙文版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名著《社会契约论》。这本书和美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在委内瑞拉广为流传。马里亚诺·莫雷诺1802年撰写《论普遍实行的印第安人私人徭役制》一文,批判了强迫印第安人服劳役的制度,要求“正义和自由”。委内瑞拉的米格尔·何塞·桑斯撰文强烈批判了西班牙在殖民地推行的以经院哲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制度,强调实践和实验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此伏彼起。影响比较大的是:1780-1781年秘鲁的图帕克·阿马鲁发动的印第安人大起义,反对西班牙殖民奴役,要求恢复印加政权;1781年新格拉纳达索科罗地区的“平民派”起义,反对殖民当局的横征暴敛;1806年委内瑞拉人弗朗西斯科·米兰达率领数百名武装人员,从美国出发征战委内瑞拉;1809年拉普拉塔总督区的丘基萨卡和拉巴斯两市人民起义以及基多市的土生白人起义。这些武装斗争虽然被殖民当局一一镇压了,但它们却唤起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独立战争的爆发


1808年3月23日,法军侵占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拿破仑废黜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将其软禁在法国,并派自己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到西班牙当国王。西班牙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开展抗法斗争。各地区相继成立“执政委员会”,即洪达,行使地方权力。9月25日,在阿朗胡埃斯组成“中央执政委员会”,以费尔南多七世的名义执政,统一领导全国抗战。1810年初,法军差不多侵占了西班牙全部国土。“中央执政委员会”宣布解散,将权力移交给一“摄政委员会”。
西班牙国内事态的发展,直接触发了南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战争分别在两大战区进行:北部战区,包括委内瑞拉都督区和新格拉纳达总督区;南部战区,包括拉普拉塔总督区、智利都督区和秘鲁总督区。
在北部战区,西班牙“中央执政委员会”解散的消息,首先传到委内瑞拉都督区首府加拉加斯。1810年4月19日,以土生白人地主和商人为主体的加拉加斯市政会召开公开会议,声明不承认“摄政委员会”,决定自行成立“最高执政委员会”,以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的名义执政。各省爱国力量纷纷夺取地方政权,宣布支持“最高执政委员会”。只有科罗、马拉开波和瓜亚纳地区在殖民势力控制下,声明只承认西班牙“摄政委员会”。


十九世纪早期的拉丁美洲
1811年3月2日,委内瑞拉首届国民代表会议在加拉加斯开幕。在以米兰达和西蒙·玻利瓦尔等为首的爱国力量敦促下,代表会议于7月5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委内瑞拉共和国诞生,史称第一共和国。
1812年初,西班牙海军军官多明戈·蒙特维尔德奉西班牙摄政委员会之命,率领200余人乘船从波多黎各出发,到委内瑞拉的科罗登陆。他纠集科罗、马拉开波和瓜亚纳地区的殖民势力,向加拉加斯进犯。4月23日,共和国政府授权米兰达统掌军政大权。米兰达调集4千人马,到巴伦西亚地区迎战敌军,在作战中连遭失败。迫于形势,他决定同敌人议和。7月25日,双方签署“协议书”,米兰达同意放下武器;蒙特维尔德保证不伤害爱国者,并允许他们自由离境。30日,米兰达同一批爱国军军官撤离加拉加斯。第一共和国被扼杀。
就在米兰达一行离开加拉加斯的当天,蒙特维尔德即撕毁协议,下令逮捕爱国者。31日,米兰达在拉瓜伊拉落入敌手,被解往西班牙监禁,1816年7月14日死于加的斯狱中。
1812年8月初,玻利瓦尔同一批战友逃离委内瑞拉。于10月间辗转在新格拉纳达的卡塔赫纳,同当地的爱国力量联合起来,打击殖民势力。这时新格拉纳达的爱国力量早于1810年7月下旬推翻了当地西班牙殖民政权,并正在抗击来自波多黎各和秘鲁的殖民势力的反扑。
12月15日,玻利瓦尔发表致新格拉纳达公民的公开信,即历史上著名的“卡塔赫纳宣言”。他在信中分析了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失败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采取了联邦形式”,“各省我行我素”,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其次是未能建设一支正规军;第三是新政权“挥霍公共收入”,滥发纸币,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他呼吁新格拉纳达爱国力量支持他收复加拉加斯。新格拉纳达国民代表会议立即声明,支持他进军委内瑞拉,并宣布他为新格拉纳达公民,授予准将军衔。
1813年3月初,玻利瓦尔率领1千余人,从库库塔打进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爱国力量的配合下,8月7日收复加拉加斯。玻利瓦尔召开市政会,宣布成立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市政会任命玻利瓦尔为爱国武装总司令,掌管军政大权,并授予他“解放者”称号。1813年底,爱国军解放了东部地区。
一批逃至奥里诺科河沿岸草原地区的西班牙殖民军,纠合在军官何塞·托马斯·博维斯周围,利用草原牧民与土生白人地主之间的矛盾,以给牧民分配土地作诱饵,组织了8千余人的“保王军”。1814年6月15日,保王军在拉普埃尔塔击败波利瓦尔指挥的爱国军。7月6日,玻利瓦尔撤出加拉加斯,转战东部地区。9月3日,他离境前往新格拉纳达。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失败。1814年3月,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回国复位。他力图使用武力恢复西班牙在殖民地的统治。1815年2月18日,他指令巴勃罗·莫里略率领1万6千人的“远征军”,前往南美洲。4月初,远征军抵委内瑞拉。7月12日,莫里略指挥8千余人开赴新格拉纳达,向那里的爱国力量反扑。
当时正在牙买加从事救国活动的玻利瓦尔,在9月6日给当地友人写的信,即著名的“牙买加之信”中指出了当时的形势,他写道:“帷幕已经拉开,我们已见到光明;但还有人想使我们回到黑暗中去。镣铐已经砸碎,我们已经自由;但我们的敌人企图重新奴役我们。因此,美洲在作殊死的战斗。而殊死的战斗没有不赢得胜利的。”12月下旬,玻利瓦尔获悉西班牙远征军已攻占卡塔赫纳城,立即前往海地。海地总统阿莱杭德罗·佩蒂翁热情支持委内瑞拉的独立事业,向玻利瓦尔提供了7条船和可以装备5千人的武器弹药。1816年3月30日,玻利瓦尔率领250人回委内瑞拉。6月中旬被殖民军打败。玻利瓦尔返回海地,重新组织力量。12月21日,再次打回委内瑞拉。他总结了以往战斗的经验教训,决定改变战略,让开加拉加斯等大城市,深入奥里诺科河流域农村地区,与在那儿坚持战斗的爱国力量会合。他宣告废除奴隶制,声明胜利后给参加独立战争的人分配土地。大批黑人和混血种人积极参加爱国军。1817年7月16日,爱国军解放重镇安戈斯图拉(今玻利瓦尔城)。
玻利瓦尔将总部设在安戈斯图拉,筹备召开国民代表会议。1819年2月15日,国民代表会议召开,成立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和爱国武装最高统帅。3月中旬,他率军前往阿普雷草原地区,与安东尼奥·帕埃斯指挥的“草原牧民军”共同作战。4月2日,爱国军在拉斯格塞拉斯击溃殖民军,歼敌400余,迫使莫里略率残部撤出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解放后,玻利瓦尔决定进军新格拉纳达。1819年6月初,他率领一支2千余人的“解放军”出征。解放军冒雨穿过新格拉纳达东部地区沼泽地带,翻越险峻难行的安第斯山脉, 7月6日到达通哈省的索查村。
8月7日,解放军与西班牙殖民军3千人在波亚卡河一线交战,全歼敌军,俘虏敌军正副司令、全部校、尉级军官和1,600名士兵。玻利瓦尔乘胜挥师南下, 8月10日收复波哥大。新格拉纳达的爱国力量配合解放军,战斗65天,解放了大部领土。
12月11日,玻利瓦尔在安戈斯图拉国民代表会议上提议委内瑞拉与新格拉纳达合并,成立哥伦比亚共和国。17日,代表会议一致通过他的提议,并选举他为共和国总统,选举弗朗西斯科·德·帕乌拉·桑坦德尔为负责新格拉纳达军政事务的副总统。
1820年1月1日,集结在加的斯港准备开赴南美洲的一支西班牙远征军起义,反对费尔南多七世的暴政,拒绝到南美洲作战,要求实行1812年“自由宪法”。费尔南多七世被迫指示莫里略同玻利瓦尔和谈。11月25日,双方代表在特鲁希略城达成停战半年的协议。
停战协议给了爱国军一个休整的机会。玻利瓦尔派人到美国、安的列斯群岛等地购买武器弹药,准备决战。1821年6月24日,玻利瓦尔指挥6,500多人马,在卡拉博博与殖民军司令米格尔·拉托雷率领的5,500名殖民军会战。不及一个小时,殖民军败阵溃散。29日,加拉加斯光复。8月1日,玻利瓦尔离开加拉加斯,前往新格拉纳达,指挥爱国军攻打盘踞在基多地区的殖民军。
1822年5月24日,玻利瓦尔部将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指挥2千爱国军,在基多市北皮钦查山重创敌军。敌军司令阿伊梅奇宣布无条件投降,基多解放。6月16日,玻利瓦尔抵基多市。至此,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国土全部解放。
在南部战区,1810年5月18日,西班牙中央执政委员会解散的消息传到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天,以莫雷诺、马努埃尔·贝尔格拉诺为首的爱国者集会,要求西班牙殖民总督巴尔塔萨尔·西斯内罗斯立即召开市政会公开会议,讨论总督区组成新政府的问题。他们的要求得到以科尔内利奥·萨维德拉为代表的爱国军官的支持。5月24日,市政会在殖民官员、大商人、大地主和反动主教的把持下,决定成立以西斯内罗斯为首的执政委员会。这引起了爱国者的强烈不满。25日,他们带领市民涌向市政会,要求罢免西斯内罗斯,成立由爱国者组成的新政府。市政会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改组执政委员会,成立“拉普拉塔临时执政委员会”,由萨维德拉任主席,贝尔格拉诺等6人为委员,莫雷诺和帕索任秘书。
拉普拉塔临时执政委员会仍以费尔南多七世的名义执政,各省纷纷宣布支持新政权。只有巴拉圭、东岸地区(今乌拉圭)、上秘鲁和科尔多瓦控制在殖民势力手中,与新政权为敌。
7月中旬,拉普拉塔临时执政委员会派出1,150人的“解放军”,以弗朗西斯科·奥尔蒂斯·德·奥坎波和安东尼奥。贡萨莱斯·巴尔卡塞为正副司令,征讨科尔多瓦和上秘鲁。前殖民总督利尼埃尔和一批殖民官吏从科尔多瓦向上秘鲁逃跑时,被解放军俘获。8月26日,利尼埃尔等人被处决。
8月末,解放军向上秘鲁进发。上秘鲁各地爱国力量配合解放军打击敌人。11月7日,解放军在苏伊帕查与殖民军会战,全歼敌军,俘获并处决了敌军司令科尔多瓦、殖民省长尼埃托及其他主要殖民官吏。解放军乘胜推进到拉普拉塔总督区和秘鲁总督区的界河德萨瓜德罗河左岸,与秘鲁总督派来的援军隔河对峙。1811年5月16日,卡斯特利与殖民军司令戈叶内切达成停战40天的协议。
与此同时,巴拉圭的爱国力量在何塞·加斯帕尔·托马斯·罗德里格斯·弗朗西亚的领导下,推翻当地殖民政权,于6月19日宣告独立。以何塞·阿蒂加斯为首的东岸地区爱国力量,于1811年4、5月间解放大部分领土,敌人龟缩于蒙得维的亚城负隅顽抗。
6月20日,戈叶内切撕毁停战协议,在瓦基突然袭击解放军。解放军向南撤退,撤出上秘鲁。军事失利引起爱国力量对拉普拉塔临时执政委员会的不满。9月23日,“三人执政府”成立,取代临时执政委员会。
三人执政府委任贝尔格拉诺为“北方军”司令。1812年9月24日,北方军1,500人在图库曼城外与3千敌人交战,大获全胜,毙敌450人,俘虏700人。图库曼大捷后,三人执政府改组,成立第二届三人执政府。
1813年2月20日,北方军收复被殖民军占领的萨尔塔城。4月,贝尔格拉诺率领5千人进军上秘鲁。10至11月间,在与敌军作战中连遭失败。贝尔格拉诺指挥剩下的1千人撤出上秘鲁,退至图库曼。
1813年底,三人执政府任命圣马丁为北方军司令,接替贝尔格拉诺。圣马丁抵图库曼后,提出新的战略方案,主张训练一支人数不多、纪律严明的部队,从门多萨出征智利,消灭盘踞于那里的殖民军,然后经海路,攻克利马。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同意他的主张。8月10日,调他任库约省省长。该省与智利接壤,是圣马丁筹备实施其战略方案的理想场所。
1810年9月18日,智利爱国力量赶走殖民总督,成立执政委员会,组成以贝尔纳多·奥希金斯为总司令的爱国军,扫荡境内的殖民势力。1814年10月初,智利爱国军战败,西班牙殖民势力在智利复辟。奥希金斯率领仅剩的500名官兵,翻过安第斯山,进入库约省,与圣马丁会合。
1816年3月24日,拉普拉塔地区国民代表会议在图库曼召开。会议在圣马丁、贝尔格拉诺等人的敦促下, 7月9日通过决议,宣告正式独立。会议推选胡安·马丁·德·普埃雷东为最高执政官。
以普埃雷东为首的政府全力支持圣马丁的战略方案的实施,将圣马丁组织起来的部队命名为“安第斯山军”,任命圣马丁为总司令。1816年底,安第斯山军发展到了5,500人,其中大多是英勇善战的黑人和混血种人。圣马丁对安第斯山军进行严格的政治和军事训练。
1817年1月中旬,圣马丁指挥安第斯山军分四路先后攀越高达4千多公尺的安第斯山,向智利南部、北部和中部同时进击。圣马丁和奥希金斯率主力直插圣地亚哥城。殖民都督马科·德尔·庞特慌忙抽调2千兵力在查卡布科山布阵。2月21日黎明时分,两军交锋。激战至中午,西班牙殖民军溃散。庞特在潜逃途中被爱国军捕获。14日,圣马丁和奥希金斯率军进入圣地亚哥城。16日,召开市政会公开会议,奥希金斯被推选为智利最高执政官。1818年2月12日,奥希金斯在塔尔卡宣布智利正式独立。4月5日,圣马丁和奥希金斯指挥5千人,在圣地亚哥城南17公里处的迈普平原与5千敌军决战。爱国军获胜,俘虏敌军官兵3千余人。
迈普战役胜利后,爱国军向南推进,解放了大部分领土。圣马丁在阿根廷政府和智利政府的支持下,花了两年时间,组织、训练了一支4,500人的“秘鲁解放军”;还建设了一支1,600人的海军,拥用8艘战舰、16艘运输船。圣马丁自己担任总司令兼陆军司令,雇聘英国海军军官科克兰为海军司令。
1820年8月20日,圣马丁挥师经海路北上,征战秘鲁。行前,他晓谕将士:“这次出征的目的是将秘鲁从西班牙的奴役下拯救出来,使其成为一个自由的主权国家,从而完成南美大陆独立的伟大事业。”9月8日,圣马丁率领解放军在秘鲁南部海港帕拉卡斯登陆,迅速占领了附近的皮斯科镇。他指令舰队封锁沿海港口,防止敌人从海上得到增援;同时派遣1千余人的部队插入内陆山区,发动群众,切断利马与内地的联系。他本人率领主力乘船北上,到秘鲁北部地区作战。1820年底,北部地区全部解放。殖民总督于1821年7月6日率部撤离利马,退往内地山区。12日,圣马丁率军进入利马。28日,他正式宣告秘鲁独立,出任护国公,成立新政府。
然而,殖民总督尚有2万余兵力盘踞在秘鲁内陆山区,时刻威胁着新生政权。
1822年5月24日,基多解放。圣马丁立即与玻利瓦尔联系,约定在瓜亚基尔会晤,共商解放秘鲁,实现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完全独立的大计。7月26、27日,他俩进行单独会谈。讨论了瓜亚基尔的归属、南美洲各国独立后实行何种政体以及联合作战等问题。圣马丁要求将瓜亚基尔划给秘鲁,主张君主制,建议两支部队联合作战,玻利瓦尔任总指挥。玻利瓦尔则认为瓜亚基尔是哥伦比亚共和国的领土,主张共和制,不同意两支部队联合作战,只愿派1,070人支援圣马丁。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27日晚,圣马丁悄然离开瓜亚基尔。
圣马丁回到利马后,立即筹备召开国民代表会议。9月22日,代表会议开幕。圣马丁在会上发表了辞职演说,向代表会议移交军政大权。当晚,他在安孔港只身登舟离开秘鲁,经智利回阿根廷。不久即前往欧洲,寄居法国。1850年8月17日,在法国布洛涅城病逝。
圣马丁辞职后,秘鲁政府敦请玻利瓦尔出兵。玻利瓦尔指令苏克雷率3千人先期进军秘鲁。他本人于9月1日抵秘鲁沿海重镇卡亚俄。秘鲁国民代表会议授予他全权,处理军政事务。


阿亚库乔战役
玻利瓦尔从哥伦比亚共和国调来军队,与圣马丁的旧部汇合,组成约1万人的“解放联军”。1824年7月初,他挥师进剿盘踞在内地山区的殖民军。8月6日,在胡宁与殖民军8千余人会战,歼敌千余。殖民军败走库斯科,沿途逃散3千多人。
10月底,殖民总督在库斯科调集9千余人,扑向解放联军。玻利瓦尔指令苏克雷率领5千余名官兵迎战敌军。12月9日,两军在阿亚库乔谷地开战。厮杀半日,殖民军全军覆没,死伤2千多,被俘3千多人,其中有殖民总督、14名将军、16名上校、68名中校、284名少校以及大批下级军官。殖民总督被迫签署投降书,命令所有尚在秘鲁和上秘鲁顽抗的殖民军缴械投降。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阿亚库乔战役,称之为“一次最终保证了西属南美洲独立的会战”
独立战争爆发后一直在坚持战斗的上秘鲁游击队,在阿亚库乔大捷的鼓舞下,向殖民势力发起最后攻击。1825年1月底一2月初,接连收复拉巴斯、圣克鲁斯、科恰班巴等重要城市。2月7日,苏克雷奉玻利瓦尔之命,指挥解放联军进军上秘鲁,支援游击队清剿残敌。4月初,上秘鲁全境解放。
7月6日,上秘鲁国民代表会议在丘基萨卡开幕。8月6日,上秘鲁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为了纪念玻利瓦尔的功绩,定国名为“玻利瓦尔共和国”,不久改称玻利维亚共和国。
1826年1月23日,秘鲁爱国军攻克西班牙殖民势力盘踞的最后一个据点卡亚俄。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全部解放。

独立战争的结果


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西班牙300年的封建专制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政治独立,先后建立了9个新的主权国家。它们是:巴拉圭(1811年)、委内瑞拉(1811年)、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哥伦比亚(1819年)、秘鲁(1821年)、厄瓜多尔(1822年)、玻利维亚(1825年)、乌拉圭(1827年)。
新的主权国家都废除了君主制,实行共和制。各共和国均制定了宪法,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诸如禁止贩卖黑奴,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废除强迫印第安人服劳役的米达制,将国有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印第安农民,取消什一税,撤销宗教裁判所,实行政教分离,取消贸易垄断,废除种植禁令和专卖制,开放所有通商口岸,实行贸易自由、种植自由。这些改革的实施,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及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独立战争并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独立运动。这是因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未引起各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各国土生白人地主和商业资产阶级代替西班牙统治阶级,成了各国的主宰。他们是独立战争的领导阶级。他们在战争期间曾高呼“自由”、“民主”的口号,那只是他们要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争得自身的自由和民主,而不是要为城乡广大劳动群众争取自由和民主。他们丝毫没有触动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乃至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大地主所有制还有发展。1830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538户地主占地865万6千公顷;到1840年,293户地主即占地860万公顷。广大劳动群众依然处于政治上无权、经济上贫困的境地。这就严重地阻碍了新兴民族国家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向前发展。
新兴国家以农立国,注重发展世界市场需求的农牧产品,使自己仍然处于原料供应地和外国工业品销售市场的地位。例如,阿根廷成了英国毛织业的原料产地之一,1827-1830年,向英国出口羊毛8万公斤;1856-1860年增加到了800万公斤。外国资本,特别是英国资本,通过贸易、借贷、投资等途径,逐步控制了各国的经济。1825年,英国与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政府签订“友好”通商条约,获得贸易免税权。英国资本垄断了智利的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和阿根廷的铁路建筑。正如列宁所说,这些新兴国家,特别是阿根廷,成了英国的附属国,“它们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这是独立后各国政治、经济长期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又一重要原因。

①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包括今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拿马。拉普拉塔总督区包括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波利维亚。
② 1法内加等于102.3公斤。
① 8个雷阿尔是1比索。
① “查佩通”是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人民对西班牙殖民官吏的蔑称。
② 图帕克·阿马鲁,本名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为号召印第安人起义,他袭用1571年惨遭西班牙殖民者杀害的印加王图帕克·阿马鲁的名号,自称图帕克·阿马鲁二世。
① 市政会系拥有一定程度自治权的市镇地方机构。其职权为管理市政建设,维持地方治安,审理民事、刑事案件,监督医院、监狱工作,征收地方税,监督地方市场物价等。通常是在秘密的情况下开会讨论问题。遇有重大事件发生,召开“公开会议”,邀请地方上富有者参加议事,普通老百姓无权出席。
① 1812年3月19日,西班牙议会颁布西班牙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它宣布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国民;规定法律必须由民选的议会制定、通过;废除宗教裁判所、内地关税、什一税、贵族的某些封建特权等。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2页。
① 1903年,巴拿马与哥伦比亚分离,单独立国。
②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各新兴国家才先后彻底废除奴隶制。
① 《列宁选集》第2卷,第805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32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