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神圣同盟的建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31 评论:0

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各反动君主国打败拿破仑帝国之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历时达八个多月,其宗旨是尽可能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恢复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并且由各大国瓜分领土,重新安排欧洲的版图。所谓“神圣同盟”则是为了维护维也纳会议所强加给欧洲各国人民的反动秩序,由俄国沙皇倡议而组成的一个反动的国际联盟。1815年9月26日建立之时,其成员包括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神圣同盟多次镇压了欧洲的革命运动。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列强在会上的角逐


十九世纪初,在拿破仑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许多君主国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尽管在怎样评价拿破仑的问题上,史学界还存在种种分歧意见,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场战争属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搏斗。拿破仑代表了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势力,其他各君主国则是旧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战争的结局是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说明,在当时的力量对比上,封建势力比资本主义势力暂时还要更强大一些。恩格斯说:“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
1814年4月4日,战败了的拿破仑被迫宣告退位,被欧洲反法同盟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原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原普罗旺斯伯爵)即位,建立了复辟王朝。同年5月30日,反法联军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即第一次巴黎和约),规定法国恢复到1792年战争开始前的边界,即放弃全部在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同时注明要召开国际会议以处理战后问题。这个国际会议,就是不久后召开的维也纳会议。
由于巴黎和约第三十二款规定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成为筹备会议的东道主,他的外交大臣梅特涅则将担任会议的主席。在和约的同一款上还规定,在战争中参加任何一方作战的全部国家都要被邀请出席会议。这样,参加会议的除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以外,还有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以及德意志境内和意大利境内许多邦国,如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汉诺威、那不勒斯、撒丁、教皇国等等,代表总数达216人。此外,某些非正式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如像法兰克福、奥格斯堡以及天主教德意志的代表等等。那不勒斯甚至派来了两个代表团,一个代表旧日的正统王朝即波旁王朝,另一个代表缪拉政权。在200余名代表中,操纵会议或起主要作用的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勋爵、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亲王、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公爵和法国外交大臣塔列兰公爵。
开始时,在会上起决定作用的是英、俄、普、奥四国,后来又有法国参加进来。其中,尤以英国和俄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在会议开始之前,英、俄、普、奥四强的代表就在伦敦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根据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俄国和法国之间建立一个由英、奥、普控制的,包括德意志若干小国组成的中间地带,以造成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在英国看来,这种均势既可以使它免除来自大陆的威胁,有利于自己放手从事海外扩张,又可以防止某一个大陆国家过于强大,变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同时,维持均势也比较易于为各国所接受。因此,卡斯尔累最初估计会议将会比较顺利,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太复杂”。然而,他过于乐观了。俄国以拥有重兵为资本,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度,决心要大肆扩张自己的领土和势力。奥地利一心想恢复旧时的强盛,充当德意志的主宰,既不愿看到俄国过于强大,更担心普鲁士的扩张意图,因而对许多问题表现得极为敏感,尤其是对普鲁士和俄国怀有很大戒心。普鲁士则露骨地要求牺牲邻国利益以满足自己扩张领土的欲望,表现十分贪婪。这样,在伦敦的幕后外交活动并未能使四强取得一致意见。


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国代表
1814年7月18日,梅特涅从伦敦回到维也纳。9月13日,卡斯尔累也到达了。两天之后,四强代表举行了非正式的会晤,参加者有卡斯尔累、梅特涅、哈登堡和俄国外交大臣涅谢尔罗德伯爵。他们就会议如何进行提出了许多方案,经过反复磋商,到9月20日总算达成了一个协议。根据协议,领土的瓜分与分配要由他们四国来决定,然后将其决定首先通知法国和西班牙,再通知全体与会国家;由普鲁士、奥地利、巴伐利亚、符腾堡、汉诺威五国代表组成专门委员会,去准备一份建立德意志邦联的方案;整个会议程序的安排由四个盟国和法国、西班牙共同讨论决定。这个协议明显地体现了四强企图主宰会议、决定欧洲命运的野心。
英国的卡斯尔累得到本国政府的训令,要尽一切力量把英国在战争中占领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土地固定下来,并且要以对英国有利的方式解决大陆上的领土纠纷。从当时情况来看,英国要把已占领的殖民地据为已有是不会遇到很大困难的,而解决大陆各国的领土纠纷则较为棘手。卡斯尔累仗恃国力雄厚,以欧洲事务调停人的姿态进行了活动。四强代表的私下磋商,总是由他主持。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会议中态度最为强硬。还在会议召开之前,俄国的将军们就放风说,一个拥有60万军队的人是用不着为了协商而烦恼的。在会上,亚历山大露骨地表示俄国要占有波兰,而且在任何协商中都不肯让步。
梅特涅则是个圆滑的外交家,有着随机应变的手段,但在为奥地利谋取更多好处上却非常执著。他竭尽全力要恢复帝国过去的占有地,同时又要坚决防止俄国的威胁,尤其是要防止普鲁士强大起来。他利用会议主席的身份穿梭于各大国代表之间,力图造成有利于奥地利的局面。
威廉三世的扩张欲望十分强烈,表现也很露骨。他对于自己强大的盟友俄国,既逢迎,又畏惧。由于不敢直接与俄国冲撞,而非常热衷于“补偿”原则。就是说在波兰问题上为屈从俄国而作出的让步,其损失部分要在德意志境内得到补偿,即牺牲邻邦以壮大自己。他最强调要把领土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四强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手中。
上述四强代表为会议所作出的安排,由于法国的介入而发生了某些变化。1814年9月23日法国代表塔列兰来到维也纳。他是以路易十八政府代表的身份前来赴会的。9月30日,他和西班牙代表彼得罗·拉普拉多被邀请到梅特涅的住所。他们到达时,四强代表已在卡斯尔累主持下进行协商。塔列兰一心要为战败的法国重新争得大国的地位,打破四强操纵一切的局面。所以他提出质问,为什么同是巴黎和约签字国的葡萄牙和瑞典的代表未被邀请来参加讨论?他又抓住9月20日四强达成的协议中有“盟国”字样而提出诘问:盟国是什么意思,是反对谁的同盟?不会是反对拿破仑的,因为他已在厄尔巴岛。当然更不是反对路易十八的,因为他是和平的主要保障。他厉声说:“坦率地说吧,先生们,如果这里还有盟国的话,那末这里就不是我呆的地方。”他还指出,在巴黎和约签订之后,四国同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由四国控制一切的设想并没有历史的、合法的、必然的和道义的依据。几天之后,四国只好表示将幕后协商的参加国由6个增加到8个,即英、俄、普、奥、法、西、葡、瑞典等8个巴黎和约签字国。
实际上,塔列兰并不是要求尊重更多国家的意愿。他抬出葡萄牙和瑞典,还进一步提出指导会议的机构只能由这八国组成,而且必须经由全体会议认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四强垄断,为法国跻身强国行列造成机会,同时还可以扮演小国代表人的角色,抬高自己的地位。但是,四强坚持一切问题由大国决定,顽固拒绝召开全体会议,原定10月1日的大会被推迟举行。在这种情况下,塔列兰又使出了他的另一件武器——正统原则。10月5日,他正式通知四国代表,他同意全体会议延期召开,但是四国必须接受这一项基本原则。他写道:“我什么也不要求,可是我给你们带来了重要的东西——神圣的正统原则”。
塔列兰在维也纳提出的“正统主义”后来确实被各大国所接受,成为会议奉行的指导原则之一。它使许多国家的旧王朝得以复辟,造成了历史的倒退现象。多年来,史学界对维也纳会议的正统主义原则采取了否定的、批判的态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还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正统主义的提出在当时还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虽然这并不是它的主导方面。塔列兰是从保护法国的利益出发而提出这一原则的。根据这一原则,法国在已经恢复了正统的波旁王朝统治的情况下,就应该得到尊重,不能任意损害其利益。同时,运用这一原则,一切恢复旧统治的国家也都不应该遭受列强的任意瓜分,从而可以为法国造成一个具有较少威胁性的国际环境,还可以借此限制各大国瓜分过多领土。在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大陆上,绝大多数国家还是封建国家,代表资本主义势力的主要象征仍然是法国。虽然波旁王朝已在法国复辟,但从社会结构上来看,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复辟王朝也已不同于原来的封建专制王室,而是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这多少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成果的不可动摇性。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维护法国,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着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维护资本主义,限制几个大国随意宰割弱国,这在当时毕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正统主义的提出需采取分析的态度,不宜单纯地视为复辟的理论而予以全面否定。
由于塔列兰的坚持,四强代表只得同意将会下协商的参加国扩大到8个。这样,巴黎和约的8个签字国未经其他国家承认就行使起指导整个会议的职权。它们在12月9日、10日和14日的会议上擅自指定了德意志问题、文件起草等10个委员会,负责拟定解决各类问题的决议草案,打算把一切权力操在己手。它们只想由自己决定一切,并不准备召开全体会议。还在10月12日,以八国名义发布的公报就宣布,全体会议推迟到11月1日举行。10月30日它们干脆宣布,全体会议无限期推迟举行。
于是,其它国家的代表便只能在无休止的宴会、舞会、观剧等各种社交活动中去进行一些非正式的接触,实际上是消磨时光,等待着几个大国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仅从住在霍夫堡的奥皇弗朗西斯一世的应酬情况来看,就不难想像出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他日复一日地举行招待会,宾客中包括一名皇帝、一名皇后、四名国王、一名王后、两名世袭亲王、三名大公夫人、三名皇族亲王。为此,每晚要摆宴席四十桌。这些身份高贵的宾客,每人都要带来一大群管家、侍从、宫廷侍女等等,以致每晚庭院中都排满了马车,马厩中的马不下1,400匹。
与此同时,几个大国的代表们却在频繁活动,进行着幕后的交易。在八国代表中,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的代表一直遭到冷遇,起不了多大作用。真正的大权仍然掌握在四强手中。从1815年1月9日起,塔列兰进入了这一核心,由四国协商变成了五国协商。在整个会议期间,五国代表的会议举行了41次,八国会议只进行过9次。而在五国内部,也是互相争夺,充满矛盾。从会议一开始,它们就围绕着波兰——萨克森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十八世纪末,波兰遭到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的三次瓜分,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1807年,拿破仑战胜第四次反法同盟后,在原来被普鲁士占领的波兰领土和奥地利占领的部分波兰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华沙大公国”,作为自己的附庸。这样,在维也纳会议上围绕着怎样解决波兰问题,列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还在1813年就已对华沙大公国实现了军事占领的沙皇俄国声称,它要以一种“道义”上的职责去重建波兰,使其恢复古代的自由与独立。具体办法就是在那里建立一个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波兰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已俨然以波兰国王自居,命令其弟康斯坦丁大公到波兰去组建一支军队。他还写信给边沁,请这位哲学家为波兰起草一部“模范”的宪法等等。
波兰问题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牵动着每一个大国的神经。首先作出强烈反应的是普鲁士。它当然坚决反对将自己在波兰的占领地白白地让与俄国,却又没有胆量去得罪这个强大的盟友,于是就强烈要求补偿损失,将过去拿破仑的忠实同盟者萨克森的领土全部划归它所有。萨克森是德意志境内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果普鲁士所要求的补偿全部得到满足,它就会立即变得强大起来。这是奥地利绝对不能允许的,也是法国无法忍受的。英国也担心欧洲大陆的均势由此而遭到破坏。于是,各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勾心斗角。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支持普鲁士的要求,以便换取自己对波兰的占有。梅特涅担心俄国过分向西扩张对奥地利造成威胁,更反对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境内压倒自己的力量。但梅特涅又没有勇气去公开与俄国对抗。塔列兰也反对俄、普的要求,尤其反对普鲁士的扩张。他曾说过,如果普鲁士达到目的,几年之内它就会变成军事强国,给邻国带来极大危险。路易十八在1814年10月25日写信给塔列兰,授权他可以去向英国、奥地利表明态度,在反对俄、普方案的斗争中,它们可以指望得到法国在军事上的合作。
由于在利益上的合拍,英、奥、法三国于1815年1月3日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三国如受到他国的进攻,就要互相援助,由法、奥各出兵15万,英国负责供给武器。这虽然是一个秘密的条约,但三国之间的合作姿态已使俄国不得不有所收敛。
与此同时,塔列兰又抬出了正统原则为萨克森国王进行了辩护。他指出,萨克森王已经像“父亲”一样统治其臣民达40年之久,在各方面都是贤德的。当然,他曾经由于盲目地屈从于拿破仑而犯下过错,但是,那些据此而羞辱他的人们,自己也犯有同样的过错,而且更为严重,更加不可原谅。这一番话显然是暗指亚历山大一世和威廉三世而言的,他们在1807年都曾卑怯地屈从过拿破仑。因此,大家都应按正统原则恢复自己的尊严,而不必单单加害于萨克森王。对此,亚历山大非常恼火,他曾当面责骂塔列兰,但是在英、奥、法同盟面前又不得不作出让步。这样,各国终于就波兰——萨克森问题达成了协议。

分配赃物的决议


根据几个大国经过争斗之后在1815年2月11日所达成的妥协,灾难深重的波兰再次遭到瓜分。它的大部分领土组成波兰王国,成为俄国的附属国,由沙皇兼任国王。奥地利继续占有加里西亚地区。普鲁士获得了波兹南和但泽。此外,在克拉科夫一带约1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0万人口组成克拉科夫共和国,由俄、普、奥三国派驻使节,实际上是三国的共管地区。这样,俄国占有的波兰土地达12万7千平方公里,人口为320万。沙皇在波兰颁布了一个宪法,明文规定波兰王国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私产。作为对普鲁士的补偿,协议决定将萨克森王国北部的约占王国2/5的领土连同85万人口划归普鲁士。此外,它还得到了莱茵河两岸的大片土地即莱茵省,易北河沿岸的一些要塞,原威斯特伐利亚的部分领土和原属于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萨克森的其余3/5土地被保留下来,仍由正统的萨克森国王统治。这一妥协使俄国的要求大部得到满足,普鲁士则部分地得到了满足,大体上维持了英、法等国所主张的势力均衡。
各大国在处理波兰——萨克森问题上的做法表明,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是它们处理国际问题、特别是解决领土归属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它们任意摆布各弱小国家命运的主要依据,明显地体现了维也纳会议的反动性和奉行强权政治的特点。
随着最棘手的波兰——萨克森问题的解决,列强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制定会议最后总决议方面。就在这时,拿破仑悄悄离开厄尔巴岛,于3月1日在法国南部登陆,20日抵达巴黎。路易十八仓皇逃跑,拿破仑重登帝位。这一事件使正在维也纳集会的那些拿破仑的老对手们万分震惊。英、俄、普、奥、撒丁五国以及被四强控制的荷兰、比利时和德意志一些小国,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以七、八十万军队向法国扑去。在2月1日接替卡斯尔累参加会议事务的英国威灵顿公爵,匆匆离开会场,到前线指挥作战去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朗西斯一世、普王威廉三世和梅特涅、塔列兰等人留了下来,继续会议的工作。
在解决欧洲的一般问题上,亚历山大一世主张不要缔结总的条约,而由各有关国家去签订局部性的地区协议。这样做可以使他摆脱列强的牵制,放手去实现自己扩张的野心。但是,英国坚持制定总决议,梅特涅坚决支持,沙皇只好让步。起草总决议的任务交给了会议总秘书长根茨。根茨综合了各委员会的协议,制定出一个包括121个条款的总决议草案,于6月初发给了八国代表。由于草案中没有包括恢复西班牙波旁王朝在意大利的全部旧日权力的内容,西班牙代表拉普拉多拒绝在决议上签字。结果,由另外7个大国的代表于1815年6月9日,即滑铁卢战役的前9天,正式签署了这个最后总决议。接着,其余各国代表被逐个召去签了字。至此,从未举行过全体会议的维也纳会议,在几个大国搞了8个多月的幕后交易之后,终于收场了。
根据会议总决议,英、俄、普、奥四国攫取了大片别国领土。它们在2月间达成的关于解决波兰——萨克森问题的协议内容,在总决议中都包括了进去。此外,俄国还占有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奥地利占有了萨尔斯堡、提罗尔、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带、伦巴底和威尼斯;普鲁士除占有波兰、萨克森和威斯特伐利亚的部分领土外,还从荷兰那里得到了欧庞、马尔梅迪;英国则将其在战争中从法国、荷兰、西班牙手中夺得的殖民地正式予以占有,包括多巴哥岛、特立尼达岛、圣卢西亚岛、罗德里格岛、塞舌尔群岛、开普、锡兰(今斯里兰卡)、地中海的马耳他岛以及圭亚那的一部分,还取得了对地中海东部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法国仍按第一次巴黎和约的规定,把1792年战争开始以来所占领的全部土地退出来,恢复到战前的疆界。从法国脱离出来的原奥属尼德兰(比利时)和荷兰被强行合并为尼德兰王国,交由拿骚——奥伦治亲王统治,以作为防御法国再起的北方屏障。瑞士被宣布为永久中立国,也是防卫法国的措施之一。
关于德意志问题,根据会议在6月8日签署的德意志邦联成立法案,基本上采用了梅特涅的计划:德意志邦联由35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组成,设立一个由各邦代表参加的、以奥地利为主席的邦联议会。由于这个议会并不具有中央政府的权力,实际上德意志封建割据的状态继续保持下来了。各邦国的争权夺势,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为主宰德意志而进行的斗争,使德意志仍然处于动乱之中。
意大利又重新恢复了旧日的四分五裂状况。除伦巴底、威尼斯已划归奥地利之外,撒丁王国收回了被法国占领的尼斯和萨瓦的大部分(尚贝里地区未收回),同时还得了热那亚;托斯卡纳大公国划为奥地利斐迪南大公的世袭领地;帕尔马公国被授予原法国皇后、奥地利女大公玛丽·路易丝作为终身领地;摩德纳公国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德埃斯特大公的世袭领地;卢卡公国归于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之女玛丽·露易丝公主;波旁王朝在两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恢复了统治;罗马教皇也恢复了对原辖地的统治。可以看出,奥地利势力在意大利占有首要地位。
北欧领土也被重新安排。原属丹麦王国的挪威,被合并于瑞典;丹麦则得到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土地。
按照正统原则,许多旧王朝又都重新登上统治的宝座,包括法国、西班牙、两西西里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冈扎王朝、撒丁王国的萨瓦王朝、荷兰的奥伦治家族以及罗马教皇和意大利一些邦国的旧统治者。
拿破仑“百日”政权被击败后,1815年11月20日反法同盟各国又同法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据此,法国割让了菲利普维尔、马利恩堡、萨尔布吕肯、兰道和尚贝里等东部边界地区,大体上恢复到1790年时的边界。此外,还要归还拿破仑从各国掠去的艺术品,赔款7亿法郎,交出全部军舰;在偿清赔款前,盟国军队要占领其军事要塞3-5年。
以上所述就是维也纳会议为消除法国革命的影响,恢复欧洲的封建旧秩序而为欧洲安排的一幅政治地图。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地禁闭起来之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开了一次大会,以便分配赃物和奖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

“神圣同盟”的建立及其倒行逆施


维也纳会议的各项反动决议完全违背了历史的潮流。法国革命在欧洲所产生的影响,靠这种反动的决议是消除不了的。这一点,列强自己也意识到了。所以,尽管卡斯尔累曾扬言这些决议将能维持至少7年的和平,但是他仍然向亚历山大提出,由最后总决议的7个签署国发表一个声明,宣布在必要时将以武力维护决议的执行。然而,沙皇另有自己的打算,他要充当整个欧洲的宪兵。早在1804和1812年,他就曾表示要用基督教的名义把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在需要之时相互支援。打败拿破仑“百日”政权后,他在巴黎正式提出了由俄、奥、普三国缔结成“神圣同盟”的方案,并且起草了有关的文件草案。他在草案中大谈“神圣宗教的崇高真理”,声称指导它们全部行动的是“正义的、基督教博爱的与和平的箴言”。草案将三国君主比作其臣民和军队的“父亲”,并说它们三国的政府和人民今后将要像“一家人”一样地相处。亚历山大宣布,它们三国热烈欢迎一切承认其“神圣原则”的国家加入这一同盟。正是根据这一文件,三国君主在1815年9月26日正式签署了建立神圣同盟的条约。
起初,这些空洞的漂亮话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卡斯尔累把它视为一种玄想和胡言乱语。就是参与其事的梅特涅也认为这是些无价值的高调。可是时过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个同盟乃是维护欧洲反动秩序的重要工具并极力予以支持。后来的事实证明,神圣同盟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是“所有欧洲的君主在俄国沙皇领导下反对本国人民的一个阴谋”。欧洲大陆绝大多数的君主都陆陆续续加入了这个同盟。
神圣同盟建立两个月之后,在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时,英、俄、普、奥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四国要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和第二次巴黎和约。这样,四国同盟实际上就成为神圣同盟的一个补充。到1818年,法国偿清了全部赔款,于是神圣同盟决定结束联军对法国的占领。不久,法国也加入四国同盟,从而使其变成五国同盟。法国加入列强维护反动秩序的行列中来,使亚历山大非常高兴,他高叫和平已经确立。梅特涅也兴奋地说,现状不会再起变化了。然而,他们完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1820年,在意大利境内的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西班牙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冲击了那里的刚刚恢复了统治地位的正统王朝。于是,在同年10月20日,在西里西亚境内的特劳波,由历山大主持召开了神圣同盟会议,根据梅特涅的要求集中讨论了镇压意大利革命的问题。11月19日,俄、普、奥三国签署了《特劳波协定书》,宣布这些国家的君主有权对任何一国发生的起义实行干涉,并将因革命而引起政府变动的国家开除出神圣同盟。从1821年1月起,会议移至靠近意大利的莱巴赫继续进行,并作出决议由奥地利出兵前往镇压。接着,数万奥军侵入那不勒斯, 3月23日将革命镇压下去。与此同时,奥军帮助撒丁军队将皮埃蒙特的起义扑灭。俄国为染指意大利也派出了军队。但是军队到达时,革命已被镇压下去,未能得到开进意大利的借口。
对于西班牙革命,神圣同盟也是不能容忍的。还在1820年5月8日,俄国外交大臣涅谢尔罗德就曾向西班牙革命政府发出备忘录,公然对革命者进行辱骂并威胁要“纠正”和“消除”革命。1922年10月至12月,神圣同盟在意大利的味罗纳再次举行会议。亚历山大表示要派15万俄军前往镇压。由于奥地利和法国担心俄军需穿越本国国境于自己不利,阻止了沙皇的计划。11月19日,俄、奥、普、法共同协定,由法国派兵前往镇压,亚历山大则在俄国西部边境驻扎一支10至15万人的所谓神圣同盟预备军。1823年1月,这四国分别向西班牙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叫嚷要同西班牙反革命军队一起共同来“解放”西班牙。最后通牒遭到西班牙拒绝后,10万名法军在昂古莱姆率领下于4月份侵入西班牙, 5月23日攻下首都马德里,将革命镇压下去。
这时,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神圣同盟曾企图以武力镇压那里的民族解放运动。还在1817年,西班牙革命爆发以前,俄国就曾怂恿西班牙国王向神圣同盟求援,帮助他去镇压拉丁美洲革命。后来又答应在西班牙派兵时可以支援军舰。镇压了西班牙革命后,俄国曾唆使法国派兵以神圣同盟名义前往干涉。由于英国担心这样会使它同美洲的贸易受到损害,美国也极力加以反对,并于1823年发表了《门罗宣言》,这个干涉的计划才未能实现
维也纳会议的反动决议和神圣同盟的倒行逆施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1822年希腊革命者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宣布独立。沙皇俄国想进行干涉以便趁机在巴尔干半岛建立起自己的主宰地位,为此于1824年在圣彼得堡召开了神圣同盟会议。但是,英国和奥地利都坚决反对俄国在地中海东部建立自己的霸权。梅特涅甚至公开违反维也纳会议的正统主义原则,主张让希腊获得完全独立。结果这次会议不欢而散,暴露了神圣同盟的深刻危机。不久之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胜利和正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更加沉重地打击了神圣同盟。到1848年遍及欧洲大陆的革命爆发时,这些嚣张一时的“神圣”的原则就被扫除尽净,从而变成了历史的陈迹。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5页。
② 缪拉原为法国元帅,系拿破仑的妹夫,1808年被拿破仑封为那不勒斯国王。
①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2卷,第6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5页。
① 这里采用的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较为流行的观点。还在1957年,苏联《近代和现代史》杂志第3期上就发表了波尔霍维金诺夫的文章,认为不存在神圣问盟武装干涉拉丁美洲的现实可能性。这种看法可供参考。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31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