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除了在特兰托会议积极活动外,还渗透到欧洲各国,在欧洲各国抵制新教运动和进行颠覆活动。
早在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统治时,耶稣会就申请到英国活动,但未获批准。伊丽莎白(1558—1603年)登位时,教皇保罗四世宣布伊丽莎白的王位为非法。1570年,教皇庇护五世又颁布教谕,谴责伊丽莎白自任为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领袖,宣布把她革除教籍,并解除其臣民对她宣誓效忠的义务。耶稣会也积极配合教皇的行动,秘密派遣教士潜入英国,在英国各地进行煽动,诋毁伊丽莎白,图谋推翻她的统治。1580和1583年,英国政府两次发布通告,宣布耶稣会的活动为非法,凡保护或窝藏耶稣会士者要处以叛国罪。1581年,有三个耶稣会士被指控谋杀英国女王罪而判处死刑。1584年,耶稣会士帕利因谋害国王而被处死刑。有证据表明,教廷对外事务大臣科莫曾参与此案件。
1603年,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继位,耶稣会士对他曾寄予希望,因为他是信奉天主教的玛丽·斯图亚特之子。但是詹姆士一世即位后不肯放弃英国国教会领袖的称号,继续推行伊丽莎白强化国教会的政策,遂使耶稣会士大为失望,并转而迁怒于他。他们在威斯敏斯特宫的地下室埋藏了炸药,策划在1605年11月詹姆士到威斯敏斯特宫上议院开会时炸毁上议院。但在会议前夕,阴谋败露,爆炸未成,参与阴谋的耶稣会士被判处死刑,主犯为英国的耶稣会会长。
在法王亨利二世(1547—1559年)统治时,耶稣会想在巴黎开设学校,但未得到巴黎议会的批准。法国的高卢派教会反对耶稣会到法国活动。巴黎大主教和巴黎大学神学系也坚决反对耶稣会渗入法国。此后,耶稣会在巴黎销声匿迹,隐藏于穷乡僻壤,伺机再起。1560年耶稣会表示愿意遵守法国法律和高卢派教会的教律,才被许可在法国开设学校,开始在法国各地活跃起来。在法国宗教战争时期,耶稣会士曾煽动旧教徒制造了“圣巴托罗缪之夜”,对新教徒大肆屠杀。亨利三世(1574—1589年)即位后,力图利用胡格诺教徒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引起耶稣会士的不满。1589年,亨利三世被一个多明我会的修士克兰芒暗杀,当时罗马天主教反动人士听了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教皇西克斯特斯五世高兴地说:“上帝毕竟没有抛弃法国”;西班牙的一个耶稣会士马林写道:“克兰芒——这个法兰西永远值得夸耀的人物,他的伟大的奇勋,应成为全体君主的教训。”1593年耶稣会唆使退伍军人巴利埃尔暗杀法国的新教国王亨利四世,结果未成。1594年耶稣会学校的学员查特尔因犯谋害亨利四世罪被判处死刑,六名被指控参与谋杀案的耶稣会士被驱逐出境。查特尔供认,他在耶稣会曾听到过:“谋害法国国王是合法的,因为他违背教令;人们不得服从或承认他为法国国王,直至他得到教皇的承认为止。”此案发生后,巴黎议会旋即下令:法国的耶稣会士必须在14天内离开法国,否则将处以叛逆罪;法国臣民不得将其子弟送往国外的耶稣会学校,否则要处以同样的惩罚。后来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遂于1603年重新同意耶稣会进入法国。在此后的7年中,耶稣会在法国开设了40所学校,耶稣会士在法国的人数达1,400名左右。
德国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国内政治环境复杂,新旧教诸侯统治着各邦。耶稣会在天主教诸侯统治的地区内建立学校,在新旧教徒中间制造不和,煽动旧教徒迫害新教徒,关闭新教教堂,没收新教徒的财产,强制路德派和加尔文派教徒改宗天主教。
德皇鲁道夫二世(1576—1612年)曾就读于耶稣会学校,即位后在耶稣会士的影响下公开迫害新教。嗣后,德国遂成为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舞台。三十年战争使德国遭受巨大的损失,使帝国处于更加分崩离析的境地。
西班牙是典型的旧教国家,耶稣会的活动极为活跃。在腓力二世(1556—1598年)统治时期,耶稣会在西班牙拥有98所学校和2,500名会士。西班牙成为耶稣会培养骨干的中心。罗马教皇和耶稣会力图使西班牙成为欧洲反动天主教阵营的堡垒,而全盘继承并顽固信守罗马天主教会体系的西班牙政府,也自愿充当这一卑劣角色。它不仅对耶稣会的种种活动听之任之,而且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国内宗教裁判所异常猖獗,大批新教徒和犯有异端嫌疑的人被处火刑。大批有技术的摩里斯哥人因受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而流亡国外,这使西班牙经济遭到很大的损失。西班牙政府的反动政策促成了西班牙经济、文化的衰落,西班牙从十七世纪以来,已从欧洲的大国下降为第二流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同耶稣会对西班牙政策的影响是有关系的。
葡萄牙是耶稣会势力最强的国家。耶稣会士渗入王室,成为王室的忏悔神父。葡萄牙王萨巴斯新(1557—1578年)冲龄即位,受耶稣会士控制。耶稣会士还在葡萄牙拥有大量财富,生活上骄奢淫逸。这些都引起葡萄牙人的不满。萨巴斯新的祖母喀萨林厌恶并辞退了她的忏悔神父,并向耶稣会将军历数耶稣会士在葡萄牙专横跋扈的种种行为。但因耶稣会士已左右王权,结果她反被解除了摄政王的职位。耶稣会还曾唆使萨巴斯新远征摩洛哥,国王后来战败身亡。1581年,耶稣会士为了讨好西班牙,竟帮助西班牙并吞了葡萄牙。
1556年西班牙王腓力二世允许耶稣会到其属地尼德兰活动。耶稣会士在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和根特等地建立学校;原鲁文大学也处于耶稣会的控制和影响之下。耶稣会士还深入军队,充当军队的神甫,对士兵进行宣传,镇压尼德兰的革命活动。1582年,耶稣会唆使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去暗杀奥兰治亲王威廉,使威廉身受重伤。在罪犯的口袋中,搜出有耶稣会的教理问答和誓愿单。两年之后,威廉死于另一刺客之手,经过审问之后,他供认是受耶稣会指使的。
耶稣会在西欧各国扑灭新教运动,反对进步活动,是罗马教廷的黑卫队。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者狄德罗指出:“在耶稣会存在的两个世纪中,耶稣会士是无恶不作的。”
天主教势力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反攻,是十六世纪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旧两种社会思想激烈斗争的一个突出表现。而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这一逆流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欧洲一部分最反动和没落的封建势力企图阻止进步的社会生产力和新兴市民等级发展的时代产物。同时,对于英国这种与市民等级结成联盟,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新教改革以摆脱教廷控制的进步王权,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势力也采取了极力压制甚至颠覆的政策。反宗教改革的目的,无非是要把欧洲拉回到中世纪的旧局面中去,维系罗马教廷这一欧洲封建制度神圣中心的权威地位,巩固已开始动摇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由于十六世纪的欧洲封建统治势力仍很强大,天主教根深蒂固的传统影响不可能随着新教改革的出现立即消失,仍有着广泛的社会作用,加上耶稣会等反改革派组织在民众中,尤其是农民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煽动性,致使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曾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特兰托会议确认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宣称天主教的教条和仪式全部无误;耶稣会在欧洲发生了新教改革的国家或地区的渗透活动,使得当地的罗马教会的势力加强起来。反宗教改革运动对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捷克和波兰等天主教国家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这些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封建的天主教反动势力的胜利是暂时的、不巩固的。随着欧洲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加强,进步力量和天主教反动势力之间必然要发生进一步的冲突。从十七世纪起,耶稣会先后在威尼斯、法国和葡萄牙等国遭到取缔。1773年,罗马教皇克莱门特十四世被迫宣布解散耶稣会。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3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1-19主编
2022-12-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