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①。德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深入地完成产业革命,使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本世纪初,德国超过法国,赶上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
产业革命的准备时期
产业革命之前的德国,是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十分落后的国家。
十九世纪初,德国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前,德国分裂为300多个独立的行政体。维也纳会议之后,虽有一个德意志联邦,但这是一个由38个拥有各自主权的邦国和自由市组成的松散联合体。
政治分裂,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1800年, 第一产业(农、林、渔业)拥有全部就业人员的2/3, 而第二产业(工矿业)仅占1/5。在工矿业中,绝大部分是手工业。近代机器工业的比重微不足道,其就业人员仅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5%,到1835年也只有2%。1835年,德国煤炭产量只有210万吨,还不到英国的1/13。这一年,德国生铁产量为15.5万吨,是法国的一半,英国的1/6。1846年,全德意志共使用2万9千匹马力的蒸汽机。法国在1848年拥有6万5千匹马力的蒸汽机。而英国早在1839年仅纺纱厂使用的蒸汽动力已达7万4千匹马力。
十九世纪初叶,是德国产业革命的准备时期。
拿破仑战争前,德意志民族意识在不断提高。1789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说,“象霹雳一样击中了这个叫做德国的混乱世界。它的影响非常大”①。1792年9月,法国国民军在瓦尔密战胜了入侵的普鲁士军队,11月又战胜了奥地利侵略军,乘胜占领了德国来因河左岸地区,打击了德国封建制度。1799年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后,连年发动对外战争,把他的统治扩展到德意志地区。1806年,拿破仑强迫哈布斯堡王朝取消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德意志建立由21个邦参加的“来因同盟”,改变了德国封建割据异常分散的局面。法国占领军在德国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宣布废除贵族的特权;解除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没收和拍卖教会的土地;在城市实行“工业自由”,废除行会法规;推行新的资产阶级民法。这一切, 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807年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承认法国对已经取得的国外领土的占领。普鲁士失去领土1/2,并赔款1亿法郎,还须裁减军队。使德意志人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但是,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提尔西特和约却成为德意志民族奋起的契机。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富强,这一信念鼓舞了许多爱国志士,同时也影响到当时的统治阶层。普鲁士及其他一些地区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多方面改革。这些改革既开始了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也开始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为德国产业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807—1812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废除了世袭等级制度,允许贵族地主经营工商业,也允许市民和农民购置贵族地产。城市行会章程被废除,在很大程度上实行了经营工商业的自由权。1807年十月敕令和1811年9月调整敕令宣布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允许农民通过缴付赎金而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免除封建义务。赎买条件十分苛刻,农民要付相当常年支出25倍的赎金,或者将2/3至1/2的耕地割让给地主。地主在这一调整中获得大量地产和赎金,逐步向农业资本家转化。农民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束缚,有的经营农业,有的则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英国领先进行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普鲁士和一些邦政府为了发展本国工业,通过出国考察,留学,高薪招聘英国技术工人,引进英国机器,举办工业展览会等多种途径,大量吸收英国的先进技术。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技术引进和技术教育政策已初见成效。
1815年,普鲁士领土是由各有其财政和关税制度的省份拼凑起来的统一体,而德意志联邦内部的关税制度则更为复杂多样。1818年,普鲁士政府实行新的统一税则,废除了国内60个关税区,统一了对外关税。新税则为普鲁士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普鲁士政府先后与其他多数邦政府协商,将其税则逐步推广到德意志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把约2,500万人口的地区结成一个密切的经济区域。该同盟规定, 从1834年1月1日起,在同盟邦国相互间贸易中废除关税,而在对外国贸易中实行统一关税。从此,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内出现了对外实行保护关税、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的统一关税的经济区。后来,正是以这个经济区为基础,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市场。
德国还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了产业革命所需资金问题。最初的资金掌握在商业资产阶级手中。商业资产阶级在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中由于经营军用物资而获取了巨额利润。后来,他们又通过股份公司形式投资于企业。到1850年,德国已拥有200多个股份公司。农民解放过程中,地主将其获得的大笔赎金或用于农业,或投资铁路,或投资工商业。国家则通过国债、税收制度积聚了可观的资金。1831年,普鲁士工商业税收为200万塔勒①。1834年,关税同盟收入达1,450万塔勒。
经过上述几方面努力,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尽管仍处于分裂落后状态,德国已经积累了产业革命所必需的资金;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初步解除了农奴制和行会制的束缚,造成了工商业经营自由和劳动力的流动自由。尤为重要的是,德国已经吸收了先进国家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并且具备了消化、改造这些技术的能力,同英、法等国一样,纺织业成为最先进的工业部门。
产业革命的过程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起, 德国开始了产业革命。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巴伐利亚的费尔特一纽伦堡全长8公里的铁路通车,标志着产业革命开始。英国在产业革命后期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德国则把铁路建设作为产业革命的起点。与英国一样,德国在四十年代也出现了一股修建铁路的热潮。 1835—1845年,仅普鲁士的铁路干线已长达2千多公里。1848年,德国的铁路线长达2,500公里。产业革命初期的铁路建设带动了五、六十年代经济的高涨。
1
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纽伦堡至费尔特铁路通车
五、六十年代是产业革命全面开展的时期。
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懦弱的德国资产阶级长期依附于封建贵族, 惧怕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革命半途而废。这场革命既没有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任务,也没有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一举摧毁封建制度。但是,经过这次革命,封建反动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原封不动地维持封建统治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他们不得不进行一些社会改革。1850年3月,普鲁士政府宣布实行新的调整法,取消农民的次要封建义务,对各种强制劳役和地租等主要封建义务也规定用较低的价钱赎买。到1865年, 普鲁士150万农户基本上都办完了赎买手续,其他各邦的赎买过程也进行得很快,进一步破坏了封建制度。资产阶级则由于政治舞台上的失败而热心于经营工商业。结果,1848年革命后,产业革命出现了高潮。马克思在1859年写道: “拼命追逐财富、向前进取、开发新矿山、建设新工厂、修筑新铁路,尤其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和做股票投机生意,这样一股狂潮盛极一时。”①
这一时期,德国的煤、铁和机器制造业等重工业发展极为迅速。1850—1870年,德国的煤产量由670万吨增加到3,400万吨,提高4.1倍;生铁产量由21万吨增加到139万吨,提高了5.6倍;钢产量由5,900吨增加到17万吨,提高了近28倍;棉花消费量由1.8万吨增加到8.1万吨,提高近3倍半。蒸汽机的动力由26万匹马力上升为248万匹马力,增加约8倍半。铁路线长度由6千公里增加到18,876公里,提高了2倍多。在这期间,德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德国“在二十年中带来的成就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②。这为德国产业革命的完成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1870年普法战争的胜利和德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血与铁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上要更真实些。”
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到八十年代中期,是产业革命的完成时期。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同年4月通过的帝国宪法宣布,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国家,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各邦除保留教育卫生、地方行政等权力外,军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民法、刑法等权力都交给帝国政府。德国的统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与复兴恰恰在德国作为一个大工业国登上世界舞台的时候实现,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恰恰在产业革命高潮中完成,因此,国家的统一,民族运动的高涨立即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帝国建立后,统一的国土代替了过去分裂的局面,寄生于德意志躯体上达几百年之久的小邦分立的毒瘤终于被割除了。在帝国范围内,关税、货币、度量衡、金融、外贸等事务的管理,都得到了统一。德国造成了能够最充分发展商品生产,能够最自由、广泛、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与此同时,法国被迫交给德国50亿法郎巨额战争赔款, 割让亚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亚尔萨斯和洛林的铁矿及纺织工厂被并入德国,使德国的钢铁、化学工业有了丰富的铁矿资源和钾盐矿藏,同时使德国的棉纺工业扩大1/2以上,大大增加了德国的经济实力。
1871—1873年, 德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短短的3年时间,出现了800多个股份公司。经过1873年经济危机, 德国经济再度高涨。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1885年,硬煤开采量达5,830万吨,铁矿石开采量为920万吨,生铁产量368万7千吨。1882年钢产量107万5千吨。1883年创设股份公司219家,公司资本达17,600万马克。德国的机器制造业也有较大发展。普鲁士的机器制造厂1875年由1852年的180家增加到1,196家,工人由1,600人增加到16万2千人。
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德国开始了产业革命的扩展时期。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德国近代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经过这10年,到二十世纪初,德国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德国经济赶上并超过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15.7%,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1895年,德国工人及其家属达3,500万人, 即占全国总人口的67%。其中重工业部门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35.1%。
产业革命中,各产业部门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部分的变革都会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在德国产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工业三个基本产业部门都发生了根本变革。三方面的变革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加速了产业革命的进程。
运输业领先变革, 带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早在1833年,经济学家李斯特就已论证了铁路建设对于德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性。他还提出了德国铁路网建设的基本规划。后来德国确实按照他的规划建成了发达的铁路网。1835年巴伐利亚第一条铁路建成后,不到3年,普鲁士的柏林—波茨坦铁路通车。1838年,普鲁士制定了第一个铁路法案。铁路法的制定,使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得到加强。1843年,普鲁士政府从国家预算中设立了铁路基金,鼓励私人投资铁路。由于国家的积极干预,德国铁路建设速度大大加快。经过四十年代大规模建设,到1850年铁路网基本形成。经过五、六十年代经济高涨,到1872年,德国铁路里程已达22,426公里,超过了英国。到八十年代中期,达到近4万公里。铁路货运量也由1850年2.3亿吨公里增加到1886年172亿吨公里。30多年增长了70多倍,而同期法国仅增加16倍。
铁路网把内地与海港,城市与乡村,原料与工厂,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完成了关税同盟开始的工作,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铁路建设刺激了煤、铁和机器制造业的急剧发展,直接带动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涨。正如德国历史学家特莱乞克(1834—1896年)所说:“首先把德国从它的经济停滞中拉起来的,就是铁路。”
在产业革命后期,德国开始大规模发展远洋航运事业。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汉堡和不来梅扩建海港,开拓新航线。当时,汉堡只有4条重要航线,到十九世纪末已增加到12条。1870年,德国拥有轮船总吨位为6.7万吨,不到法国的一半。 1890年, 德国已拥有59.3万吨,超过了法国。远洋航线的增加,促进了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887年,德国对外贸易额达到62亿马克,超过法国而居世界第二。
自1850年在农村实行新的调整法后,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同1816—1848年相比,仅普鲁士每年赎回封建义务的农户数目, 1850—1860年期间增加了9倍。农民获得解放为农业变革开辟了道路。许多地主庄园纳入市场经济轨道,逐步演变为资本主义大农场。在赎买过程中,容克地主阶级霸占了大量土地。六十年代初,占德国农户总数71.4%的小农户,仅拥有耕地总面积的9%; 而占农户总数28.6%的容克地主和富农, 却拥有耕地总面积的91%。容克地主逐渐按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庄园,封建地主庄园开始演变成容克——资产阶级农场。容克地主逐渐资产阶级化。广大农奴农民则变成雇工,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德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是一条既要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又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改良道路, 尽管如此, 它同封建农奴制相比, 仍是一种进步。
新的农村所有制结构形成,促进了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德国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始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882年已有37.4万个农场使用打谷机,6.4万个农场使用播种机。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得到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也得到提高。至此,德国在几十年时间里,完成了农业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的变革,建立了适合于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结构。在产业革命期间,德国农业生产力迅速增长。
德国谷物总产量,1852年为1,128万吨,到1886年达到1,995万吨,增加了77%。在同一时期, 法国谷物收获量仅增加12%。德国的甜菜产量从1850年63万吨, 增加到1884年1,040万吨; 马铃薯产量从1850年1,094万吨增加到2,809万吨。
农业生产力的增长, 从多方面促进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农业为轻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德国发达的制糖、酿酒业就是以甜菜和马铃薯的大量生产为基础的。由于谷物和肉类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使正在进行产业革命的德国在很大程度上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1886年,粮食自给率达到93%。
农业变革造成了新的人口结构。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工业交通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这一点,在产业革命后期到十九世纪末最为明显。1871—1900年,德国城市人口由1,394万增加到3,066万。增加的1,672万人口中,约有2/3是由农村流入的。
运输业革命的领先开展,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深入进行,带动了工业部门结构的变革,使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在工业革命一开始就处于显著地位。早在四十年代,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就超过了消费资料的生产。产业革命前,德国煤、铁产量都相当低,增长速度也相当慢。1825—1835年,煤炭产量从160万吨只增加到210万吨。从四十年代起,煤、铁、机器制造业生产急速增长。过去,德国机器主要依赖进口。1863年后,德意志关税同盟各国的机器出口超过了进口。
工业的技术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集中反映在蒸汽机的使用上。1846年,全德意志使用2万9千匹马力的蒸汽机,这些蒸汽机有2/5集中在矿山使用。到1875年,蒸汽动力总功率已增至747,649匹马力,其中矿用动力比重减少,其他工业部门大大增加。
工厂机器大工业在工业组织结构中的比重大为增加。由于蒸汽动力应用的发展,手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而工厂工业的地位则日益上升。 1835年, 近代工厂工业在德国工业中比重很小,与矿业合在一起其就业人员仅占全部工业的8.7%。1873年,这个比例上升为33%,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
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结构以及工业组织结构的全面变化,标志着工业结构的根本变革。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交通运输业革命和农业技术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装备,促使这两个产业的革命进一步深入发展。
十九世纪三十至八十年代,德国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三大基本产业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其整个产业系统形成了新的结构。1850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净值的47%,工业和建筑业占21%,交通运输业占1%,其他部门占31%。1885年,上述比例变化为36%、33%、3%和28%。产业革命初期,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工业产值不到农业的一半。到产业革命后期,工业产值已与农业相当。1850—1885年,农业产值从50亿马克增加到84亿,35年增长半倍。工业产值从22亿马克增加到77亿,35年增长2.5倍。交通运输业产值从1亿马克增加到7亿,35年增长6倍。
显然,整个产业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业。在德国产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工业,更快于农业。交通运输业领先变革,增长速度始终大大高于其他产业,这是德国产业革命迅速完成的关键。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但是农业产值仍然大幅度增加。它既没有象法国农业那样停滞不前,也没有象英国农业那样衰落下去。德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这是产业革命迅速完成的重要条件。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产值递增更为迅速。工业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已成定局。重工业部门,尤其是机器制造业及早建立和迅速发展,这是德国产业革命迅速完成的重要保证。
德国产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注重科学技术,发挥智力的作用,是德国产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产业革命得以迅速深入完成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十八世纪在英国兴起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利用其技术优势,领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取得了经济的大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各项主要技术,如蒸汽动力、冶铁、纺织、交通运输等技术均已趋于成熟,新的技术革命即将兴起。德国产业革命处于两次技术革命的交替时期。德国必须充分地吸收、消化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才能开始产业革命。在这方面,德国与英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显然,在与英国的经济竞争中这是一个不利条件。但是,这个新、旧技术交替的过程,也给德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使德国有可能直接利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新技术来装备其经济部门,从而有可能超越墨守第一次技术革命成果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产业革命史表明,德国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发挥智力优势,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在技术和经济竞争中赢得了胜利。
产业革命初期,德国积极学习和吸收英国的先进技术。被视为“普鲁士工业之父”的鲍埃特,在其主持工业改革期间,曾两次去英、法等国考察,回国后大力宣传得到的科技情报,展览国外新机器设备。他派出留学生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并要求其他负责工业的官员也出国考察,在他努力下,普鲁士于1819年成立了技术委员会。该机构负责管理1815年专利法,教授技术学院的学生;编辑技术书籍,举办工业展览会等。后来,鲍埃特还成立了工业技术促进会,在各大城市建立新型技术学校。从这些学校中培养出了早期产业革命所必需的工程技术骨干。正因为如此,三、四十年代产业革命兴起时,德国已具备了吸收、消化英国先进技术的能力。
铁路技术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重要成果,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才出现于英国。德国及时引进了这一技术。起初,铁路建设所需设备依赖进口。1837年,柏林技术学院的学生鲍尔昔西建立了机车制造厂,1841年生产了第一台机车。到1854年他逝世时,这个厂已生产500台机车,而且质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四十年代初, 德国使用的245辆机车中只有38辆国产, 到1870年德国拥有的3,485辆机车中,大多数为国产。
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英国、法国晚,它可以利用英、法的科学技术成就。由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德国在产业革命前期迅速地缩短了同先进国家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并未始终跟在英、法等国技术后面亦步亦趋。德国在迅速发展传统工业的同时,重视电气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的发展。十九世纪中叶,以电气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兴起。这次革命以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为先导。1845年,英国学者惠通斯制成第一台使用电磁铁的发电机;1864年,英国技师威尔德又提出用旋转电枢强电流的设想。德国在吸收第一次技术革命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技术领域,发明了发电机,内燃机和合成染料,使其成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打开了人类电力时代的大门。此后,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在电力的应用方面又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电力在德国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870年发明熔炼金属的电炉,1879年发明电车,1887年制成三相交流电设备。德国重视科学和工业的结合,重视发展应用科学的研究,使德国兴起了强大的电气工业。到十九世纪末,新建工厂一般不再自备动力而代之以电能。在迅速实现工业电气化的基础上,德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完成了产业革命。
1862年,法国人提出了完备的内燃机工作原理。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改进了法国人的内燃机,并于1876年制成四冲程煤气机。奥托式煤气机大量出口,畅销英国。1885年,戴姆勒发明了高速汽油机,同年,本茨又制成了第一辆汽车。1893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内燃机技术的成果几乎都出自德国工程师之手。
合成染料是英国人首先发明的。德国拥有众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化学家和工程师,他们随即发明了一系列新染料。1858年,霍夫曼合成了碱性品红。1860年,他又合成了苯胺兰。1869年,格雷贝合成茜素。到1881年,德国已有22家人造染料工厂,90%的产品远销国外。1880年,德国合成了梯恩梯炸药,以后又相继合成香料、糖精、药品,等等。在德国兴起了强大的煤焦油化学工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新的动力机——发电机和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以新材料——钢代替了铁,人工合成材料代替了天然材料,并且出现了崭新的信息技术——电报、电话。在所有这些新技术领域中,德国人都作出了重要的乃至主要的贡献。因此,当人类的“钢铁时代”、“化学时代”和“电力时代”来临时,德国人捷足先登。
由于在这些技术领域的领先变革,产业革命后期德国的工业内部出现了新的引人注目的结构变化。1870至1913年,德国炼钢业产量年平均增长6.3%,化学工业增长6.2%,煤气与水电业达9.7%,而全部工业年平均增长为3.7%。显然,钢、化学、电气三个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这三个新产业部门恰恰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能源、材料部门。它们的领先发展,保证了德国产业革命能够在较高水平上迅速完成。
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产业革命初期成功地吸收英国的先进技术,在产业革命后期又成功地开拓了新技术,得力于成功的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十九世纪初施泰因-哈登堡改革的重要内容。从那以后,德国许多邦都进行了适应机器大工业发展的近代教育改革。1825年,普鲁士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度。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基本义务。1816年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43%,到六十年代已达97.5%,文化更为发达的萨克森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与此相应文盲率逐年下降。1841年全德意志文盲占全人口9.3%,到1881年仅为2.38%。这在当时欧美各主要国家中是最低的。
德国在普通中学里加强了科学知识教育,同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产业革命初期,德国各地已拥有数量可观的中等专业学校,如矿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工艺学校等。产业革命中,各地进一步增加了职业学校和工人补习学校的设置。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规定,凡工厂所在地有补习学校,厂主必须让工人入学。
德国大学改革以1810年新建的柏林大学为样板。柏林大学建立实验室,开办研究班,实行教学专门化,提倡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研究能力。这些做法和原则为其他高等学校带来很大影响。与此同时,德国创办了一系列高等技术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材。1862年创办了高等农业学校。1879年,在原有柏林技术学院基础上开办了高等工业学校。该校分设建筑、建筑机械、机械工程(内含电气工程)、造船及船舶机械、化学以及物理等6科。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德国普及义务教育、中等专业和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均取得成功。德国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大为提高。德国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据当时调查和比较,德国人在读、写和计算能力,工人工作的技巧,工程师的科学原理和应用训练的结合以及高水平的科学理论和实际运用等4个方面,都领先于欧洲。英国人除第二项外其他都远远落后。1903年,一位美国商务代办写道:“在德国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这个帝国最大的资本是它的智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能够成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故乡。
十九世纪初,德意志许多邦政府厉行改革,从政治、经济和技术各方面为产业革命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使德国能够在相当落后的条件下比较顺利地开始其产业革命。在产业革命中,运输业、农业和工业三个基本产业的变革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德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产业革命。而注重科学技术、发挥智力的优势,则使德国能够在充分吸收第一次技术革命成果的基础上,领先开展第二次技术革命,从而使其产业革命在较高的水平上完成。正如恩格斯所说,德国产业革命的发展,比英、法等国“更彻底、更深刻、更广泛、更丰富”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产业革命在较高的水平上深入完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经济的进一步飞跃奠定了基础。1870—1913年,德国工业年平均增长3.9%,英国2.1%,法国2.2%。到1913年,德国钢产量达到1,761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676万吨, 煤炭产量达到27,734万吨,铁路里程达63,378公里。英国的数字分别为779万吨,1,043万吨,29,204万吨和32,623公里。除了煤炭产量两国相当,其他几项德国都远远超过英国。在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这个差距还要大。以电力工业为例,1913年德国发电量是80亿瓦小时,英国为25亿瓦小时,德国是英国的3.2倍。从十九世纪末以后,由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改变了欧洲实力对比。德国工业的跳跃式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同英国等老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加紧扩军备战。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至1913年,德国的年度军费支出由4亿马克上升到21亿马克,成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① 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英文里是同一个名词; Industrial Revolution, 旧译为工业革命。近年我国理论界倾向性的意见认为,译作产业革命更确切。因为近代产业革命虽以工业中的革命为主体,同时也涉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变革。它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开始,引起劳动性质,劳动力水平,企业组织形式,国民经济部门结构, 管理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产业革命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同时也对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5页。
① 塔勒,十八、十九世纪德国通用的一种银币。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2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45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