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是突然袭击,但并非意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棋盘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和美国成了太平洋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整个三十年代,美日关系都处在紧张状态中。
1931年,日本对我国东北的侵略,对维持太平洋不稳定均势的条约体系(1922年的九国公约和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提出了第一回合的挑战。日本开始以它的独占政策来取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时机是经过仔细考虑的:苏联正致力于国内事务,无力他顾。西方世界正在经济危机中挣扎,也无力进行干预。美国被经济危机弄得焦头烂额,只能以“不承认主义”来应付局面,表示一下美国无意于退出远东。
1936年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上提出的“国策基准”规定,外交、国防的基本方针是“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即实行大陆政策的“北进”和向太平洋扩张的“南进”同时并行的侵略方针,规定日本“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抗衡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速战速决,在短期内灭亡中国。由于中国爱国军民奋勇抗战,日本不得不在中国战场投入大量兵力,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日本速战速决迷梦的破产使日本统治集团加紧寻找新的扩张出路。1938年,日本总参谋长杉山元直言不讳地承认:“中国事变照这样下去,没有解决的希望”,“只有向南伸出脚去,才是解决事变的唯一途径”。1940年侵华日军达40个师。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力,使其既不能向北侵犯苏联,又无力向南扩展势力。
然而,希特勒德国闪电战在西欧的成功,英、法、荷在西线的失败大大鼓舞了日本。它感到这是南进的大好时机。1940年6月,日本政府开始考虑暂时放弃“北进”,制定以“南进”为基本内容的方针。这首先是因为“北进”对日本来说相当困难,在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中,日本曾对苏联进行过两次军事挑衅,都以彻底失败告终,而且日本大部分陆军都陷在中国战场,不可能抽调北犯苏联。日本统治者明白,苏联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于是,日本的北进政策由于军事失败而产生动摇。其次,南洋地区战略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可满足日本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建立“自给自足”经济体系的需要;也可在摧毁美英等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后,向西、南进犯,达到独霸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目的。第三,“南进”可占领印度支那、缅甸等地,切断中国的外援之路,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以摆脱日本在华困境。所以在1940年9月23日,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开始了南进的试探。1940年7月22日,第二次近卫文麿内阁组成,7月26日,提出一份“基本国策纲要”,企图建立“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被“圈”进“大东亚共荣圈”的不仅有中国和朝鲜,还包括印度支那、印度、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的岛屿。
1940年9月27日,日本与德意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日本的腰杆子就更硬。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签订,消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避免南北两线作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统治集团关于“南进”与“北进”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出现了争论。7月2日的日本御前会议,否定了外相松冈洋右的“先北后南”主张,确立了以南进为主、北进为辅的方针。8月9日,陆军部正式把北进计划搁置下来。1941年9月6日制订的《帝国国策施行要点》规定,如与美国的谈判达不到日方要求,“立即下决心对美开战”。日本决心“南进”使日美矛盾日趋激化。10月18月,东条英机上台,加快南进步伐,终于迈开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hijie/202212519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